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觀成

午後的雨帶着夏日的枯寂。

周雨瑤一米七二的身高,一張動人至極的鵝蛋臉不施粉黛,光潔如玉。就這麼坐着,長髮披肩,慵懶中帶着清淺的嫵媚。這時,頭也不回的道:“什麼好消息啊?”

燕燕笑孜孜的走過來,站在自家小姐身後,扶着她的肩膀道,“小姐,你沒看真理報嗎?韃靼人入侵被擊敗了。戰爭結束了。”

周雨瑤扭頭,嗔怪的道:“然後呢?”有他在,韃靼人還能打的進來不成?

燕燕乾脆的趴在周雨瑤肩膀上,低聲笑道:“我的小姐喲,剛纔大少爺轉交給我一封張伯爺寫的書信,你看不看?”

周雨瑤聲音清脆的道:“不看。”

燕燕咯咯嬌笑,從袖子裡將書信拿出來放在書桌上,“張伯爺邀請小姐和我明日去香山遊玩。”

周雨瑤詫異的道:“我大哥肯幫他傳這樣的東西?”

正常的操作應該是,張昭把她大哥叫去吩咐一聲,然後她和燕燕跟着大哥出門,在香山腳下偶遇。

現在這樣大模大樣的用書信邀請是怎麼回事?

燕燕笑盈盈的趴在書桌上,扭頭回來看自家小姐,嬌俏的道:“這才我要說的好消息呀。小姐,你和張伯爺的婚事應該是談的差不多了。”

周雨瑤忍不住拍了一下燕燕,俏臉緋紅,嗔道:“就你做怪。”

張昭這幾天把歸化城大捷的收尾工作處理的七七八八。操控輿論、通報樞密院、都堂、天子、太子,剩下的就是等前線的請功奏章過來。

他現在已經令林文寧籌備銀元和物資,準備犒賞。至於官爵他會去找弘治皇帝請示。

五月初十,事情忙的差不多。正好香山上的長生觀落成,派小道士請他去“驗收”。

他給周雨瑤寫了一封書信,邀請她和燕燕一起“舊地重遊”。之前,他答應過燕燕,等戰事結束,便請她們重遊香山。

十一日上午,在香山腳下匯合。

張昭帶着王武等親衛,周修帶着周雨瑤、燕燕以及長隨,一行人再順着崎嶇的臺階前往山頂。

香山並不算高,海波只有五百多米。但對於女眷們而言,這路途還是很遠的。

“休息一下吧。”

到上次遇刺的平臺處,張昭放目看去,整個山脈中全是一片蔥鬱之色。鬆、柏、槐樹、銀杏成片。這倒是令他想起前世的一些事來,香山的楓葉在秋天時火紅一片,非常出名。

周雨瑤和燕燕兩人在小丫鬟們的服侍之下,坐在石凳上喝水,休憩。

衆目睽睽之下,張昭即便有心和她們隨意的閒聊幾句,總得顧忌她們的想法。明朝的小娘子可不是後世時。讓長隨丁贊送了西瓜過去,和王武、周修、崔坤在山腰處閒扯。

“這個地方建個亭子,供遊人小憩。香山如此美景,可惜未曾開發啊。”

張昭隱約記得日後的香山公園眼前所見的“山野”之趣漂亮的多。

說起京師裡的典故周修最熟,笑道:“子尚兄,你有所不知。香山腳下全是早夭的皇子、公主還有先帝們妃嬪們的墓地,這還如何開發吶?”

事涉皇家就得慎重。

張昭恍然,“難怪!不過隨着京城越來越繁華。這裡作爲墓地恐怕不再合適。規模可能得控制下來。”

閒聊兩句,一行人再次啓程。不過,這次顧及到周雨瑤和燕燕的體力,直接拐上水泥大道,乘坐馬車前行。

上次張昭來提過一句,香山這裡直接修水泥路繞山而上。通往各個“景點”。

香山雖然清代纔開發成爲京西的“三山五園”之二,一山一園,但在明代如此獨秀之地,自然也是有開發的。明正統六年,司禮太監範宏出資七十餘萬,重修甘露寺。

命工重建,殿堂、樓閣、廊廡、像設,煥然一新,規制宏麗,蔚爲巨剎。事聞,乃賜額永安禪寺。

明成化四年,太監鄭同建洪光寺。

弘治皇帝要修建“長生觀”,自不會跑去和這些人搶山頭。而是由道士崔志端在香山南麓重擇一處風水、景色絕佳之地修建。

按地理位置算,就是在香山南麓,低於永安寺的地方修建。“盤山路”可以直接抵達“長生觀”前。

時值盛夏,千章綠蔭,禽聲上下。美景入微。

馬車中,燕燕透過單向玻璃看着美景,小聲嘀咕,“這般遊山有什麼意思?還不如我們自己來。”

周雨瑤就笑起來,“那你想怎麼樣?湊在他身邊去說話啊?羞不羞?”

燕燕咯咯嬌笑,道:“小姐,我幾時這樣想了。”

張昭一行人馬車抵達“長生觀”時,崔志端已經率領着他的徒子徒孫在道觀門前等候着,“無量天尊,小道見過伯爺。”

張昭笑一笑,做個手勢迴應,仰頭看着華美宏偉的道觀,牌匾處還是空的,這要等他驗收合格再去請弘治皇帝題字,道:“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崔道長,帶我走四處走走吧。”

崔志端微笑着伸手示意,“伯爺,請!”

一行人進到道觀中。王武早安排親衛接管保衛工作。張昭現在直接進就是。

其餘的隨從各有安排,到偏殿中休息,喝茶。

張昭,王武,周修,崔坤,周雨瑤,燕燕一起跟着崔老道在道觀“轉悠”,查看情況。

負責修建的大匠等在殿外,隨時準備提供諮詢。

在後面小殿中,崔志端讓小道童奉茶,幾人就坐在庭院裡的棗樹下喝茶閒談。

張昭開門見山的道:“我看着還不錯,工程質量有季珪把控,崔道長,總計花費幾何?”

崔坤,表字季珪。

崔志端六十多歲的年紀,看着仙風道骨,被張昭如此直白的詢問也沒臉紅,還繃的住,笑呵呵的道:“伯爺,總計花費十四萬元。規模、規格比永安寺不差。”

永安寺當年可是花費七十萬兩白銀。他當年在弘治皇帝面前報價二十萬元。

張昭就笑,“這說明你們這行裡的門道太多、浪費很嚴重。另外就是眼界的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山上營建寺院、道觀,不修路怎麼行?那成本當然高。”

崔志端笑而不語。

從張伯爺的話來看,就知道此人不信鬼神。他忽悠弘治皇帝那一套多半無效。而對手握重兵的國朝第一名將,他還是老老實實的伏低做小纔好。

旁邊的燕燕掩住嘴。她都差點笑出聲來。每次和張昭接觸,總會看到他不同的一面。

張昭環顧四周的殿堂、樓閣、迴廊,道:“既然都建好。崔道長明日和我一起進宮面聖,提前陛下賜字。”

仗打的好是一方面,幫弘治皇帝修建道觀也要重視。二月份時弘治皇帝想要修建長壽塔,被大臣們叫停。弘治皇帝心裡還會非常希望“長生觀”給他帶來壽命。

崔志端連忙道:“貧道聽伯爺的。已是午後,貧道請伯爺用餐。”

張昭點頭,“嗯。”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開平中屯衛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一百七十七章 騎兵將領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終章(上)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第兩百二十六章 與子同袍(八)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兩百三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鳴驚人(二)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四百二十七章 累累如喪家之犬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兩百零九章 選擇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七百三十四章 殺!殺!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遙的淬鍊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六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縱論戰爭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昭的提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美麗的冬季(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對錢寧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三百零四章 湯玄策的人生(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麼話題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東陽的支持第兩百二十二章 與子同袍(四)-創造出的戰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七百三十四章 殺!殺!殺!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三百四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六百八十九章 竹嫣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兩百五十三章 問君三語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