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諸國

六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午後時分,天空中陰沉沉的。寒風如刀割。

張昭在大帳中,將他給朝廷的奏章寫完:小王子出兵幫助朵顏三衛,他建議朝廷遣使去問責。輿論高地就在那裡,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佔領。

擱下毛筆,張昭看着帳中站着有近十分鐘的青年,“你是亦不刺的兒子?”

沙拉夫趕緊彎腰撫胸行禮,道:“永謝布部的沙拉夫見過張大帥。是的,我父親正是永謝布部的太師亦不刺。”

他焉敢不恭敬的行禮?這是張大帥打出來的威名。不久前,朵顏衛給抹掉了啊。

張昭坐在書案之後,打量着沙拉夫。

這些天,大帳中的參謀和幕僚們都在隔壁的帳篷中辦公。大帳裡就王武、高一典和另外兩名親衛陪同着接見各路來的首領、頭人。他已經見過遼東總兵蔣驥等人。

張昭開門見山的道:“叫你們永謝布部過來。觀禮是次要的,我是要和你們談一談。

首先,永謝布部不要有錯覺,覺得我需要和你們結盟。我沒有興趣和殺戮過新軍營的敵人結盟。這是對麾下將士的不尊重。

我要利用你們永謝布部對抗小王子,這是真的。但是,有你們、沒你們,韃靼這口肉我都要吃掉。

懂不懂?

所以,你們永謝布部是怎麼想的?在大明和小王子之間騎牆就不要想了。在和小王子決戰之前,我會把所有的騎牆派清場。朵顏三衛的下場就是騎牆的結果。

你們是選擇爲大明前驅,和小王子作戰,最終融入大明。還是選擇站在小王子那邊?”

高一典旁聽的眉飛色舞,這才他們新軍營的統帥啊!之前,一團的將士對和永謝布部結盟還是有點不舒服的。

沙拉夫有點懵。張大帥這說話的風格太直白、太霸道。這叫他怎麼回答?他根本沒有應對此事的經驗。他父親臨來前叮囑的話應付不了眼前的場面啊。

“我…”

張昭擺擺手,從書案後走出來,道:“你不用急着回答我。先觀禮,明年春天再給我一個答案。”

沙拉夫長長的鬆口氣,躬身行禮道:“是,大帥。”被高一典引着,退出去。

幕僚崔坤從外面進來,彙報道:“大帥,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吉烈迷,苦兀,索倫部他們都已經來了,連福餘衛都派了一個頭人過來。更遠的東海女真、林中百姓沒有派人來。”

張昭道:“嗯。明天開始祭奠吧。”

張昭召見遼東諸將、奴兒干都司下屬衛、所的“都督”、“指揮使們”,永謝布部祭奠與朵顏三衛決戰陣亡的將士。流程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午在陵園祭奠。第二部分是,中午在大帥嶺之下、當日大戰的峽谷口豎起紀念碑。

一排排的將士們在陵園裡依次上前,向死去的戰友們致敬。再順着筆直的水泥大道直至峽谷口,匯聚成一個個的方陣。

此刻,新軍營主力六個團都已經回撤。在大帥嶺這裡駐守的是新軍營兩個輔兵團,還有往來運送糧草的四千青壯。另外是薊鎮軍各部的代表。

還有張昭親衛、騎兵連、斥候營,炮兵營、後勤營、後軍都督府、幽州商行的代表。以及真理報社的記者宋興啓。

高高的戰後紀念碑已經豎起來。基座上銘刻着記述此戰的字句:弘治十五年十月初八,大明新軍營一團、二團、四團、七團、八團、九團與兀良哈種朵顏三衛會戰於此。

我軍大獲全勝,斬首兩萬餘級,俘獲無數,光復大寧都司故地。吾至,吾見,吾勝。英勇的大明將士永垂不朽。大明萬歲!

弘治十八年冬,立碑記之。”

紀念碑的左側,被張昭召來的遼東諸將五百餘人列成方陣。再往東是陸續抵達的奴兒干都司下屬衛、所的胡酋們。

軍樂隊奏起哀傷的曲調。

張昭獨自上前,在萬衆矚目之下,向紀念碑三次鞠躬行禮。然後,面向衆人,道:“我給遠道而來的諸位展示一件東西。”

只見青壯們、新軍營的輔兵團動起來。很快在紀念碑的側方,峽口的另外一側便壘起來一座京觀。

石灰的味道飄揚。全場雅雀無聲,連呼吸聲都變得細微。

韃靼永謝布部萬戶太師亦不刺的使者、兒子沙拉夫看着這一幕,腿有點發軟,喉嚨發乾。

張大帥說,給遠道而來的諸位展示…,這都包括誰?應該不包括他們吧?

女真部的首領、頭人臉上俱是微微發白。這已經不是下馬威了。而是赤果果的威脅、震懾。

海西女真哈達部的首領多羅心中嘆口氣,這位張大帥果然如傳言中的一模一樣啊。他們…這些侵犯過大明的女真部該何去何從?

布耶楚客臉上鐵青。

完顏部的錫寶齊低下頭。

其餘諸部個個臉色難看。

張昭在紀念碑下環視全場,目光犀利,揚聲道:“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悼念爲恢復大寧都司死去的將士們。願逝去者安息,願生者繼續奮鬥不息。

朵顏三衛犯大明地境,驚擾天子。我奉大明天子之令征討。賴天子洪福,諸將士浴血奮戰,得以取勝。

今天,我,張昭,大明新秦伯,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徵虜前將軍,在將士們的英靈前,昭告天下諸國:明犯大明者,雖遠必誅!大明不可辱!

大明萬歲!”

張昭振臂高呼,迴應他的是所有明軍的高聲呼喊“大明萬歲!”

這聲音在山間迴盪。

這號聲在大地中激揚。

這吶喊在人心中衝擊。

大明,萬歲!

龐泰站在軍陣之中,跟着他的領袖振臂高呼,心中熱血激盪。他想起戰死在西北的父親。想起平日裡在新軍營聽得耳朵起繭的“愛國”兩個字。何以謂愛國,當是此時!

他想起在九月底大雪的困境中,那傳唱全軍的歌聲,“一呼同志逾十萬。”當是此時!

十六歲的青年,未來的將星,於此時淚流滿面。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中華家。

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三十八章 達成一致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相逢(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兩百二十三章 與子同袍(下)-決戰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臥底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四百章 抵達古北口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六十三章 生員(三)-依仗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三百零八章 廢除衛所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發難(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兩百五十三章 問君三語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態(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鋒(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九十章 鴉鶻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濤的思路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兩百六十二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遙的淬鍊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裡都被打崩潰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兩百三十章 命運改變(諸位書友中秋節快樂)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的婚禮(上)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六百八十九章 竹嫣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宮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軟禁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賣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