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待日後

秋日的午後陽光明朗。鄉間大道中,似乎都飄蕩着中秋節的氣息。董朗喝了些黃酒,慢慢悠悠的騎着馬回到青龍鎮董家村。

董家村基本都是董氏族人居住。有大道和青龍鎮、官道相連。剛到村口,就見大伯、董家的當家人董鼎送一名文士模樣的中年人出來。奴僕、長隨簇擁着兩人。

董朗翻身下馬,停在路邊。圓臉上的小眼睛微微眯起來。這個中年人便是縣衙裡戶科的吏員頭目,人稱“李戶書”。他是積年老吏,在縣衙中很吃得開。

他和李戶書的女兒訂婚,四年前因他沒有過府試,被退婚。李戶書將女兒嫁給了他大伯的次子董原。

董鼎四十七八歲的年紀,保養的不錯,白白淨淨,看起來約四十出頭,將親家送出村口,卻正好看到董朗回來,微微皺眉,道:“小朗,中秋佳節在家好生陪父母,你這是從哪裡吃酒回來的?”

李戶書看董朗一眼,他腦子裡對眼前的青年根本就沒印象,不甚在意。估計是董家的小輩。

董朗心中不快,你兒子今天在家嗎?臉上保持着平靜,“我剛朋友家回來。”

董鼎冷哼一聲,繼續“謙恭”的送李戶書出村。

董朗看着一羣人的背影,衣袖中的右手輕輕的握拳。

他知道,此時的他,在董鼎、李戶書眼中就是隻小螞蟻、小年輕。可以隨便的敲打、無視。但是等二鍋頭的生意走上正軌,即便他只有兩成的股份,屆時這兩人在他眼中又算什麼呢?

渣渣。

董朗憋着一口氣,心情激盪的回到家中。剛進門,就被董父叫到書房中,“郎兒,情況怎麼樣?”他的性格雖然有些弱,怕大哥。但做了幾十年的生意,眼光在那裡。

董朗將情況說一遍,道:“爹,我覺得這生意大有可爲。你把家裡的股份都退掉,和我一起賣酒吧!”

董父沉吟片刻,道:“這生意做肯定是做的。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第一,二鍋頭的配方能否保密。不說暢銷北直隸,只要行銷周邊幾縣,必行就會有人打注意。

第二,酒水質量能否保證一致。我聽聞釀酒,最好是要有一口幾十年的老窖。這樣釀出的酒纔好喝。

第三,你那位張同學,雖然厲害,但你們做生意,要把控好成本、運輸、流水等等方面。否則,一旦別的酒廠降價競爭,就有可能讓你們資金鍊斷裂。

爹年紀大了,就不陪你們年輕人折騰。這是二百兩銀子。你派人現在就送去吧!”

董朗看着書桌上白花花的銀子,微微愣住。他知道籌集銀子要時間。不然他在張昭哪兒怎麼急着趕回來?哪裡想到父親早準備好銀子給他?

“爹…”

董父和藹的笑道:“郎兒,去做事吧!好男兒,又怎麼怕娶不到妻子呢?”

董朗喉嚨有些哽咽,站起來,恭敬的給父親行一禮,拿起銀子大踏步的走出書房。

傍晚時,暮色的痕跡籠罩着東劉村。河水澹澹。

陳康跨過石拱橋,到劉大戶的住宅側門口,讓僕人去通報。下午時,董少爺的老僕送來200兩銀子並30兩銀子的染料配方尾款。少爺令他過來還錢。

劉家住宅佔地數畝。連綿的屋舍鋪陳在夜色中。東路的正房中,劉小娘子正在院中拜月,聽下人來回,想一想,帶着小丫鬟往中路正房走去。

“叫二叔先接待他。我隨後就到。”

前幾日,劉二老爺送劉小娘子給張昭未果,返回的第二天,劉大戶便藉口訪友,帶着長隨往西山中去寺廟中盤桓一段時日。這未必沒有避風頭的意思。

劉大戶還有幾個子女,均未成年。劉小娘子現在是劉家的主事人。

片刻後,劉小娘子便在正房院落的花廳中見到前來拜訪的陳康。劉二老爺劉公進招呼陳康喝茶,文縐縐的閒扯,順便問問張昭住宅的建設進度。

陳康個子消瘦,模仿着張昭待人接物時的表現,坐在梨花木椅中,微笑道:“總得幾個月吧。”見劉小娘子進來,從袖袋裡拿出銀子,拱手道:“劉姑娘,這是欠款。還請將當日我家小姐簽押的欠條拿來。”

劉小娘子早就預料到張昭會依約還錢,她也分析出張昭不會對父親如何。但父親不聽她的,出門避禍,連中秋節都不在家中,母親剛纔還哭。

“去賬房那裡拿來。”劉小娘子吩咐丫鬟,再看向陳康,道:“陳伯寧,若是我將這二十七兩銀子當做股本投資到你家少爺的生意中去,他會接受嗎?”

陳康性情聰穎,想一想,直白的道:“劉姑娘,你不用試探了。依我看,少爺並未想將你們家如何如何。這並非說你父親在錦衣衛被拷打數日,少爺覺得可以抵罪。

而是,你們家現在已經不能給少爺造成威脅。他沒必要逼出人命來!所以,你們穩當的過你們的日子。

至於說投資少爺的酒生意,這點銀子少爺看不上。我們的資金鍊已經緩解。再者,少爺對你們沒什麼好印象。放高利貸兼併土地,品格太低。他不會帶你們玩。”

劉公進聽完,長長的舒一口氣。

劉小娘子則是微怔,詫異的看着眼前比她還小的少年。這根本不像一個長隨能說出的話!難道有其主,必有其僕?

陳康笑一笑,並未再多說什麼。以他看來,劉小娘子確實很美,但比自家小姐還是差得遠。難怪少爺不肯收她爲妾。在張家呆得久,他自然知道小姐是少爺的童養媳。

等丫鬟將欠條拿來,劉小娘子回過神,道:“陳伯寧,我家裡有不少高粱,你們收不收?”

陳康道:“這當然要收。”

劉家是劉家裡最富裕的人家,他們家願意賣高粱,當原料供應商,這自然沒問題。

董朗的資金迅速注入,張昭的資金鍊得到大幅的緩解。在丁管事的幫助下,從鄰縣的縣城中聘請到一位釀酒師傅代替龐大郎。有陳康和劉小娘子談好的近百石的高粱供應,生產製造環節暫時無憂。

張昭則是部署接下來的銷售問題。

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聞暗子第十五章 青龍鎮之行(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場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飲酒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兩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個邀請、戰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兩百六十九章 將歸(上)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兩百三十章 命運改變(諸位書友中秋節快樂)第兩百二十四章 與子同袍(下一)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七十七章 終章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的婚禮(上)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五十三章 車中論述第十章 蔣家莊第兩百二十六章 與子同袍(八)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濤的思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鳴驚人(二)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兩百六十五章 你當這是玄幻嗎?第六百六十四章 暢論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乾二淨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兩百二十二章 與子同袍(四)-創造出的戰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四百章 抵達古北口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四百九十章 鴉鶻關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爲公馬文升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國子監改革(下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關注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個邀請、戰報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五百一十五章 膽氣極壯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的婚禮(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轟動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於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