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

上午時分,陽光落在院中的石板上。精美的花廳中略帶着清涼、幽靜感。

張昭由丁管事陪着,一邊喝茶,一邊觀察着蔣家莊的僕人先後帶進來的三名“候選人”。

丁管事重點推薦的是一名十四歲的少年,名叫陳康。原來讀過幾年社學,自父親去世後家中難以維持,便在輟學在莊上當佃農。手很巧,會做些木匠活。家裡只有一個母親,並無田地。可以直接遷到南口村張家去住。

這人情就送的很到位。長隨一般都是親信,若還和蔣家莊牽扯在一起反而不好。這相當於是把人“送”給張昭。

張昭來自現代,對“人口買賣”略有點不適應。但也沒矯情。這是明代社會的常態。沉吟幾秒,對丁管事道:“就陳康吧!接下來,還要麻煩丁管事。”

明代的奴僕和主家的關係,相當於是高級點的奴隸而已。這當然很不好。第一,限制了大量的人口,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第二,殘暴、落後。

要知道,按照大明律,家裡的奴僕被打死,官府都是不管的。這麼多年下來,裡面的血淚,估計寫十部悲慘世界的素材都有。

如果他日後科舉順利,三四十年後得以入內閣,執掌明帝國中樞,他會一步步的廢除這種制度。用僱傭制度逐步取代。

丁管微笑道:“張賢侄,我早和陳康說定。他亦是願意去你那裡做長隨。你待會離開時將他帶上就好。”說着,頓一頓,目光落在張昭身上,說道:“我這裡有件事要請張賢侄幫忙。”

張昭倒沒覺得意外,點點頭,表示他在聽。

丁管事道:“我家主人明日要來莊中小住,府中的管家早派人來吩咐我用心準備。我這裡正犯愁呢。山村野味吃幾日也膩。昨天老吳的兒子回來,晚上請我去吃酒。

吳大嫂做的菜,真是不比城外酒樓大廚差。更難得是菜式新穎。我聽老吳說,都是張賢侄指點的。還請張賢侄不辭勞苦,明日過來指點我莊中的廚子做幾個好菜。

此事我另有酬謝。不會叫張賢侄白忙一趟。”

吳春時聽完,頓時說道:“好你個老丁,原來在這裡打埋伏!我說怎麼要我家少爺專門來蔣家莊裡挑人。說好另有酬謝,到時候可別摳門啊。”

丁管事哈哈一笑,對張昭拱手,客氣的道:“還請張賢侄幫我這個忙。”

張昭笑着答應下來,“沒問題。”

其實,張昭頗有些意外。

他不是剛進社會的小白,老吳和丁管事私人交情再好,丁管事把人情送到這份上,必然是有所求。但沒想到丁管事求的是要他幫忙製作美食。

他這段時間,一直想着“說服”餘夫子、徐郎中的“大事”,在家裡整理腦海中的資料都是數理化知識,沒想到最先被看重的卻是美食。這讓人很尷尬。

張昭答應下來,交換完成,各取所需。花廳裡的氣氛頓時更加融洽。

在丁管事的盛情款待下,張昭留在蔣家莊吃了頓午飯,順便把明日來指點做菜的準備工作都敲定。

午後時分,張昭、吳春時、吳臣、陳康一行順着林蔭小路返回南口村。初秋之時,道路兩旁樹木茂盛,黃牛臥在樹下打盹。

吳春時帶着草帽,短褂敞開,跟在張昭身邊,回答着張昭的問題,“老丁的名字叫丁衝。我和老丁是一個村子裡的人,後來從保定府逃難來到京西。

老丁這個人很有想法。他賣身進蔣家莊中。二十多年後做到管事的位置。我在南口村打零工,遇着老爺仁厚,就定下來。”

張昭輕輕的點頭。張父是不是仁厚,這得兩說。丁管事這人辦事確實很有一套。他本來是想敲定一個長隨人選,不想卻接一個幫忙做菜的“任務”。

當前而言,和丁管事結交,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個太監的田莊的管事,在京城算不得什麼,上不檯面。但在青龍鄉估計可以算個角色。

吳臣落後兩步,聽着老爹和張昭的對話。心裡對這個張少爺的看法倒是有點改變。

丁叔在青龍鄉中很有些門道。張少爺手裡有菜譜,和丁叔搞好關係,劉老爺搞不好還真拿他沒辦法。

一路回到南口村。張昭在前廳中和陳康說話。

陳康時年十四歲,容貌普通,身體因營養不良有些瘦弱,眼睛頗有靈性。聽張昭交代完去青龍鎮的事,先複述一遍,再道:“一有消息,我就趕回來。”

張昭點點頭,對周大娘做個手勢。片刻後,周大娘拿着半袋粟米,半袋白麪和一掛臘肉、一封銀子進來。

張昭道:“你拿點米麪回去。先把你母親安頓好,免去後顧之憂。銀子在青龍鎮中吃飯花費。”

這樣細緻的安排讓陳康心中一熱,他本來就擔心去鎮中,母親的生活怎麼辦?低下頭,堅定的道:“是,少爺。”他一定會把事情辦好。

天色矇矇亮,一倆奢華的馬車從內城中出來,幾名僕從騎着馬跟從,順着京西的官道而去。

寬敞的馬車中,兩名太監模樣的中年男子相對而坐。

其中一人面相年輕些,笑呵呵的道:“老蔣,小爺叫我出來找人。前幾日長寧伯又沒說仔細。這青龍鄉的地界你比我熟。這事就要靠你了。”

老蔣賠笑着道:“劉公公,一個鄉中的讀書人不多,何況還知道姓名。劉公公難得出宮散心,且放心吃酒。交給我老蔣。”

劉公公聲音尖銳的笑起來。

第三十七章 兩成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協商(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八十一章 李東陽(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國公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五百一十五章 膽氣極壯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六百五十六章 醫院探視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宮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三百一十九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順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縷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六百二十六章 談一談的方式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虜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要離去(上)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護膚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鳳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鋒(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虜策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七百一十四章 戰、和之論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七百三十四章 殺!殺!殺!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四百章 抵達古北口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誘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會操前(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