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

“雖然我們不知道鄭芝龍的真正目的,但我們也不能被他牽着鼻子走,從皇上制定的南征大體方略來看,朝廷一直對鄭芝龍都是被動的防禦,雖然大帥的偏師登陸計劃最後得到了皇上和袁大帥的支持,不過我們這一支力量實在太弱了,所以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增強我們的力量。”宋獻策鄭重的道。

洪承疇不得不越來越正視自己這個貌不驚人的軍師了,忙問道:“軍師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

“皇上那邊兵力不足,所以我們必須另外想辦法。”宋獻策頓了一下道,“我的想法,就是把那被我們俘虜的三千鄭芝虎的部下打亂的編入軍中,另外以最小的代價吃點錢塘指揮使秦如海的那兩千人,這樣拼湊起來,我們的總兵力可達到兩萬人。”

宋獻策這個想法可以說是完全說到洪承疇心裡面去了,秦如海的兩千人還好辦,關鍵是鄭芝虎的三千手下,他們的家人都在鄭氏控制之下,冒然將其打亂編入軍中,這可是要冒極大的風險,素來膽大,作風激進的洪承疇也不敢下這個決定。

“大帥,這萬萬不可,這些人都是忠於鄭芝龍的,就算我們將其編入軍中,他們也不會對朝廷忠心的,若是作起亂來,後果不堪設想!”鄭南生忙站出來勸阻道。

“我們可以跟陳光將軍借兵。”宋獻策語出驚人道。

“不錯,其實這些俘虜都是陳光將軍俘獲的,我們如果要把這些人編入軍中,陳光將軍或許不會在意,本帥也有這個權力,但總歸有些風險,俘虜讓陳光將軍全部帶走,但本帥借他兩千兵馬應該不成問題。”洪承疇低頭沉思了一下,擡頭道。

三千俘虜全歸東海艦隊第一支隊,這個陳光自然沒有異議,但是借兵兩千,陳光有些遲疑,雖然同屬朝廷,但畢竟屬於不同的軍種,東海艦隊直屬軍機閣領導,也只有皇上有權決定一切,他也不過臨時在洪承疇麾下聽用,軍令他可以無條件服從,但借兵可不一樣,陳光雖然是東海艦隊第一支隊的最高指揮官,但借兵這麼大的事情可不同兒戲,三五百還無所謂,一借就是兩千,那可是整個支隊四分之一的兵力,陳光有些猶豫。

洪承疇也看的出陳光的爲難,這不僅關係陳光將來的仕途,說不定連着身價性命,彼此間有不是什麼生死之交,分出兩千人馬幫忙一下還可以,他可是要這兩千人馬跟着他去臨安,能不能歸還是個未知之數,陳光敢嗎?他不敢,就連洪承疇做出借兵這個決定內心都有些忐忑,除非請出那道臨機專斷的聖旨,實在不行也只有這樣了,海戰中損失了上千人,登陸的兵力太單薄了,有些事情他不得不這麼做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洪承疇三人都靜靜的坐着,等候陳光的答覆。

許久,陳光似乎心中有了決定,擡起頭來,對上三人希翼的目光道:“洪大帥,宋軍師,鄭將軍,我可以借這兩千兵馬給你們,但你們一定要答應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讓我這兩千人馬上戰場。”

只要陳光答應借兵,什麼條件都可以商議,洪承疇當即一口答應了下來,於是登陸兵馬一下子從三千變成了五千,實力增長緊一倍,洪承疇等人的信心又增長了一分。

潮溼的江風吹散了錢塘江面上薄撥的水霧,和煦的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分外的柔和絢麗,那波濤拍岸的呻吟喚醒了沉睡中的漁民,他們又將開始一天辛勤的勞作,揚起風帆,出海捕魚,雖然朝廷嚴禁沿海漁獵,但爲了生計,爲了能活下去,爲了能應付朝廷和貪官們的盤剝,他們也只有鋌而走險了,不然全家都得餓死。

海娃今年十六歲,跟隨父親出海捕魚已經有六年了,這幾年朝廷管的寬鬆了些,只要孝敬好貪官,出海捕魚,他們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子也稍微好過了些,不過他們家的捕魚船實在太小了,只能在近海捕撈,雖然每天收夥不少,但大部分賣了錢都被貪官還有各種各樣騎在他們頭上人拿去,剩下的也只夠一家人餬口而已。

今早出海風平浪靜,海娃和他的父親商議了一下,就比平時打漁的海域遠了一些,希望收穫多一些,這樣多攢點銀子,就能給海娃添個媳婦了。

“爹,你快看,那是什麼?”海娃的眼力很好,他看發現了洪承疇統帥的龐大艦隊,他應該成爲一個好的獵人的,但他生長在一個漁民家庭,註定了這輩子要與海浪搏鬥。

“什麼呀?”海娃的父親正要準備灑下魚網,突然聽到兒子的高喊,擡起頭來順着兒子手指的方向望去,道:“什麼呀,爹什麼也沒有看到。”

“爹,你仔細看!”海娃的聲音有些急促,甚至還帶有絲絲顫音。

海娃的父親海老大感到兒子有些異樣,再一次極目遠眺,終於讓他看到了,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海平面上那高聳入雲的風帆愈來愈清晰,一排大約十條巨大的海船正全速朝錢塘灣駛過來。

第一個出現海老大腦海裡的是“倭寇”這兩個字,他十歲的時候,倭寇在浙東沿海燒殺搶掠,他的母親被那些沒有人性的畜生輪姦致死,父親爲救母親,也被倭寇殘忍的殺害,他這一輩子在仇恨中長大,後來倭寇之患平息,這纔有了平靜的日子,報仇之心也淡了少許,想不到有生之年,倭寇再次犯邊,海老大頓覺渾身熱血上涌,雙目通紅,死死的盯着急速行駛過來的朝廷艦隊。

“海娃,快掉頭回去報信,倭寇來了!”海老大呼吸急促,衝海娃大喊一聲道。

海娃一個激靈,趕緊調整風帆,調轉船頭,往回駛去。

“爹,真的是倭寇嗎?”海娃忍不住問了一句。

“爹難道騙你不成,在東海,也只有倭寇和海盜有這樣的大船,他們通常僞裝成商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你爺爺、奶奶就是死在倭寇的刀下。”海老大雙目殷紅道。

“可朝廷不是早就平息倭患了,怎麼還有倭寇呢?”海娃的腦子比海老大靈活多了,雖然生長在一個樸素的漁村,海娃一項被村裡的大人孩子認爲是最聰明的人,是將來接任村長的最好人選,但又有誰會知道,就是因爲這一句話,一個原本連大字都不識幾個的打漁小子會成爲帝國赫赫有名的海軍將領,顯然,人生的際遇總是那麼奇妙!

“對呀!”海老大也不笨,經兒子這麼一提醒,他也開竅了,倭寇早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近年來都聽說是紅毛的洋番們偶爾扮作海盜上岸搶劫,幾年前害鬧的挺兇,還驚動了朝廷,派兵圍剿過,那段時間,沿海沒有漁民敢單獨出海捕魚,他海記得那段日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好不容易纔熬過去,村裡面還餓死好幾個人了,這兩年可捐雜稅是越來越繁重了,所幸的紅毛番子被福建的鄭大侯爺給收拾了,沿海比較平靜,海盜都很少見,至少很少有海盜跑到錢塘灣來,錢塘指揮使秦如海秦大老爺雖然吃人不吐骨頭,但保衛一方安寧還是蠻稱職的,尋常海盜哪敢跑到這裡來撒野!

不過,就算對方不是倭寇,這麼大一支船隊也不是他們父子惹的起的,海老大自然是吩咐海娃拼命的加快速度往回趕。

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8章 九·一八(二)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12章 演變(二)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三)楔子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8章 日審(二)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2章 各懷心機(一)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3章 故人(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3章 兩淮鹽商(六)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9章 勒索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1章 三方會談(三)第12章 東林黨(二)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10章 戰局(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一)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3章 湘西局勢(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0章 如瑩分娩(一)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9章 血戰(二)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三)第8章 九·一八(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9章 主動權(二)第2章 各懷心機(一)第7章 夜審(三)第9章 後金妥協(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12章 喜事連連(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4章 黔驢技窮(四)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1章 廢除八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