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壹)

“玉螭虎!!”

葉赫·揚古目眥欲裂,然而張小公爺卻淡淡的道。

“我張家祖上河間王,靖難中衝陣救駕!力竭戰死,方有我張家伊始。”

張小公爺沒有絲毫的生氣,放下了千里鏡望着遠方。

他嘴裡的話聽着平平淡淡,然而一字一句卻有若重錘!鏗鏘有力!

“我太祖父定興王,事四朝、三次北征、四平交趾!爲保英宗,戰死土木堡!”

說到這裡,玉螭虎頓了頓。

雙目定定的望着遠方的煙塵廝殺,淡淡的道。

“自古無有榮華富貴唾手可得,若想跟腳站穩就得沙場以命相搏!”

葉赫·揚古緩緩的垂下了頭,心頭的但心頭依舊是含着慍怒。

張小公爺再次舉起了千里鏡,聲音依舊平淡如昔。

“此番你海西女直只要足夠搏命,某可保你一個世襲伯!”

揚古聽得這話猛然擡首,雙目中精光四溢:“小公爺所言,可當真?!”

“某從無虛言!”

張小公爺肅然的放下千里鏡,緩緩的轉過身來望着他。

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一個世襲伯而已,不過起步罷了!”

“只要爲大明效死、多取功勳,何愁爵位不能惠及子孫?!”

說真的,這關外哪怕是到了近代時期也是苦寒之地啊。

當年晉西“走西口”、魯東“闖關東”,說的可不都是出關麼?!

若非是活不下去了,沒有幾個肯往這片地兒跑的。

苦寒之地雖然是地力充沛、物產豐富,可也意味着需要深耕啊。

張小公爺很清楚,大明對於這些地區的忽視纔是最終讓韃靼、女直氾濫起來的原因。

想要避免這個問題,就是要不斷的提人口填充邊關。

歷朝歷代都曾想做類似的事情,但手法粗暴且低能。

比如大明朝,採用的就是直接遷徙富戶。

這特麼……能好使麼?!

搞得怨聲載道不說,還鬧的一地雞毛鴨血、哀鴻遍野。

這也是明朝前兩位皇帝太小氣,又蠻橫的性子造成的。

張小公爺與他們所不同的是,多了數百年的見識。

他很清楚直接遷徙富戶這是不可取的,甚至會對國家造成傷害。

且他們是被逼迫來的,又怎麼肯一心留在此地開發?!

亞聖在《孟子·滕文公上》裡,是怎麼說的?!

“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

就是說百姓若是沒有固定的財產,他們是一切隨心隨性的。

他們一旦隨心隨性的話,就會放縱自己的惡。

爲了蠅頭小利、一己私利,可以無所不爲。

其實亞聖的這個觀點也並沒有什麼錯處,後來被定性的“留忙無產者”其實就是類似於此。

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固定資產、固定職業,那麼在蠅頭小利的驅使下他們違法犯罪的機率無疑大增。

而他們有“恆產”,就是有相對固定的資產和工作的時候。

他們想要觸犯律條,就會極大的考慮到一個問題。

如果事情暴露的話,那麼自己將會面臨着什麼。

想要讓人主動的來這裡、紮根這裡,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們恆產!

大明歷史上的中後期,本來就因爲土地問題尖銳導致大量的流民出關。

清末更是如此。

有了這兩者的先例,張小公爺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那他真的可以去死一死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讓那些流民、家僕等無恆產者在關外有恆產。

那些大家族們肯定不願意遷來這裡,但流民不一樣啊!

這個時代裡即便是出現災荒,也會流民遍地。

將這些將來可能變成流民的族羣,遷徙到關外來讓他們開發關外何樂而不爲?!

也只有他們纔會因爲有了恆產,而拼死的支持大明。

因爲大明纔會給他們足夠在這裡生存下去的勇氣,也只有大明是他們的依靠。

只要有大明的支持讓他們站住腳跟,那麼這片關外便不會再可能崛起其他勢力。

“去吧!讓某看看,你們海西女直是否有資格讓我向陛下報功!”

張小公爺的這一句話,讓揚古直接面皮漲紅!

一路走來他可是親眼看到了大明軍伍的強悍,尤其是那兩萬餘韃靼精騎。

直白的說上一句,他海西女直的這點兒人馬在人家那裡也就是一個嚮導領路的本事而已。

真論起作戰來,無論是韃靼精騎、黑甲精騎還是張小公爺的車營。

哪個要滅了他們海西女直的精銳,那根本就是無壓力操作。

他們現在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是當個嚮導而已。

嚮導能值多少錢?!這關外之地,野人女直也能做嚮導啊!

想要更高的地位,就只能如同張小公爺所言——搏。

他們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不多,這條命就是他們現在能夠拿得出來的。

論及豐饒,關外不比關內。

有些許物產,比如東珠什麼的。

可這些換不到,國朝給他們的爵位和尊重。

一如張小公爺所說,他們需要用血來證明自己對國朝的忠誠。

如此才能夠換得國朝對他們的信任,和賞賜。

此時大明雖然不及洪武永樂巔峰時期的強大,但在關外還是有着極大震懾力的。

這會兒誰跟他們說:別投靠大明啊!回頭你們子孫裡能冒出一個取代大明奪天下。

那估計這些女直們二話不說,直接把人捆了就送山海關去了。

“您且瞧好了!我海西女直,無一不是好漢!!”

說着,揚古一咬牙帶着幾個親衛便隆隆衝下了樓臺。

張小公爺緩緩的收起了千里鏡,看了眼揚古的背影。

隨後擺手讓身着甲冑的小周管家過來,命他如此這般……

而樓臺下,揚古很快的呼喝起一羣人馬。

隆隆的便要殺將出去。

便是這個時候,小周管家打馬而來。

“大人且留步!”

眼見小周管家肅然而來,將一柄華麗的戰刀雙手奉上。

“此爲我家少爺蒙太子厚賜之刃!我家少爺讓我交予你,望你可親自將此刃交還太子殿下!”

這話直接叫揚古的臉,“噌~”的一下漲紅了!

臥槽!還有比這更好鼓舞他士氣的東西麼?!

大明帝國太子殿下欽賜的寶刀,意思只要他立下功勳能夠見太子去!

沃日尼瑪!合該我揚古祖宗保佑要發達啊!

拎上了戰刀揚古嗷了的便嚎了一嗓子:“且隨我殺出去!!”

“海西的男兒們!莫要忘了,我們是太陽的子孫!!”

跟在他身後的海西女直們頓時眼珠子就紅了,嗷嗷的叫着抽出彎刀來咆哮。

這裡還有個典故,就是建州和他們海西一直不對付。

建州那邊最大的是覺羅家,覺羅在女直的話裡是“金子”的意思。

而“葉赫”則是太陽的意思。

當時兩家相爭,覺羅家就說“我們是世上最尊貴的金子,你們該臣服於我!”

葉赫家對此的迴應是“我們可是天上的太陽,你們不過是地上的金子!是你們該臣服。”

反正雙方就這件事情打過嘴炮,而這“太陽”的自詡也成爲了海西葉赫的象徵。

多年流傳下來,葉赫乾脆就自稱是“太陽的子孫”了。

海西部族也沒有認爲這有啥不妥,反正大明很少干涉他們的事宜。

關起門來他們怎麼叫自己,大明完全就不在乎。

這實際上也是大明很多時候對待其餘屬國的方式,明面上臣服就是了。

背地裡暗自稱王甚至稱皇的,其實不在少數。

“隆隆隆……”大門打開來,無數的海西女直騎兵們嗷嗷叫着轟然殺出!

遠處煙塵滾滾之下,朵顏三衛的騎兵已經支援來了。

這還只是第一批而已,後續還跟着無數的精騎轟然殺奔而至!!

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趙皆立軍令狀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七百六十二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捌)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四百一十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天下壤壤爲利往第一百零七章 時代差距,炮火之利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胖瘦二怪桃林前,欲剝面皮馬伯穎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柒)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是聰慧陳神義,試驗農莊玉螭虎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經筵御前再相辯,大內演武陳釣翁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第三百零三章 你欲平價我來漲,府庫存銀盡耗完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大學士吃稀飯,螭虎諫言立新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八百四十九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中)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諭部長方信之,老懷寬慰李東陽第八百七十三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六百二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貳)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三百一十三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狀元及第倫文敘,輕挑思緒玉螭虎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一百零九章 殺豬妙安,八幡虎姬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七百五十四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中)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四百一十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天下壤壤爲利往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三百四十五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勳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九十二章 名嘴佐藤武,陰險張小爺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中)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八百三十四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二十四章 擺你上臺,對壘閣老第六百一十六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三)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二百四十六章 沸油鍋口陳千戶,爲民張目小公爺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萬變在戰陣,吉祥擺件小公爺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貳)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八百六十六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上)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萬變在戰陣,吉祥擺件小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