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

從瀋陽城出來前往城外兩裡處的黃土大道上,可以看到一片勃勃的生機。

遼東各衛所的改革現在還沒有完全鋪開,但是隨着遼東總兵郭令被貶謫大寧都司預備役,張昭的命令在各地暢通無阻。

臨近瀋陽各衛所下屬的富餘人口都在往瀋陽這裡匯聚,準備賺取口糧、銀元。

趙師爺對聚攏在他身邊的海西女真貴族們道:“咱們大帥的性子,諸位應該有所瞭解。不要試圖私下裡給我們這些幕僚送禮。你們直接送到總督衙門,做個登記,收益比私下裡送禮大得多。”

“是,是。”

“我們聽趙先生的。”

多羅身爲一部首領臉皮自然是厚的,不着痕跡的把碩大的東珠收回到衣袖裡。

話說,遼東這裡有三寶:東珠、人蔘、海東青。東珠盛產於松花江、黑龍江,質地圓潤碩大,色澤晶瑩透澈。價值千金。

趙師爺滿意的一笑,接着道:“諸位,我有幾句肺腑之言,不知道諸位願不願意聽?

第一,諸位要仔細想想,是想部族裡的青壯全部進礦山挖礦,或者修路,婦孺歸爲別人的奴隸,還是想好好的活着?

第二,諸位究竟是想當一個作威作福的部落首領,還是更願意當大明的一個地方官。”

趙師爺環顧一圈,見身邊的十幾名穿着皮毛衣服、各種服飾裝束的女真貴族們,道:“第一個問題,我看是不用回答的。當然,誰要是願意舉旗判明,我想大帥肯定是非常歡迎的。

諸位的想法,我大致知道一些。無非是現在朝廷大軍雲集瀋陽,你們得低調一點。等朝廷大軍過後,再做打算。

我可以明白的告訴諸位,改土歸流一定會在今年內執行。所以,這就是諸位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關外是法外之地,是苦寒之地。諸位很想自己的子孫繼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嗎?做一個大明的富家翁、官吏不好嗎?一縣之地的官吏足以安置諸位。

我給你們數數啊。知縣這肯定是要由朝廷任命的。這是進士官。諸位的子孫若有人能讀書上進,縣丞、主薄肯定是可以當的上的。另外,負責治安的典史必定是諸位的囊中之物。

另外,縣中可能還會設巡檢,除開吏員等職位外,還有鎮、村的行政官員,這一批必然是任命諸位擔當。

改土歸流,以諸位的家產恐怕能置辦幾百畝地吧?衣食無憂。難得諸位不想安安穩穩的把家業傳承下去?”

趙師爺這番話明裡講好處,暗裡講威脅。反正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張大帥只給你們這樣的選擇,你們儘量往好的選吧。在下言盡於此。

至於說有個別人更喜歡大權在握的在部落裡當山大王,歡迎!熱烈歡迎。

大明的士卒早就嗷嗷叫的想撈軍功。

這樣重大的事情,在場的十幾個部落貴族們不可能輕易的下決定。

都是打着哈哈,陪着趙師爺說笑到新軍營中,登記後留下禮物,取了各自的官印、官府、敕書就準備往開原、鎮北關回各自的部落。

撫順關的道路那邊已經被堵住。

一行人將近三百人的隊伍當天下午就離開瀋陽城。立瀋陽城越遠,隊伍裡的氣氛就越輕鬆。

“張大帥虎威啊!”葉赫部的博多傲對身邊的隨從感慨着。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大明第一名將,他深切的感受到那種恐懼、森然的冷意。彷彿山中之王的東北虎。

博多傲一邊感慨,一邊看着官道邊聚攏在一起商量的他父親四人。分別在即,海西女真四部的首領要相互溝通一下,交給底。

官道旁的柳樹下,微風徐徐而來。

豐生額在樹下,抱臂聽着烏拉部首領額勒在發惱騷,“張大帥簡直是亂來。我們烏拉部在松花江流域繁衍百年,就是朵顏三衛都沒能把我們的土地奪走,他一句話就想要划走我們部落裡十分之九的土地?”

輝發部首領庫門苦笑,“誰說不是?豐生額首領,你有一個好女兒啊。你們葉赫部損失最小。還佔有遼河邊的土地。”

豐生額嘆道:“張大帥沒收我女兒啊。我連門都沒摸到,直接被他的親衛首領王將軍訓斥一通。諸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趙師爺上午的那番話八成是張大帥授意他說的。”

哈達部首領多羅愁眉苦臉的道:“豐生額首領,你這是站着說話腰疼。我們哈達部的精華之地全部都在平原上,張大帥輕飄飄的一句話划走。回頭糧食都不夠吃。難道靠在山中打獵嗎?”

四人商量了一會,於三日後各自出鎮北關返回部落。

他們都是老狐狸,雖然都沒有明確的表態,但對各自的立場還是清楚的。

在海西女真四部返程的路上,遼東大地戰火重燃。

弘治十六年四月初十,張昭令遼陽軍左千戶杜聲率部兩千人,出撫順關,掃滅建州女真渾河部。

令寧遠軍作爲後援,徐徐前出,沿渾河往北,滅掉建州女真哲陳部,打通到遼源的通道,在戰略態勢上完成對哈達部的包圍,以及威脅輝發部。

大批的糧草和各種物資開始往撫順關轉運。

新軍營下屬的主力團李逍遙所部和韓瓚所率領的廣寧軍爲第二梯隊。出關後,沿蘇子河將反叛的蘇護部滅掉。順勢把建州衛、建州左衛也滅掉。

張昭親率遼陽軍右衛、新軍營四團、輔兵二團爲中軍出關作戰。

四月初十的下午四點許,杜聲率遼東鎮精銳兩千餘人抵達渾河部的堡寨:薩爾滸。

此城距離撫順關約三十里。

明軍的旌旗在晚風中飄揚,兩千步騎,圍三缺一。

一名千戶騎馬往中軍而來,在馬上行禮,道:“大人,天色將晚,咱們攻不攻城?”

杜聲四十一歲,爲定遼後衛指揮使,遼陽軍中人稱“老杜”,平日裡笑呵呵的,脾氣特別好。然而,此人倒向張昭最快。私下裡被遼陽軍中恥笑。

當然,這個“恥笑”多半是心中不忿。因爲張大帥令他爲大軍前鋒。這樣的美差誰不羨慕。難道還不許他們說幾句酸話。

此時他率領遼陽軍左衛大致的底子是他的定遼後衛,掌控力度非常強。

杜聲一手勒着馬繮,一手捻鬚,道:“當然要打。否則,大帥怎麼能知道我遼東軍之銳利。把大帥交給我們的炮兵叫上來,把這城堡給轟塌。炮兵調試需要時間,你先派人去喊話勸降。他孃的,大明天兵至此,渾河部竟然敢緊閉城堡大門,不出來拜見勞資。”

身邊的親衛們一陣鬨笑。

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軍縱橫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兩百二十九章 張相公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區劃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殺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八十一章 李東陽(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卻(中一)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圖激怒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一百三十章 軍中夜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兩百二十二章 與子同袍(四)-創造出的戰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一百四十九章 進宮(上)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場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第三百三十章 經濟壓力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七十四章 生員(完)-口諭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濱大哭第一百五十六章 會操前(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場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十章 蔣家莊第三百九十四章 薊州鎮的密謀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離析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營救成功,只是開始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達漢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六十章 壓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聞暗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