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湖廣戰略(二)

還是要吃的,不過要重新熱過以後再吃,陪熊廷弼父之後,朱影龍打道回養心殿處理政務,而熊廷弼則留下來陪女兒說說體己話,畢竟好幾個月沒見面了,父女倆總有些話要說的,不過估計很遼東兩場大戰脫不了關係,而且不說到天黑,宮門關閉之前是不會罷口的。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宦海沉浮的老傢伙哪一個不是鬼精鬼精的,要不死的都是中流砥柱,活下來的都是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呢?

韓爌就是這麼一個人,官場老油子,謹慎有餘,魄力不足,嚴格算起來他可是歷事四朝的老臣了,宦海沉浮幾十年了,經歷過三個皇帝,現在是第四個,雖然是內閣首輔大臣,其實他心裡明白,孫承宗當內閣首輔的時候或許有些分量,而自己卻實實在在的是一個擺設,但擺設不等於是白設,對新皇帝的心思揣摩的跟明鏡似的,新帝是個銳意改革的皇帝,如果不是自己年紀太大了,說不定也想着跟着這位可能成爲千古明君的皇帝大幹一場呢,而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幫助新帝穩住朝局,以他的威望壓着下面這些蠢蠢欲動不知死活的白癡們,對於皇帝晾着黃尊素的心思他早就看透了,是該找個機會提醒他一下,免得自己把自己給急出病來了,到頭來還不明白爲什麼。

這幾天早上的內閣會議的議題全都跟眼下朝廷的改革有關,皇上一句話說的輕巧,具體的工作,甚至制定章程其實還是內閣乾的,皇上根本就是一個甩手地掌櫃,只確定中心方向。拿大主意,細微的方面足足讓內閣大臣們足足討論了三天三夜才正是簽發各省,也有大臣在討論的時候一言不發的,比如刑部尚書楊鶴,這次官場改革,改的到最後,他的刑部只能管底下那些小官、小吏了,自然是一肚子的怨言,但是在內閣裡面他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單薄了,上面還有皇上。這是皇上推動的改革,嘿嘿,如果是內閣自己搞出來的玩意,恐怕早就吵翻天了。

改革地第一方針是給各地的主管官員減負,就是削權,輕裝上陣,第二個方針,明確各級官吏的責任,責任到人,說白了就是原來的你沒有的權力現在有了。但肩膀上的責任重了,第三,加大朝廷對地方的控制,第四條。這是沒有白紙黑字寫出來的,軍政逐漸分開。

地方權力分散的好處就是便於朝廷集權,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上貪污受賄,再就是朝廷嚴抓財權。地方官伸手的途徑斬斷了不少,他們地荷包也就癟了不少,按照朱影龍的想法。沒有砍他們的腦袋就已經夠仁慈的了。而且社會地發展還需要這些人。這些人手裡有錢,有知識。又有智慧,可以成爲改革初始動力,加上朝廷鼓勵經商實業,沒了官,這些人是不會坐吃山空,必然會想辦法賺錢,這個時候如果犯法就不會對他們客氣了,現在殺雞取卵的事情朱影龍可不做,雖然他們罪行罄繡難書。

會議還沒有開之前,韓爌就偷偷把黃尊素中途先喚了過去,聽黃尊素這麼一通氣,他今天在會議想要說什麼。頓時被嚇了一跳,驚出一身的冷汗,幸虧自己提前知道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黃尊素說的這個辦法其他人說出來都問題不大,就是下面地官員成天嚷嚷都無關緊要,唯獨內閣的幾位大臣口中絕對不能說出來,尤其是他這位吏部尚書現在更是一個字不能提。

黃尊素也就是想說之前先跟首輔大人通個氣,這也是官場上的規矩,韓爌聽了黃尊素這麼一說,心中大叫僥倖,幸虧官場上還有這麼一條不成文地通氣規矩,不然這個他這麼一拋出來,皇上一定會惱火異常,現在可能安然無事,以後恐怕會給他們小鞋穿,那可就糟糕了,自己也快退休了,臨了也要體面一點才行。

黃尊素聽了韓爌這麼已點撥,霎時明白過來,原來皇上是這個心思,自己這忙上忙下地,差點忙斷氣了,居然全都白忙活了,現在總算鬆一口氣了,看來這個通氣規矩還是有必要地,四朝老臣就是經驗豐富,自己還要修煉呀。

朱影龍現在還不知道這其中還有這麼一段小小的插曲,因爲他從永壽宮出來就去見熊廷弼去了,嫣紅幾乎找着一個時間跟他說這件事,等他知道事情之後,頓時就對嫣紅髮了一通脾氣,罵地嫣紅紅着眼睛一路哭泣跑出了養心殿,這麼重要的事情,她怎麼能因爲自己在妃子寢宮休息就不去稟告呢?

好在嫣紅沒有把大玉兒供出來,不然大玉兒恐怕這次不是挨鞭子,關緊閉這麼簡單的懲罰了。

如果黃尊素將這個辦法現在桶出去就麻煩了,朱影龍心道,實在沒有辦法,那就只有這麼辦了,不然能怎麼辦,皇帝一次壓不住臣子,就有第二次,關係到自己的權威,失去了第一次,下面的改革將會重重受阻,所有改革的第一步是關鍵,朱影龍絕對不容許自己的權威受到任何的損害。

幸虧韓爌及時攔住了黃尊素,這纔沒有釀成君臣精銳的對決,聽着韓爌的會議稟告,朱影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心道,薑還是老的辣呀,看來老薑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一些薑汁來的,心中不由對這位因妥協而接替首輔大學士的四朝老臣產生了一絲佩服和敬重。

“打三五萬精兵就可以了,守至少雙倍!”這是熊廷弼仔細想過之後給朱影龍關於拿下湖廣的兵員數字,可現在哪有這麼一隻大軍可供調用呀!朱影龍甚爲頭疼。

“傳順天府知府史可法進宮!”朱影龍想起了這位京城的父母官有日子沒見了,這可是一起走過來的心腹,說不定會給自己一些驚喜的想法來呢!

徐應元正待飛跑出去傳旨,朱影龍一句“慢着”,喝止住了他的腳步,道:“一併把在太學裡的黃宗羲幾個人都叫過來!”

徐應元看着朱影龍低頭又想了少許,拿起了一本奏章,這才知道沒有下文了,這才跑了出去。

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9章 主動出擊(一)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4章 原來是你(三)第4章 真相(一)第1章 三問(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0章 通州軍校(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2章 演變(二)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1章 三方會談(三)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4章 迫從(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8章 一網打盡(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五)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3章 新土地法(三)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4章 脫身(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10章 佈局天下(四)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11章 寧遠(二)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9章 海蘭珠(二)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9章 血戰(一)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八)第6章 定計第7章 南下(二)第7章 生擒卓巴(一)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7章 開戰(一)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6章 一統天下(一)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10章 湘西風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