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

北直隸順天府下轄7縣5州。僅僅是京師就有兩百萬人口。張昭和李幽等人在考鵬前等待搜檢時,看到黎明前的夜幕中,烏壓壓的一片士子。

張昭檢索着記憶。這院試時的人數比府試還要少。四月份的府試人數至少多三成。

李幽心中有底,和一幫李家族學中的同學談笑風生,一張冬瓜臉上全是笑容,在人羣中,揚聲道:“我聽聞今科何宗師有意考校士子文章,估計曹家大朗要奪魁。”

人羣中有人搭茬道:“李子遠會讓於人後?這可不像你的風格啊!”李幽在宛平縣的童生當中算是名人。大部分人都認得他這個少年神童,又屢次不中的童生。

“哈哈!”

李幽立即反脣相譏,氣氛在緊張中帶着活躍。張昭默默的聽着,閉口不言。

重上考場,而且還是古代的科舉考場,緊張倒不算太緊張,但多少還是有點壓力!就算買下名額,但誰知道會不會出變故呢?這關係他未來的路!

以生員的身份立足東宮,還是以童生的身份立足,這其中的難度、前途天差地別。

更何況他還立了一個flag:考中生員就回去娶婉兒。這要是在電影、小說裡,他八成是要掛掉的。

隨着龍門處衙役們的搜檢,很快就到宛平縣的士子入場。搜檢入場後,就見考場的公堂前坐着一排官吏。分別是主考、提調官、監考官等考務官。

李教諭作爲判卷官亦在這些官員中。

居中的一名官員,年近六十,鬚髮皆是半白,想必就是北直隸提學何愈。另有一名中年官員在何宗師的副手,應該是正三品的順天府府尹,胡溥。

一名書吏唱名道:“宛平縣考生張昭,稟生黃全素保。”

張昭穿着青衫,頭戴四方平定巾,器宇軒昂,儀表出衆,躬身向何宗師行禮,領取試卷。按照考號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閉目養神,等着考題下發。

而張昭走後,他身後的考官們則是小聲議論着。近日席捲京師的輿論,考官們就算身在府學中“閉關”—主要是爲防止考試請託,怎麼可能沒聽說過呢?

一名老教諭笑道:“以此子的儀表,若是文章水平夠,上殿試少不得要點一個狀元。”國朝的狀元,是要看臉的。這代表着朝廷的威儀。

李教諭心中不滿,這話略有些輕佻,說道:“這說的是什麼話?國朝取士以才,哪有以容貌論的?張子尚若能到殿試中寫策論,天子自會明察。”

衆人就笑起來。誰都知道張昭師從於李教諭。

何大宗師輕輕的咳嗽一聲,終止下屬們的議論。眼底的目光閃爍着,想着他的心事。

這場考試不糊名。希望拿到名額的那五個考生機靈點。否則,他還要大費周章搜卷。

幾通鼓響後,便有書吏舉着考試題目在考場中來回走動。

張昭眼睛視力還不錯,看清楚題目。

院試考題是一道四書題,一道五經題。四書題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五經題中的春秋題是“春,西狩獲麟。”

這兩道題目,張昭臨陣磨槍,一道題都沒有練習過,頓時頭大。他的底子只是個童生的水平,外加現代理科生,想要寫出兩篇錦繡文章難上加難。

現在,他只能努力做到文章通順。然後,不要犯考場中的忌諱。比如保持試卷整潔,不要有忌諱字之類的。

審題完,張昭開始答題。時間在搜腸刮肚寫八股文中飛快的流走。兩個時辰後,張昭眷抄好試卷,拿着卷子到公堂前交卷。這個交卷速度算是名列前茅。

別看一篇八股文只有幾百字,但每一句都得推敲、斟酌。寫兩篇八股文要幾個小時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張昭之所以提前交卷,就是知道李幽的提醒是對的。要儘量讓何大宗師當場面試,定下名額。鄉試以下的考試,考官們的自由裁量權非常大。

而面試的關鍵就是提前交卷。

何愈坐在主位中,從書吏手中接過試卷,掃了一眼,看到倒數第二段的末尾是約定好的句子:“意謂”,頓時眼睛就眯起來,他倒沒想到聞名京師的張昭竟然會去買考題。

再去看張昭寫的兩篇八股文,頓時恍然。這寫的什麼玩意兒啊?正常情況下,他肯定不會取這份卷子。但現在,他還得找個錄取張昭的理由。

何愈道:“你便是張昭?”按照慣例,只要是提前交卷,主考官會對考生進行面試。因爲這時主考官閒着也是閒着。

張昭會意的站住,行禮道:“學生正是。”

何愈捻鬚沉吟,徐徐的道:“我聽聞你於時政頗有些心得。近日朝廷都在討論你提出的和募兵制相輔佐的預備役的實施。你可試言北虜之事,以此爲策論。”

這是很明顯的放水。

張昭微怔,答應道:“學生領命。”關於蒙古和明朝的戰爭,他說過兩次。一次是在青龍鎮中和長寧伯周彧說的“平北虜三策”,第二次則是在李教諭府中說的“戰爭論”。

這兩次的論述,都在京城中有所流傳。他當然可以再複述一遍,何大宗師肯定會讓他過。但爲確保萬無一失,他還得說點新東西出來。

張昭略頓一頓,道:“政治的性質決定戰爭的性質。所以,我朝和蒙古諸部的戰爭無可避免。要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除開做好自己的事情,還應對局勢有明確的認識。

我們對北虜的戰爭,現在正處在戰略防禦階段。何以謂戰略防禦?其表現在全局的態勢上:敵人在進攻,我們在防守。小王子、火篩兩部連年入寇。我們在國境內作戰,處在防守的地位。

譬如人患重病,不可用重藥、猛藥。而是要慢慢調理。朝廷現在要做的不是立即反攻塞外,而是要將戰局拉入戰略僵持階段。令其每次入寇都無所得。這整場戰爭的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便是戰略進攻。大軍出塞,橫掃漠北。如太祖時舊事…”

張昭開口說策論時,一幫考官、書吏們都是豎起耳朵。這不是李教諭、李幽在京中幫張昭鼓吹的“王佐之才”的名聲,商業互吹誰信誰傻啊!

關鍵在於,如今朝廷真的在討論在九邊重鎮實行預備役制度。主持此事的便是次輔、大學士李東陽。而且,官場傳聞此政策若得以實行,功勞會記在張昭頭上。只待他出仕,就會論功加官。

張昭有這樣的水平,提出的建議能得到重臣們的認可,他們當然要洗耳恭聽。而現在果不其然,他又有“新東西”出現:戰爭的三大階段。

在公堂旁等待交卷的李幽看着平靜論述的張昭,心裡悠悠的嘆口氣。他向來自詡才華橫溢,腹有韜略。只是這和張昭一比,才知道差距啊。

李教諭壓着心裡的叫好聲。這種方向性的論述、大局觀真的是張昭的強項!

何大宗師禁不住笑起來,點點頭,讚許的道:“你這篇策論的水平,足可備朝廷諮詢。不過科舉終究是以文章取士,你的卷子只是一般,暫且留着吧。”

主考官的自由裁量權非常大。提前交卷的話,主考官可以一筆點中,也可以直接黜落。何大宗師的意思是,張昭這份卷子看看情況再說。但張昭知道,穩了。

張昭躬身行禮,“謝大宗師。”然後,離開考場。

考場中,關注着這邊動靜的童生們一陣羨慕。給主考官如此重視,策論答的如此之好,這個生員如何跑得了?

這邊,李幽也來交卷。何大宗師直接給一個“尚可”的評價,硃筆給一個圈,給予通過。

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聚阿城(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順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三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二章 新遊戲(上)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五百三十五章 將要結束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三百九十四章 薊州鎮的密謀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裡都被打崩潰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五百六十三章 勝卻(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六百章 強買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資張昭個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國公府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畢業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兩百五十二章 將軍白馬入三原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卻(下)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園林暢想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還是讀書人心黑啊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殺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滅哈達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誰纔是傻逼?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六百六十四章 暢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協商(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七百零六章 宮中(上)第七十四章 生員(完)-口諭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軍縱橫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軍縱橫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軍衛抵達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兩百八十章 保衛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