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喜事連連(二)

年關,年關,這過年其實就是一個關,六部要統計一年的支出和投入,還要對來年的用度預算,雖然局勢平穩了下來了,但六部的官員們都是忙的腳不沾地的,整理卷宗,統計數據,由於發生了魏忠賢逼宮立儲這樣的動亂,所以許多事情後來接替的官員都不甚清楚,這就更增加了統計的難度,忙的是昏天暗地的,現在倒是朱影龍這個皇帝有些清閒了起來。

軍機閣成立之後,在武英閣正式掛牌,孫承宗、張國維等人正式在武英閣上半辦公,孫承宗接手軍機閣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裁撤京營,編練新軍。

京營原七十二衛組成,現在全部裁撤掉,改衛爲旅,借鑑戚繼光在薊州、昌平、保定、遼東四鎮練兵時候的編制,結合自己做遼東經略統兵的經驗,還有從朱影龍那裡的新式練兵方法,將餘下的京營官兵踢除老弱,在寧缺毋濫的原則下,共得精壯兵員六萬三千四百二十八人,編爲步兵十二旅,炮兵、車營各兩個旅,就步兵旅爲例,按旅、團、營、連、排、班的新式編制,這些名詞自然出自朱影龍的腦袋,對應的是原來的營、部、司、局、旗、隊,12人爲一班,設正、副班長,三班爲一排37人,設排長一人,三班爲一連,設正、副連長各一人,外加炊事後勤一個班,官兵125人,三連爲一營,設正、副營長個一人,書吏一人,營直屬炊事後勤、警衛兩個班,全營官兵一共402人,三營爲一團,設正團長一人、副團長二人,書記官一人,團直屬炊事後勤一個班、警衛一個排,共1360人,三團爲一旅,設正旅長長一人、副旅長二人,總書記官一人,旅直屬炊事後勤一個班、警衛一個連,共4217人。十六個旅官兵加起來共六萬七千餘人,其中部分步兵旅是少量步騎混合,缺員四千餘人,設募兵處從流民中募的精壯者加入。

編整完成之後,妥善安排被刷下來的老弱殘兵,願意耕地納糧的朝廷安排將衛所的屯田分給他們,朝廷負責提供種糧和農具等等,願意幹點別的,朝廷給予同等價值的銀兩讓他們自謀生路。

同樣那些被選進新軍的不但按月發軍餉,而且家中如還有人的,朝廷對待他們跟那些被淘汰的老弱一樣的待遇,原本缺口的四千不到三天就招滿了,此後連續數日這兵部的募兵處依然被人圍得水泄不通。

既然是新軍,那就得裡裡外外都是新的,從軍服、鎧甲到兵器都將全部更換,朱影龍有心要打造一支全火器的軍隊,所以這從上到下不變不行。

而這些所有東西生產出來最起碼需要半年的時間,如果裝備到形成戰鬥力還得需要半年的時間,還有培養下級軍官和高級軍官的在全火器的情況下如何指揮作戰以及戰鬥方式和方法,就算這兩者並排進行,最快也得一年半的時間,這支軍隊纔能有點樣子,要檢驗這支新軍是否能經得住考驗,成爲一支鋼鐵勁旅還要拉出來溜溜才知道,南京的僞明朝廷就是這支新式軍隊的磨刀石。

整編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要徹底完成,還要等到過年之後,整編將會歷時三個月,先是兵員到位,然後是遴選低級軍官,班、排一級的士兵自己推選,連、營一級的軍官軍機閣可直接任命,旅、團一上的須朱影龍欽定,而且這十六個旅分爲三個軍種,需要一個統一的指揮官,需要一個老成穩重,精通軍事有能對新式軍隊要求各方把握準確,陸皓天還太嫩了,孫承宗年紀大了,他身上的擔子也不小,所以朱影龍一開始圈定了熊廷弼,但須等他從寧遠回來,才能接手。

除夕之夜,朱影龍讓嫣紅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宴,將後宮中不管是自己的妃子,天啓帝的遺孀,劉老太妃一輩,光宗的妃子都聚集在一起,大家團團圓圓的過了個年,也讓朱影龍認識了一下這些準備在宮中等着老死的可憐女人。

大年初一,朱影龍在太和殿賜宴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君臣也算同樂了一回,從初二開始,往年都是六部填閣單,統計結算去年一年的朝廷用度,然後交給司禮監批紅,然後商討來年朝廷各項用度的計劃,而今司禮監批紅的權力已經沒了,今年自然不同,朱影龍不僅要求內閣六部計算接下來一年的用度,還要求他們起草年度計劃,讓他們列出條條框框來,將來年要朝廷要做的事情和要完成的計劃一一列出來,並且詳細到每一個月,朝廷每個衙門都要寫,六部衙門一級的提交內閣討論審議,一級一級送上審議,讓後批准按計劃執行,而且還要形成制度。

由於搞出這個新的制度,原本六七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卻拖了月尾才勉強拿出了一個所謂的年度計劃,朱影龍深知一個新的制度出來,不會一下子就能成熟起來的,慢慢來吧,急不來的。

而就在過完了元宵節,朱影龍就收到了劉宗周從蒙古察哈爾部發來奏摺,取得的成果自然是喜人的,與蒙古察哈爾的林丹汗達成這樣一系列的協議,看來劉宗周離開察哈爾之時,就是朝廷與後金達成議和協議之時,可這林丹汗提出聯姻這個要求讓朱影龍頭疼起來,有明一朝,好像並不忌諱與外族通婚,太祖皇帝還有幾位妃子是蒙古人呢,成祖皇帝的親生母親就是一個蒙古女子,曾經是元帝的一個妃子,所以漢蒙通婚應該不是問題,不過這沒見面就成親,也不知道對方長的什麼樣,高矮胖瘦都不知道,就把人娶回來,未免心中有點不情願。

再說了,光宗朱常洛,說起來應該是朱影龍這副皮囊的老爹,生有九女懷淑公主,七歲而薨,追冊。餘五女皆早世,未封。寧德公主,下嫁劉有福。遂平公主,天啓七年下嫁齊贊元。先正管着宗人,就剩下一個樂安公主,今年才十四歲(作者杜撰,人是有,但查不到具體年齡),天啓帝生有二女,即便是還活着,也不過四五歲,唯一可以能出嫁的就是這位樂安公主,自己這身皮囊的親妹妹了。

難道非要用和親這一招嗎?也得看自己這個妹妹願意不願意再說吧!

;掃描起點微信二維碼,全民搶答冷知識,拿勳章,贏大獎!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衆號“qdread”參與!各種大獎,輕鬆拿下!

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4章 真相(二)第7章 條件(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10章 登陸琉球(四)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5章 省親之路(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3章 聖姑(二)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12章 黃雀在後(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8章 日審(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7章 夜審(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8章 日審(四)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7章 絕代雙嬌(一)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9章 血戰(一)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8章 破臉(一)第12章 東林黨(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5章 風暴第4章 原來是你(三)第12章 演變(一)第10章 戰局(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1章 返回(一)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5章 省親之路(一)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3章 新土地法(三)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9章 主動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