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

“此事要做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你且留在我府上等朝廷的消息。我亦要細思之。”

張昭最後一番話令王恕有所觸動,其態度由“不支持”便成“暫緩”,開口說道。

王恕畢竟是一代名臣,曾經執掌吏部,爲國計民生而操勞。他並非萬安、嚴嵩那種喪失理想、原則的大臣。雖然此時八十五六歲,但並不糊塗。

“學生聽老大人的。”

張昭躬身行禮,告辭退出來。

他身後一雙漆黑的美眸看着他,眼中有難掩的神采。

等張昭在僕人的帶領下離開後,王恕道:“小雪,去和你大伯說一聲,叫他晚上來見我。”

“好的,爺爺。”

張昭在王府的住處自然在前院裡面,但王家安排的住處清幽、雅緻。小院後還種着一片竹林。往前穿過一個穿堂,就是張昭親衛們的住處。不遠處是一處角門。進出非常方便。

張昭在王家僕人的引領下回來,略顯的沉默。他不說話,隨行的王武和龐泰兩人自然也沒閒聊。到小院中,王家的僕人交待幾句告辭。龐泰道:“少爺,和王少傅見面不順利?”

王恕是以吏部尚書的身份致仕。他只是和弘治皇帝有點齷蹉,並非犯錯被罷免回鄉。他身上最高的官職是少傅、太子太傅(都是從一品的加銜)。

是以,時人亦會稱他爲“王少傅”。

張昭剛在王恕面前陳詞過,心情略微有些激盪,笑一笑,說道:“還談不上。”回到住處後,在書房裡思索着,手裡的鵝毛筆列着各種情況、方法。

其實,他接到王恕想見他的消息後,就隱約有一些構想。想要革除衛所,上要有天子、朝廷支持,下要有地方縉紳的支持。而王恕家就是西北第一世家。

他當然想借力。

不過,和王恕見一面後,張昭意識到他有點操之過急,阻力非常大。換言之,他的方案還需要修改。這實在令人有點鬱悶。

但是,不管怎麼修改,他一定要把寧夏、固原兩地的軍戶戶籍給廢除掉。否則他當日在邊牆上對那些軍戶的承諾,就是屁話!做人,要言而有信。

張昭正在完善他的計劃、想法時,庭院外忽而傳來一陣喧鬧聲。

曾復哲一行五名士子穿堂過院,徑直來到張昭所住的、位於王府西南角的清幽小院前。

正好給附近四處轉悠查看地形的王武攔住。他現在是張昭的警衛連長。

王武在韋州大戰中犯下致命的指揮錯誤,被張昭處罰,由千戶降職爲百戶,並失去帶兵的資格。但是,純的以個人武勇而言,他依舊是新軍衛中第一人。

而張昭亦願意信任他。

王武攔住要闖進去的幾名士子,手握着腰刀柄,“你們是什麼人?來這裡做什麼?”

曾復哲排衆而出,拿着摺扇,動作十分瀟灑的拱手一禮,自我介紹道:“在下等都是三原縣學的生員,聽聞張相公在此,特來拜訪。還請這位軍爺通報一聲。”

王武乾脆的拒絕道:“不必了。我家少爺現在沒功夫見你們。”

曾復哲呵呵一笑,眼中帶輕蔑,“見與不見,自由張相公決定。不是你一個軍漢所能決定的。你去通報就是。莫非張相公上書朝廷要給更改預備役制度,卻不敢與我等質對?”

“就是。張相公禍害我三秦百姓,難道還不許我等士子面陳意見嗎?”

“張相公在韋州大捷後想要做點事,但是,不能不顧西北民生吧?”

王武不像張昭來自後世,他生活在這個時代,帶着這個時代的印記。明朝此時已是文貴武賤。他縱然爲新軍衛中的將領,但此刻被五名士子圍着聒噪,卻忍着沒有拔刀。

在明朝,秀才已經算是特權階層。免稅、免徭役,國家發補助,見縣令不拜。

他明知道張昭不會無聊的去見這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士子,卻沒法動粗。至於說說理,他一個當兵的,說的過這幾個秀才?

正僵持着,龐泰出來,冷着臉道:“吵什麼?我家少爺不見你們,趕緊滾蛋!免得有辱斯文。”

曾復哲還想強硬一下。大明朝誰敢動手打生員?那是要被整個士林聲討、唾棄的。但是龐泰年紀雖小,卻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老兵,曾復哲幾人給他冷冽的眼神掃過,心裡就開始打退堂鼓。

曾復哲對院子裡面拱拱手,高聲道:“在下爲民請命而來,不想張相公如此傲慢,吝嗇見我等一面。在下等絕不會放棄,改日再來請教。”留下一句場面話,帶着人手,轉身離開。

“小泰,幸好你來的幾時。我還真被這些秀才相公嘰裡呱啦的繞暈。”

王武拍拍龐泰的肩膀。

龐泰就笑,“小二哥,你對這幫鳥人太客氣。要我肯他們就欠揍。少爺做事明明是爲那些軍戶,到他們嘴裡就成了這不好那不好。按少爺的話說,肯定是動了他們的利益。”

王武點點頭,和龐泰一起進來見張昭,將情況大致的說了說。

張昭揹着手在窗戶邊看後院的竹林,微微皺眉,給出判斷:“王家有人和他們勾結啊。看來王家也有人反對廢除衛所。八成是佔了衛所的土地。”

三原縣地處關中平原,關中平原一樣設有衛所。

情況有點複雜,又有點嚴峻啊。

王武道:“少爺,那我們回靈州吧。只要朝廷的旨意下來,別的不敢說,靈州衛那裡,我們肯定能把原衛所的土地分配給原來的軍戶們。”

張昭擺擺手,沉穩的道:“再等等,辦法總比問題多。”

他在等王恕的表態。在外人看來,王恕已經是八十五六的高齡,沒幾天好活。但是張昭心裡很清楚,這位名臣可是要活到正德朝的。

現在就看王恕願意做到哪一步。他也好隨之調整機會。有王恕的支持,說服李閣老的概率恐怕也要大的多。

張昭此時還沒收到李東陽的回信,但是他從王恕的態度中可以得出結論,李東陽會大概率拒絕他直接廢除衛所的建議。

張昭這裡還在等待,傍晚時回到自己住處的王六小姐便聽丫鬟們說起曾復哲等人的所作所爲。

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七十一章 生員(十一)-反攻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四十四章 收、小鎮。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兩百四十章 月夜淺談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論報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來,潛憂第四百九十九章 韓遊的控訴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二十八章 縱論戰爭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頂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五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決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第三百二十九章 護膚品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卻(下)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兩百四十章 月夜淺談第六百零四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瀋陽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四百二十七章 累累如喪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