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巾幗英雄(一)

四川石柱總兵府,今夜註定是不平靜。

縱觀整大明朝,女子爲將,並且史書留名的就只有現年五十六歲,二品都督僉事,誥命夫人,官拜石柱總兵官的秦良玉了。

接了聖旨後秦良玉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當即召來兒子馬祥麟命其去將他的兩位舅舅,也就是秦良玉二哥秦民翰、弟弟秦民屏過府商議。

色相俱全的酒菜已經已經在客廳內擺好,就等着甥舅三人過來。

未幾,一聲爽朗的笑聲傳來,秦良玉緊蹙的眉毛頓時些許舒展,眉宇間有些如釋重負的之感,起身往外迎了過去。

“二哥!”看到秦民翰那張略顯老態,精神還不錯的一張臉,秦良玉臉上綻放出笑容上前道,秦、馬兩家離的並不遠,兩兄弟都有官職在身,而且還都歸秦良玉管,所以兄妹感情非常好的,丈夫馬千乘去世後,她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如果不是兩位哥哥和弟弟的照應,或許她可能早就隨丈夫去了,大哥秦邦屏戰死在山海關,兒子帶兵巡關時,被敵軍的流矢射中一目,成了獨目,這些都是她心中抹不去的傷痛。

“三姐,怎麼你眼裡就只看到二哥,沒有看到我這個弟弟嗎?”老四秦民屏急步上前,臉帶笑意的埋怨了一句道。

已過不惑之年的秦民屏對自己這個三姐一半是尊敬,一半則是有點依戀,父親生了三男一女,想不到成就最大,也是最厲害的居然還就是這一女,小的時候他最喜歡的是看三姐秦良玉練武了,他最小,秦良玉出嫁之前是最疼他這個弟弟的,那個時候秦民屏還很小,只知道世上除了父母之外,就三姐對他最好了,當然兩個哥哥也對他不錯,相對來說,三姐對他的照顧要多一些,尤其後來秦良玉協助丈夫練兵,秦民屏也加入軍中,跟着秦良玉南征北戰,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都是他陪着秦良玉走過來的,因此秦良玉對這樣的一個弟弟的感情甚至超過了自己死去的丈夫。

秦良玉知道秦民屏在跟她開玩笑,難得一家人聚在了一起,秦良玉招呼二哥和四弟進入客廳落座,兒子馬祥麟作陪。

秦良玉的酒量和她一身的武藝一樣不讓鬚眉,可現在端方在她面前的酒杯裡面金黃色的酒液一滴都沒有動,秦民翰雖然是哥哥的身份,但不管是秦家還是馬家,都是唯秦良玉馬首是瞻的,就是酒桌上也是一樣,秦良玉不動,所有人都不動,就如同軍令一般。

“我剛剛接到聖旨,皇上委我貴州總兵之職,令我率軍進貴州平叛。”秦良玉緩緩的道。

“三妹雖然掛這總兵的頭銜,所轄不過石柱一地,兵不過萬,那貴州奢崇明和安邦彥加起來兵馬不下十萬,我們如何能敵?”秦民翰道。

“就是,難道朝廷是想讓我們去送死不成?”老四秦民屏一臉的憤然道。

“朝廷到並非要我們去送死,聖旨中說已經從陝西調撥三萬左右的青壯不日就開進四川歸我節制,兵器甲衣由四川總督衙門負責解決,還拔下了一百萬兩白銀的軍費。”秦良玉接着道。

“原來是這樣,可征剿奢崇明、安邦彥不是四川總督朱大人的事情嗎?爲何這次讓三妹你爲主帥呢,這顯然不合朝廷以往的規矩。”秦民翰疑問道。

“這真是我擔心的事情,我秦、馬兩家不想介入朝廷的政治鬥陣當中,唯有忠義和報國安邦。”

“三姐是擔心,朝廷可能是想用你來對付四川總督朱大人?”老四秦民屏腦筋靈活,眼珠子一轉道。

“大家都知道福王的下場吧?”秦良玉嘆息一聲問道。

兩兄弟和兒子馬祥麟具點了一下頭,福王案轟動天下,從福王府抄出來的財產簡直令天下震驚,這麼大的一件大案,民間至今還談論不休,如何不知?

“三妹,你是說蜀王他?”秦民翰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麼,駭然的看着秦良玉,聲音都有些顫抖。

秦良玉沉默不語,好像是默認了二哥秦民翰的推斷。

“民間有個流言不知道二哥和三姐有沒有聽過?”老四秦民屏也突然嚴肅起來。

“四舅,什麼流言?”馬祥麟忍不住問道。

“民間傳說,當今聖上不放心各地的藩王,因爲自己的帝位來路不正,怕他們造反,於是命人栽贓陷害各地的藩王,第一受害的就是福王,所以天下各王都提心吊膽,生怕下一個會輪到自己。”秦民屏解釋道。

“而諸位藩王中能有能力造反的藩王卻不是很多,遠在四川的蜀王就是其中之一。”秦民翰接過秦民屏的話繼續道。

“流言並不可信,福王就藩纔多少年,那麼一大筆財富真的就來自正路嗎,他在洛陽橫行霸道,欺行霸市,皇上只是抄家圈禁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倒是這些藩王們自己手腳不乾淨,自然怕皇上哪一天把帳算到他們的頭上!”秦良玉慍言道。

“那我們怎麼辦,蜀王和總督大人對我們秦、馬兩家不薄,萬一蜀王真的起事,我們該怎麼辦?”秦民翰爲難道。

“那只有舍小義,全大義了。”馬祥麟自由受母親教導,深受其忠君愛國之影響道。

“祥麟,什麼是小義,什麼又是大義,哪個是小義,哪個又是大義?”秦良玉頗爲欣慰的看了已過而立之年,越來越成熟的兒子一眼問道。

“娘,二舅,四舅,祥麟認爲,蜀王和朱大人雖然對我秦、馬兩家諸多照顧,其實他們的目的並不單純,如果娘手中沒有一支戰無不勝的白杆軍,恐怕人家連理都不會理。”

“說下去!”秦良玉雙目異彩連連,三十多年教子,一身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雖然兒子失去了一目,但能有今日之成熟冷靜,還能說出這樣一番深刻簡介來,豈能不讓秦良玉喜悅萬分。

得了母親的鼓勵,只剩下一隻眼睛的馬祥麟眼神中升起一絲自信,臉頰微紅,繼續道:“所以我秦、馬兩家不過是人家手中的一枚棋子,忠於他們,就是小義,而當今聖上是天下共主,登基一年來,兩挫建酋,奪回錦州,逼其簽訂城下之盟,此舉讓久戰之地的遼東暫時平定了下來,祥麟看聖上並非就滿意現狀,只是實力不濟,不能北伐而已,在陝西,聖上不息耗千萬白銀安撫流民,使之歸田,現成效卓著,陝西境內日趨穩定,所做之一切都是爲了天下百姓,就算是聖上因爲國庫空虛,不得已動了查抄各地違法藩王的念頭,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再說,聖上並沒有將福王一家人如何,只是奪了一切封號,行動沒有自由,性命並沒有丟,可見聖上還是一位仁慈之君,所以忠於聖上纔是我秦、馬兩家的大義!”

“說的好,這纔是馬家的子孫,爲孃的好兒子!”秦良玉一拍酒桌,大聲道。

“祥麟說的是有道理,但這裡是畢竟是我們的家,蜀王四川根深蒂固幾百年了,如果稍有不慎,秦、馬兩家就會有滅族之災呀!”秦民翰雖然很欣慰外甥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但他擔憂家族存亡也沒有過錯。

“我猜想,朝廷既然給我下了聖旨,總督大人那邊朝廷定然也有旨意,現在三萬精壯未到,如果蜀王和總督大人真的行那謀逆之舉,少不得我秦良玉不念已往的情面了!”秦良玉多年統兵,積威早成,就連丈夫馬千乘在世的時候,都要讓她三分。兄弟二人看她已經有了決定,就知道事已成定局,沒有更改的餘地了,唯有全力支持了。

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8章 緩緩徐圖(一)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10章 吳三桂詐降上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五)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12章 袁崇煥(一)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12章 大龍興寺(四)第9章 新的一年(四)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9章 海蘭珠(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3章 故人(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9章 步步緊逼(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5章 藏寶圖(一)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7章 圍困南京(二)第5章 陝西流賊(二)第9章 突病(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9章 微服南巡(五)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8章 血戰寧遠中(一)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12章 東林黨(二)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6章 探監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4章 脫身(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三)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三)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8章 湘西長城(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3章 金屋藏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