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九·一八(三)

又過了兩年,大明的人口數量一下子超過一億,並且新生兒的夭折率也大幅度的降低,糧食生產穩步增加,尤其是朝廷號召開發東北,大批的漢人移居東北,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因爲朝廷的各種優惠政策吸引過去的,還有東北礦產豐富,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朝廷爲了開發這些礦山,需要大量的勞動,一部分自然是以囚犯爲主,而更多的是八旗士兵俘虜,雖然他們要服三到五年的勞役,但是起碼吃的飽,穿的暖,而且服完勞役還可以繼續在礦場上工,並且可以獲得自由,每年的收益可比他們當兵吃餉還要強,這樣八旗俘虜兵紛紛放下手中的刀槍,拿起手中的礦鏟,老老實實的建設更加強大的大明帝國。

經濟總量上看,雖然沒有一個有效的統計方法,但大明已經不愧是世界第一強國,在強大的國土面積以及人口基數下,世界上已經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媲美大明瞭。

稅收增強速度非常快,幾乎以每年百分之十幾的速度遞增,到了崇禎十二年,大明國家稅收總收入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兩萬萬銀龍元,實現了五年翻一倍的目標。

文化方面,雖然科舉考試依然在進行,但是量才取士的方法已經多樣化了,各種學校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辦了起來,其中朝廷每年對基礎啓蒙教育的投入就達到了國庫總收入的十分之一,每年新增的學校多達百所,中小型學校已基本覆蓋到府縣一級,除去新設立的行省,基本每一個行省都有一兩所高等院校,基本達到普及。

軍事方面,經過這兩年的精兵簡政工作,軍隊數量上雖然有所增長,但戰鬥力以及兵員素質卻有了質的變化,軍隊在悄悄的蛻變城一支威武無敵的雄獅勁旅。

其他方面,如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和橋樑建設,紡織工業,金屬冶金工業,微弱的重工業等等都有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糧食生產,國內政治穩定,百姓們有田可種,以中國老百姓精耕細種的特點,雖然偶有災難,但糧食的產量還是節節增加,每年增加的糧食都能夠大明打一場十萬人的局部戰爭。

科技方面的進步更是顯著,一個叫錢志剛的人用純手工的方法打造出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雖然它的密封問題還沒有解決,但蒸汽機的出現令大明掀起了一場工業的巨大革命,這個叫做錢志剛的人當年就被授予“星火”獎章,並且載入史冊之中。

朱影龍並不想以後世的東西來影響現在的歷史進程,不過既然都已經做了,索性就把後世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給直接搞了出來,也做了一次剽竊,力學三大定律首先是出現在教育部編撰的《基礎物理學》的教科書上,但真正發現它們的重大意義的卻在幾年之後,等到有人追查起這三大定律的發現者是誰的時候,居然沒有人知道,最後經過無數人的論證和研究追查,終於發現了,教育部頒佈推行的各學科的教科書上許多內容居然都是從皇帝手中流傳出來,因此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這些人心中形成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發現的,而皇帝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是他發現,並且悄悄的以各種方式將其寫入到教科書中,甚至還引經據典,設置很多令人無法察覺的方式,不過這種大膽的懷疑之聲居然銷聲匿跡了,懷疑的人都三緘其口,沉默不言,直到朱影龍死後,許多皇宮機密文件解密後,才得知真相,牛頓三大定律在朱影龍死後被物理學界一直稱之爲“崇禎三大定律”,從此朱影龍的頭頂上多了一層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光環。

當然最後朱影龍自己都不知道他會擁有多少頭銜,以至於所有人都相信他根本就是神仙,就是上帝,因爲他似乎無所不能!

漠南蒙古就剩下一個察哈爾蒙古,不過林丹汗越來越沒有能力阻止其融入大明瞭,察哈爾蒙古雖然相對獨立,但它的周邊都已經大明的勢力包圍了,不管是主動接受改編的,還是在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的,現在都比察哈爾蒙古過的好好,富足平靜的生活,足以將成千上萬的蒙古人吸引上大明這架飛速發展的戰車。

林丹汗想要反抗,但周圍已經被大明包圍了,就連曾經是他的鐵桿盟友的喀爾喀土謝圖汗也都因爲自身的原因徹底的倒向了大明,新疆的顧實汗,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巴圖爾琿臺吉也都紛紛嚮明廷示好,願意跟明廷締結和平關係,而察哈爾蒙古如今已經差不多成了國中之國了,林丹汗已經力不從心了,蘇泰母子以及低下多數大臣王公也都傾向於大明,只是沒有人敢在林丹汗面前提出來而已。

而察哈爾蒙古併入大明的這一天似乎也已經不太遙遠了。

“你們覺得朕直接要求察哈爾蒙古併入大明,這是不是太絕情了些?”朱影龍朝兩位鬢髮花白總理大臣問道,再過一年,他們也該從總理大臣的位置上退下來,頤養天年了,朱影龍早就想組建一個國策顧問組織的願望終於有了達成的希望。

從感情上講,林丹汗也確實是自己的大舅子,就這樣剝奪了他一生的希望和報復這是很殘忍的事情,但是這與朱影龍的國策和理念產生了衝突,因此他不得不走到這一步,真正算起來,家事和國事又有多少人能算的清楚呢?

“察哈爾蒙古如今差不多成了國中之國,林丹大汗再堅持下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只是這件事如果是朝廷主動要求的話,恐怕會對皇上和朝廷的聲譽有影響。”徐光啓老成持重道。

“孫老,你怎麼看?”朱影龍玩味的朝孫承宗看過去。

“依老臣看,朝廷只需要放出風聲來,說是要在察哈爾蒙古設立府縣,先試探一下林丹汗的態度,如果林丹汗態度強硬的話,可直接將其架空,扶持額哲上位,如果林丹汗順水推舟的話,那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孫承宗道。

“這個辦法好,就按孫老愛卿你的意思辦。”朱影龍哈哈一笑,這其實就是造一個勢,勢成則功成。

謠言大明意欲吞併察哈爾蒙古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不過明廷始終並沒有什麼確切的消息傳出,而且不少朝廷重臣在不少場合下都予以否認,但是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消息是從軍機閣絕密的軍事計劃中傳出來的,泄密者還是軍方的高級將領,具體是誰,軍機閣內也是諱莫如深,但軍情司似乎已經暗中介入了調查,這也似乎佐證了這一消息的準確性。

林丹汗得知這一消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那是團團直轉,大明現在軍力強大的已經到了莫可仰視的地步,正要是動手的話,察哈爾蒙古全族都算上去,也不夠人家一擊的。

怎麼辦,只有着急部下臣民們商議,雖然有不少人內心對併入大明的並不抗拒,甚至還有些欣喜,但卻不敢當着林丹汗的面上說出來,更多人人希望能維持現狀,少壯一派的則多數支持有限的抵抗,以便在將來可能的談判中佔據一定的主動,希望能跟青城的鄂爾多斯蒙古的額璘臣一樣,能夠保留一定的軍隊,這樣是最好不過了。

可問題是額璘臣手下的那三萬蒙古軍如今早已改了姓氏了,額璘臣想要指揮這三萬軍隊恐怕都難以實現,就算察哈爾能夠保留軍隊又能如何,最後還不是被大明不斷的蠶食拉攏,最後吃掉!

這是大勢所趨,有戰略眼光的人都看出來了。

娜木鐘的孃家是科爾沁蒙古,但是科爾沁蒙古卻是第一個歸順大明的,並且還給了瀕臨滅亡的大清國一個致命的打擊,孃家人都歸順了大明,娜木鐘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畢竟人是非常現實的,大清滅亡了,沒有了這個強大的靠山,娜木鐘要想保住自己地位,光靠丈夫一個人支持是不行,她需要更有力的支持,內部的力量她並不輸於蘇泰,但是外部的力量卻遠沒有蘇泰來的強,人家兒子娶的可是大明的公主,當今大明皇帝的親妹妹,而自己呢,靠孃家人,孃家人已經倒向了大明,其他勢力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就是實力跟大明不在一個檔次的,所以娜木鐘乾脆跟蘇泰示好,一起向林丹汗施加壓力,迫使起不斷的打消心中的戰的念頭,然後慢慢的轉變其思想,只要不打,一切都是好辦的。

朱影龍也很清楚,對於察哈爾蒙古若非是通過戰爭,否則一步到位是很難實現的,因此總的方針是做好談判的一切準備,但同時也做好打的準備。

察哈爾蒙古低頭,這標誌這蒙古這個曾經建立過無數輝煌的民族走向民族大融合的道路,雖然察哈爾蒙古最後還保留了三萬軍隊,地位等同鄂爾多斯蒙古的額璘臣,去汗號,被劃分爲一府六縣,林丹還被贈授了一個大將軍銜!

但是昔日風光的察哈爾蒙古大汗從此走進歷史的塵埃中,漠南蒙古行省也從此建立起來,省會:青城,第一任巡撫居然是大清國的降臣索尼!

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3章 謎團(二)第8章 破臉(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5章 歸順(二)第8章 九·一八(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6章 救美(二)第9章 無奈紫荷(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7章 有鳳來儀(二)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4章 挑撥(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8章 湘西長城(二)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1章 春闈出貢(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9章 主動權(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12章 大龍興寺(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7章 夜審(四)第3章 故人(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一)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1章 甦醒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11章 寧遠(二)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3章 再見張嫣(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12章 東林黨(一)第11章 風流明帝(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1章 風雲變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