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青龍鎮之行(上)

天色將明,張昭便帶着長隨陳康出發前往青龍鎮。管家吳春時留在家中幫忙將粟谷裝袋,給短工們發工資,清償債務,準備繳納秋稅等事宜。

張家的傭人比半個月前就增加至:三名長工,四名婦人。外加農忙時僱的兩名短工。老吳是事實上的管家。

陳康今年十四歲,身材看起來有些瘦小。穿着簡樸的粗布衣衫,走在張昭身邊,說道:“少爺,餘老爺昨天中午回到書院的。秋哥兒說餘老爺會在書院休息幾天。”

張昭輕輕的點頭,揹着書袋,走在鄉間的道路上。

這段時間他吃的好、營養充足,鍛鍊充分,身體逐漸強健。揹着幾斤的書袋“遠足”並不覺得吃力。但是,爲出行方便,還是要搞一匹馬啊。

南口村距離青龍鎮20里路,走路需要兩個多小時。而騎馬只要半個小時左右。

“陳康,幫我留意下市面上馬匹的價格。”

陳康道:“少爺,京城裡一匹馬大約15兩銀子。而且,養起來比較費事、費錢。”

他不像小張昭,十七歲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一門心思讀書。他在蔣家莊中就知道人情世故。少爺剛發一筆橫財,買肯定買得起,但是養就很費錢。

張昭看陳康一眼,很機靈的小夥子啊,心裡算一算賬,將思緒放到此次青龍鎮之行上。

這次去青龍鎮必須要把問題解決掉,不能再等了。

將近中午時分,張昭帶着自己新招募的長隨抵達青龍鎮中。

七月的中午,官道附近的青龍鎮還是那樣的繁華、熱鬧。明代不像後世人口爆炸。鄉村中安靜、閉塞。而青龍鎮中就明顯感覺到人口密集些。

路過鎮中寬敞的酒樓客滿樓時,陳康道:“少爺,要不要我去買點酒菜。聽秋哥兒說,中午飯後餘老爺有午休的習慣。”

他在青龍鎮中這些天,和書院裡的書童秋哥兒混的很熟,把一些情況都套出來。

這個時間點去書院,會正好看上餘老爺吃飯。自家少爺怕是沒資格讓餘老爺停止吃飯出來接待。那不如在鎮中先吃點。

張昭擺擺手,道:“不用,我們先去書院。辦完事再出來吃飯。”帶着長隨一路到鎮西的明理書院。

正值中午,三三兩兩的學子正好下課。

有的去往書院裡的食堂。明理書院僱了兩名僕婦做飯食。稱不上可口,但至少可以裹腹。當然,這是要錢的。另有些學生則選擇去鎮中吃飯再回來。

張昭就站在前院中,遇到相熟的同學,便拱手,笑一笑。但其實小張昭在書院中人緣很差,並沒有多少相熟的同學。不少學生走過去後,回頭看看張昭。

張昭在書院中得罪徐郎中的事情,大家都是親眼目睹,而且張昭被“開除”回家。他來書院幹什麼?

至於說,鎮中從董朗口中流傳出來的張昭受到京中頂級權貴長寧伯的賞識,肯信的沒幾人。

“喲,這不是張同學嗎?你來書院做什麼?”

張昭剛和一個相熟的同學打個招呼,對方絲毫沒看反應。這其實很正常。誰想和張昭沾上呢?得罪徐郎中,等於得罪徐縣令、府學的李教諭!

讀書人想要考取功名,需要經歷三次考試。縣試、府試、院試。縣試的主考官就是縣令。而府學教諭天然是府試的判卷官。所以,這倒是人之常情!

張昭遭到“冷遇”時,耳邊忽而傳來這麼個聲音。看過去,正是書院的學霸餘冠一行四人。說話的是餘冠身邊的一名童生。

面若冠玉的白臉書生餘冠正繃着臉,似乎不大想和張昭說話。

張昭心裡鬆口氣,總算將這夥人等到。拱拱手,針鋒相對的道:“劉同學,在下來書院似乎並不需要你同意吧?”

張昭這一開口,立即就路過或者要離開前院的學生們停下腳步。看熱鬧是人類的通性。

張昭道:“我爲當日的魯莽來向餘夫子認錯。這難道不行嗎?劉同學莫非是忘了十天前是如何在客滿樓中被我打臉的嗎?”

有內幕啊!一幫書生“渴望”的看着院中的張昭、餘冠等人。

姓劉的書生頓時語塞,臭着臉。

餘冠皺眉,冷着一張俊臉,喝道:“張昭,當日長寧伯只是給你一張名帖而已。你真覺得就攀上人家了?恬不知恥。夫子怎麼可能會見你?”

餘冠這番話裡藏着“刀子”。一個讀書人和勳貴牽扯不清,還引以爲榮,這不應該被士林所鄙視嗎?

“哦…”人羣中有輕微的喧譁聲。原來,張昭和長寧伯真的有交集。同時,另有一些複雜的目光看向張昭。

長寧伯是誰,這些天董朗不遺餘力的放出消息,書院的學生基本都有個大致的概念:太皇太后的弟弟。所以此時,衆人的眼神中有羨慕,鄙視,嫉妒。

張昭目的已經達到。正要說話。只見陳康機靈的從人羣外鑽進來,笑着道:“少爺,秋哥兒說餘老爺要見你。”

餘冠的臉頓時紅一塊,白一塊。話音剛落,就被打臉。你小子故意的是吧?

張昭嘴角抽了抽,他這個長隨很有眼力啊。他自然知道餘夫子會見他。因爲,他早就和秋哥兒說好的,只要餘夫子願意見他,就給他五錢銀子。

有秋哥兒主動去傳話,再加上他教給陳康的說辭,餘夫子怎麼可能不見他呢?

張昭對餘冠幾人拱拱手,“勞架,讓讓。”從前院去後面精雅的小院見餘夫子。

看着張昭的背影,餘冠身邊的一人道:“走。我們去看看,別被他虛張聲勢。”

“走!去看看。”

幾人紛紛附和。另有一些膽大的書生跟着去後院中。

且不說張昭是否得到長寧伯的賞識,誰都知道,拿長寧伯去壓徐郎中沒有用。五品文官根本不怕勳貴。

那麼,張昭說是來道歉,而餘夫子和徐郎中是舊識,會原諒張昭重新讓他回來讀書嗎?根本不會的!根源根本不在書院這裡。張昭是讀書讀傻了吧?

衆人跟着到後院,就見張昭在門口和書童秋哥兒說幾句話,走進茂林修竹的小院中。

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兩百二十三章 與子同袍(下)-決戰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戰、和之論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七百一十四章 戰、和之論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五百七十七章 終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十章 蔣家莊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八章 縱論戰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昭的提議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鋒(一)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七百三十章 點燃第四百七十章 過年第兩百二十九章 張相公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六百五十八章 飲酒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六十章 壓制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三百零二章 宮中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一百二十章 妾名方晶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氣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五章 酒樓(下)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個邀請、戰報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卻(中一)第兩百九十八章 樑儲此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鳳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兩百八十章 保衛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六百五十八章 飲酒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昭的提議第四百章 抵達古北口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諸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二十一章 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