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

張昭微微沉吟着道:“我覺得小泰的判斷是對的。大家都說說看,我們怎麼應對。”

他有些“疏忽”。

看看歷史上在八里橋,英軍是怎麼吊打“我大清”的?

按照張昭的記憶,他的燧發槍兵對韃靼騎兵有着武器代差的絕對優勢,就像《三體》中所描述的,這屬於降維打擊。只要不浪,根本沒有輸的可能。

新軍衛的燧發槍射程,當然比不了十九世紀中葉的燧發槍。但他的燧發槍射程和步弓手相當,略遠一點。根本不懼怕韃靼騎兵的遠距離打擊。

而且,他比最早出現的燧發槍還作出一些改進。第一,他採用的直膛線。這會使得士兵裝彈速度更快,射擊精度更高。當然,這會犧牲一部分射程。

第二,他的彈藥都是採用的紙包裝。此時明軍的火繩槍兵都是帶着彈藥瓶。這更進一步的提高了裝彈速度。

當日,在試槍時是使用了浸蘸油脂的鹿皮片包着彈丸。因爲減少了摩擦,這可以再加快一部分裝填速度。而且,有閉氣的作用。精度、射程都有所提高。

但鑑於鹿皮無法量產。新軍衛手中這樣優良的彈藥並不多。預留着和韃靼的弓手對抗。當前而言,紙裝彈藥就足夠。

但是,張昭現在發現問題所在。第一,他的兵力有些單薄。無**換休息。無法組成一個方陣,應付四面的攻擊。第二,他缺乏火炮。有火炮的掩護,韃靼騎兵的以逸待勞就是個笑話。

這都是將來要解決的問題。

留着絡腮短鬚的王武琢磨着道:“相公,爲保存體力只能兩個連,兩個連的輪換。咱們要是有八個連在手,直接按照步兵操典上的條例撲過去。”

龐大郎道:“少爺,剛纔的傷亡都是韃子騎兵從側面的間隙衝過來造成的。他們會不會打的是這個主意?”

林文寧一拍大腿,“那肯定是。老龐,你這仗越打越精啊。”

張昭琢磨着,他發現他又犯了一個錯誤。按照他半吊子的水平,認爲排槍戰術應該是以連排爲單位的。一個排40人展開嘛!不然怎麼叫排長?

但是,按照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他應當儘可能的把陣列拉長,在正面排出足夠寬的橫隊,以求最大殺傷敵軍。在這樣的平原地形,如果他兵力足夠,排出500人一排的橫隊都是可行的。然後,按照排槍戰術橫推過去。

而且,橫隊足夠的寬,像剛纔那樣的小股騎兵就很難滲透到連隊的間隙中。

“我們這樣…”

張昭這邊商議時,鄂爾多斯部的千戶伯亦難亦將他的戰術意圖傳達到麾下所有的騎兵。

“動手吧!”

博爾哈看到對面的明軍已經將兩隻連隊叫回去休息。明顯正在輪換,試圖保存體力。

伯亦難知道再拖下去無益,安排道:“我們正面以500騎仰攻,側面以1000騎迂迴猛攻,務求橫向鑿穿他們的隊列。剩餘2000騎衝擊他們的後軍,得手之後,立即驅趕那些步卒衝散他們的火銃隊列。”

“遵命!願長生天保佑你。”

蒼涼的號角聲響徹在大地上,一隊隊的蒙古騎兵開始組成衝鋒的隊形。

這號角聲亦讓新軍衛開始戰備。

稍後,騎兵的洪流如同海潮般發動。如果能俯瞰大地,就會發現韃靼騎兵在奔馳的過程中分成兩部部分。超過半數的騎兵往遠處繞後,準備攻擊新軍衛的後軍。

另外剩餘的1500名騎兵也在快速的分成兩部,500餘名騎兵間距拉的很開,衝擊新軍衛的正面陣地。而另外1000騎則是加速迂迴,準備從側面衝擊。

在這種騎兵的高速衝鋒中,還能做到“聚散離合”如同臂使,韃靼騎兵不愧是精銳。

在新軍衛的號令中,正在休息的兩個連隊迅速的集結成隊,往側面而去,要堵住衝擊而來的騎兵。

在短短的時間內,兩支軍隊迅速碰撞在一起!

“砰!砰!砰!”

戰場上再一起的響起如同炒豆子般密集的槍聲。彷彿沒有絲毫的停頓,如同疾風驟雨,將那轟鳴而來的馬蹄聲給遮掩住。戰場上白煙瀰漫。

沒有向燧發槍陣衝鋒過的騎兵,永遠都不知道其中的“美妙滋味”!而體會過其中“滋味”的,大部分都已經去死了!

於韃靼人而言,伯亦難佈置兩道戰術保險。第一,從側面突擊。第二,要打破新軍衛陣型後面:秦兵團的防守,將這500人驅趕着去衝擊燧發槍陣。

張昭他們只猜得出第一條戰術。並做出應對。張昭下令,以一個連隊140人爲一排,組成橫隊。共排出兩排兵線。並嚴令各級軍官,要等到看清楚對面的臉,才允許射擊。

兩排兵線肯定比三排兵線要單薄。在騎兵衝陣時,其容錯率要低的多。所以,這就要求最大限度的去追求燧發槍的命中率,殺傷力。

衆所周知,在燧發槍的射程內越近,其命中率越高。排槍戰術的威力也就越大。

排槍戰術中威名赫赫的紅衣軍團,就是踏着鼓點,不理會對面的任何射擊,對自身造成的傷亡,抵近敵人30碼處纔開槍射擊。最多兩輪齊射就能將對手打崩潰。再上刺刀,白刃戰結束戰鬥。

這裡面有個細節問題,所以纔有如此要求軍人的勇氣和紀律的戰術。

燧發槍在使用多輪後,會出現發熱、炸膛、啞火等等故障。而士兵們在戰鬥中也會因緊張出現各種意外導致啞火。那麼,什麼時候排槍射擊的威力最大?

答案是,第一輪射擊時!

所以,如此殘酷的排槍擊斃戰術是爲了打出最大的殺傷力。

新軍衛側面支援的兩個連隊,同樣是兩排的兵線,同樣的要求是放近打。

戰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分出結果。

新軍衛的兩排兵線,在要求放近打之後,頂住了韃靼騎兵的衝鋒。

“撤!”

“快撤!”

帶隊從側面衝鋒的伯亦難被籤彈打中,一頭栽倒在馬下。人、馬的屍體橫在新軍衛的陣地前。尾巴處的200名騎兵被阻攔,紛紛調轉馬頭撤退。

正面衝鋒的500騎一樣是被打成篩子。只剩下幾十人逃走。

已經繞到新軍衛後的博爾哈和2000韃靼騎兵目睹這殘酷、自己人被屠戮的一幕。正在“嗬嗬”怪叫的韃靼士兵們聲音不自覺的小下去。

“博爾哈大人,我們還要衝陣嗎?”博爾哈身旁的親衛,聲音顫抖的問道。

博爾哈用力的咬着牙,“撤!”調轉馬頭,帶着殘餘的兵力撤退。

再衝是沒有用的!沒有正面的牽扯,這支明軍的火器部隊隨時可以改變陣地。他這兩千人直面火器部隊,下場不會和這些族人有區別。

隨着剩餘的韃靼騎兵消失在地平線中,明軍的陣地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他們贏了。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兩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三十八章 待日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穫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營救成功,只是開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七百零六章 宮中(上)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圖激怒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樓(中一)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預備役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卻(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六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數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二十八章 縱論戰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響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態(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一百五十章 進宮(下)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關注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