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

四合院正房隔開的“辦公室”中,幾人的目光紛紛落在一屁股坐到椅子中的張名尹身上。

徐光祚驚訝的扶着木椅扶手,道:“張主編,出什麼大事?真理報上的文章我們都看了。張昭的白話文也就那個水平。”

朱鳳、餘籍兩個神情不變。這話說的在道理。張昭署名的文章又怎麼樣?本來就是在罵張昭。他的身份對目前的輿論風潮起不了作用。知道論道報上發文的有多少御史的小號嗎?

張名尹接過文員遞來的溫茶,一口喝掉大半,喘着氣道:“世孫,不是張昭的文章。那隻能算引子。真理報今天一反常態,據統計發行不下8千份報紙。”

真理報日常的銷量在4千份上下浮動。論道報的日銷量在1800份左右浮動。因爲改成了日報,這是近期罵戰導致報紙銷路變好。由每三日一期改爲一日一期,本來是達不到這個數據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京師中能看報的只有這麼幾千人。

想想看,京師內外的衙門,光是大朝時官員都有兩千多人啊。再加上各衙門裡的吏員呢?至少要翻五六倍。以宛平縣衙爲例,官員就四個,吏員朝廷給的標準是四十。

這還不算官員自己請的幕僚。

官吏之外,再加上京師裡的讀書人、落魄文人呢?國子監裡的監生都有近兩千人!再算算順天府這下轄的縣學、府學學生,加起來怕有一千多人。

同樣的,這還沒算京師附近各書院裡的學生,以及落第的童生。別看童生寫八股水平不行,看真理報、論道報這種半白半文的文章基本沒有問題。僅僅是順天府的童生,弘治十四年的府試,參考者就有近千人。

而且,近段時間因報紙發展,陸續涌到京師謀生的文人也能個這個總數添個兩三百人。

還有京中的權貴、宮中的內宦、妃嬪呢?別以爲武勳就不認識字。成國公朱輔現在和儒生都差不多。

還有來京師經商的商人呢?商人未必識字,其隨從、賬房必定是有人識字的。

真算起來,搞不好京師中識字的人口都有兩三萬人。這全部是報紙潛在的讀者。

張名尹自己估計,報紙銷量上不去,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印刷成本。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第二,因在報紙不是一次性用品,可以重複使用。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第一時間看報。兩文錢也是錢。可以買兩個大包子或者吃一碗麪。這不好麼?

所以,只要真理報敢印,八千份報紙消化起來不難。

徐光祚最近幾個月就在管報紙的事,對裡面的門道很瞭解,沉吟幾秒,道:“那真理報都賣出去了?”

張名尹無奈的點頭,“根據報童們反饋回來的信息,真理報那邊賣的七七八八。以京中的識字人口數量,八千份報紙肯定能賣得出去。”

徐光祚的臉色頓時就變得不好看。這就意味着真理報在輿論上的聲音突然大了一倍!他們的謀劃怕不是要完蛋。

朱鳳臉上的笑容消失,把茶杯擱着,表情沉重,“張主編,真理報這是不計成本提高發行量。咱們的報紙一日一期,最多能印刷多少份?”

張名尹嘆口氣,介紹道:“朱二爺,現在報紙是一日一期,這就決定印刷時間最長就是晚上十個小時。論道報全力以赴,印刷量估計能提高到五千份。”

朱鳳右手砸在左手掌心,道:“那就印。”他不怕虧本花錢。

張名尹搖搖頭,“比不過的。我來之前派人去真理報社打聽過消息,真理報用的印刷機。只要張昭願意,他明天就能印兩萬份出來。而且,我們印刷五千份報紙出來,未必競爭得過他們。真理報本來就比我們賣得好。”

朱鳳的心氣一下子給搞沒。

餘籍餘老夫子這會矜持的表情消失,皺着眉頭。理解着他聽到的消息。

第一,真理報不計成本,提高印刷數量,且都發行出去,說話聲音大。

第二,論道報競爭不過真理報。

那現在怎麼辦?

餘籍的心情頓時變得非常糟糕。他來京師才爽了兩天吧?

徐光祚等人並不甘心失敗,第二天緊跟着真理報加大印刷量,但是並沒有銷售出去。

同時,張昭搞出一個新的獎勵活動,在各衙門、街市聚集處、坊中招募讀報人。只要肯在人羣聚集的地方讀報給不識字的人聽,每天的真理報都是免費,外加五十文錢一天的工錢。

真理報上的論調很快就壓過論道報。

在論道報上用筆名“苦竹”發表文章的作者,被罵得狗血淋頭。這不僅僅是報紙上罵,街頭巷尾的百姓都在議論、痛罵。

這是很正常的。你講天朝上國的氣度,把東西大把的賞賜給小國,這百姓能理解得了纔怪。國庫的銀子不都是我們交的?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而張昭逮着韃靼人猛揍,逼迫他們簽訂有利於大明的互市條件,這能有錯?

張昭的白話文水平並不見得多高。白話文也是講寫作技巧的嘛!這從大家的高考語文作文評分就可以判斷的出來。但是他寫的白話文,很有利於傳播啊。

那些讀報人讀一讀,大把的民衆能聽懂。之乎者也的扯一通,鬼聽。

六月十日,經過數日的磋商、談判,韃靼使臣決定和大明簽署互市的協議。其中包括承諾繳納商稅。

宣府作爲互市的試點,一改常態,準備在長城外建立一座貿易城市。這種城市的建設費用,將由明朝出。

“伯爺,請留步。”

負責談判的博爾哈在禮部門口,恭敬的行禮,帶着使團告辭離開。他們明天將在大朝會上得到加蓋寶璽的契約,並帶回草原。

這段時間,和禮部談判的是博爾哈。王子圖魯都縮在南城禮部的驛館中。

張昭點點頭,目送走博爾哈,轉身邀請道:“諸位,我們去棋盤街中喝一杯,算做慶祝。”

焦芳笑呵呵的道:“伯爺,久聞美食鎮中知行酒樓有四大名菜,要預約才能嘗得到。擇日不如撞日。不如伯爺請我們去嚐嚐。順便爲伯爺賀喜論戰大勝。”

奏章剛剛已經派人送往內閣,不會耽擱。至於說中午喝酒,下午翹班,這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這是個事嗎?

談判結束,王華、柳淵幾人都是心情愉快,紛紛笑着附和。京中輿論風潮如今已轉變,基本都在罵那種“讓利”的論調。

張昭笑道:“那就去美食鎮。”一起坐馬車,橫穿棋盤街,準備前往城東的美食街。

棋盤街這裡是商貿繁華之地,透明的單向玻璃還能看到一名讀報人正在茶鋪處搖頭晃腦的講解。一幫閒得無聊的百姓聚攏在他四周。隱約聽到聲音傳來。

“論道報吃裡扒外,爲韃子說話。”

“苦竹傻逼。”

王華禁不住搖頭,“這些市井之言,略顯粗鄙。”

張昭微微一笑。據悉,“苦竹”就是餘夫子。

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讓你傳個信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一章 難題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四百九十五章 還是讀書人心黑啊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來,潛憂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六百六十四章 暢論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兩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當反派啊第三百四十二章 結束。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七百三十四章 殺!殺!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兩百一十章 視死忽如歸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五百七十七章 終章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六十章 壓制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兩百四十五章 門庭若市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四百七十章 過年第六百二十九章 張泰平的苦悶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於此?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詐第三百五十章 列強的套路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十九章 解決、新的問題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一百八十一章 軍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五百一十二章 滅哈達部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