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駐軍琉球(三)

“皇上,軍機閣滿桂將軍急報。”

“呈上來。”

那名軍機閣秘書處的侍從趕緊的將自己手中的奏本送到前來接取的徐應元手中,徐應元取了奏本又將其轉遞給朱影龍。

朱影龍展開滿桂的奏本大致的看了一下,隨後一合吩咐那侍從道:“你去將軍機閣的幾位總理大臣傳過來,說朕有要事找他們商議!”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孫承宗、熊廷弼還有張國維三人魚貫進入南書房。

見禮之後,朱影龍命人給三位老大人看了座。

三人謝過落座後,朱影龍卻從御座上站了起來,走了下來道:“滿桂將軍的奏摺相比你們三位愛卿已經看過了,如今察哈爾蒙古部額哲在前臺,林丹汗卻躲在幕後,入冬以來,戰鬥有所平息,察哈爾蒙古內部主和派佔據上風,特別是娜木鐘替林丹汗又生了一個兒子之後,現在的局面相當複雜,一旦察哈爾蒙古與後金媾和,那我大明就只能撤軍。”

“老臣也收到消息,林丹汗秘密的派人跟濟爾哈朗接觸過,金人也不想與察哈爾蒙古持久爭鬥下去,畢竟後金國力經不起持久的消耗。”孫承宗道。

“孫老大人分析的有道理,若是察哈爾蒙古真的與後金單方面媾和的話,那我大明就被動了。”張國維也贊同道。

到是熊廷弼沉默了半晌之後才道:“就算察哈爾蒙古與後金媾和,也是面和心不和,林丹汗不可能跟皇太極穿一條褲子,一山不容二虎,蒙古大草原只允許一個霸主,他們願意和就讓他們和就是。”

щщщ ⊙t t k a n ⊙¢ ○

朱影龍沉默不語,就算察哈爾蒙古與後金媾和,林丹沒有個十年八年也是恢復不了元氣,後金急於議和,一方面是這種長期消耗的戰爭他們是打不起的,另外一方面,皇太極想從消耗戰這個泥潭中拔身出來,將這部分兵力運用到別的方面。

濟爾哈朗雖然是阿敏的弟弟,但父親舒爾哈齊死的時候,他才十二歲,後來被努爾哈赤收養,一直在努爾哈赤的教導之下,對伯父的感情尤爲身後,對生父卻是不同,與同父的哥哥不同,濟爾哈朗對皇太極十分忠心,可以說是皇太極手下最忠心的兄弟手足之一,濟爾哈朗又繼承了阿敏遺留下的部曲以及妻妾和子女財帛,實力在衆叔伯兄弟中是最強的,皇太極最需要的也是這個兄弟。

朱影龍當初定下的方針實際上就是想將後金一部分兵力拖在,讓皇太極騰不出更多的兵力來施行他西進吞併蒙古各部的計劃,同時以察哈爾蒙古部擋住他西進的道路,避免直接與後金對上,現在第二個目的達到了,但是第一個目的恐怕不容易達到,皇太極已然察覺到大明在三邊和談中和稀泥的真正用意,皇太極必定是想着犧牲部分利益,換取與察哈爾蒙古部短暫的和平,從而騰出手施行他的下一步計劃。

“眼下皇太極西進的計劃已經被朕給攔腰砍斷,朕覺得皇太極並不會就此罷手,朕料想,接下來他可能想要北上,吞併漠北喀爾喀蒙古三部,甚至於繼續北上都有可能!”朱影龍道。

“北上乃是不毛的苦寒之地,土地貧瘠,幾乎沒有什麼好處,老臣料想皇太極最終圖謀的還是我中原錦繡江山。”孫承宗點頭道。

朱影龍目射凜冽寒光道:“後金往我天朝之心不死,朕豈能容他稱心!”

“皇上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張國維欠身恭敬的問道。

朱影龍灑然一笑道:“朕早就聽聞這林丹汗從卜石兔汗處搶得一至寶,是元廷的傳國玉璽,這東西誰得到了誰就能稱霸草原,成爲蒙古人的天可汗,本來這東西林丹汗是打算獻給朕的,只可惜後來戰事爆發,這件事就沒了音訊,林丹汗既然不提,朕也不能強行索要,據朕的情報,這枚傳國玉璽還在林丹汗手中,朕打算利用這枚玉璽做一做文章。”

“皇上的意思是讓林丹汗將這傳國玉璽獻給咱們大明?”孫承宗疑惑的道。

朱影龍哈哈一笑道:“非也,傳國玉璽最多就是一塊昂貴的古董罷了,朕是大明的皇帝,要那元順帝的玉璽幹什麼,最多收藏於宮中,留待後人觀賞罷了。”

“皇太極一心想要做皇帝,可是民不正言不順,總的找到一個由頭纔是,只是他得到傳國玉璽,便自以爲得到上天所謂暗示,到時候自認是真命天子,而且玉璽在手,也爲他征服蒙古各部提供了一個名義上的藉口,皇太極若是收服蒙古數十萬鐵騎,他就有了入主中原,爭霸天下的資本!”朱影龍接着道。

“那傳國玉璽就更加不能落在皇太極手上了!”張國維急道。

“一塊破石頭給他便是,況且這傳國玉璽多我漢人百姓來說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皇太極要是拿了玉璽,也就成了衆矢之的,雖然他實力強大,但要收復漠北、準噶爾等漠西蒙古各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家未必肯聽他的號令!”熊廷弼不屑的道。

朱影龍撫掌大笑三聲道:“國丈大人所言甚和朕意!”歷史所在,後金是征服了蒙古各部,可是後來準噶爾復叛,到了康熙朝,更是損耗無數國力纔將叛逆剿滅,其後又叛,綿延了上百年西北邊疆戰爭。

“可傳國玉璽在林丹汗之手,咱們不佔主動呀!”孫承宗道。

“多爾袞不是生還,返回盛京了嗎?”朱影龍狡黠的一笑道。

“哦?”孫承宗恍然大悟,擊掌道:“此計甚妙,那價值十萬兩黃金的糧草物資早已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察哈爾蒙古百業待興,那哥沒有將多爾袞殺死,賭約就要履行,既然雙方都沒有能生擒或者殺死多爾袞,那隻能算是個平手,皇上先前撥給察哈爾蒙古的糧草物資也就不算是賭約輸掉的賠償,自然需要償還,以察哈爾蒙古現在的國力,定然是償還不起,那麼朝廷便可暗示用傳國玉璽代替,林丹汗若是不肯,又沒錢償還,能幫助他就只有漠北的土謝圖汗,不過這麼一大筆錢,土謝圖卻是拿不出,如果察哈爾蒙古願意跟後金媾和的話,那這筆錢恐怕要皇太極來出,皇太極出了錢,不可能一點好處都落不下,必然向林丹汗索要傳國玉璽。”

“不錯,以林丹汗的心性,必是不願意長久寄人籬下,將傳國玉璽交予大明,以後他只能在大明的羽翼下生存,若是將傳國玉璽交予皇太極,那就爲察哈爾蒙古贏得了一點有限的生存發展的時間,坐山觀虎鬥,這是林丹汗一貫的思想!”張國維附和道。

“不過這樣一來,傳國玉璽可就要落到皇太極手裡了!”熊廷弼一笑道。

“誰說皇太極能得到傳國玉璽?”朱影龍神秘的一笑道,“三位老愛卿可知道北宋仁宗年間一則典故?”

“狸貓換太子!”孫承宗驚呼一聲。

“果然好計,不過執行起來恐怕不容易!”熊廷弼笑道。

“當然不容易,此事需要極其周密的謀劃,而且還需要一個心思周密的人來主持,三位老愛卿,你們看何人合適?”朱影龍笑着問道。

“此人必須忠誠,而且心細如髮,膽子也很大,以老臣看,外交部的那個黃鼎臣可以勝任!”孫承宗閉目思考了一會兒,張目道。

“就是他了!”朱影龍嘿嘿一笑,給出一個英雄所見略同的笑容。

“皇上,對於組建南海艦隊,軍機閣中有諸多不同意見,尚不能達成一致,需要請皇上親自裁定!”孫承宗道。

“你說的,朕都知道,進過這些天慎重的考慮,朕已經批覆了,還沒有給你們送過去。”朱影龍鄭重的點了點頭道,“東海艦隊,現編制四艘中華寶艦,四肢支艦隊,分別是長江號、福建號、杭州號和青島號爲旗艦的第一到第四支隊,艦隊戰鬥力已經初步成型,長江號駐上海,福建號駐臺灣,往返福建廈門、泉州兩港,青島號駐青島,東海艦隊總部設在舟山,預計在三年內再增加四到六艘中華寶艦,朕已經批准了,而對於南海艦隊,朕初步擬定設兩支支隊,四艘中華寶艦,其他輔助船隻按東海艦隊的支隊編制建造,朝廷將會在未來的三年內投入五百萬銀龍元,其中大部分用於造船艦以及火炮,朕還決定讓鄭鴻奎出任南海艦隊的司令官,授中將軍銜,所部兵員全部從東海艦隊抽調部分軍官骨幹,所需兵員就地在福建以及兩廣按照義務兵役,由朝廷統一調度。”

“南海艦隊的總部駐地?”

“一支隊駐惠州府的香江,二支隊駐瓊州,總部設在惠州府。”

“另外朕決定成立海軍陸戰隊。”這是朱影龍久已的想法,大明要走向海洋,光靠一支強大的海軍是不能夠的,以後要進行登陸作戰,必須要有一支先遣攻堅部隊,所以海軍陸戰隊是必須的,它就是相當於陸軍中的先鋒一般,登陸作戰的先行,爲後續大規模陸軍登陸掃平障礙!

“海軍陸戰隊,這是一支新的部隊嗎?”三個老臣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是的,這一支部隊海陸並用,也是一支比較特殊的軍隊,他將承擔獨立地或協同陸軍實施渡海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在協同陸軍登陸時,通常擔任登陸先遣隊,首先突擊上岸,保障後續梯隊登陸;配合陸軍擔負海岸防禦任務……”朱影龍將後世關於海軍陸戰隊的職能以及作戰要求一一的解釋給三位軍機閣總理大臣聽。

“皇上可是要拓展海外疆土?”三位老臣俱心驚不已的道。

“不錯,但不是現在,而是將來,朕這是在爲將來做準備!”朱影龍堅定的道。

“皇上可知海上兇險萬分,當年元世祖忽必烈遠征倭國,上千條船艦,十幾萬大軍,行至大洋,忽然遇到颶風,以至於全軍覆沒,海上征戰實比陸地兇險萬分,況海外蠻夷遠在萬里之外,朝廷沒有必要耗費如此巨大的錢財去爭那些不毛之地,還望皇上三思呀!”張國維跪下勸諫道。

“張愛卿放心好了,朕豈會不知道量力而行,不會做那沒有把握之事的。”朱影龍忙將張國維攙扶起來,這個時候的大明還處在閉關鎖國的開啓之端,沒有多少人意識到海洋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海上莫名的兇險有着一種畏懼,又抱着天朝上國,夜郎自大的思想,自然也就目光短淺,看不到海洋對人類的發展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朱影龍也沒有想過要去攻伐歐洲、美洲還是非洲等遠在萬里之外的地方,那些地方太荒涼,太原始了,佔了都沒什麼用,他想要的是將亞洲版圖囊括其中,其中尤以波斯灣爲重,那裡將來是全球經濟的動力源,無論施展何種手段,都要將其納入大明的版圖之內,要攻伐海外之地,沒有武力是不行的。

“皇上,此乃勞民傷財之舉,還望皇上慎重考慮!”熊廷弼也緊張的勸諫道。

“你們的擔心,朕心裡都明白,你們當真以爲朕是那窮兵黷武的隋煬帝楊廣之流嗎?”朱影龍冷然喝了一聲。

“這……”

“朕有自知之明,眼下國力疲弱,就算要攻伐海外,也在十數年之後,現在斷然不會行那愚蠢之事,朕成立海軍陸戰隊,不過是一種精兵的策略,雖然目前國內四海昇平,沒有戰事,但來自海上的威脅卻是給朕敲響了警鐘,荷蘭國遠在萬里之外,他的艦隊卻能行到我大明海疆,船堅炮利,你們就沒有想過,他們有一天會覬覦我天朝沃土,蠻夷之人又豈會懂得我禮儀之邦的教化,雖然臺島之戰我們勝利了,但海戰上我們只能算是一個平手,人家纔多少軍隊,我們纔多少?就算勝了這一次,下一次呢?他們每年遠洋貿易掠奪了多少財富,三位愛卿你們算過沒有,如果用這些財富的武裝他們的艦隊,想想看,會有多少,到時候我大明萬里海疆豈不任人航行,到時候他們想上岸劫掠,就上岸劫掠,想殺人就殺人,想強姦就強姦,居安思危,朕每每想起這些,都是夜不能寐呀!”這些話雖然有摻假的成分,但雖發生之事卻是在兩百多年後的歷史。因此朱影龍說起來也不算是欺騙之嫌。

三位老臣臉上俱是一片慚愧之色,皇上殫精竭慮的爲國家朝廷操勞設想,目光之遠,已經超越於歷代帝王,相比之下,他們只想着眼前,只朝壞處想,實在是有愧於人臣之責!

“老臣等慚愧,不及皇上深謀遠慮!”三位老臣俱一同跪下,慼慼然道。

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8章 日審(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5章 省親之路(二)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七)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4章 真相(四)第10章 吳三桂詐降上第4章 如瑩懷孕(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9章 突病(一)第9章 海蘭珠(三)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八)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10章 戰局(二)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章 三問(一)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9章 後金妥協(一)第1章 早朝風波(二)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12章 袁崇煥(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五)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3章 兩淮鹽商(六)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10章 登陸琉球(二)第1章 早朝風波(二)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8章 九·一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