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

張小公爺等人是回來了,但封賞一事內閣及禮部還在討論中。

禮部很多權限被拿走了,而這封賞一項卻被放到了他們手裡。

wωω ☢ttKan ☢℃O

這相當於也是一種補償,至少體現禮部一定的重要性。

只是可憐的張小公爺回來僅僅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弘治皇帝便登門了。

被從牀上拉起來的張小公爺滿臉陰鬱,弘治皇帝第一次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啊!小臣是人,不是器械啊!便是器械,也得修繕維護不是……”

張小公爺很是無奈,這特麼狗皇帝使喚人上癮了是吧?!

弘治皇帝一臉歉意,只是這老傢伙手上遞出的東西無比堅定。

幹活兒吧!騷年!你可是帝國頂樑柱哦!

我頂……頂住!

然而看到了弘治皇帝遞過來的卷宗,可憐的玉螭虎差點兒一口老血就噴地上了。

災民安置他得辦、籌建水務總司他得辦,探查海因裡希至歐羅巴的虛實他還得辦……

我……尼瑪!你乾脆砍我成十段,放我到處遊走得了!

帝國上下內閣到諸部成百上千號官宦,那全特麼吃乾飯的麼?!

“諸部及軍部資源你皆可調用,備案即可。”

弘治皇帝似乎也覺着不好意思了,擺了擺手嘆氣道:“朕也是沒轍啊!”

這句倒是實話了,國朝不是沒人。

可要辦這幾件事兒的,算來算去還真就小公爺最合適。

“關外安置倒是不用你去了,但籌集錢糧到明年還得你來負責……”

這事兒謝遷攬下來了,老傢伙也想要鍛鍊一番、出點兒政績。

但籌款這事兒老謝是真沒辦法了,除了跟國庫、內庫要錢他想不出其他法子。

從前可能會考慮徵稅,可現在……特麼皇家、勳貴跟讀書人都混雜在商賈裡。

想與從前一樣大把薅錢,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他沒轍了,自然就只能是財神爺張小公爺出馬了。

“小臣自當盡力,只是還需些許時間……”

其實張小公爺也頭疼,這特麼錢糧哪裡來他也得考慮啊!

畢竟說到底,他不是神仙。

擡手就能點石成金,也得想法子平衡多方面利益。

這樣人家才肯拿出錢來辦事,才能可持續發展不是。

水務總司的問題,除了錢糧之外便是師資。

好在這塊兒白昂基本可以支撐起來,調集此番有治水經驗的官員入京任職就是了。

與他們說好,若是想做學問的便留在京師做學問。

若是想到地方處理事務的,將來可以有一批外派至地方負責水務司理。

“陛下,國庫、內庫錢糧還能支應多久?!可否到明年春闈?!”

張小公爺沉吟了會兒,對着弘治皇帝開聲問道。

弘治皇帝自己肯定是不知道的,他只能是回頭望向了蕭敬。

“國庫、內庫,恐怕支應至歲前便將告危……”

蕭敬垂首對着張小公爺,低聲嘆氣道:“糧爲要緊,銀錢倒是還有。”

“如今各地糧價皆有漲幅,靠各家貨殖總會以糧壓下。暫時不虞……”

但時間久了就不好說了,這是蕭敬沒有說出來的話。

張小公爺也知道,這便是統一了貨殖會的好處。

“若是能支應一二,小臣便先往夷州看看罷!”

張小公爺沉吟了會兒,決定先去夷州。

“正好西南之地今年收成似乎不錯,當可以調配一些糧秣回京支應。”

隨即,張小公爺便把自己的思考說了一遍。

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先往夷州探查海因裡希的虛實。

夷州正好也是產糧之地,實地考察一番後再與錢能調配一批糧秣從海路回京。

此番前往還可以順路查探西南諸國,一方面南洋諸國如今看安南等國覆滅恐懼異常。

今年多番災情,他們卻常來朝禮。

弘治皇帝不好開口跟他們要錢糧,張小公爺倒是琢磨可以從這方面做文章。

這些事情定下來之後,便是要開始準備了。

水師是現成的,這次出發倒是不需要帶多少人。

姬武將們修養了幾日,反而是蠢蠢欲動想跟着自家殿下出去冒險。

弘治皇帝這邊很快的召開了內閣小會,又帶着張小公爺到軍部去。

軍部目前還需要進行改革,首先便是這一批畢業出去的軍院生需要分配。

其實便是軍卒的招募,現在軍卒已經成爲了熱門職業。

進入軍伍那不僅收入高且身份也高,隨着弘治皇帝不遺餘力的提高軍卒地位。

如今大明開始漸漸的,擺脫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概念。

甚至有人打聽如何入軍伍,因爲入軍伍能識字啊!

且若是能混到軍功,即便是離開了軍伍家中亦可免稅數年。

軍伍職業化已經成爲了不可避免的現象,這也是弘治皇帝樂於見到的。

“首先當立‘募軍司’,由軍師部下轄、各軍伍分區域募兵……”

既然是要職業化,必然是要考慮待遇、考慮兵源並安置問題的。

後世成型的募兵制是幾乎可以照搬的,安置方式也相似。

然而這需要牽涉到的,幾乎是全方位的改革。

比如大量的退役軍卒將會進入督捕緝事部,這將一定程度上分薄州府縣的權柄。

而原本縣令可以直接命令督捕緝事部拿人,現在就不成了。

權力細分之後肘制將會變多,抓捕緝拿需有證據提交。

大理寺的權限將下沉,至各州府縣內專負判裁之責。

而原“督察院”則是改爲“帝國刑律督察院”,督捕緝事部抓捕後證據需提交他們備案、提訴。

徵召軍卒的事情,自然也不會給他們插手的機會。

琳琳種種幾乎囊括到了方方面面,弘治皇帝哪怕是看着卷宗、聽着講解也不免頭大。

“這事兒……恐怕還得內閣與諸部配合啊!”

弘治皇帝聽着也很是頭疼,顯然這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但只要這件事情抵定了,整個大明的穩固程度又添加了好幾層。

但毫無疑問的,這件事情會極大的觸及到文官集團的利益。

若是從前,弘治皇帝絕對連想都不敢想。

文官集團恨不得把勳貴、把所有武將,全都撤換成他們的人。

他們是一丁點兒的權限也捨不得給人,要從他們手上拿走權力無異於虎口奪食。

只是現在文官集團也分化了,那些誇誇其談之輩基本都掃出了朝堂。

餘下的都被弘治皇帝的“元老院”那枚胡蘿蔔吊着,除非原則性問題否則全部裝聾作啞。

當然,要徹底擺平他們還是得讓出部分利益。

但這事兒張小公爺可就不管了,反正自己的方案提出來了。

弘治皇帝如何操作,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陛下,這寧王一系造反一事……”

張小公爺雖然知道寧王這次造反,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他現在面臨的情況,可比歷史上慘多了。

歷史上他就碰到王陽明等幾個剋星,然而這次造反……

他身邊的不是情報局的人,就是一羣二傻。

武器裝備更是差了一大截,這怎麼算他都是死路啊!

“他要攻下金陵,朕且讓他攻下!”

卻聽得弘治皇帝冷哼一聲,雙目閃過一絲寒光。

“朕倒是要看看,這帝國裡到底有多少心懷不軌者!”

聽得弘治皇帝的這句話,張小公爺不由得悚然一驚!

很多時候他都會下意識的,被弘治皇帝的仁善所遮蔽。

畢竟歷史上弘治皇帝本就是仁厚君主,從張小公爺的接觸看來亦是如此。

可再仁厚他畢竟是皇帝啊!

龍……可是要吃人的,哪怕再仁善。

弘治皇帝顯然是要看看這一波,那些讀書人、那些金陵勳貴們站在誰一邊。

“癡虎兒莫擔心,霸州……其實一直在掌控之中。”

這話弘治皇帝說的自信滿滿,再看邊上垂首微笑的蕭敬。

張小公爺知道,甭管是寧王還是其他鬧事兒的。

其實早就被盯的死死的了,弘治皇帝只是想看看還有誰要跳出來而已。

“朕的米糧養活了太多廢物,也該廢除一些了!”

便聽得弘治皇帝冷哼一聲,擺了擺手道:“朕的礦山,還需要不少人手呢!”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小公爺自然也知道什麼情況了。

見弘治皇帝不再言語,張小公爺便要躬身告退。

“癡虎兒,軍部與朕給你一張少將的空白告身。”

張小公爺剛準備告退,弘治皇帝又接着道。

“還有一封賜封聖旨!只要這海因裡希爲我大明出力,朕……不吝賞賜!”

臥槽!這是真下血本啊!

玉螭虎都有些吃驚弘治皇帝魄力,但想想這倒是朱家一貫的作風。

朱家很奇怪的特別喜歡重用外族將領,很多投效的韃靼將領在他們這裡被重用是事實。

而弘治皇帝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也知道怎麼做了。

躬身作揖,玉螭虎緩緩的告退。

數日後,掛着“巡撫”臨時官銜的張小公爺就出發了。

啓程時又是一陣子的熱鬧,看着盒子裡的聖旨張小公爺幽幽嘆氣。

海因裡希的情況他如何能不知道,他這回算是……榮歸了!

只要他沒行歪踏錯,再立下一些功勳。

那封爵真的不是不可能,按照弘治皇帝的尿性……

說不準,他還能混一個侯爵。

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伍)第七百七十一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五百四十二章 善尋正理劉希賢,下嘴忒黑李賓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二十三章 琳琅少年郎,花錢也張狂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一百二十九章 胖瘦二怪桃林前,欲剝面皮馬伯穎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平黔州,諸家頭人盡入彀第六百三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中)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八十四章 雙峰島島主,歐陽戶必裂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完)第七百三十八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貳)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伍)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三百二十九章 陛下帝國都重要,一切爲了元老院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翁婿相見,老少狐狸第二十七章 春闈大案,伯虎受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遊子螭虎歸京至,摳門皇帝賜流爵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七百三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拾)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四十九章 院中試武,代師授藝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六百五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伍)第三百一十六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上)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一百一十章 千代豬丸,加藤之鷹第四百九十四章 九邊總制將令下,京師貨殖喜抄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七百六十一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柒)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七百六十一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柒)第六百八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陸)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四百六十一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三百九十章 棚內肥龍戶必裂,山魈水鬼拜求活第八百七十四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大學士吃稀飯,螭虎諫言立新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三十九章 多謝挑釁,多謝廣告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六百二十一章 瑤女多情繫螭虎,滇南情勢變數多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九)第七百五十五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終得展翅方信之,國語注音助識文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平黔州,諸家頭人盡入彀第三百二十四章 弘治陰招來扣人,可憐巴巴玉螭虎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下)第二百六十章 九邊消息來,國朝風雲涌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韃靼即將襲擾來,戴義捨命陪螭虎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窮困老佀舞大義,少年癡虎獨不懼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七百六十五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完)第八百四十九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肆)第七百五十四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六百一十七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