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扶桑行省(一)

回到京城,先安排董小宛和陳圓圓到釣魚臺國賓館住下,約定第二天派人來接她們前往府中做客,然後帶着李香君四女和還是兄弟以及李貞麗返回宮中。

由於此次是微服出行,回來的時候也不想驚動太多的人,一切都悄悄的進行着。

回到養心殿,朱影龍吩咐李香君和楊憐影二人將顧橫波和寇白門先帶下去休息,順便在養心殿內挑選一間合適的房間,以便日後長住之用,當然冊封之後,她們還會擁有獨立的住處。

一去大半年,也怪想念自己在這個世家的這個家的,回到宮中,一種家的感覺油然而起,縈繞朱影龍心頭久久不散,這種感覺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十幾年來所沒有的,十八年了,他登基做皇帝都有快十五個年頭了,這裡他是有了一個家,可在那個遙不可及的時空裡,那個家還好嗎?想到這裡,朱影龍不禁潸然淚下,陷入悲切之中。

“皇上,幾位老大人都在門外侯着呢,您剛回宮,是不是讓他們先回去?”徐應元小心的問道。

“不,讓他們都進來,朕與他們有話說。”朱影龍偷偷的把頭別過一邊,抹去了眼角的淚水道。

“是,奴才這就去叫他們。”大半年未見,徐應元除了覺得皇上更令人琢磨不透之外,其他的並沒有多少變化。

一盞茶的功夫,幾位老臣魚貫而入進入南書房。

“軍機閣總理大臣孫承宗、副總理大臣熊廷弼、政務院總理大臣兼教育部尚書徐光啓、政務院副總理大臣兼財政部尚書孫慎行、政務院副總理大臣兼吏部尚書黃尊素參見皇上!”

“都免禮。免禮平身!”

“謝皇上!”五人站起直身道。

“我說你們這消息可真是靈通呀,朕這剛回來,屁股還沒坐熱,你們就都來了。”朱影龍收起悲傷地情緒,輕鬆的一笑道。

“皇上一人身系天下安危,老臣等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孫承宗微微一笑,君臣早已心心相印,自然知道皇帝這不過是一句玩笑之言,並沒有責備他們的意思。

“呵呵,說吧。你們五個人一起來見朕有什麼事情?”朱影龍一笑問道。

“這個,皇上。照理說,您剛一回來,老臣等不該跟您提這個事情,不過這事情早晚都得提,所以就……”徐光啓有些爲難的道。

朱影龍眼珠子一轉,五個人的表情都落在他的眼裡,嘿嘿一笑道:“徐老愛卿,兩位孫老愛卿不會是等朕一回來。你們就撂挑子了吧?”

“老臣不敢!”孫承宗、徐光啓和孫慎行三個人心中一驚,一齊跪下道。

“起來,都起來,朕沒有怪你們!”朱影龍趕緊的上前將跟隨自己十幾年的三位老臣扶了起來。

“皇上真的沒有怪我們?”徐光啓激動地問道。

“朕又怎麼會怪你們呢,你們都是朕最貼心的老臣,跟着朕這十幾年來,鞠躬盡瘁,殫精竭慮。一心爲朝廷,朕也知道你們年紀大了,到了這個年紀應該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了,說實話,朕捨不得你們離開朝廷,但是朕又不能違反自己定下地規矩,所以,你們的退休申請。朕準了!”朱影龍笑道,有了這三位老臣做榜樣,下面那些死死霸佔職位,戀棧官位的老頑固們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是時候給年輕人讓位了。

“謝皇上!”他們三人都已經做到了人臣的頂點。如果能在這個頂峰的時候功成身退那絕對是最完美的結局。恐怕歷朝歷代能做到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是不多的。

“你們啦,說退也不可能一下子都退下來地。你們這一退,朝廷會有多麼大的影響,這是首先要考慮的,誰來接替你們的位置,朕想聽聽你們的想法?”朱影龍道。

“皇上,老臣推舉政務院副總理大臣吏部尚書黃尊素大人出任政務院總理大臣一職!”徐光啓還沒有說完,站在他一側的黃尊素忙站出來反對道:“不,微臣才疏學淺,政務院總理大臣乃是天下文官之首,微臣能力有限,實在是難以擔當此重任!”

“黃大人不必如此,你年輕有爲,滿腹經綸,有富有幹力,又是追隨皇上潛邸的老人,政務院各部大臣中,除了你,恐怕再沒有人能擔當此重任了。”孫慎行道。

朱影龍點了點頭,史可法年輕,在朝中沒有多少根基,還需要歷練一下,黃尊素的確是過度地最好的人選,於是點了點頭道:“黃愛卿你不必妄自菲薄了,既然兩位老大人都推舉你擔任政務院總理大臣一職,那麼足見你的能力得到了認可,朕也覺得你做這個總理大臣合適!”

就這麼三言兩語的,黃尊素成爲下一任政務院總理大臣的事情算是給確定了下來。

孫、徐二人一退,留下兩個要緊的職位,一個是教育部的尚書的位置,另一個是財政部尚書地位置,這兩個位置可都是朝廷各部中要缺和肥缺,朱影龍心中已經有一個人選,只是還有一個人選確是未定。

“啓稟皇上,財政官管着全國的錢糧賦稅,這個位置需要一個精明幹練,又要廉潔守法的官員接任纔是,老臣心中有一個人選,只是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孫慎行身爲財政部的尚書,當然要替接任地人選考慮一下了。

“孫老愛卿,請講。”

“都察院左都御史陳楊美,此人剛正不阿,廉潔奉公。可堪大用。”孫慎行道。

“此人可用,不過他地那個倔脾氣朕實在是有些受不了,他還是在都察院待着吧。”朱影龍一口便否決道。

“黃愛卿,不如你兼管財政部如何?”朱影龍突然問黃尊素道。

“這個,微臣還兼管着吏部呢?”黃尊素嚇了一跳,他已經是政務院總理大臣了,還兼管兩部,這麼大的權力,他就是想要也不敢要呀!

“吏部地差事你就不要了,朕另有差派。你就兼管財政部吧。”朱影龍道,黃尊素的下一任不出意外一定會是史可法。讓史可法去吏部也是爲了讓他能過培養一些靠得住的官員,有了根基之後在接任總理大臣的職位。

“皇上,那老臣的教育部呢?”徐光啓問道。

“這樣吧,你們先回去擬一道冊子來,將要變更的職位的官員或者要填補的缺都寫上,推薦名單也一併寫上,朕看過之後,再做決定如何?”朱影龍覺得這樣一個人一個人的討論實在是太麻煩了。乾脆一起來的好。

處理完政務院地事情,就輪到軍機閣,軍機閣就比較簡單,孫承宗推薦熊廷弼接任總理大臣的位置,並推舉洪承疇進入軍機閣三人小組,朱影龍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孫承宗地推薦,同時因爲西南軍區司令員秦良玉也因身體原因。要求辭去司令員的職務,朱影龍也一併給準了,並同意由劉澤請接任代司令員的職務。

對於朱影龍一下子帶回四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兒,後宮還是有怨言的,只是她們沒有辦法去阻止這一切,也沒有人敢去興師問罪,這是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儘管朱影龍已經盡力的給了她們無比寬鬆的生活壞境。但即便是再叛逆地女子也難逃時代的束縛,如果是剛剛一開始來到這個時代的朱影龍,他或許還會想着以自己一腔抱負來改變這個時代,但是現在的他越接觸這個時代,越深入這個時代。他就越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最多也就是努力的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因爲他自己站在這個時代的最高點。享受的是這個時代至高無上地榮譽,如果他想要推翻這一切,那不就等於推翻自己嗎?

這樣矛盾的事情,原本就是俗人一個的朱影龍能做到嗎?

第二日,董小宛與陳圓圓一起進宮,當她們得知相處了大半年的伍先生居然是當今的皇上的時候,二女極端震驚之後,董小宛選擇的離開,而陳圓圓則選擇了留下,同樣知道伍先生身份的卞氏姐妹,卞賽賽選擇了與董小宛一起離開,而卞柔柔卻留了下來。

這半年來,朱影龍與董小宛發乎情,止乎禮。明眼人都看地出來他們之間有了感情,而且還是很深的那種,只是誰都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而董小宛之所以肯跟朱影龍上京,其目的已經是不言而喻了,但是卻因爲朱影龍不肯挑明關係,而董小宛一個女孩子又羞於主動說出來,加上地位的懸殊,董小宛再留下來已經沒有意義,只能滿腹哀傷的離開這個傷心之地。

“皇上,您爲何不留下小宛妹妹呢,難道您沒有看出她對您地情意嗎,只要您一開口,她一定會留下來地。”李香君不解的怪朱影龍道。

“哎,朕不是不想挽留她,只是不知道如何開口呀!”朱影龍道。

“皇上若是有心,可以讓臣妾代爲傳話也行呀!”李香君道。

“算了,人都已經走了,再說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對於董小宛地離去,朱影龍確是傷神了幾天,也許他對董小宛並沒有愛,只是一種喜歡,但是這種喜歡在董小宛決定離去的時候瞬間變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也許它就是愛吧!

“皇上可以派人將小宛妹妹追回來的。”李香君提議道,如今的她和三位姐妹都已經被冊封爲嬪妃,恩寵不已。

“不必了,朕有你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朱影龍灑然一笑,緊緊的擁着李香君誘人的身子,滿足的閉上的眼睛。

董小宛離京的這一夜,朱影龍徹夜未眠!

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8章 英雄所見(二)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8章 救人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四)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6章 沈家秘營(一)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14章 年關(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5章 風暴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12章 大龍興寺(四)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一)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10章 戰局(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9章 上元燈節(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9章 海蘭珠(三)第9章 微服南巡(五)第7章 夜審(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10章 佈局天下(四)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4章 形勢逆轉(一)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0章 戰局(一)第8章 卓巴歸心(二)第2章 白蓮教(二)第10章 戰局(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4章 挑撥(一)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9章 海蘭珠(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8章 破臉(一)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12章 創業第5章 悲城南京(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10章 登陸琉球(四)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11章 李香君(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11章 姐妹團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