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

魏國公徐俌二十萬白銀的賠償很快就到位。拉來的大批存款也抵達大明皇家銀行金陵分行中。

皇家銀行在國內的大城市都有設點。但由於並非強制性的使用銀元、紙幣,所以有些地方的銀行發展的不快。

這年頭,地主老財們寧願把銀子埋在地下也不會願意存在銀行中吃利息。

這並非什麼短視。實際情況是,在銀行業的初期確確實實是經常發生各種原因導致銀行倒閉的情形出現。

銀行業不經歷百年發展,淘汰一批銀行,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數家大銀行手中,確保其生存,對於普通百姓、中產而言,將銀子存到銀行中風險確實非常高。

鑑於魏國公履行承諾到位,張昭於七月二十五日上書朝廷,瞭解“私鹽案”。

奏章是明發往京師。

且張昭授權真理報,全文刊登奏章內容,避免被人斷章取義。整本奏章對各個羣體的處置如下:

第一,參與走私私鹽的鹽商,按照鹽法處以極刑。家眷流放東北四布政司。

七大鹽商,其直系子弟,外加其心腹、管家,牽連得家眷流放的人數不下萬人。

陸奇文、陸德業、宮和正等人都是極刑。

私鹽鹽梟徐雨伯及其下屬問斬。

第二,公開誹謗、阻撓新鹽法試行的商人,如封炎這樣的鹽商,還有揚州城內六大報紙的總編,分別要判處抄沒家產,與家眷流放東北四布政司。

揚州城內的所有鹽商,只要有逃避鹽課的,要由稅務司追究其逃稅的責任,並追繳稅款、罰款。

這些人基本都是要罰的傾家蕩產。

第三,揚州城內串聯、試圖組織衝擊鹽運司衙門的生員,童生等讀書人,以案發論處。剝奪其功名,與其家眷流放東北四布政司。

這本奏章明發在真理報上,引得金陵城中一片“沸騰”,街頭巷尾都在聲討張昭。

太囂張了!

誠然,這些處罰都彰顯出朝廷的權威,律法的嚴峻、威嚴。但是卻爲何沒有對讀書人的優待?

難道僅僅是“莫須有”的罪名,就要剝奪功名嗎?以後生員們誰敢議論國事?

哈,大明的讀書人就是這麼尿性。明太祖明文規定:生員不得言事。但江南地區讀書人不談論政治簡直是連士林都混不開。讀書人憂國憂民嘛!

但是,一涉及到開海禁這種事,那覺得是祖制,不允許皇帝碰的。

魏國公府。

徐俌在正房大院隔壁不遠的三間瓦房中,慢慢的寫着毛筆字。

雖然是武勳出身,但可以看到書桌上的大字寫的非常不錯,很見功底。

徐奎璧、徐鵬舉兩個被叫來後,就一直看着徐俌寫字。

半響,徐俌一首短歌行寫完,將毛筆擱上。

徐鵬舉大着膽子問道:“爺爺,金陵城裡都吵翻了天。很多人都在罵張昭。王老大人也支持他們。要不要孫兒外出和他們接觸一下。真理報社不是纔開張嗎?他知道誰幹的。總得爲我們府裡出口氣。”

徐俌看着自己的孫兒,器宇軒昂,一表人才。他一向是非常喜歡這個長孫。但此刻怎麼突然有點感覺他是個草包呢?

“哼!”

這聲冷哼讓徐鵬舉臉色頓時變得訕訕的。

徐俌指着兒子徐奎璧,“你來告訴他爲什麼?”

徐奎璧被殃及魚池,搖搖頭,道:“鵬舉,張昭還是信守承諾的。府裡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好不容易纔平息他的怒氣,此刻再砸真理報,僅僅只爲出口氣,得不償失。”

徐鵬舉辯解道:“孩兒的意思是和金陵城內的讀書人們站在一起。”

徐奎璧語重心長的道:“鵬舉,你要記住。我們家在讀書人眼中始終是勳貴。如果我們有實力,他們纔會依附、吹捧甚至是罵我們府裡。如果我們被陛下所厭棄,那他們就會撲上來,將我們府裡的生意都吃掉。骨頭渣子都不剩!”

徐鵬舉一愣,心悅臣服的道:“父親教訓的是。孩兒短視了。”

徐俌看着這“父慈子孝”的兩個貨,一口氣差點沒上來,怒聲道:“都滾蛋!府裡所有人,這段時間不許和城裡的人結交。”

徐奎璧、徐鵬舉兩個不知道徐俌爲何這麼大的火氣,應聲下來,趕緊離開。

將兒子、孫子趕出去之後,徐俌怒氣未消。他一世英名,怎麼會有這樣的兩個繼承人?

徐奎璧守戶之犬耳!而魏國公府在他手中壯大的家業,這個守戶之犬恐怕還守不住!

看事情太膚淺了。

做事先做人。想要混官場、仕途,不是說會兩三下利益交換就可以的。魏國公府天然是金陵這邊武勳之首啊!這就需要樹立起自己的招牌。

招牌是什麼?政治信譽啊!他和張昭達成交換,公開上書後,就不能再更改立場。朝三暮四,下面的人誰跟你混?盟友如何信任你?朝廷又怎麼看你?只怕早就被拋棄。

一個魏國公,連這都認識不到,還在那裡沾沾自喜,而他的孫兒更蠢,這叫他情何以堪?

(在原本的歷史中,徐鵬舉非常的草包。)

金陵城內吵翻了天,報紙上是多方交鋒的陣地。甚至於日銷8000千份的真理報因爲鼎力支持張昭的決議,導致日銷跌到6000份左右。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民意。

然而,即便是金陵城內沸沸揚揚,如同燒開的開水一般在翻滾,但無人再敢衝擊真理報社。

“炮灰”們被揚州那邊嚴厲的懲罰給嚇到。一個生員背後可不是一個人,往往是一族!

在張昭明發奏章,宣示對抗朝廷、對抗律法的後果之後,很多人還是清醒過來。打打嘴仗可以,真要他們衝鋒,沒特別的好處誰敢幹啊?

闔家流放至東北四布政司啊!這都快成張昭處罰的標準套餐了。

原因自然是因爲報紙上所說的,那邊缺人。但對於安土重遷的明人來說,而且是從南邊到北地,那和要命沒區別。

張昭沒管金陵城內的動向,督促着鹽務公司的工作,帶着王小娘子、周雨瑤在揚州府附近遊玩、採購,他即將回京了。

十日後,朝廷的第一道回覆下來:鹽商等人當街處斬,以儆效尤!

第七百三十四章 殺!殺!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營救成功,只是開始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臥底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三百四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十八章 進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軍議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一章 難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麼話題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半一半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五百一十二章 滅哈達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蕭敬教太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四百七十章 過年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賣第兩百六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瀋陽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軍衛抵達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裡都被打崩潰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達漢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五百六十三章 勝卻(上)第一百五十章 進宮(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臥底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七章 劉大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