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強勢介入(三)

這段日子,大明國內雖然有些磕磕碰碰,但總的來說還算是比較平靜的,內閣十個衙門經過小半年的磨合後,也都差不多找準了自己的方向,朱影龍原本打算在上半年發動的“整風”運動,也因爲先前估計不足,對局勢的盲目樂觀,太過理想化而推遲到下半年,但是國內經濟基礎建設雖然有所放緩,但經濟增長卻沒有降低速度,反而在國家減少投入的同時,一部分眼光獨到的民間商人看到了這裡面的潛在商機,紛紛籌措資金,加入其中,這也讓朝廷一下子減輕了不少負擔,從財政部的尚書孫慎行額頭上的皺紋舒展了不少就可以看出,這段時間財政上的壓力輕了許多。

李瑤雖然沒有在禁軍大比武中獲得最高名次,但她那種不服輸的性格硬是讓許多鬚眉男兒低下了頭,再也沒有人小看這位嫵媚動人的女將軍。

而李瑤也一直沒有公佈自己另外一層身份,可能是有什麼顧慮吧,這種事情朱影龍也不管,一切都隨她。

最令朱影龍高興的是,張嫣的肚子傳出喜訊,可是這個喜訊也只能是在有限的幾個人中分享,而且將來孩子出身,身份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不過朱影龍早就想好了,反正自己也算的上是風流在外,時不時的來一個微服私訪什麼的,因此在外留下一兩個龍種也是很正常的,過上幾年,直接把人接進宮就是,至於張嫣的容貌,反正宮內宮外的八卦夠多了,也不在乎多一條“皇帝暗戀皇嫂,於是就在宮外找了一個跟皇嫂相似的女人,寵幸了,哪知道懷了龍種,以皇帝的膽大妄爲,索性就把母子接進宮裡來了”的八卦,這種事情誰在背後亂嚼舌根,誰倒黴。

朱影龍對懷了孕的張嫣可是寶貝的不得了,三天兩頭讓徐應元給送東西,吃的,用的,穿的,應有盡有。

看着堆成小山一樣的物品,張嫣和大玉兒主僕倆發愁了,這些東西夠她們倆穿用好幾年的了,她們差不多屬於半隱居的狀態,平日裡一切用度自有人打理的順順當當,幾乎是足不出戶,過着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除了房子小點,就跟在皇宮裡沒什麼區別。

張嫣自己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過的像現在這樣幸福,雖然那個男人並不能每天都會回來陪着自己,而且還不止自己一個女人,但是張嫣覺得現在的日子已經比以前好千倍萬倍,而天啓帝的影子也早已在她的腦海中模糊淡忘差不多了。

泰鬆回國的車隊在進入大明之後,便在她的催促下馬不停蹄的朝京城趕過去。

泰鬆擔心察哈爾蒙古不是後進的對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大明,這個時候也只有自己的丈夫才能幫助自己的孃家度過這個難關了,儘管她也知道丈夫不一定會聽她的,但她也不能眼看看着自己的族人和親人被人殺死,所以泰鬆內心是憂心如焚。

“皇上,康妃娘娘回宮了!”

“啊,這麼快?”朱影龍驚訝的一聲,有些不相信的看着稟告消息的徐應元。

“娘娘日夜兼程,一路之上吃喝睡都在馬車上,所以……”徐應元趕緊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說了出來。

“是這樣,人呢?”

“回宮梳洗了,一會兒就來養心殿見皇上。”

這麼急的趕回來,定然是爲了察哈爾蒙古與後金之間戰爭的事情,朱影龍沉吟了一下,隨即吩咐道:“康妃一路車馬勞頓,想必是異常辛苦,還是朕去長春宮看她吧。”

一方面康妃一路上定然疲累不堪,這時候再讓她跑過來見自己,有些顯得自己這個做丈夫的不體諒,二嘛,有些話養心殿內不好說,關起門來夫妻二人說起來也方便。

就在朱影龍帶着徐應元趕到長春宮,泰鬆也梳洗整裝差不多,準備前往養心殿見駕。

眼見泰鬆整個人似乎瘦了一圈,人也憔悴了許多,雖然極力掩飾,但眼神之中那疲累之色還是沒能瞞過朱影龍銳利的眼神。

“愛妃回來,怎麼不提前通知一下朕,好讓朕派人去接你。”朱影龍上前佯裝責怪道。

泰鬆心中一陣感動,忙道:“臣妾回來的匆忙,來不及通知皇上,還請皇上恕罪。”

皇上、康妃娘娘說話,閒雜人等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朕呀,一猜就知道你心憂察哈爾蒙古與後金的戰局才這麼着急回來的,是不是?”朱影龍拉着泰鬆的手相依的坐下,問道。

泰鬆也是個聰明的女人,道:“臣妾知道什麼事情都瞞不過皇上您的眼睛,但是臣妾還是忍不住懇求皇上……”

“想讓朕出兵是不是?”朱影龍含笑的看着泰鬆道。

泰鬆有些不自然的低下了頭,要知道身爲妃嬪,她是不可以干涉朝廷軍政的,她今天這麼說已經是犯了僭越的大罪了,皇帝一怒之下,打入冷宮都有可能。

不說話,當然就是默認了。

“愛妃心中的擔憂朕是明白的,不過出兵一事可不是那麼容易簡單的,大明與察哈爾蒙古雖然是盟友,也可算的上是一家人,但畢竟還不是真正的一家人,朕即使要出兵,也需要得到你哥哥的同意才行,若是朕冒冒然出兵,你哥哥會怎麼想,這可不是兩家人起爭執,哥哥去幫兄弟打架那麼簡單。”朱影龍解釋道。

泰鬆又何嘗不明白這裡面利益關係呢?總的來說,丈夫,哥哥還有那個後金的皇太極,就是獅子、老虎和狼的關係,都是野心家,陰謀家,狼想吃掉老虎,再吃掉獅子,獅子想驅虎吞狼,把老虎和狼都吃掉,一家獨大,老虎雖然處在中間,它想利用狼的關係,暫時穩住獅子,然後激怒獅子去對付狼,自己漁翁得利,然後得到與獅子相抗的實力。

朱影龍要是知道自己、林丹和皇太極三人在泰鬆的腦海裡變成三隻畜生,不知道該如何感想?

朱影龍眼見泰鬆沉默不語,就知道她內心也在做極其複雜的鬥爭,要怪也只能怪她生在一個帝王之家。

“愛妃,你好好休息一下,晚上,朕會來看你的,真要是到了那種地步,朕也不會見死不救的。”朱影龍輕輕的拍了拍泰鬆的肩膀,平靜的道。

朱影龍沒打算現在就把朗素戰死的消息告訴她,想等她冷靜下來,再說也不遲,這個時候她最需要的是休息。

“皇上,謝謝。”泰鬆知道這是丈夫所能給的最大限度的承諾了,眼圈一紅,感激的道。

“休息吧,這兒纔是你的家。”朱影龍在“家”字上重重的着了一下音。

這個“家”字一下子穿透了泰鬆的心,讓她一下子驚醒過來,這個“家”字的含義有多重。

雖然一戰損失了四萬多蒙古健兒,但隨着卻圖汗率兩萬漠北蒙古健兒的到來讓察哈爾蒙古士氣爲之一震。

林丹汗在自己的金帳之中設下酒宴爲卻圖汗接風,援兵的到來倒也衝散了不少愁雲。

朗素的死到是有不少部落幸災樂禍,要知道朗素雖然是林丹汗的左膀右臂,但爲人也甚是桀驁,平日裡跟本不把一些部落的部長臺吉放在眼裡,敲詐勒索可是什麼壞事都幹過,不少部落懾於林丹汗的淫威,敢怒不敢言,現在朗素戰死了,反倒讓這些部落感到大快人心,要知道不少小部落就是不堪忍受朗素的殘暴,轉而投靠了後金。

而在林丹汗殘暴的統治中,朗素這個大妹夫可是出力不少,若不是近年來大明的援助加上蘇泰不斷的吹枕邊風,林丹汗收斂了不少以往橫徵暴斂的作風,不然這一次皇太極大軍來襲,怕比歷史上跑的還要快!

皇太極中軍大營此刻也是吵成了一鍋粥,支持繼續打下去與支持退兵的各擅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打,皇太極這邊損失了兩萬人馬,還剩下十四萬多,察哈爾蒙古雖然損失了雙倍人馬,但得到漠北蒙古喀爾喀卻圖汗兩萬人馬的援兵,總兵力也有十三萬多,幾乎沒有兵力上的優勢,而且察哈爾蒙古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裝備都不弱,若不能一擊擊潰,打成持久戰,吃虧的是自己。

不打,也有自己的理由,誰都知道大明在開戰之處就狠狠的玩了察哈爾蒙古和大金一道,如今更是控制了察哈爾蒙古唯一一條西撤之路,察哈爾蒙古要麼不被大明卡住脖子,那只有一戰,雖然勝了之後在大明和大金之間夾縫中求生存,但總比仰人鼻息的好,因此大明其實在逼着察哈爾蒙古跟大金打一仗。

大明這是逼察哈爾蒙古上他的戰車,但是誰都知道大明的戰車不是那麼容易上的,就看額璘臣的命運就知道,如今青城的主人雖然是額璘臣,但實際上大明一句話明天就能換成別人,大明青城這一戰,不僅僅是告訴草原上的蒙古大小勢力的頭領們,大明不在是以前的大明瞭,現在的大明不好惹了,更多的是要打醒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領,讓他們認清形勢,不要站錯了隊!

也許朱影龍自己還不知道自己這麼一招是在逼林丹汗跟後金打一仗,還在以爲是大明援助以及蒙古局勢變化以及林丹自身不認輸的性格讓歷史改變了,其實不知道的是自己把林丹汗的退路都堵死了,人家不得不戰,但強如范文程這樣的絕世謀臣已經粗略的看到了大明這麼一招給蒙古草原的局勢帶來了多麼大的深遠影響。

一石二鳥,不,一石數鳥呀!范文程不斷的在內心長嘆道。

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9章 滿漢通婚?(四)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一)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6章 沈家秘營(一)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二)第4章 雙賢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10章 秦淮(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10章 秦淮(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5章 真病(二)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5章 真病(二)第5章 真病(二)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2章 白蓮教(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6章 引蛇出洞(一)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8章 日審(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7章 戒酒,可能嗎?(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7章 生擒卓巴(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九)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2章 人才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9章 海蘭珠(一)第11章 實業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1章 開封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5章 省親之路(一)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8章 觀戰(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6章 獻身(一)第6章 引蛇出洞(一)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2章 堅壁清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