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網打盡(二)

“啓稟皇上,福建總督洪承疇來報,近三個月來臺灣島上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一改往日敵對的態勢,反而極力約束手下的人不得爭鬥,島上居然得到了三個月前所未有的平靜,洪總督雖然屢屢派人潛入刺探,都無功而返,因此他推斷,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可能暗中達成了什麼協議,這個協議不管是不是針對我大明,兩國都侵佔的是我大明的國土,因此這個協議都會對我大明不利,洪總督請求成立派兵將這將整個臺灣收回,將這些蠻夷之輩通通趕下大海!”軍機閣總理大臣孫承宗出列道。

洪承疇這個“屠戶”想打仗了,這一點朱影龍早就看出來了,但這也總不能怨人家洪承疇自己不安分,是那兩個極度貪婪的殖民者自己不安分,胃口太大,兩家哪一家單獨對上洪承疇都是必敗無疑的,只有聯合起來尚有幾分勝算。

嚴格說起來,也是朝廷把這兩撥人給逼急了,朝廷收回原鄭芝龍在臺灣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後,首先是不斷的從福建、浙江以及兩廣地區向島上移民,島上雖然有不少土族民族,但人口太少,比起移民大軍來,那就是滄海一粟,因此在臺島之上,漢人、荷蘭人還有西班牙人在上面佔據的絕對領導地位,但是對待這些土族高山族人不同,朝廷自有民族政策,同樣的把這些土著人當做是自己同胞,一視同仁,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他們眼睛裡只有財富,至於島上的這些土著都是爲他們掠奪財富的工具,奴隸,這些人的死活他們纔不管,這就是導致了兩種極端的對比,在新任臺灣知府陳永華的治理下,治下的漢人與高山族等土著和睦相處,地位平等,生活安逸幸福,加上陳永華不斷的派任前往臺島東部和南部宣傳,荷蘭人和西班牙治下控制的高山族土著以及漢人等被欺壓的民族嚮往和平不受剝削的生活,特別是陳永華在淡水設立學府,對各族開放的消息傳出之後,一股悄悄相約托兒攜女大移民的風潮在臺島東部和南部興起,他們舉家搬遷道陳永華治下的臺島西部,紛紛的在那兒落地生根,開枝散葉,而陳永華和鄭鴻奎自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大好的機遇,不但派出軍隊接應這些遷徙過來的高山土族,更是將治地向南推進到了臺島中部,這樣一來,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同時發現自己領地內控制的高山土族大量遷徙,他們掠奪的財富也因此大量縮水,這是不能容忍的,但他們還有些腦子,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足以與大明朝廷對抗,即便兩方的力量加起來都不能與大明朝廷對抗,相比與他們的國家,大明這樣的帝國的強大和龐大都是他們難以想象的,但是他們並不等於會放棄這塊給他們帶來巨大利益的島嶼,更何況這個島嶼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而從日日本那裡大明通過中轉的貿易獲得財富也是令這兩國貪婪野心膨脹,爲了利益,爲了鉅額的財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覺得在這一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一致,他們手裡唯一的籌碼就是航道,而且還有強大的海軍,沒有強大的海軍保護,無論多麼值錢的貨物到了海上要麼被大海吞沒,要麼就成爲海盜們的點心,其實他們跟澳門的葡萄牙想到一塊去了,只不過他們的胃口更大,他們想要的是大明整個海外貿易的獨家授權,這可謂是獅子大開口,因爲他們發現了大明朝的困境,需要錢,需要天文數字的錢,可能他們自己都知道這是在與虎謀皮,不過這些人被財富衝昏了頭腦,不過對於財政窘迫的大明朝廷來說,逼其讓步的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此這三個月來的剋制和寧靜,都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刻意做出來的,而且他們還必須與國內聯繫,只有國內同意了他們的做法,他們才能與大明提出要求甚至是威脅。

這個時期的荷蘭人還是海上的霸主,海上力量強大,一枝獨秀,大海就是荷蘭人的陸地,因此在他們眼裡大明的海軍艦隊只是一種數量上的強大,而在數量和戰鬥力上遠遠不如荷蘭的正規艦隊,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大明的海軍艦隊只能算的上學徒、綠水艦隊,而荷蘭人的海軍已經是老師傅、真正的藍海艦隊,因此真要在大海上交戰,輸的一定是大明的海軍艦隊,荷蘭人的海軍的戰鬥素質完全可以彌補武器上的劣勢,尤其在變幻莫測的大海之中,荷蘭人比大明更加如魚得水,這一點只能靠時間來彌補,而且也是無法傳授的。

當然這些朱影龍猜不到兩國突然偃旗息鼓和平相處的真正的原因,站在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們也都沒能猜到,因爲他們的目光始終都盯在國內,最多對已經存在的敵人關注一下,而更長更遠的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後的敵人太遙遠了,他們是看不到的,目光短淺這是一點,但這種目光短淺造成的真正的原因,後世史學家都認爲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可朱影龍卻不以爲然,這只是一方面,即便是再閉關鎖國,堂堂怏怏中華如此漫長的邊界線和海岸線,能用一把鎖就鎖起來嗎?這未免有些荒唐可笑,造成這種目光短淺的真正原因,一小半是當權者,也就是皇帝的惰性以及貪圖安逸,他們根本就不想國之以外的事情,除了邊境有實質威脅的敵國,更大一部分是上千年來的文化秉性造成的,說的不客氣些,就是儒家造成了自己那一世三百年後那場百年的屈辱,當然,這也不能通通怪罪到“儒學”的頭上,而是它的繼承者之中混蛋太多,把精華都丟棄了,糟粕反倒當成了寶貝繼承了下來,當然如果沒有這些混蛋,儒學也不會繼承下來,成爲如此龐大的一個學說體系,這裡面的關係實在是太複雜,也說不清楚,至少朱影龍目前還不能用其所學把這裡面的關係理個明白。

“皇上,這些藍眼紅毛之輩皆狼子野心之徒,朝廷早應令洪承疇總督派兵將其剿滅,以還我臺島百姓一個朗朗的青天。”一名御史出列憤憤而言道。

其實大明的官員中好戰的文官還是不少的,這也由於文官節制武將的規矩,許多文官都有可能會有領兵打仗的機會,而他們當中不少人是文武雙全的,讀聖賢書的時候還在不斷的研習兵法,這些人或許成不了衝鋒陷陣的猛將,但他們卻一一成爲一軍之統帥,靠的就是他們的腦袋,還有身上這股子男兒血性。

從內心講,朱影龍恨不得現在就把臺島收回,但這可能嗎,也不現實,如果他站在洪承疇或者陳永華的位置,他可以毫不猶豫的跟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開戰,但他是皇帝則不能,他考慮的不僅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個國家的利益得失,最多一年半到兩年,就算沒有人請求出兵,他自己也會下旨出兵的,這其中有個前提,要出兵就必須等到朝廷大規模免除賦稅結束,有的地方是一年,有的是三年,還有的是五年,如今每個月通過日本中轉以及四散的海上貿易帶個大明的利潤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兩,海關收入逐步的攀升,靠着這個,朝廷財政纔不至於枯竭,就是這樣,朝廷投入的修路、修橋、修堤壩、辦學、開礦等一些列基礎建設和投入都是出大於入,好在朝廷還有些賺錢的產業,加上朱影龍內府的不是貼補,這才維持着朝廷蒸蒸日上的勢頭,他現在最擔心的是皇太極會不會哪一天哪根筋搭錯了,提前跟大明開戰,那將會使現有的成果倒退到起點,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確是萬萬不能的。

“老臣認爲,目下應靜觀其變,不管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有什麼陰謀詭計,只要他們不首先挑釁,朝廷都不應該主動開戰,即使開戰,打起來損失的也不僅僅是朝廷。”還是孫慎行最瞭解朱影龍的心思,無論怎麼樣仗是打不起來的,荷蘭人和西班牙本身就是對頭,儘管他們現在可能勾結在一起,但肯定不會齊心,不能齊心的仗穩輸,只要兩國的總督都不太蠢的話,相信開戰的機率很小。

“以不變應萬變,老愛卿說的對。”朱影龍點了點頭,然後朝孫承宗道,“孫老愛卿,你代朕回覆洪承疇,讓他繼續搞清楚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有什麼秘密協議,另外讓陳永華和鄭鴻奎警惕些,可不要讓人鑽了空子。”

“老臣明白。”孫承宗拱手入列道。

“都還有什麼要說的,沒有朕可就退朝了!”

“皇上,昨日戶部漕糧運抵,一共三十萬石,這批糧食本來是要運送到遼東邊關的,但是今年袁崇煥大人在遼東屯田喜獲豐收,尚有不少餘糧,因此這三十萬石糧臣請存入京倉,以備不時之需。”農業部部員外郎劉一良道。

“準!”

“皇上,今年全國各地鹽價大幅度下降,私鹽走私大大的減少,另外今年朝廷鹽稅收入比去年多出一倍還不止,到目前爲止,全國一共上繳鹽稅共兩千二百三十餘萬兩!”

“好傢伙,這鹽稅一項就快抵得上去年全國一年的賦稅了!”朱影龍喜出望外,當然他知道這裡面有朝廷大力整頓鹽政的效果在內,不然鹽商們怎麼今年怎麼乖乖的照章納稅呢?

這個消息一出來,頓時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臉上都露出喜悅之色,朝廷有錢了,他們纔有好日子過,朝廷越來越有錢,他們的日子也就越來越好,大明朝立國幾百年了,只聽說不斷的減俸祿,災荒年景更是以物代俸,而大明一朝官員俸祿極低,俸祿少,待遇有不好,自然貪官污吏多了,朱影龍一上臺就是增加官員的俸祿,並且以現銀髮放,這一條讓許多在貧困線的低級官僚們欣喜若狂,大收低級官僚的心,後來的獎金制度,更是讓低級官員產生了工作動力,誰不想多拿點獎金呢?沒有貪污的風險,一家人就能過的舒舒服服,這樣的生活誰不想呢?

“朕今天在這兒宣佈,自今日起,我大明全體在職官員俸祿增加一成,以後俸祿全年發放十三個月改爲十四個月!”朱影龍並沒有一下子把俸祿提的老高,漲俸祿的事情要一點一點的來,這樣效果纔會更好,官員們纔會更加感激,死心塌地的追隨,一下子漲太高了,這也就不值錢了。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山呼之聲頓時響徹整個文華殿,衆百官激動的無以復加,照這樣下去,即使沒有額外的收入,他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尤其是對中低層官員來說,哪怕是增加一點點,都會讓他們的生活質量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前提,他要是個清官、廉官、好官。

第5章 刺客現身(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9章 海蘭珠(三)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7章 撲朔迷離(四)第2章 整合(二)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10章 誤入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7章 平壤之戰(二)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四)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1章 風雨飄搖(二)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9章 無奈紫荷(二)第9章 血戰(一)第9章 血戰(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四)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10章 佈局天下(四)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1章 實業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5章 藏寶圖(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1章 赴遼(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7章 撲朔迷離(五)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第9章 新的一年(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9章 海蘭珠(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3章 謎團(二)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9章 勒索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8章 卓巴歸心(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2章 整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