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姐妹團圓(三)

“玉兒呢,怎麼沒有見到她?”朱影龍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往常過來接待他的必定是大玉兒,現在卻換成了梅蘭菊竹四個丫頭,而且園子裡的氣氛也頗顯得有些怪異。

“回稟皇上,玉兒姐感染了風寒,這會兒正在屋內休息呢,不能親迎皇上,請皇上恕罪。”梅兒忙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道。

“是這樣。”朱影龍點了點頭,沒有任何懷疑,這誰沒有個頭疼腦熱的,生病又不會按照人的意願來。

“皇上,奴婢斗膽問一句,玉兒姐還會跟我們生活在一起嗎?”菊兒忐忑不安的問道,梅兒想攔都沒攔住,看來四姐妹中竹兒最是口無遮攔,這菊兒最是膽大妄爲,這樣的問題怎麼能問呢?

朱影龍一愣,一個小丫頭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來,絕對不會是無的放矢,於是道:“這個自然,玉兒她又沒有犯什麼錯。”

朱影龍本意也是讓海蘭珠與大玉兒姐妹團聚,自然也就不會拆散她們了。

菊兒臉上果然閃過一絲喜色,大玉兒平日裡對她最是要好,可能看上了她身上同樣有心機的緣故,故而菊兒對大玉兒的感情也是最深,這也是她大膽的問出這個問題的原因。

朱影龍望着四處走動觀賞園內景色的海蘭珠,對梅、菊二女道:“你們好生伺候這位夫人,有什麼需要可立刻想徐總管稟告。”

朱影龍不能待的太久,他還有一大堆的政務需要處理,於是吩咐完梅、菊二女快步走到海蘭珠跟前道:“蘭兒,你先在這裡住下,朕還有事,晚些時候再來看你。”

海蘭珠沒有說話,只是擡眼深深的看了朱影龍一眼,然後低下頭輕輕的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看着海蘭珠含羞帶怯的可人模樣,朱影龍忍不住在她那粉嫩的臉頰上輕輕的親了一下,然後道:“乖乖的待在這兒,不要有什麼其她想法,記住,你現在是我的人了。”

回頭又囑咐了梅、菊幾句,然後才鑽進馬車離開了。

“奴婢梅兒、菊兒參見夫人!”朱影龍走後,梅兒、菊兒兩人上前參見新主子道。

海蘭珠一下子還不習慣與梅、菊二人交談,畢竟漢蒙文化規矩還是有些差異的。

“你們……”海蘭珠素來不喜對人言,加上被幽禁了兩年多,平時根本沒有人說話,對於兩個突然站到自己面前的陌生人,自然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夫人一路車馬勞頓,還是由奴婢扶您先上樓休息吧。”梅兒上前一步,將海蘭珠攙扶到手中,同時對菊兒道,“菊兒,去打熱水來,讓夫人梳洗一下。”

菊兒忙領命而去,海蘭珠則在梅兒的攙扶下緩緩的走進了小紅樓。

“你是梅兒是嗎?”海蘭珠柔聲的問道。

“夫人有什麼吩咐嗎?”梅兒並不知道海蘭珠是何妨神聖,但是卻知道能夠讓皇上親自送過來的女人,將來的身份必然不低,加上自己職責所在,因此回答的很是恭敬。

“我叫海蘭珠,你們以後可以叫我蘭姐姐,或者蘭夫人都行。”海蘭珠天生有一種令人親近的親和力,加上她的溫柔美麗,氣質高雅,雖眼下略顯憔悴,但難掩其絕代風華,令人如沐春風。

“奴婢不敢,奴婢以後還是稱呼您爲蘭夫人好了。”梅兒忙道。

“剛纔梅兒你說的那位玉兒是何人,我可以去看看她嗎?”海蘭珠嫣然一笑,兩年的幽禁生活,她對外界是一無所知,雖然很迫切的想要知道外界的一切,但這幾個小丫頭顯然是那人的心腹,所以要想知道這兩年中發生了什麼,自然需要跟這幾個丫頭搞好關係,尤其是那個生病的玉兒,看得出這個女兒在這四個小丫頭中的分量還挺重的,她以新主人的身份前去探望,也是一種示好和願意交好的想法,海蘭珠雖然單純,但人並不傻,只是她的聰明才智並沒有用到與人鉤心鬥角上面罷了。

冥冥之中,海蘭珠覺得這個接下來自己要見到的玉兒與自己有很大的關聯。

梅兒沒有拒絕的理由,便點頭答應了,海蘭珠與張嫣不同,張嫣畢竟曾經是一國之母,雖然待她們也是極爲寬厚,鮮有責罰,但吩咐下來都是帶着無妨抗拒的威嚴,海蘭珠則不同的,話雖然是兩個人說出來,一字不差,海蘭珠的話則有一種令人不忍拒絕的婉柔。

大玉兒不過是因爲腹中飢餓過度,加上一激之下才暈倒,待躺倒軟榻之上,蘭兒餵了些清水之後便幽幽醒轉,正好就在梅兒攙扶了海蘭珠跨入大玉兒房中的那一刻,大玉兒緩緩的睜開了雙眼,看到了緩步跨入進來的海蘭珠,同時海蘭珠也是一個擡眼看到了側臥在軟榻之上的大玉兒。

眼神浦一交匯,霎時兩女俱是嬌軀輕顫起來。

“玉兒!”

“姐姐!”

瞬間,不知道海蘭珠是如何掙脫梅兒的攙扶,下一刻,卻發現海蘭珠已經撲到軟榻跟前,兩姐妹抱頭痛哭起來。

這下,服侍大玉兒的蘭兒和站在門口的梅兒俱都傻眼了,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姐姐,你怎麼會……”由於太激動了,大玉兒蒼白的臉上更見潮紅,眼睛飽含這淚水。

“玉兒,一言難盡……”海蘭珠嘆息一聲,淚珠不止道。

“三年前,父親在姑姑的撮合下,將姐姐也許配給了大汗,那是大汗正在朝鮮征戰,後來大汗征戰回來,便派人迎娶姐姐,那知道中途突然出現一夥強人,將姐姐擄到大明,同行的還有蘇茉爾,只是後來姐姐被單獨囚禁,再後來被移到一個暗無天日的地下囚牢,一關就差不多兩年,若不是……”海蘭珠想起那晚自己一念之下,用身體換取自由,便感覺自己是個不知羞恥的女人,叫她如何將事實對大玉兒說呢?

“若不是什麼,姐姐,你到是說呀,你是怎麼才被放出來的呀?”大玉兒激動的問道。

“玉兒,你別問了,姐姐已經不是個好女人了。”海蘭珠哭泣道。

大玉兒鬆開了抓住海蘭珠雙臂的手,目瞪口呆的望着自己的姐姐,慘笑道:“姐姐什麼都不用說了,玉兒已經知道了。”

“玉兒,姐姐沒有辦法,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姐姐要不這麼做,遲早會被逼瘋的,玉兒,對不起,姐姐沒有你那麼堅強,姐姐是個懦弱的女人。”海蘭珠大哭道。

“姐姐,我們說好了,我們之間總有一個人陪伴在他身邊,可是現在,姐姐,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該怎麼辦?”大玉兒無助的哭喊道。

“玉兒,對不起,姐姐做不到,姐姐已經是殘花敗柳,不配在陪伴在他的身邊了。”海蘭珠悽然道。

“不,爲什麼,爲什麼我們姐妹會同時愛上一個男人,卻又同時屬於另一個男人,上天呀,你是不是在捉弄我們!”大玉兒淚流滿面道。

“玉兒,這是命,這就是我們姐妹倆的命!”海蘭珠恨聲低泣道。

“姐姐,你認命嗎?”大玉兒搖晃着海蘭珠的胳膊大聲問道。

“我認命!”海蘭珠搖頭道。

大玉兒一聽,如同泄了氣的皮球,頹然的閉上了鳳眸,眼角溢出兩滴晶瑩滾燙的淚珠道:“我也認命了!”

大玉兒和海蘭珠除了抹脖子之外沒有選擇,因爲她們兩個人的命卑微的如同兩隻螞蟻,隨時都可能被踩死,她們反抗的結果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只能順從,想活着,就只有順從。

姐妹倆的對話一字不落的被梅兒和菊兒收入耳中,並且默寫下來呈送到朱影龍的御案之上,朱影龍細細閱讀過後,不禁心中醋意翻涌,原來大玉兒和海蘭珠這對姐妹都喜歡上了多爾袞,大玉兒卻先是在姑姑哲哲的安排下與多爾袞被拆散之後,十三歲幼齡就嫁給皇太極,而海蘭珠卻到了二十六歲才嫁給皇太極,蒙古女子這麼大歲數才嫁人的十分罕見,況海蘭珠出身蒙古貴族,又生的貌美如花,又怎麼會沒有人愛慕求親呢?難道說,皇太極早就預定了海蘭珠,只是當時中宮的哲哲害怕這個漂亮的侄女進了家門會跟自己爭寵,故而不同意,百般阻擾,而皇太極身爲一國之主,自己想要的東西居然得不到,自然霸着不放,皇太極惦記的女人,哪個敢要?

這裡面定然有着一段複雜的情感權力糾葛,多爾袞娶的是大玉兒的妹妹烏雲珊丹,據說也是一個美人,而多爾袞念念不忘的是青梅竹馬的大玉兒,海蘭珠身爲兩姐妹的姐姐,居然也喜歡多爾袞,如按照歷史發展,大玉兒和海蘭珠盡歸皇太極,多爾袞在情場和戰場上都輸給了皇太極,難怪多爾袞活不過四十歲,是個短命鬼!

看來這愛新覺羅家的男人跟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的女人恩怨糾葛,國仇家恨還真是一大筆糊塗賬!

同時這也讓朱影龍發現了一個值得重視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皇太極的大福晉哲哲,這個女人在皇太極和多爾袞兩兄弟以及自己三個侄女之間的情感糾葛之中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拆散有情人,又爲了丈夫的喜好,又將可能成爲跟自己爭寵奪權的海蘭珠引進宮,這個女人爲自己,爲皇太極可謂是用心之極,即便是歷史上皇太極極其寵愛海蘭珠,她依然穩居後宮之首,其能力和魄力非一般女子能爲,可能後世將光芒就集中到輔助三朝的大玉兒身上,卻忽視皇太極這位原配的,因此歷史上對這位皇太極身邊極其重要的女人留下的筆墨並不是很多,但一代梟雄背後的女人有豈會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6章 引蛇出洞(一)第9章 滿漢通婚?(四)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10章 戰爭爆發(二)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5章 真病(二)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三)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5章 選秀危機(二)第1章 赴遼(一)第12章 袁崇煥(二)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4章 真相(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3章 故人(二)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5章 真病(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11章 周王(一)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3章 兩淮鹽商(六)第1章 赴遼(一)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7章 圍困南京(二)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8章 日審(二)第11章 張嫣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二)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11章 軍制改革(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5章 風暴第3章 謎團(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9章 熊瑚第3章 故人(二)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