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開封風雲(一)

魏良卿這一路上可謂意氣風發,每到一處都有大批的地方官員,士紳商賈的孝敬,這才還沒出直隸地界,他的腰包就已經鼓了一層,這真是秋風得意馬蹄輕,好不風光,候國興看在眼裡不免有絲絲的嫉妒,但人家是寧國公,魏忠賢的親侄子,自己不過是個假兒子,這樣一來就差出許多了,心中不禁想起出來的時候母親的交代,將魏良卿一路上的一言一行都紀錄在心。

李永貞表面上與這兩人融洽的不得了,內心卻是十分的警惕,由於四周都是魏良卿和候國興的人,即便身邊也有幾個心腹,出了京城,他就等於一個瞎子了,所以絲毫不知道太多外面的情形,自己現在已經成了衆矢之的了。

爲了寶貝侄子的安全,也爲了有足夠的力量致李永貞於死地,魏忠賢居然給魏良卿等三人派出了五百錦衣衛隨行保護,這些人大都聽命於魏良卿一個人,候國興本人也帶了大約一百多隨從,加上隨李永貞一起出宮的十幾個太監,隊伍一下在就達到了六百多人。

既然有李永貞隨行,朱影龍覺得沒有必要在他們去開封的路上動手,閹黨這些人什麼本事沒有,造謠誣陷的本事是無人能及,而且魏良卿路上走的越慢越能給在開封的孫承宗等人時間來從容佈置,讓魏忠賢造謠誣陷沒有了藉口。

李永貞一行六百多號人拖拖拉拉的走了十幾天才進入了河南境內,不日南下渡過黃河就到開封境內,開封府知府王紹微等人早已北上在黃河北岸的渡口迎接。

一行三人本來是李永貞爲主,但王紹微事先早就得到了通知,自然不會去巴結一個快要死的太監,對魏良卿是百般諂媚,金銀孝敬不在話下,更是話重金買了兩個清倌人在樓船上伺候他,飲酒作樂,胡天胡地,樂得魏良卿都以“老弟”稱呼王紹微,雖然王紹微比他還大上十幾歲。

船行靠岸,魏良卿在船上採了兩朵嬌嫩的鮮花,自然是神清氣爽,在王紹微等開封衆官員的簇擁下,一路趾高氣昂進入了開封城,惹得開封的衆百姓側目相向,指點紛紛,那氣勢比一個親王的儀仗還要盛大。

才進開封府的府衙,魏良卿就越權給王紹微下令,讓他將開封一地的凡是到了十六歲,十八歲以下的沒有嫁人的,有婚約只要還沒有完婚的也算的花名冊整理給他送過來,李永貞纔是此次選秀的主官,魏良卿這樣越俎代庖,已經讓李永貞非常氣憤了,但氣歸氣,他現在惹不起魏良卿,只能先隱忍不發,冷笑的看着魏良卿表演,他知道,這次出來他只需要帶一雙眼睛來看就可以了,其餘的事情他就是不聞不問都沒事。

花名冊的事情,王紹微早就準備好了,而且把田淑蘭的名字列在第一位。

魏良卿翻看一看,第一眼就找到了他要找的人,心中大喜,這個王紹微還真會辦事,回去一定給他在叔父面前替他美言幾句,他的目的就在此,剩下的他也不看了,指着花名冊問道:“本公都不認識這些女子,你來給本公、李公公還有候指揮史將這花名冊上的女子介紹一下,讓我們有個大概的印象,先刪掉一些不適合的,這樣選起來也輕鬆一些。”

“下官明白。”王紹微一臉含笑的將花名冊接了過來,首先指着田淑蘭的名字說道:“排在第一位的女子名叫田淑蘭,此女年方十六,生的是花容月貌,天香國色,在開封素有第一美女之稱,而且此女極富經商之才能,又有第一才能之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是不是信王與周王相互爭奪的那個女子?”候國興突然插口問道。

“正是此女子。”王紹微回答道。

“聽說此女先被他父親許配給了周王,後來信王不滿,將其接入信王府,周王爲此跟信王鬧的是滿城風雨,是不是?”候國興緊接着問道。

“是有這麼一回事,不過並沒有候指揮史說的那麼嚴重,只是這田淑蘭是信王爺側妃的妹子,也就是信王爺的小姨子,信王與周王有些小矛盾,自然不願意自己小姨子嫁給周王,所以這纔有了這出風波。”王紹微謹慎的回答道,他知道這候國興可是皇宮的那位的親兒子,他也是不能得罪的。

“如此女子美貌智慧並重,已經惹得兩個王爺大打出手,入宮豈不是要危險皇后娘娘的位置,絕對不能讓這個田淑蘭入選!”李永貞心裡如是想的,雖然他也知道了現在皇后跟信王可能已經聯合起來,他有怎麼會知道信王和張嫣之間的聯合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在李永貞的眼裡,世間的分合只有利益,一旦沒有利益,分離是必然,李永貞甚至懷疑信王是不是用這個小姨子進宮,取得天啓帝的寵愛,裡應外合,謀奪江山,因此他覺得有必要幫皇后一把,不能將此女選上,於是出口道:“一個女子居然能招蜂引蝶到能讓兩位王爺反目成仇,如此禍水紅顏怎能入宮伺候皇上?咱家建議把這個女子直接刪除。”

魏良卿的臉色陡然大變,誰說要把這個女子送給皇上享用了,如此絕色當然要先讓自己享用一下,看情形再決定送不送入宮中了,你這麼一說,豈不是連我都沒有享用的機會了,魏良卿真想當場殺了李永貞,但是此行他爲主,既然他這麼直接表明態度了,他也不好說什麼。

候國興一瞧這兩人一路上和和氣氣的,一到開封就對上了,說起來,魏良卿還是自己一路的,聽到又如此美女,他的心也癢癢的,呵呵一笑道:“有道是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既然王知府把此女排在第一位,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們三人畢竟不熟悉開封的人情,以我看,暫時不要下如此決斷,等見到人再說如何?”

候國興如此說,李永貞也沒有反駁的理由,於是冷哼了一聲,閉上眼睛不理魏、候二人了,把個王紹微捧着花名冊一臉尷尬的站在當場,笑的非常的勉強。

魏良卿看此情形,再讓王紹微介紹下去已經沒有必要了,吩咐王紹微將待選的秀女明天集中到府衙,臉色陰沉的第一個離開了。

到開封的第一天,李永貞就等於和魏、候二人公開決裂了

;

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7章 有鳳來儀(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9章 勒索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6章 獻身(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7章 撲朔迷離(四)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1章 赴遼(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三)第10章 佈局天下(四)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五)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8章 遭遇一戰(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三)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7章 班師返京(五)第5章 陝西流賊(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2章 白蓮教(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章 返回(二)第2章 出關(二)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9章 主動出擊(一)第9章 海蘭珠(三)第12章 演變(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5章 真病(一)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9章 主動權(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1章 赴遼(一)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6章 定計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9章 血戰(二)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1章 甦醒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5章 血戰長江(三)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6章 圍困南京(三)第5章 血戰長江(一)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2章 北伐伊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