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秋月圓(三)

算了,等到見到多爾袞再做決定吧!

政治是骯髒的、齷齪的,但是玩政治的人可以是崇高的、無暇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當爲了得到那至高無上的位置,主宰千萬人生死的權力,父母、妻兒都是可以捨棄的,何況一個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的女人乎?

妻子沒有了可以再娶,兒女死了還可以再生,權力沒有了可就再也拿不回了,這就是梟雄內心的真實心態,必要的時候他可以犧牲身邊任何一個人,甚至自殘都不惜。

“皇上,皇上……”感覺到耳際傳來一聲聲軟甜的呼喚,朱影龍回過神來,看到了一臉關心的張嫣忙道:“讓嫣兒擔心了,朕剛纔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朱影龍不知道他剛纔的表情變幻有多麼的陰沉,看的張嫣感覺到心裡面生出絲絲寒意,這纔不停的呼喚。

“皇上,這些日子你大多來陪臣妾了,那宮裡頭的幾位妹妹……”張嫣不無替朱影龍着想道,皇上並非她一個人的,要是冷落了宮裡面的那些妹妹們,這對致力於創建一個和諧的後宮的朱影龍來說是不好的。

“放心吧,她們能理解的。”朱影龍柔聲寬慰道。

“嫣兒,等你生產之後,朕就接你回宮住,這樣你也就能長伴朕左右,咱們一家人也可團聚,你說好不好?”朱影龍攬住張嫣的香肩道。

“皇上,不可,臣妾若是出現在宮中,你如何像天下人交代?”張嫣忙反對道。

“沒有關係,時間已經過去將近兩年了,再說你以前的身份已經死了,現在的身份是朕的愛妃,朕心愛的嫣兒,朕捨不得你們母子這樣待在這個沒有自由的地方,一輩子活在陰暗中。”朱影龍動情的道。

“可是……”

“沒有可是,就算你跟已故的懿安皇后長的一模一樣又如何?朕本來就欽慕皇嫂,如今皇嫂身故,朕尋了一個與皇嫂長相差不多的女子入宮爲妃,這又怎麼樣,誰要是在背後亂嚼舌根,朕就讓他永遠說不了話!”說這話時,朱影龍已是滿臉的煞氣。

“臣妾聽皇上的。”張嫣無奈之下,只得不再堅持,她已經見識過朱影龍的霸道,知道這個男人與他的哥哥是兩個極端,一個是耳根子太軟,任人擺佈,而這個卻是恰恰相反。

“這就對了嘛,回宮的事情你就不要擔心了,朕自會安排,你就在這兒安心的給朕生個胖小子!”朱影龍開心的在張嫣光潔的額頭上嘬了一口道。

“來,乖嫣兒,讓朕親一下!”

“不要,皇上……”

“怕什麼,都老夫老妻了。”

“嗯……”

一番饒舌長吻之後,兩人相擁而眠。

第二天一早便回到宮中,林蓉和嫣紅早已在養心殿中等候,更衣梳洗,用過早膳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由於朱影龍不太方便與李永貞聯繫,於是在經過朱影龍慎重考慮過後,將與李永貞聯繫的工作交給了林蓉,林蓉雖然貴爲妃嬪,但在宮中沒有任何靠山,外面也沒有什麼親人,在自己抽不開身的時候,是聯繫和指揮李永貞鷹衛的最佳人選。

“皇上,臣妾昨兒見過李公公,他對臣妾說一切都按照皇上的吩咐佈置好了,就等朱由菘行動,便可將其一網打盡!”林蓉小聲在朱影龍耳邊稟告道。

“嗯,你讓李永貞派人密切注視左良玉和沐天波這兩個人,這兩個人手握重兵,可不能到了最後關頭,出什麼差錯!”朱影龍吩咐道。

“臣妾明白了。”林蓉點了點頭道,“蜀王傳信,他想見皇上一面。”

“哦,朕知道,這件事你下去安排一下,朕傍晚的時候得空見他一面。”朱影龍道。

傍晚時分,朱影龍在林蓉的安排下再一次見到了蜀王朱至澍。

蜀王這一次比上一次還要恭謙,臉都挨着地板磚跪下了。

“皇上,微臣探得消息,他們打算在中秋月圓這天夜裡動手,屆時左良玉和沐天波的大軍將會配合行動,奪取兩廣、雲南、湖廣以及河南、江西等地,然後朱由菘將會聯絡全國各地的藩王宗親上書要求讓他們進京誅殺佞臣,若皇上不同意,他們就會另立朝廷,推翻皇上。”

“哦,朕的這個堂弟的野心還真是不小喲!”朱影龍聽了之後渾然沒有在意,只是一笑而過道。

“皇上可別小看他們,朱由菘已經得到了大江南北不少士紳們的暗中支持,兩淮的鹽商,除了程家之外,其餘兩家可都與朱由菘有過秘密來往,山西鹽商江國春更是有意將自己的女兒許給朱由菘爲妃,舉事之後便行納聘之禮。”蜀王道。

“蜀王叔,看來他們已經對你十分信任了,這麼秘密的事情你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朱影龍滿懷笑意的看着蜀王道。

“按照皇上的吩咐,老臣謝了幾分信給老臣的幾位信任的老部下,他們都是,都是……”蜀王額頭上又有一層細密的汗珠滲出來了。

“都是隨你造反的漏網之魚,是不是?”朱影龍面色一沉,冷冷的道。

“是,不是,皇上恕罪,老臣知罪了。”蜀王嚇的不住的磕頭道。

“哼,要不是留着這些人還有些用處,你以爲你暗中藏的這幾個人能逃的過朕的耳目嗎?”朱影龍重重的警告道。

“老臣糊塗,皇上恕罪!”

“念在你這一次算是立了大功,以前的事情朕也不予追究了,你的那幾個人,希望他們能戴罪立功,朕便赦免了他們的罪。”

“謝皇上。”

“你也甭忙着謝朕,等這件事了結之後,給朕老老實實的在家養養魚,種種花什麼的,別在想着歪心思了,要不是朕看在你蜀王府在四川的百姓的心目中名聲還不錯,朕早就斬了你了,還給了你戴罪立功的機會!”

“老臣謝皇上不殺之恩,老臣以後再也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了。”蜀王忙挽起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水道。

“你知道就好,下去吧。”朱影龍淡淡的吩咐了一句,悄然離開。

封建社會,人的地位等級森嚴,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位,社會地位最高,享受着許許多多的特權,如今的《新土地法》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可是嚴重觸犯了士族的利益,任何一個既得利益者都不會甘心失去自己的利益,因此他們的反抗是必然的,以前朱影龍能壓服這種國內的矛盾是建立與輝煌的戰功之上,現在轉入了和平建設時期,許許多多的隱藏的矛盾就都會凸顯出來,上升爲主要矛盾,朱影龍正是由於這些超前的認識,才使得在這一場即將到來的巨大的內亂中佔據了先機。

現在朱影龍頭疼的不是如何應付這場巨大的內亂,而是內亂過後如何處置這些在內亂中造反奪權的皇室宗親,全殺了吧,自己就要落得一個殘暴寡恩、不孝君主的罵名,雖然從內心講,這些人阻擋了自己的改革,阻擋了社會進步,就必然會被社會捨棄,他也不會去憐惜這些人,還有地方的士紳名流,這些人可是掌控了一城一地的輿論,如果不是他們,這兩部維護和對老百姓有巨大利益的新法又怎麼會被曲解成爲禍國殃民的亂法呢?這些人也該殺,可殺了之後,老百姓未必會領自己的情,甚至還會因此恨上朝廷,千百年來的愚民政策讓中國的老百姓非要到了生死邊緣纔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去爭取自己的權益,其他時候,只要能活下去,他們寧願被欺壓,也不會想要去反抗,甚至還會阻擾別人反抗,這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殺還是要殺的,掀起這麼大的一次內亂,如果不殺幾個人,豈能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野心家,但是殺多少,有個什麼度纔是朱影龍心中最爲難的地方。

隨着張嫣臨盆的日期漸進,幾乎每天朱影龍都要喬裝一次前往探望,不論是白天或者是晚上,宮內宮外的氣氛尚還算平靜。

各省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飛往京城,多數是彙報各地爆發更大規模民亂之事,有的地方官府已經控制不住局面,地方政局已經到了癱瘓的邊緣,老百姓根本不聽官府正確的解釋,可能多年來他們對官府的不信任,加上背後有人煽風點火,兩部新法在許多省份已經到了無以爲繼,推行不下去的地步,好在朝廷前期的免稅政策挽回了不少民心,至少民心還沒有喪失殆盡,老百姓中也不乏有見識之人,這些人在百姓當中也算的上是德高望重,一般都是一村之長,一族之長之流,這些人雖然聲望不如那些士紳,但代表的卻是廣大普通百姓,早在朱影龍給新科進士上課的時候,就對這些即將外放爲官的進士們講了,地方上的那些士紳固然重要,但是這些處於基層的村長、里長纔是百姓接觸最多人,因此他們纔是基層官員們施政最直接的幫手,所以他們的重要性可比那些士紳重要多了,通常只要說服了一村之長,就等於說服了一村之人,所以對於基層官員的工作方式,朱影龍建議這些即將走上基層官府的進士們要放下身架子,多多與這些人瞭解接觸,朱影龍的這些話不少出身貧寒的進士可是聽到心裡面去了,也做到了,而他治下的府縣儘管有人暗中煽動破壞,但卻被這些村長、里長和族長們帶頭抵制,因此也就收效甚微了。

這一次內亂中也暴露出舊官員與士紳勾結、貪婪無能的本質,而新官員則在大浪淘沙中不少人都走向了成熟,他們將會成爲朝廷的中流砥柱。

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2章 各懷心機(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1章 周王(一)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5章 梁園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四)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一)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7章 夜審(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9章 突病(一)第6章 救美(二)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4章 真相(四)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2章 白蓮教(一)第9章 血戰(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一)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10章 麻家覆滅(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4章 黔驢技窮(四)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5章 歸順(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4章 脫身(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章 甦醒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四)第8章 九·一八(二)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6章 獻身(一)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8章 倭寇(一)第1章 三問(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0章 戰局(一)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1章 三問(二)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3章 兩淮鹽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