第七百二十一章 軟禁

下午時分,夕陽的餘暉籠罩着大明朝的京城。千年古都在金紅色的陽光中,悄然、安靜。

但生活在城中高達400餘萬的人口,喻示着這座古都內中蘊含的活力。

西苑的西安門外是京中人流匯聚的西市,各座酒鋪、茶館之中匯聚着不少“閒人”。

這些閒人是專門來打聽消息的。還有就是達官貴人們的隨從在此歇腳。今天大明天子召見“都堂”成員議論朝鮮王國平壤府殺大明商人二十多人之事。京中各處非常關注。

這些人中就有如今在大明京師的朝鮮王國使臣金燦烈。

金燦烈坐在酒樓二樓的包廂中,看着街口,心急如焚。事情發生之後,他在京中四處奔走。

然而最關鍵的是,他並沒有見到可以“主導”大明對外策略的“張使相”。

昨天在使館中,有人建議他去走壽齡侯張鶴齡的門路,求大明的皇后娘娘說句話,務必要保住“朝鮮王國”。

大明的報紙上現在全是一片強硬之聲。交出兇手,這種條件算什麼?一大半報紙都在喊要滅了朝鮮王國。

他是戰戰兢兢啊!

就在金燦烈喝着茶憂心忡忡之時,街口一陣騷動,就見一個小廝跑過來,“出來了。出來了。”

少頃,金慘烈遠遠的看到數輛馬車從街口出來。最前面的一輛馬車由一隊騎士護送着。

只看那些騎士的裝束:灰布軍裝,繫着腰帶,上衣下褲,頭戴大鐵帽,就知道是馬車裡是位高權重的大明樞密副使張昭。

金燦烈微微咬着牙。他很清楚,大明朝對外最強硬的便是此人。即便是不久前他主張和韃靼人“和談”。

看看韃靼人的“下場”啊!第一,大失顏面。第二,賠款大傷元氣。

片刻,被他安排在下面探聽消息的隨員快步上來,躬身行禮,“大人,都堂會議已經散了。具體的消息還沒有傳出來。幾家報紙的記者堵在西華門門口採訪,被張使相當場叫來錦衣衛拘捕。”

金燦烈和包廂中的隨員頓時大吃一驚,“這是爲何?”

隨員道:“大人,張使相說:都堂成員議政、治理天下,這是給你們堵在這裡當猴戲看得嗎?當做賺錢的消息源的嗎?成何體統!還有沒有一點政治規矩?

日後都堂會議的結果、消息發佈自有統一發布的通稿。如有記者採訪的必要,自會有渠道安排。

估計那些記者和報社編輯、東家全部都有可能被下獄。張使相雷霆之威啊。日後恐怕很難拿到第一手的消息。”

金燦烈悠悠的嘆口氣,“完蛋了。”

張昭如此氣盛,可謂是“飛揚跋扈”,可見他的意見肯定在“都堂”之中佔了上風。

真理報上的文章,他不是沒有看過。

“走吧,我們回使館大院。本官要給國內寫奏章。”

金燦烈帶着隨從回到東城鴻臚寺的“使館區”,剛回到院子裡,已經有兩名錦衣衛等候着的。

“我等奉都堂之命,看押朝鮮王國使團。”

金燦烈幾人一愣,他們這是被軟禁了?

大禍臨頭啊!

張昭傍晚時出了西苑,先發火把擅自攔路採訪的“記者”用錦衣衛抓捕,有些報紙搞的太不像話!輿論不能沒有限制的自由。那就氾濫了。現在京中的報紙就有這種趨勢,記者竟然敢在西苑門口堵“都堂”成員爲的所謂第一手的消息。

接着,派錦衣衛把朝鮮王國的使團軟禁在使館區中。

這兩件事對張昭而言,就是兩句話的事。這是他所擁有的“權柄”。他已經得到弘治皇帝和都堂的授權,全面主持“兼併”朝鮮王國的事宜。

回到府中,張昭立即將核心幕僚趙子龍找來,準備行文遼東、渤海兩個布政司,火器軍(常備軍),準備東進朝鮮王國。

前院的書房裡,燈火通明。趙子龍將公文寫好,禁不住問道:“大帥,朝鮮王國有我們的駐軍,龐泰就在漢城。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政治問題啊。爲何要動用兩個布政司的人力、物力、軍力。”

張昭剛吃過後宅裡送來的晚餐,拿毛巾擦着嘴,笑着道:“子龍,解決朝鮮王國當然是政治問題。但是平壤府叛亂之勢已成。這是必要動用軍事手段解決的。

而且,只有用軍事手段配合,政治解決朝鮮王國才能拿到最大的收益啊!”

趙子龍想了想,點點頭,“這倒也是。”

政治解決朝鮮王國,會有多種方案。最好的方案是:把所謂的朝鮮國王的嫡系血脈、權貴、豪族“清理”的乾乾淨淨。所有的府縣、官吏、財政、司法權全部納入大明的體系中。

當然,這個方案要實現的難度很大。按照幕府中他們私下裡討論的說法,朝鮮王國是大明忠心耿耿的小弟,吃相不能太難看。容易惹起非議。不利於日後吞併周邊其他的國家。

折中的方案是在此基礎上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具體如何折中就看怎麼操作。

最差的結果:就是安南模板往好的方向偏一點。扶持一批親近大明的官吏,沒有叛亂,但私下裡暗流洶涌,朝廷的政令到不了下面的府縣之中。

正說話話,張昭的長隨丁贊在門口冒頭,“老爺,林樞密來了。”

“請他進來。”

片刻後,林文寧走進來,行禮之後,道:“大帥,這次處理朝鮮王國的事宜,你是要去漢城坐鎮的吧?”

張昭點頭,“嗯。”有些事情,只有他這個後世人去做,才能沒有隱患。

要知道朝鮮王國的地理位置,他是不可能仍由其日後如同“列強時代”的殖民地一般分列出去的。

要花費百年之功,將這塊土地徹底的佔領下來,變成華夏固有的領土。

所以一些條款、協議,需要他親自把關。他會去漢城“微操”。

林文寧擔憂的道:“大帥,你離開京中。樞密院正在搞的一些改革,做的事情,很可能會受到英國公他們的干擾啊!”

目前,樞密院的格局,基本就算張昭、他、英國公張懋在管事。成國公朱輔、定西候蔣驥手裡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權限。

張昭坐鎮京中,那自然不消說。一旦張昭離京,他壓不住對面那三位的。

之前,張昭下江南,樞密院剛剛組建,職權很清晰,而且各種工作還只是剛剛開始。

現在就不同了,比如十二團營的整編工作、郵政系統的建設,江南衛所改革。任何一項給對面三人插手,將來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去糾正過來。

張昭一愣,這是個問題啊。他給疏忽掉了。

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七十四章 生員(完)-口諭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滅福餘衛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兩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們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軍方第一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達漢城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長寧伯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圖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六百二十三章 見張皇后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昭的提議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數學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五百七十章 聖人抵達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長寧伯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誰比誰傻?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入戰區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四百九十章 鴉鶻關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卻(下)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擊開始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鎮雨後的茶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兩百八十三章 對錢寧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