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敲詐鹽商(一)

朱影龍他們幾個人來的比較早,加上見面會時間定在中午,根據中國人固有的習慣,大人物從來不會提前,只會落後,所以即便瓊林苑門口是門庭若市,可真正上臺面的人物一個沒來,官員就更不必說了,還不知道在那戈溫柔鄉里窩着呢。

大概是朱影龍這身打扮太醒目了,還是身邊易容後的程懷秀沒有能夠掩飾住自己絕代風姿,還是海氏兄弟這塊頭太引人注目了,總之他們這一行無人一進們就惹來不少人的目光,有鄙夷的,有豔羨的,還是搖頭嘆息的,甚至還有貪婪的。

“三爺,那邊有張空桌!”循着海澄信老實憨厚的聲音望去,果然在那拐角末出,迴廊盡頭一張孤伶伶的老桌空着,上面點點綴綴的布了幾碟瓜果和糕點的零食。

真要是冷眼來看戲,朱影龍肯定會選那張桌子,不再人堆裡,也沒人注意,不顯山,不露水的,再合適不過了,可他是目的的,真要是坐到那裡去,還有人問津嗎,不是什麼都聽不到嗎,因此朱影龍衝着海澄心搖了搖頭,徑自往大堂之中最熱鬧的地方走了過去。

“三位老兄,什麼說的這麼高興,這還有一個位置小弟可否坐下!”朱影龍快步上前,昂首挺胸,上前拱手抱拳,臉上還掛着不卑不亢的笑容。

中間那三個肥碩身軀的鹽商們這交談甚歡,吐沫星子橫飛,冷不丁的被人打斷了,俱同時擡頭,看到了朱影龍那張掛着恬定笑容的臉,俱是一怔,揚州城內還有這樣氣度不凡的人物?

“你也是鹽商?”靠近朱影龍的那個肥碩身軀的主人不自然的將身軀往後挪了一下,似乎有些自慚形穢。

“小弟正是!”朱影龍稍稍彎腰道,在茶樓的教訓深刻,自己一副鄉下土包子的打扮,別人還不拒之千里之外,那還會跟你說話,因此他馬上改變了形象,氣質一變,形象立刻改變。

“兄弟請坐!”中間那個年長的似乎是三人之首,他這一發話,旁邊兩人都默不吱聲,算是默認了朱影龍暫時跟他們同桌。

朱影龍感激的抱了一下拳,拉程懷秀坐了下來。

“這位是?”朱影龍右側的那鹽商看程懷秀也跟着坐了下來,發話問道。

“這是賤內,非要跟着來見一見皇上是什麼模樣,執拗不過,小弟就帶着過來了。”朱影龍呵呵一笑,尷尬的解釋道,剛纔進來的時候就掃視了大堂中,發現大多鹽商都是單身前來,帶子女的都很少,更別說帶老婆過來的了。

同桌的三位互相對視了一眼,相視一笑,中間的那鹽商道:“賢伉儷如此恩愛,真令老哥我們三個羨慕呀!”

“讓三位老哥見笑了。”朱影龍呵呵一笑,掩飾去自己的尷尬,倒是程懷秀落落大方的朝三人盈盈一笑,然後款款柔情的瞥了朱影龍一眼,道:“是我央求他來的,咱們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皇上一面,今天有這個機會,怎麼能錯過呢?”

“還未請教兄弟名諱?”

“小弟姓黃,家中排行第三,賤內姓陳,未請教?”

“哦,原來是黃兄弟,黃夫人,老哥我姓周,他們兩個一個姓吳,一個姓王。”

“原來是周老哥,吳老哥還有王老哥,幸會,幸會!”朱影龍站起來重新熱情的見禮道,程懷秀也跟着站起來給三人盈盈道了個萬福。

“黃兄弟好福氣,娶了這麼一個知書達理的好夫人!”吳炯輕聲讚歎了一句,剛纔程懷秀已經悄悄的將三人姓名告訴了他,中間那最年老留着花白山羊鬍須的姓周,名不羣,也是揚州城內的名人,此人不佔私,舉人出身,有些風骨,周不羣左側的也就是剛纔那吳炯,落第秀才,風月場上的常客,早年曾家道中落,後來從商之後有些起色,就是流連風月場所,氣血兩虧,典型的藥罐子,右側的名叫王福,光腳板出身,從挑鹽做起,幾十年奮鬥下來,到讓他掙下幾十萬的家業,身材有些佝僂,早年挑鹽落下的毛病,這幾年發福了,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

對於吳炯的稱讚,朱影龍嘿嘿一笑帶過。

“剛纔看三位老哥談興正濃,小弟冒昧打擾,不知三位老哥所談何事?”朱影龍詢問道。

“黃老弟,你也是鹽商,不會不知道吧?”周不羣微微一驚,詫異的問道。

“哦,不是,家父有些不舒服,所以才把小弟差遣過來,家裡的生意小弟很少關注。”朱影龍連忙解釋道。

“原來如此,難怪!”吳炯嘖嘖幾聲道,心道,原來是代父出席,難怪不懂規矩,這種場合哪能帶夫人?

“老弟可有功名?”周不羣問道。

“有,小弟不才,四年前應天府鄉試二甲十六名!”朱影龍信口胡謅道。

“哎呀,失敬,失敬,老弟年紀輕輕,真沒看出來,難怪,難怪!”周不羣兩眼放光道,跟秀才同桌已經是勉爲其難了,跟個大老粗坐在一起就有些不舒服了,現在碰到一個與自己在同一線上的,周不羣對朱影龍的印象頓時好了許多,語氣也熱情了許多。

“老弟,令尊大人臨行前有沒有交代你什麼?”吳炯突然低首小聲問道。

“交代什麼?”朱影龍有些茫然道。

“銀票呀!”

“銀票!”朱影龍驚訝的看着三人,來見皇上,帶什麼銀票?

“老弟真的不知道?”沉默了半天的王福也驚訝出聲了,剛纔大概是因爲自己不會說話,一直沉默的吧。

連程懷秀都有些驚詫的,不過在三雙眼睛面前,她也不好提醒朱影龍,只能跟着露出一絲不解的眼神。

“今天雖說的聖上與咱們這些鹽商見面會,其實,這樣的鹽商召集見面會每年都有一次,令尊大人不會沒有告訴你呀!”周不羣奇怪的道,揚州城內姓黃的鹽商也有好幾個,一時間,他也猜不出朱影龍是出自哪一家。

也難怪朱影龍不知道,每年揚州所有的鹽商都由三大總商召集,商議如何瓜分兩淮鹽場的官鹽鹽引,除了內府採辦和對王侯貴戚的賞賜,今年兩淮鹽場將有近一百八十萬左右的鹽引交給鹽商們去經營,三家總商分去約一百七十萬左右,剩下的十餘萬是留給揚州本地鹽商的,而三家總商雖然實力雄厚,也不可能把一百七十萬鹽引都吃下去,而且他們手底下也有許多鹽商,這就涉及到一個分配問題,因此就產生了“鹽引”買賣,這裡頭其實許多鹽商都是二道販子,其實他們根本拿不到鹽引,怎麼辦,要做生意,只能從那些能拿到鹽引的人買,向周不羣這樣的,官面上拿到的鹽引也就五千左右,但買到的鹽引卻在兩萬以上,不然他這個生意就會嚴重縮水,維持不下去,因此這種鹽商聚集會,也就相當於鹽引流通大會,一引鹽引買到最貴的時候能賣到五兩銀子,比如說三大總商,他們從官府手中拿到大量的鹽引,其實他們不自己經營,都是賣給下面的鹽商,下面的鹽商憑鹽引到官府拉鹽,而他們不需要,官府有他們的記錄,直接拉鹽,這樣一來,本來官府勘合發出的是一百八十萬鹽引,搖身一變就成雙倍了,這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結,鑽朝廷鹽法上的空子。

本來朝廷規定,各鹽場定出每年生產的數目,由公家收買,稱爲“正鹽”,支給工本。正鹽每引四百斤,支給米一石。洪武十七年以後,改米給鈔,兩淮兩浙每引兩千五百文錢,其餘各處兩千。官鹽的運銷,招商承辦,以引爲單位,每引納米若干,收米入倉後,發給鹽引,註明數量、取鹽地點、運銷區域。販賣完畢,五日內應將鹽引繳銷,以防一引兩用。在正鹽中又分“官鹽”與“客鹽”兩種:運至官倉,以供政府正用的,稱爲官鹽;由引商憑引支取,合法運銷的,稱爲客鹽。此外便都是私鹽。客商販鹽,鹽不離引;否則亦作私鹽論,處罰甚重,販賣者處絞刑,買私鹽食用的,罪減一等,也要充軍。

但正應了那句話,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鹽引的發放控制在官府的手裡,官府不願意發給你,你還真就沒有辦法,所以鹽商最關鍵的是賄賂好管發鹽引的官員,於是暗箱操作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膽大,正常的官鹽運作造就被官商勾結破壞的乾乾淨淨了,他們早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網,欺下瞞上,不是沒有正值的御史參奏過,可惜的事都是石沉大海,皇帝估計見都沒有見到,朱影龍登基後不是沒有關注道兩淮以及天下鹽務上的貪污舞弊,甚至把他最得力的沈溪空降到兩淮,他雖然也提供了不少證據,但也極力勸阻朱影龍在鹽務上不能操之過急,朱影龍自己也覺得整頓鹽務的時並不成熟,於是他才產生了借南征的機會,親自來看一看鹽務到底糜爛到什麼程度,沒想到居然會讓他震驚到這個程度,這些鹽商們都是在挖國家的牆角呀,他怎麼說兩淮鹽廠年產那麼多食鹽,居然有一半莫名其妙的不見了,原來竟是這樣,鹽商們不富才見鬼呢!

當然還有一些,只要官府裡面有人,一引兩用,三用都沒有問題,這些伎倆周不羣三人絕對不會對朱影龍說的。

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6章 張榜求醫(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2章 各懷心機(三)第12章 喜事連連(一)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5章 兩個朝廷(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1章 三方會談(三)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2章 各懷心機(三)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10章 如瑩分娩(一)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7章 生擒卓巴(二)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4章 黔驢技窮(四)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5章 悲城南京(二)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8章 九·一八(三)第10章 登陸琉球(二)第4章 黔驢技窮(三)第4章 挑撥(二)第2章 各懷心機(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8章 九·一八(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五)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3章 軍校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7章 刺客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7章 班師返京(五)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7章 南下(一)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8章 交換(二)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2章 整合(二)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7章 開戰(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1章 甦醒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6章 圍困南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