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誘敵

葉赫部的實力要遜色於輝發部。他們只能出兩千士卒,一萬民夫,五萬石糧草。

但這對張昭而言,有這個態度就可以。

他此行出關作戰,本來就是以滾雪球的方式。

完成的最好的便是李逍遙。他率部基本把建州女真八部給推平。一個堡寨一個堡寨的推。現在正在往北進攻。那裡真是長白山三部:訥殷部、珠舍裡部的地盤。

真正窩在鴨綠江邊的鴨綠江部反而不在明軍橫掃的主方向上。這一個點,被張昭交給建州左衛的錫寶齊、福滿父子去完成。

五月初八,等葉赫部到來後,張昭留下一連兵馬鎮守梅河口鎮這個關鍵的節點,立即起兵,大軍順着輝發河向前行。

其實參看地圖,就知道張昭的路線。

從撫順關出來,便是成片的長白山餘脈,這一路上經由薩爾滸、哲陳城、梅河口鎮,順着渾河,纔算是走出這片山脈。

這片東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往西是哈達部,已經被平掉。往東是蘇戶部等建州女真,也被橫掃。

而山脈走出來後就是丘陵地帶。就是梅河口、輝發城着一線。從這裡北攻烏拉城,越過鬆花江,順着鬆嫩平原至今哈爾濱一線,然後就順江而下,直接攻佔佳木斯,打開進入三江平原的入口。

而作爲左路軍,龐泰將從東豐鎮這裡啓程,匯合輝發部的軍隊後,先行攻佔今長春一線,再攻擊烏拉城。

其實,從地形上而言左路軍和張昭的中軍可以合圍。但張昭給龐泰的命令是讓他單獨解決烏拉城。

張昭用兵一向穩得很。以左路軍的兵量要滅掉烏拉部又不是難事。他何必要將大軍全部壓上呢?

五月上旬,在京師已經是盛夏時節,在東北的大地上,張昭率軍在山間前行,橫穿整個輝發部的核心區域。

只不過,輝發部比較順從,出兵出民夫出糧,他沒去輝發城中打擾。大軍從輝發城西二十里外穿過。

葉赫部的首領豐生額帶着長子博多衡奧跟在中軍而行。

豐生額騎在馬上,看着道路上艱難行軍的大軍,前後不見手尾,感慨的道:“大明真是地大物博啊。”

博多衡奧饒有興趣的道:“父親,這不算什麼場面啊。才一萬軍隊,三萬民夫。聽聞張大帥弘治十四年參與西北大戰時,大明和韃靼各動用兵力十萬。”

豐生額對自己兒子有點放棄治療,這小子完全自動的轉變成爲明人,想着他日後還要成爲部落首領不得不教導道:“知道爲什麼張大帥帶我們葉赫部戰士隨行,而不帶輝發部戰士嗎?”

博多衡奧是個壯漢,光着膀子,肌肉結實,勒着馬繮隨着馬背起起伏伏,不解的道:“父親,不是因爲我們葉赫部和大明更親近嗎?所以張大帥沒有拿我們當炮灰。

我早打聽清楚,龐參謀率左路軍要先攻烏拉城,再攻福餘衛殘部。輝發部兩千五百戰士以及隨行的一萬五千名民夫,能回來多少都是個未知數。”

豐生額聽的一呆,隨即哭笑不得,道:“你怎麼想到這上頭去?張大帥還要打到三江平原平定東海女真,怎麼可能把我們當炮灰消耗。每一個戰士於他而言都是寶貴的。之所以讓我們葉赫部在中軍這裡,不是因爲我們和大明更親近,而是要就近監視輝發部啊。”

他兒子這是什麼邏輯。

輝發部出兵,萬一和烏拉部合流怎麼辦?張大帥不可能不防着這一手。所以帶着他們葉赫部的戰士在身邊,一旦有變,輝發城這裡的輝發部衆就別想了,肯定是全部會成爲俘虜。

而葉赫部想反叛的話,不想想鎮北關那裡的開原參將方興嗎?萬一葉赫城被破呢?

所以,這是一環套一環的謀算啊。

父子倆正說着話,前頭的信使傳令來,“大帥有令,令葉赫部留一千人駐守磐石鎮。確保後路。中軍要分兵剿滅前面的烏拉部堡、寨。”

豐生額心道,果然如此啊。趕緊在馬上行禮,“下官遵命。”送走信使後,對兒子博多衡奧道:“我在這裡留守,你帶着人馬去張大帥面前聽用。”

博多衡奧這纔有點恍然大悟。張大帥沒他想的那麼簡單啊。

五月初十,龐泰率左路軍五千餘人揮師橫穿面前的丘陵地帶,踏入鬆嫩平原。

擺在他眼前的就是一座擁兵約兩千餘的蘇完城。這支部落和烏拉部並非同源,但相當是隸屬於烏拉部。

龐泰在山腳下的小鎮中召開軍事會議。方儼、劉二狗、庫門、遼陽軍右衛千戶江馬幾人聚攏在地圖前。

龐泰手指着地圖,“諸位,咱們距離蘇完城只有四五十里。咱們把火炮用騾馬拖過去,一陣猛轟,區區二千蘇完戰士算什麼?必定是一股而下。但是,我不準備這麼打。”

庫門是個妙人,自打接受輝發部“改土歸流”之後,也學起明人的髮飾、服飾。五十多人的人還是願意給十七歲的龐泰捧哏。此刻他穿着一身灰色的明軍軍服,帶着瓜皮帽,道:“龐大人,那你打算怎麼打呢?”

龐泰道:“咱們的信使昨日在東面和大帥那邊接洽上。中軍並沒有直撲烏拉城。而是先清掃沿途的堡寨。所以,咱們要攻打烏拉城,第一要素是要快。

而一個個的去橫掃堡寨太慢。因此,我打算讓蘇完城成爲一個蘇完部自認的堡壘,等他們匯聚足夠的人口之後,一戰而下。所以,我現在需要派軍去佯攻蘇完城,並且敗一場回來。”

龐泰話音剛落,遼陽軍右衛千戶江馬就不耐煩的道:“龐參謀,你搞那麼多花樣做什麼?咱們一路平推過去就是。我們遼陽軍是遼東鎮的精銳,打一個小城池還要吃敗仗,這個臉,我們丟不起。”

顯然,這位江指揮使和老杜不同,他對十七歲的龐泰爲軍事主官很不滿。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他明顯沒有老杜聰明。

龐泰神情就有點不好看。

新軍營名聲在外,自然也不可能去打敗仗。特別是劉二狗的四團還是主力團。這個名聲是屢次大戰打出來,他不可能因爲誘敵就丟掉。

庫門一看,道:“那我們去吧。”

龐泰點點頭,說道:“打遼東軍的旗號。”

五月十五日,明軍在鬆嫩平原的南部縱橫奔馳,烏拉部瞬間感受到大明的兵鋒。而且,龐泰所部還和七八里之外的大寧都司的人馬接上頭。

但是,這片區域隸屬於烏拉部下的蘇完部衆都知道一件事,明軍精銳在蘇完城吃了敗仗。連新式的雁翎刀都因戰敗丟下將近兩百多把。

同時這場大勝很快就傳到烏拉部中。

五月十六日的中午,烏拉部首領帶着部落裡的幾名軍事貴族招待前來的福餘衛殘部派來的信使奧奇爾。雙方商量結盟的事情。

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圖激怒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完)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鎮雨後的茶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響第三十章 考前準備(下)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八章 達成一致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戰而滅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五百二十三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誰比誰傻?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瞭解情況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兩百八十章 保衛者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開平見聞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四百七十章 過年第五百五十九章 瀋陽城中(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三百零二章 宮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營救成功,只是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六百三十八章 達成一致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三百四十章 鼓動壽齡侯第兩百五十二章 將軍白馬入三原第三百一十九章 結盟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們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兩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聞暗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五十五章 成長(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諸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