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車中論述

客滿樓中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戲落幕。在深秋正午和熙的陽光中,前來“看戲”的客商們,各家的僕從、管家等人或騎馬或步行散去。酒樓中的這一幕幕必將在京西傳遍。

二鍋頭生意日進斗金,但京西諸多食腐動物們自此都熄滅心思。否則,董家就是前車之鑑。

可以預見張昭、董朗都將成爲京西的鉅富、新興的商業新貴。

二樓的某座雅間中,一名年齡約二三十歲許的中年男子,衣衫華貴,怡然自得的自斟自飲。其長隨在外間觀察後,進來彙報道:“老爺,人都走了。”

若是朱厚照、劉瑾或者長寧伯周彧在此,一定會認出此人的身份:張皇后的弟弟、國朝的壽寧侯張鶴齡。此人曾和長寧伯周彧爭利,聚衆相鬥,令京中震駭。

此時,他應該在妙峰山中主持張皇后委託的打醮儀式。但他偏偏就在此處。

張鶴齡喝着酒,道:“好好查查這個張昭的事。這門生意豈能讓姓周的獨佔?”

長隨猶豫了下,說道:“老爺,他是太子看重的人。是不是…”

張鶴齡哂笑道:“狗屁。他剛纔要是當場答應,天子爲太子的臉面說不定會給他一個東宮小官。他既然沒答應,天子會同意他進東宮參贊軍務?”

當今天子賢明,雖然心憂北虜,但實際上更愛文士。

“是,老爺。”

太子朱厚照一行騎馬往妙峰山方向而去。近百名護衛騎士簇擁着朱厚照,聲勢浩大。

劉瑾騎馬在朱厚照身側。其實,他很明白張昭的“策略”。等十幾天院試後,天子早就關注到。即便太子有心,恐怕也無法徵召張昭至東宮。

他倒是看走眼!此子很有心機啊!

誰能拒絕當今太子、未來的天子的招攬?張昭何能例外?他這是以退爲進。他並不想被太子徵召到東宮,而是想被皇帝派遣到東宮。這樣名正言順。

他如何要警惕這個小書生啊!

朱厚照騎着馬,眺望着京西山中的秋景,神情悶悶不樂。

他心裡雖然釋然,張昭要去考院試而拒絕他。但他興沖沖的出宮來青龍鎮,偏偏又聽到張昭闡述預備役,正想要繼續詳談卻不能,不免有些鬱悶。

張永、谷大用幾人見朱厚照的神情不樂,他們是急太子之所急,湊在一起相互商量幾句。這事還得靠劉公公。

劉瑾受衆人委託,打馬上前,諂笑道:“小爺可是擔心張昭不來東宮?天下那有這樣的讀書人?小爺只需坦誠的給皇爺提一提,問題就不大。”

太子正看重張昭,有些話,他現在不能說。但將來嘛。

朱厚照心情稍微好一些,讚許的道:“老劉,你有心了。”

客滿樓之行的結果,幾家歡喜幾家愁。且不提董家衆人如喪考妣,張昭、陳康、董朗一行十幾人離開時,都是滿面春風,談笑風生。幾名僕人挑着銀子跟隨。

董朗派遣隨從去布店中請父親董敘前來相聚。陪張昭往其住處小院而去,笑着豎起大拇指,道:“子尚兄,你今天是力挽狂瀾啊!哦,最後你怎麼…”

陳康亦是豎起耳朵。

張昭微笑着打斷道:“元明,有些話可以猜測,但不要說出來。走吧,我們回住處好好吃頓午飯。”說着話,回到青龍鎮主街後的一進小院中。

稍後董父過來。張昭吩咐整治酒席。和董敘、董朗三人在廳中吃酒。陳康、張泰平並董家父子的長隨在旁服侍。其餘各人都在東廂房的廚房中用飯。

董朗酒到杯乾,帶着微微的醉意,說道:“爹,子尚兄給我們營造出這麼好的局面,是時候和大伯他們分家了。”董家生意的資金鍊已斷。

董敘沒回答,而是敬張昭一杯酒,道:“讓賢侄費心了。”他幾十年的人生經驗,自然明白張昭爲什麼要先拿董家的銀子,再用政治手段清理。

第一,董家的賬房、夥計和知行商行交匯在一起。想要白酒生意不受影響,必須要削弱董家。

第二,這同時也是在整治董家,殺雞儆猴!京西的食腐動物們,你敢伸手搶我的生意,那就要有被剁手的覺悟。

第三,張昭必定是有扶他們父子接管董家的想法。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他心存感激。

張昭就是一笑,薑還是老的辣啊,一口飲盡,說道:“董伯父客氣。元明,爲何要分家呢?取而代之不好嗎?”

董朗給這話弄的微楞。他一門心思和董家決裂,哪裡還想帶着這幫蠢貨一起玩呢?

董敘道:“賢侄,我等會回去就和我大哥談談。我多嘴一句你別見怪,你這銀子要趕緊運走,千萬別在鎮中過夜。”

張昭接受董敘的好意,笑道:“謝伯父提醒。我飯後就回村中。”

他的基本盤在南口村中。

一頓飯吃的盡興而散。張昭帶着隨從,僱傭好馬車,在午後的時光中返回南口村。

因飲酒過量,張昭坐在奢華的馬車中,看着車窗外遠處的枯黃、蒼翠相染的山巒,微微沉吟着。陳康給張昭倒着濃茶。

從京中來青龍鎮是一種心情,此時離開又是一種心情。蔣府二管家通知他在青龍鎮中待命,等待貴人召見。他當時還以爲是劉瑾要見他,沒想到是太子!

和董家的這場交鋒,變故頻出。先是長寧伯突然出現,接着是太子朱厚照冒出來。但他的收穫亦是巨大的。

這個收穫,並不是指空手套白狼賺董家兩千兩銀子,或者取得董家的主導權。也不是有長寧伯做靠山,他可以安心的擴大再生產,大規模釀造二鍋頭賺錢。

而是說,他在政治上的收益!在明朝始終要記住一點,資本屈從於權力。他雖然拒絕了朱厚照的邀請,但有這條線在,他的未來路線已經非常清晰!

陳康將茶水沖泡好,請教道:“少爺,你爲何要拒絕太子殿下的邀請呢?”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爲何要拒絕呢?

張昭喝着茶,笑着道:“伯寧,和皇權打交道,最好是帝師,其次是謀主。最下乘的纔是寵臣。我朝帝王的寵臣們,最終的結局都不大好。”

陳康點點頭。

張昭笑一笑,不再多說。他現在的問題是:怎麼通過弘治皇帝的“考覈”,取得和朱厚照接觸的資格。弘治皇帝肯定不會任命他爲朱厚照的老師。但他會做到!

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濱大哭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預備役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宮第四百九十五章 還是讀書人心黑啊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七十二章 生員(十二)-打臉、逃離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終章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三十九章 銷售、架構、將離去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看他起高樓(完)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賞、結束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兩百二十章 與子同袍(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三百一十五章 國子監改革(下一)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轉機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六百章 強買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兩百零九章 選擇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七百一十三章 樞密會議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第六百六十五章 換你三封信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鎮雨後的茶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戰正酣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