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圍困南京(四)

在俞光傑的眼裡,朝廷沒有絲毫的勝算,袁崇煥本是善守的名將,北朝命他做南征統帥,再明顯不過了,就是用他的沉穩,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對南京形成合圍,要擊敗這樣一位當世名將談何容易,接到聖旨的他覺得此次領兵出征是他一生中最前途渺茫的一次,不過旨意他還得遵守,不然他一家幾十口就會步周士樸周侍郎大人們的後塵了,就算自己戰死沙場,起碼保住了家人,給俞家留下一條血脈,想到這裡,俞光傑翻身跨上戰馬,率領魏忠賢調撥給他的五萬大軍出東門,往鎮江府而來。

得遇明主,一展平身所學抱負,光宗耀祖,這是每一個讀書人心中最嚮往的事情,洪承疇也不外如是。

站立兩千料的中華寶艦號上,迎面吹來潮溼的海風,洪承疇內心起伏不定,心潮澎湃,躊躇滿志。

鄭南生和宋獻策都是第一次登上中華寶艦號,面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他們眼中充滿了好奇,高聳入雲的風帆,先進的航海羅盤,尤其是船艙兩側兩派側舷精鋼鑄造的火炮,掀去炮衣,露出黝黑的炮管,寒光閃閃,令人生畏,朝廷能造出如此水戰利器,何愁四海不平?

“大帥,陳艦長請您過去商議登陸事宜。”鄭南生悄然站立在洪承疇的身後,傳話道。

大海,我洪承疇終於見到你了,以後我將與你一同生活,一同戰鬥,洪承疇內心感慨萬千,他有預感,自己後半生將與這浩瀚無邊,兇險莫測的大海緊密相連,從江防大臣到海防大臣,他就有了這樣一個覺悟,當今皇上是個不甘寂寞,雄心勃勃之人,開海禁,造船艦,無不昭示着對海洋的強大野心,爲什麼紅毛的洋夷拼命的要跟天朝做生意,開展貿易,皆爲一個利字,在巨大的利潤面前,任何風險甚至生命都將變得無比脆弱,皇上不愛財,否則也不會將內府交到戶部手裡,那他想要是什麼呢?他究竟想把大明朝帶向何處呢,這個問題他一直在思考,就目前來說,皇上每一項決定都是無比正確的,難道皇上想四海征服,將那些未開化的蠻荒之地納入大明國土嗎?想到這裡洪承疇一陣心慌,有一陣興奮,想到自己可以爲朝廷開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勳,但另外一方面,他感到恐懼,如果皇上真的窮兵黷武,對外不斷征伐,以至民不聊生,自己又該如何?

“哎!”洪承疇嘆了一口氣,心道,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國土未平,都想到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了,皇上年紀輕輕,身邊不乏忠臣良將,有他們輔助,又豈會輕易走上那條路,自己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大帥爲何嘆氣?”鄭南生詫異的問道。

洪承疇回頭笑答道:“沒什麼,就是有點感觸而已,我這個海防大臣當了有些時日了,今天才算有名有實了。”

鄭南生揶揄一笑道:“恐怕大帥還得有名無實一段時間,接下來我們可又要登陸了。”

“是呀,還要登上一段日子,不過也快了。”洪承疇笑笑問道,“軍師呢,怎麼就你一個人?”

“軍師在作戰廳跟陳艦長研究登陸地點,選了幾個,最後還得由大帥您來定。”鄭南生道。

“哦,登陸地點要慎重,走,一起回去。”洪承疇臉色頓時凝重起來,剛纔輕鬆寫意的表情立刻消失了。

諾大的作戰室內,宋獻策和東海艦隊第一艦隊的艦隊長陳光兩個腦袋湊在一起,對着一副浙東沿海區域地圖指指點點,小聲商量着什麼,神情極爲投入,絲毫沒有察覺洪承疇和鄭南生兩人已經靠近他們。

宋獻策忽然擡頭看到洪承疇一張笑臉,忙直立身軀道:“回稟大人,屬下跟陳將軍仔細研究過,適合,適合大軍登陸的地點有四個,一個直接在錢塘登陸,另外一個是往北偏一點的海寧,再就是再往北的乍浦,這三個登陸點都在錢塘江出海口以北,還有一個是紹興府的蕭山。不過大人,如果我軍是以佔領杭州府爲目的的話,這一個登陸地點完全可以捨棄,登陸之後還要在跨過錢塘江,能直接在杭州府登陸,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洪承疇點了點頭問道:“另外三個呢?”

“直接在錢塘登陸難度較大,而且錢塘縣駐紮了一支大約兩千人的軍隊,由錢塘指揮使秦如海統帥,此人早年曾在俞大酋麾下任過把總,防守反擊登陸作戰很有一套,爲了穩妥起見,屬下建議不要從錢塘縣直接登陸。”

“嗯,秦如海這個人本帥聽過,本帥在皇上面前立下軍令狀,登陸一戰不容有失,許當穩妥。”洪承疇認同道。

洪承疇和宋獻策一致放棄在錢塘直接登陸的巨大誘惑,把目光投向另外兩處,先說海寧,他的北面是鹽場,駐有海寧衛,兵力大概在千人左右,平時是看看竈戶,打擊地方惡勢力,很少有戰鬥任務,而且離臨安城不過兩日路程,動作迅速的話,在消息還沒有傳到之前,說不定就兵臨臨安城下了,乍浦太遠,雖然他有天然的港口碼頭,更加適合登陸作戰,但離臨安太遠了,一旦臨安城內得到消息,想迅速拿下臨安就困難了,時間上也不允許,所以洪承疇和宋獻策幾乎一致認定最佳的登陸地點就是海寧。

確定下登陸地點,洪承疇和宋獻策都把目光投向登陸艦隊的主將陳光。

“末將問題不大,洪大帥儘管放心。”陳光客氣道,他乃是水師名將陳磷之孫,承襲阻蔭不過是個錦衣衛千戶,朱影龍裁撤錦衣衛之後,發現了這個海戰人才,於是將其交給孫雲化,中華寶艦號建造完工後,他就成了第一任艦長兼艦隊長。洪承疇是海防的大臣的身份,雖然這個職務現在並無實權,但現在他節制自己,是自己名義上的頂頭上司,說不定哪一天就坐實了,因此他不敢對洪承疇有半分不恭,更何況洪承疇早已名聲在外!

第一批登陸部隊只有四千人,洪承疇將水師所有的大船都拉過來了,包括自己的旗艦“烈雲號”,還有被俘獲的戰利品,鄭芝豹的旗艦“海鯊號”,加上中華寶艦號,共五十多條船艦,滿載四千精銳的士兵,駛出長江,沿着海岸線南下。

“報告!”

“進來!”

“艦隊長,我艦隊右側大約十里發現一支艦隊!”

“什麼旗號?”陳光眉頭蹙了一下,問道。

“距離太遠看不清楚。”

“有多少艦船?”

“至少在五十條以上,全部都是雙桅的海船。”

“這麼多?”作戰室內四個人面色都凝重起來。

“我們已經進入杭州灣水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一支船隊在這裡出現呢?”陳光有些緊張道,雖然已經在海上試航有一段日子了,也跟幾股海盜交過幾次火,每次都是他的火力佔優勢,海盜船還沒有靠近就被他擊沉,但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要知道海上不比陸地,兇險程度更甚,小船吃大船的事情並不少見,突然出現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絕對不是偶然的。

“陳將軍,會不會是海盜?”鄭南生不熟悉東海情況,詢問道。

“不會,在東海海面上能擁有這麼大一支船隊或着艦隊,絕對不可能是海盜。”陳光解釋道。

“那會不會是上了岸的海盜?”洪承疇心中一動,一股不詳的預感涌上了心頭。

“鄭芝龍!”鄭南生失聲驚呼。

“很有可能!”陳光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這個時候他忽然覺得作戰室裡面熱浪滾滾,整個人如同放在火盆上烤一般,分析道:“在東海,能湊滿五十隻雙桅四百料以上的海船的就只有三股勢力,一股是福建的鄭芝龍,一股是澳門的葡萄牙人,還有就是紅毛番荷蘭人。”

“葡萄牙人的船隊一般在南洋和日本,荷蘭人與福建鄭芝龍交惡,雙方有過幾次惡戰荷蘭人的艦隊不可能出現在這裡,他們不可能通過福建海域,剩下的就只有鄭芝龍了,也只有他有這個實力,擁有這麼多大海船。”洪承疇越說心越往下沉,要是真讓他說中了,鄭芝龍的船隊來杭州灣想幹什麼?

“報告,艦隊長,對方似乎也發現了我們,正全速向我艦隊靠過來!”

“命令,呈防禦隊形,準備戰鬥!”陳光大聲下達命令道。

整個艦隊頓時變換陣型,火炮掀去炮衣,拉開兩側炮窗,黑通通的炮口齊齊對準波瀾壯闊的大海,只待一聲令下,憤怒的炮彈就會將敵人的船艦撕成碎片,通通葬身魚腹。

甲板上,洪承疇三人迎風站立,不需要通過望遠鏡,他們已經看到對方龐大的艦羣,通過望遠鏡,更是一眼看清楚對方船桅上高高掛起的黑色戰旗,迎風飛舞的“鄭”字告訴所有人,他們的主人正是閩南侯鄭芝龍。

“看來,我們遇到麻煩了!”洪承疇處變不驚道。

“大帥我們手上也有十門火炮,不如……”宋獻策建議道。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捨不得那點家當,通通拿出來,交給陳光艦隊長,讓他安排!”洪承疇一揮手道,從望遠鏡中,他已經可以看到對面船艦上兵員奔走調動的身影。

第6章 再起波瀾(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11章 寧遠(二)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6章 睡了李箐(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3章 直搗黃龍(四)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4章 雙賢第4章 脫身(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4章 真相(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5章 省親之路(二)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4章 意外收穫(四)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5章 兩個朝廷(二)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4章 雙賢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一)第2章 賜婚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14章 年關(二)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6章 特種作戰(一)新書發佈了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3章 故人(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五)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2章 後金求和(二)第4章 迫從(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6章 救美(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2章 幕後操控(二)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三)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