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智取嶽州(二)

懷明一想也對,嶽州城內可是有一萬大軍,城下那支 千人,還有洞庭湖水師策應,怕什麼?只需三天時間就可搞清楚兵部調令的真假,給他三天糧草也沒什麼,當即下令調集五千人馬三天的糧草出城送過去,並且派出十幾個機靈點的斥候混在送糧草的隊伍裡查探一下虛實。

“老爺,您回來了!”日暮西沉,守在門口的管家楊祿一瞧見自家老爺的轎子回來,忙上去迎接道。

楊維垣伸手揉了揉暗暗發疼的太陽穴,左眼皮更是跳個不停,心中有股不祥的預感,鑽出悶熱的轎子,不耐煩的“嗯”了一聲算是迴應了滿臉笑容的管家的相迎。

楊祿是個善於也是察言觀色的人,他一瞧見今天的老爺兩條眉毛都擠到一塊兒了,必定是有什麼難解之事,識趣的退到一旁,閉口不言。

楊維垣回到府中剛坐下,準備喝杯茶,家丁匆匆來報,說府外有人求見。

“不見,不見!”楊維垣心中正煩,連聲道。

“老爺,那人說了,您如果不見他,恐怕烏紗不保!”家丁小心的道。

“什麼,我到要看看誰這麼大的口氣!”楊維垣正憋着一股莫名之火,啪的一聲,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來道,“去,把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帶進來!”

家丁如蒙大赦,飛快的奔去,不一會兒,帶進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楊大人!”來人面無表情的,見到楊維垣只是簡單的抱了一個 拳,算是見面了。

楊維垣見來人有些氣度,頗有來歷,只得暫時壓下心中的煩躁。不淡不鹹迴應道:“尊駕是?”

“在下是從京城來的。”來人平靜地道。

“京城?”楊維垣心中一突,現在的京城不就是南京嗎?

“請楊大人摒退左右!”來人似乎帶着命令的語氣朝楊維垣道。

楊維垣猜不透對方的來歷,看對方似乎是大有來歷,思考了一下,揮手讓管家楊祿和兩個在旁伺候的丫頭退了出去。

房間裡只有楊維垣和這個神秘的來客,只見這個神秘的來客,伸入懷中取出一塊令牌,朝楊維垣這麼一展示,楊維垣頓時由警惕的眼神換了一副諂媚的笑容,道:“原來是自己人!”

“楊大人。老祖宗最近發現湖廣地方局勢有些不穩,尤其是原來留用的那批官員,四川地朱??元正在圖謀收復湖廣,特命我前來提醒大 人。”來人小心翼翼的道。

“什麼?”楊維垣突然間有些明白先前那種不祥的預感是什麼了?

“楊大人,有什麼不對嗎?”來人詫異的問道。

“現在嶽州城南城外正駐紮了一支大軍,人數約四五千人,手持兵部的調令,前來嶽州城駐防!”楊維垣道。

“楊大人勿需擔心,這是老祖宗的暗中下的調令,打亂湖廣原有的軍事部署。便於控制這些有異心的人。”來人一臉輕鬆的道。

“果真是老祖宗暗中下地調令?”楊維垣似有不相信的問道。

“怎麼,楊大人懷疑我的話,還是懷疑我的身份?”來人不客氣地道,臉上已有微微不悅之色。

“可城下那位率軍的參將曾經是現在的四川總督朱??元的弟子。下官怕……”

“你怕什麼,嶽州城有一萬守軍,還有水師,區區四五千兵馬就把你嚇成這樣?”來人雖然官品不如楊維垣。但那是老祖宗跟前地人,自然高他一等,特別是近來魏忠賢爲加強自己控制區域裡的控制。不斷的往地方上派宦官監軍。還有什麼巡察使。南京城容納不了那麼多太 監,所以拼命地往各地派了。這些人到了各地之後,以搜刮民脂民膏爲第一要任,百姓苦不堪言,還有數目龐大地東廠密探,眼前這位就是 了。

楊維垣被魏忠賢發配到嶽州城來當這個知府,名義上他是升官了,實際上遠不如待在南京做他地六品御史來的風光。

“我不便干預地方軍政,地方上地軍政事務還是由高總兵和楊大人自己處理了,我也要告辭了。”來人突然朝楊維垣抱拳道。

楊維垣本想設宴款待一下來人,但來人堅持有要事在身,不能留 下,匆匆忙忙的出了知府衙門,消失在人海當中。

楊維垣又匆匆出府,趕到總兵高懷明的府上,兩人秘密交談了許 久,爲了保險起見,楊維垣不但對武昌派人詢問,並且還派出十幾波人向臨近的縣府打聽,問他們時不時有秘密調防這回事,兩三天工夫就有消息傳來,嶽州城城防堅固,單憑四五千人就想攻下嶽州城,似乎有點兒戲,這一點楊維垣一點都不擔心。

楊維垣卻不知道,他剛纔接見的神秘來客根本就是左良玉指使人假扮的,鑽的就是魏忠賢大肆派人監視地方的空子,這些人有明有暗,真假難辨,楊維垣離開魏忠賢身邊已經近一年,加上對魏忠賢的畏懼,雖然他不是什麼糊塗蛋,但匆忙之下,沒有識別出來人的真僞,不過此人生性倒也謹慎,倒是讓左良玉的智取嶽州的計劃有些受挫,不得不改變原有的策略。

左良玉的大軍真的是糧草不濟,帶的糧草太多,行軍速度自然會大大的減慢,一旦落在大帥攻打武昌之後,或者讓嶽州城有了警覺,那就難辦了,不得已纔想出這樣一個有明顯漏洞的辦法來,詐一詐嶽州城內的守軍,騙取三天的糧草,一旦攻擊嶽州不順利,他也不能坐以待斃,果然,嶽州城內的守軍既不敢放他們進去,又不敢擔負責任,楊維垣雖有些心眼,但並不識兵仗,總兵高懷明又是個庸才,加上他承諾暫不進城,生性膽小怕事的他絕對不會因爲幾百擔糧食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和幸福生活的。

糧食一到手,左良玉頓時改變策略,命令大軍飽食休息過後,決定夜襲嶽州,由於城中已經混入近一千軍隊,約定了子時煙花爲號,打開南城城門,放大軍進城。

子時剛過,城南的上空升起三多絢麗的藍色煙花,早已埋伏在南城門附近的五百軍士揮刀殺向南門,嶽州守軍不知道多少你沒打過仗了,尤其還是被人偷襲,頓時亂成一團,根本就不是偷襲之軍的對手,很快南城就失守,南城大門對左良玉大軍敞開了。

左良玉提大軍迅速入城,按照預先的部署,在先行混入城內的偵察斥候的引領下,將嶽州城裡面幾個重要的衙門控制起來,擒賊先擒王,只要抓住了嶽州城內的首要官員,羣龍無首之下,守軍不戰而降,左良玉總於以微弱的代價取得了嶽州,進而在洞庭湖水師將領不查的情況 下,盡數被左良玉設計,一網成擒,洞庭湖水師一舉被左良玉控制在手裡。

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4章 黔驢技窮(四)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3章 揭開謎底(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1章 返回(二)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4章 脫身(二)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2章 幕後操控(一)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9章 突病(一)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7章 開戰(二)第6章 救美(二)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3章 聖姑(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8章 九·一八(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3章 直搗黃龍(四)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11章 寧遠(一)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2章 後金求和(一)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一)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8章 遭遇一戰(二)第7章 刺客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1章 風雲變幻(一)第5章 藏寶圖(二)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0章 秦淮(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5章 真病(二)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12章 喜事連連(一)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8章 九·一八(二)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10章 沈家兄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