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星火基金(一)

“啓稟皇上,今年稅收只有一千兩百萬兩左右,除去官員俸祿和各級衙門的必要的開支,加上查抄福王所得,可供使用的銀兩不足千萬,雖江南數省還爲納入考慮,去年朝廷也有些結餘,加上皇上與民休息,三年不納田賦的政策,老臣認爲,如果情況一直這樣下去,沒有江南幾個賦稅大省的支撐的話,恐怕只能再支撐一年,而如果要打仗的話,時間更短!”孫慎行才當了一年的戶部尚書,比在邊關餵馬還要辛苦三分,善於精打細算的他說出來的並非是危言聳聽之詞。

“那我們與察哈爾、後金的交易獲利如何?”朱影龍也頭疼這個問題,國家這麼大,處處都要花錢,當家的容易,管家的難,這個他是知道的。

“回稟皇上,雖然這次交易我們獲利不少,但皇上早已將其納爲明春南征之軍費,老臣沒有計算在內!”孫慎行回答道。

“有多少?”

“大約五十萬兩左右。”

“可供十萬大軍用多少天?”

“沒有戰鬥的情況下,單是行軍消耗,五十天,如果與敵交戰,十天便可告罄。”孫慎行顯然早就做過了計算。

朱影龍頓時愁了起來,熱兵器模式下的戰爭就是在燒錢,這還算起步價格,真要諸兵種都建立起來,陸、海、空聯合作戰,還指不定要多少錢呢?

“皇上,其實可以縮減一半費用的。”孫承宗突然站出來叩首道。

“怎麼縮減?”朱影龍心中一喜問道。

“其實朝廷新軍裝備的全部都是新式火器,不管是僞明還是北面的後金都不能達到,所以我們的消耗完全縮減一半,也可打敗對手。”孫承宗道。

“對呀!”朱影龍一拍大腿道,熱兵器對冷兵器,那是質的飛躍,三千八國聯軍打的僧格林沁五萬蒙古鐵騎丟盔棄甲,沒有必要將京營新軍全部都拉出去,一半南下就夠了,這樣算起來,五十萬兩銀子至少可以用一個半至兩個月,如果再能籌措五十萬兩,三個月絕對沒有問題。

當然這只是一個表面數字,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可不能用以戰養戰的做法,而軍費以外的消耗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樣一大筆錢從哪裡來,又是一個大問題。

下朝之後,朱影龍一直在想錢的問題,四川平叛需要錢,戰後重建也需要錢,平貴州、雲南也需要錢,湖廣穩定下來,接下來是向南還是向東,還要等熊廷弼回京問一問他的意見。

秦良玉揮軍與蜀王叛軍交戰的消息傳來總算讓他這個皇帝喘了一口氣,現在他犯愁的一是錢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慢慢考慮想辦法,各地藩王蠢蠢欲動的情形他也不怕,集合了錦衣衛和東廠爲一身的暗影是絕對不會讓第二個蜀王出現的,如果不是四川自成一系,暗影滲透的太慢,假如再緩個一兩年,蜀王根本就沒有機會造反,現在還多了一個李永貞,朱影龍一直很頭疼,前朝遺留下來的那麼多太監幹什麼,他們多數打小就去勢,放出宮,連基本的謀生技能都欠缺,做鷹犬最合適不過了,將來也讓他們學學三寶太監,下西洋,做間諜最好不過了,餘熱發揮完了之後,再回來養老,辦一個太監養老院也不錯!

還有一個犯愁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置洪承酬,洪承酬假裝中毒,連他也騙,他心裡明白他這麼做也是爲了騙過苗人的眼線,本來鄭南生的那份奏摺也應該屬於機密,但再機密總有泄漏的一天,被看不慣洪承酬的幾個大臣知道了這件事,聯名上奏要求治洪承酬的欺君之罪,最起碼也要奪了其平叛大臣的職務。

臨陣緩將,本就是兵家大忌,可這些人還真有他們自己的一套理由,平苗方略已經初步完成,洪承酬身爲海防大臣,不應該再擔任平苗大臣,朱影龍想來想去,還是徹底的將軍政分開爲好,再這樣下去,被這幫無知的腐儒們鬧下去,國家遲早會壞在這些人手裡,他們可以誰做皇帝就向誰磕頭,做奴才,但整個漢民族不可以。

所以撤換洪承酬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問,於是下了一道功過相抵的聖旨下達了,同時加秦良玉爲太子太傅銜,四川總督,總領平蜀事宜。

一個女人做到封疆大吏,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了,詔書下達,頓時天下譁然,秦良玉本就二品總兵官職在身,屬於武官系統,而總督一半都是有文官兼任的,熊廷弼雖是武官,但確實是進士出生,地道的文官,只不過文武雙全罷了,而秦良玉身爲女子,因丈夫身故,兒子年幼,挺身而出,才得以施展才華有今日之地位,嚴格算起來她還不僅是武官,而且還不是漢官,秦良玉原是苗女,後夫婿雖是漢人血脈,實則歸了土家,朝廷任命一個異族土官任四川總督算是開了先河了,尤其對方還是一個女子,朝堂之上註定要鬧個天翻地覆,他本來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都將是驚世駭俗的,先打預防針也好,秦良玉的事情很好解決,就當時暫時的權宜之策,等平蜀之後再撤換,想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們也無話可說,只要使之變成了事實,那就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隨手翻開一本奏摺,是蓬萊巡撫孫元化的,上書說他根據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已經設計打造出第一艘兩千料的寶船,(“料”是一種容積單位。參照明代史料記載的寧波府400和500料戰船的尺度,“二千料海船”排水量1000餘噸。)並採用側舷火炮,奏請皇上將船上八十八門火炮裝運上船,並奏請天子給其命名。

昔日三寶太監七下西洋,所依仗的就是寶船,這種代表了中國當時最高造船技術的艦船,處在了世界領先地位,可惜的是隨着朝廷禁止海上貿易逐漸失傳,僅在宮廷檔案資料中有所記載,朱影龍決心用自己的造船技術造船,下令全國蒐集寶船的造船資料,歷時半截,終有收穫,再借鑑了不少西洋技術,比如橫帆、縱帆、側舷火炮等,有孫元化主持工作,又歷時近半年,終於造出了中西結合的艦船,寶船當初建造之時就軍民兩用的混合體,孫元化所造之新式寶船同樣保留了這一特點,由於財力有限,暫時只能造十艘左右這樣的新式寶船,現在已經脫胎換骨,改叫戰艦了,各式輔助船隻,如大福船、海滄、草撇船、開浪、艟樵、蒼山、沙船、廣船(又分烏槽和橫江兩種)、?八槳船、網梭船、漁船、鷹船、鳥船、蜈蚣船、喇叭唬船、兩頭船、鴛鴦槳船、赤龍舟、火龍船和破船筏等。總料位在四萬料以上,大小火炮約兩千餘門,預計需要三年時間,耗資千萬白銀以上,又是一個吞錢的怪獸。

隨着朝廷火炮生產速度的提高,從最初一個月四五門到現在每個月生產四十到五十門火炮不等,積攢下來,加上已經在使用的新式前膛線火炮也就兩百多門,孫元化一下子就要過去八十八門,說心裡話,朱影龍內心裡一下子還真捨不得,那可是近三分之一還不止的火炮呀,暫時放到船上又不能用,除非給他找點事情做做,實戰鍛鍊一下也好。

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11章 軍制改革(二)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11章 周王(二)第1章 早朝風波(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1章 開封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4章 形勢逆轉(一)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8章 觀戰(二)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2章 人才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5章 悲城南京(二)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7章 夜審(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9章 主動權(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一)第8章 九·一八(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5章 兩個朝廷(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9章 主動權(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11章 西南戰局(一)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5章 梁園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