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

張昭和朱厚照的關係,其實一直經歷着一個變化的過程。

最開始是朱厚照喜好軍事,想要招攬張昭進東宮,向張昭請教軍事方面的問題。

而張昭在進東宮後,迅速的展露出“才華”、“學識”,獲得朱厚照的認同。

之所以這兩個詞要打引號,是因爲這並非明朝對才華和學識的定義。朱厚照在弘治十三年才十歲的年紀,他的儒學水平、詩詞水平都是有限的。

張昭所展露出的本事,是來自於後世的眼光、學識。而這恰恰對了朱厚照的胃口。

當此之時,張昭有點類似被朱厚照倚重的“幕僚”。張昭這是初步在東宮站穩腳跟。

之後,張昭回擊宮中太監的陷害,搞出足球、練兵等事,幫朱厚照爭得一些“自由”,在弘治皇帝面前加分,他和朱厚照的關係類似於朋友。

這其實是朱厚照的性格有關。他比較講義氣。張昭幫了他,他待張昭自然就超越君臣這一界限。

而此時,張昭從西北大勝歸來,又教了朱厚照軍棋推演,比例尺地圖等物,帶他出來“閒逛”,朱厚照和張昭的關係再親近一些。這亦是弘治皇帝想看到的。

張昭舉止放鬆的喝着酒,解釋道:“這件事說來話長。我撿主要的說。當前國朝的識字率非常低。所以,當前而言,報紙並非是賣給普羅大衆看的。而是賣給官員、讀書人、縉紳們看的。”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儒家文化一直講究教化之功。明朝在各村落中都設有社學,自北宋時流傳下來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風氣也保留着,但是整體而言識字率依舊很低。

衆所周知,工業革命一旦開啓後,就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而技術工人的培養,必須要推廣教育。

而如果是在工業革命中想要彎道超車,採取的措施就是九年義務教育和夜校結合。

這一點,張昭倒是不急。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是英國。而當前的世界時間軌跡,還沒有進入西班牙日不落帝國時期。而因爲他的存在,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必定會是大明。

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不用搞成千頭萬緒,不知道如何着手的局面。

他的目標是很明確的:用報紙來對抗利益集團造起的輿論,推動廢除衛所,釋放勞動力。並以此爲契機掌握輿論話語權。

朱厚照一臉的恍然,嘆口氣道:“原來如此。酒樓下面的人流雖然密集,但是識字的卻不多。子尚,你說報紙有教化之功,這如何教化?”

崔元、劉瑾兩人都看向張昭,頗爲好奇。

張昭端起谷大用給他倒的酒杯,先道一聲謝,再輕輕的抿一口,笑道:“先教化讀書人。再讓讀書人教化百姓。而想要讓報紙上的消息爲百姓所知曉,那就要花十年、二十年的力氣去推廣全民教育。所謂國富民強就是如此。”

說到這兒,張昭頓了頓,因爲雅間裡還有劉瑾、崔元等人,他有些話不好對朱厚照說的太細。報紙存在的意義就是佔據輿論高地啊!這是國家必須掌握在手中的利器。

只看東林黨掌握輿論之後,搞出什麼事情來就知道。非我同黨,即是小人。這絕對是一步都退讓不得的!

朱厚照重複一遍,疑惑的道:“教化讀書人?”

張昭壓低聲音道:“殿下,你回去問聖上就明白。”這話不好明說。但是弘治皇帝肯定懂。他天天被讀書人罵,要是不懂纔怪?所謂教化讀書人,就是掌控輿論。

朱厚照若有所思。

八仙桌邊就朱厚照、張昭、崔元三人落座。崔元坐在下首,他聽懂張昭話裡的意思,這是權術。便岔開話題,拍手笑道:“子尚,這可是你犯錯了。”

張昭就笑,“好,我自罰三杯。閒話說完,再叫一名樂師來彈一曲。我們吃酒。”

雅間中的氣氛隨着女樂師拿着琵琶進來演奏樂曲而變得輕快。劉瑾、谷大用也被朱厚照按着坐下來吃酒,談天說地。

張昭道:“昔日漢唐時的長安,有東西兩市,容納南北、海外貨物。奇珍異寶匯聚。我朝京師僅有南城一地。實際上,在城市建設上還大有可爲。”

劉瑾對此有點上心,道:“張伯爺的意思是?”他自詡將來是要執掌司禮監的人物,對治理天下還是很有抱負的。

“城市要擴建啊!東西兩面可以再由朝廷規劃,建設新城。屆時萬國來朝,可以將這幫人的使館安排在城東。”

朱厚照插一句,道:“那子尚兄你的報館也沒必要放在正陽門外,放在東城外也合適。”

張昭笑着道:“那也行。”要是從將京城打造成爲世界級的城市而言,把報業一條街放在東城外也可以。沒必要選在正陽門那一塊。

正陽門外的正西坊是武勳集團的居住地。回頭在報紙上罵他們,殊不好看。

崔元對朱厚照道:“殿…十二,我和張伯爺在城東準備搞一個美食街,正好說起城市建設的事情,我們一會去看看。”

朱厚照饒有興趣的道:“好。”

話音剛落,忽而聽得酒樓外一陣陣的喧譁聲。張昭幾人到雅間的窗戶往下看着。

只見下面正圍的裡三層、外三層。兩幫人正操着帶着不同口音的對罵。旁觀的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在一旁起鬨。

聽了一小會,大致是雙方發生碰撞,貨物被打碎,要索賠。而貨物是易碎的玻璃,價值很難評估。被索賠的那名南方口音的商人當然要盡力壓價。

朱厚照聽的津津有味,還問道:“老劉,這玻璃大小、形狀不同價格還不同?”

劉瑾微微彎着腰,諂笑道:“殿下,玻璃製品都是張伯爺的國泰商行壟斷。價格的事,他比老奴更清楚。”

張昭心裡一笑。聽聞歷史中記載,正德皇帝在宮內讓太監、宮女們扮演商人,進行交易、買賣,他混在其中,樂不疲此。隨口給朱厚照解釋道:“殿下,玻璃鏡子最便宜,工藝品價格高,而裝飾用的大塊玻璃、單向玻璃則是最貴…”

正說着話,數名錦衣衛校尉飛速的趕過來。爲首的校尉厲聲喝道:“都散開。路都被你們堵住。你們兩個,不願意私了,去衙門裡說清楚。”

這年頭,商人豈敢進衙門?那是肥羊送上門。糾紛很快得到解決。崇文門外大街的道路恢復通暢。

張昭在酒樓上看着這一切,微微一笑。這算是他帶來的一點改變吧。不過,這遠遠不夠。

此時的京城,和往日並沒有太多的不同。朱厚照是很少出宮,覺得新鮮,感受到那種生活的氣息。而劉瑾、崔元都習以爲常。

但是,等京師衛所廢除之後,改變就會來了。此刻,還在前夜。

他會逐步的激活這座城市,使之成爲世界級的名城,東方之珠!

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兩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當反派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聞暗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發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麼話題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十章 蔣家莊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兩百二十章 與子同袍(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八十九章 誤入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入戰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兩百六十九章 將歸(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離析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數學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兩百二十二章 與子同袍(四)-創造出的戰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戰而滅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勝之後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曉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論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六百二十九章 張泰平的苦悶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報第兩百三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達漢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