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被迫遷都(一)

盛京,睿親王府。

大風將起,草木皆秋,原本花花綠綠的江南園林景色已經變成了一副肅殺氣象,烏雲珊丹體貼的給多爾袞披上了一件袍子。

“王爺,外頭涼,你的哮喘病可還沒有除根!”烏雲珊丹軟語請求道。

“屋裡太憋悶了,還是外頭爽快,本王站一會兒就回去,你不要擔心了,本王的身體自己清楚。”多爾袞輕輕的拍了拍烏雲珊丹搭過來的小手道。

“那妾身就去準備晚膳去了。”烏雲珊丹露出一個溫柔的淺笑。

“去吧。”多爾袞含笑的望着烏雲珊丹離去的身影。

“福晉對王爺真是一片神情,實在是令冷言羨慕不已。“冷言無聲無息的出現在多爾袞身後。

“冷先生難道就沒有一紅顏知己嗎?”多爾袞一笑道。

“王爺知道的,冷言是幹什麼的,如果有家事拖累的話,豈能隨心所欲的辦事?”冷言淡淡的道。

“你們漢人不是最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傳宗接代的嗎?”

“當然,不過冷言孑然一身,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也許將來王爺或許會羨慕冷言呢?”冷言一笑道。

“哎,爲什麼我大清國就沒有像冷先生這樣的人才呢?”多爾袞嘆息道。

“王爺當知道識時務爲俊傑,這天下之勢非王爺之力能夠逆轉的。”冷言道。

多爾袞焉能不知,可內心的憤懣和苦澀卻是在不停的灼燒着他的內心,他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背叛自己的部族,背叛在九泉之下的父汗,但是他如果不這麼做,恐怕愛新覺羅家族將會從這個世界消失,因此,所有的罪孽都讓我多爾袞來承受吧!

“那邊又有什麼消息?”多爾袞冷靜一下,問道。

“玉娘娘的身份已經暴露,相信消息很快就會傳到皇太極的耳朵裡!”冷言小聲道。

“什麼,怎麼會這樣?”多爾袞霎時間心緒亂了。

“有人認出了玉娘娘身邊的那個侍女蘇茉爾,於是便牽出了玉娘娘,還有海蘭珠娘娘。”冷言道。

“什麼,海蘭珠?”多爾袞更大震驚了,大玉兒被朱影龍收入後宮,這是遲早的事情,多爾袞早已有了這個心裡準備,而且也早已得知這個消息,但海蘭珠的事情,多爾袞卻是絲毫都不知道。

“是的,海蘭珠娘娘就是皇上冊封的靜妃。”冷言道,相信多爾袞很快就知道這個消息,沒有必要刻意再去隱瞞了。

大玉兒嫁給皇太極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十三四歲的青澀小丫頭,若不是姓博爾濟吉特,估計皇太極也不太會在意這個側福晉,到是海蘭珠,皇太極一見之下便喜歡上了,傾城傾國的容貌,豐滿成熟的身段,散發着無窮的魅力,無限吸引着皇太極。

一個令他中意的女人卻躺在另外一個男人身下婉轉承歡,那個男人還是自己矢志要消滅的對手,八哥呀,你該怎麼辦呢?多爾袞心中居然升起一絲絲報復的快感來!

“王爺,皇上有旨意,要您火速入宮議事!”

多爾袞與冷言對視了一眼,一切都在不言中。

“本王立刻更衣前往!”多爾袞吩咐傳話之人道。

清脆的馬蹄聲打破了夜的寧靜,今晚的大清國皇宮似乎註定了不會太平靜。

禮親王代善手下人剛孝敬他一個新鮮的處女,真想着今天晚上學那漢人一般尋幽探秘一番,好好享用一下嬌嫩美人,據說多吸一些處子元陰還能夠長壽,卻被皇太極一通急招,急急忙忙的備了馬入宮。

誠親王嶽託、肅親王豪格,加上睿親王多爾袞,在京的四大親王都被召進了宮。

皇太極雖然不似那代善一般想法,但是這漫漫長夜,還真沒有別的什麼好去處,登基以來,後宮也充實了不少,做皇帝了,哪能少得了女人,因此選出幾個漂亮的,打算寵幸一下,說不定能給自己多多開枝散葉呢,卻不料壞消息傳來,自己消失了十一年沒有訊息側福晉和七年前自己要娶的另一個側福晉都在大明皇帝的後宮之中,並且都當上了明帝的后妃,一下子皇太極的心情惡劣到的極點,於是急招四大親王崇政殿議事。

皇太極的臉色十分的陰沉,目光深處似乎涌動着駭人的殺機,四位親王之中也就多爾袞已經從冷言口中得知了內情,其餘三人看到皇太極這麼一副模樣,都有些戰戰兢兢的。

“明帝小兒,欺朕太甚!”皇太極似乎忍不住情緒爆發,向天怒吼了一聲,面目猙獰。

“敢問皇上,這麼晚了宣召我等四人前來究竟所爲何事?”代善年長,又是諸親王之首,而且還是皇太極的長輩,因此由他第一個問話是最合適的了。

“朕剛剛接到薩哈璘的密報,明帝朱由檢不但命人擄劫了朕的側福晉海蘭珠和布木布泰,還將其二人都冊封爲妃嬪,海蘭珠更是給明帝生下一位女嬰,此等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我皇太極若不能親手奪回屬於自己的女人,親手斬下那明帝小二頭顱,又豈能當得這一國之君!”皇太極向天咆哮,怒而發誓道。

代善等人盡皆被這個消息驚的是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措辭去勸說正在怒火頻發的大清國皇帝陛下!

“皇上息怒,未知薩哈璘的消息是否已經證實了呢?”代善道。

“如何證實?”皇太極陰沉沉的道。

“二哥,若事情屬實,明廷會承認嗎?”多爾袞反問道。

“十四弟,你怎麼看,當年可是你帶着人去救布木布泰的。”皇太極問道。

“回皇上,布木布泰側福晉十一年前回科爾沁草原省親途中遇襲,當時臣弟接到消息曾率一對兵馬前去營救,只是找到了側福晉遺落的幾件首飾和一個捕殺黑熊的陷阱,只是後來斷了線索,遍尋不獲,臣弟只好回師,因此臣弟也不知道布木布泰側福晉的生死,或許她被人救了,亦或許她早已身亡了。”多爾袞道。

“皇阿瑪,兒臣認爲薩哈璘所奏屬實,天下哪有那麼湊巧的事情,當初海蘭珠姨娘在送嫁途中被一夥來歷不明的人襲擊,送嫁之人中,除了海蘭珠姨娘的哥哥吳克善生還外,其餘不是被擄,就是被殺,海蘭珠姨娘也是至今下落不明,現在居然湊巧的是都出現在大明,而且都成了大明皇帝的妃子,難道說兩位姨娘一前一後都失蹤,背後沒有明帝這兒主謀嗎?”肅親王豪格道。

“豪格賢侄不要忘了,十一年前,明帝還不過一被閹黨趕出京城的落魄藩王,而且剛剛就藩,自顧不暇,哪有將手腳伸到關外之力?”多爾袞反問道。

“那就算布木布泰姨娘是個意外,那海蘭珠姨娘呢,分明是明帝爲了報復皇阿瑪招降了毛文龍而行此小人行徑,派人強行擄人而去,讓皇阿瑪在衆人面前出醜!”豪格大聲道。

那件事的確讓皇太極蒙羞,坐擁數十萬兵馬的一國之君居然連自己要娶的女人都沒能保住,最後還找不到被擄之人的一絲一毫的訊息,可謂是丟臉之極,也是皇太極心中的一塊極深的瘡疤,現在被兒子突然揭開了,頓時令他心生怒火,喝道:“夠了,都不要說了,此乃奇恥大辱,朕與明帝小兒勢不兩立!”

四人噤若寒蟬,沒有人敢提“出兵”的事情,代善不敢,因爲他兒子薩哈璘還在大明,這個時候要是出兵攻明,保不準兒子會被明帝殺了祭旗,嶽託也不敢,因爲薩哈璘還是自己的兄弟,豪格很想,因爲皇太極很賞識薩哈璘,甚至還在自己這個兒子之上,因爲嫉妒,豪格很想除掉薩哈璘,只是他害怕讓皇太極看出自己的心思,因此他不敢,多爾袞根本就不會去提出兵的事情,因爲他知道有敗無勝的結局。

皇太極還是一個很理智的人,如果僅僅爲了自己個人的榮辱得失就要起兵攻明的話,那他這個皇帝就未必能做到頭了,冷靜下來,焉知這不是明廷故意拋出來的誘餌,激怒自己出兵呢?雖然他已經相信這個消息恐怕九成九是真的。

沉默,君臣兄弟之間陷入了最可怕的沉默,時間一點一點的悄悄從手指縫隙間流逝,很快一個粗大的紅燭已然燃盡,那閃爍跳動的燭火也快要熄滅,如果沒有人更換,很快崇政殿中的紅燭都將一一熄滅,迴歸黑暗。

“豪格,朕命你密切主意錦州、大淩河一線明軍的動靜,事無大小,一律都要向朕稟告。”皇太極冷冷的道。

“兒臣遵旨。”豪格忙道。

“十四弟!”

“臣在!”

“朕命令你加緊囤積糧草,籌措軍餉,半年之內,你必須籌措出供五十萬大軍作戰半年以上的糧草和軍餉!”

“臣弟領命!”多爾袞趕緊道,心中頓時思量看皇太極這一系列命令的意圖,有一點可以肯定,皇太極不會立即出兵攻明瞭,出兵日期當可能在半年以後。

代善終於鬆了一口氣,尋思着趕緊將薩哈璘給弄回來,這樣打起來,也不用擔心了。

“二哥,朕讓你代朕去守老城,你可願意?”皇太極的聲音突然在代善耳邊響起。

代善一呆,老城是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定下的第一個都城,郝圖薩拉城,後來努爾哈赤嫌郝圖薩拉城太小,不足以立爲一國之都,先是遷都遼陽,後又遷都瀋陽,也就是現在的盛京,突然要他離開繁華富足的盛京,去那個沒多少人,還要跟祖先爲伴的老城,代善有些老大不情願,還等於把自己從大清國的權力核心給踢了出去,代善如何肯走,於是婉拒道:“二哥我年邁,最近身體又不好,這一路舟車勞頓的,恐怕在路上就要追隨阿瑪去了,還請皇上念及老臣這把老骨頭多活幾年,爲皇上,爲大清國多遮擋些風雨,讓老臣留下吧。”

“那依二哥的意思,派誰去好呢?”

“十二弟阿濟格,老城清淨,正適合養病,讓十二弟去正合適。”代善道。

老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皇太極又怎肯讓多爾袞兄弟去守,自然是不同意,最後讓老七饒餘敏郡王阿巴泰前往老城。

至於嶽託,皇太極令其即刻前往遼陽與阿濟格交接,接管遼陽防務,並且還下旨讓四叔通達郡王雅爾哈齊守撫順。

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5章 血戰長江(三)第7章 夜審(一)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四)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5章 血戰長江(三)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7章 夜審(三)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四)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3章 故人(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9章 血戰(二)第11章 寧遠(一)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8章 日審(三)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6章 張榜求醫(一)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4章 脫身(一)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8章 干戈暫息(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1章 三問(一)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12章 東林黨(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8章 九·一八(三)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1章 西南戰局(三)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9章 微服南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