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

隨後這些個朝臣們很快的給小公爺展現了一下,他們作爲國朝老臣的牛批之處。

事有輕重緩急,此時急需的是一個能夠統領諜報口的人來負責。

汪直現在還未歸京,畢竟安南、東籲爲新歸之地。

他需要在那裡觀察一陣子,負責清理一些可能的反彈。

原本負責調查局的張誠如今被外派,弘治皇帝也不打算告訴他們張誠去了哪兒。

如此一來,只能是還在京師、執掌過錦衣衛的牟斌有這方面經驗了。

而這件事情是需要軍部配合的,自然就不用多與其他朝臣商量。

覺着事情基本解決了的張小公爺剛剛鬆了口氣,回到家裡瀟灑沒幾天就又有人登門了。

這次的人他還拒絕不了,因爲來的是閣老——謝遷。

得知謝遷來訪的時候,張小公爺正在與湛若水商討經筵事宜。

這次他不能親自上,所以他必須要跟湛若水商議好。

但沒想到的是,謝遷居然會在這個時候來訪。

而隨着謝遷一併來的,居然還是另一位閣老——劉健。

這兩位閣老聯袂而來,張小公爺就是想不見也不行啊!

無奈的讓姬武將們將這倆老傢伙引進來,並讓妙安小姐姐備下茶水。

咕嘟咕嘟的煮着泉水,張小公爺看着面前嘿嘿的笑着的劉健這老頭子。

恨不得把他倆都踹出去。

“老夫亦知玉螭虎事物繁忙,是以甚少離莊……”

知道你還來?!

“只是,此番老夫心中有所疑惑。是以厚顏請晦庵公作陪,前來請教一番……”

人家堂堂一介閣老,那長短是根棍、大小是個官兒啊!

再說了,謝木齋人家那妥妥狀元出身的閣老。

這身份、這地位,能這麼謙遜的跟自己說來請教……

已經是非常的難得了,張小公爺便是不看這些也得看在人家一把年紀上。

總不好這個時候還拿大罷?!

“木齋公客氣!請教不敢當,但凡木齋公有所考……”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躬身低聲道:“小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妙安小姐姐這個時候拿起銅壺,開始給張小公爺他們泡茶。

謝過了這位玉螭虎的婢女,謝遷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氣。

隨即雙目炯炯的望着張小公爺,一字一句的道。

“太史公有言: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現陛下、戶部、勳貴……皆從貨殖、得利甚多,卻不曾傷民!此何解?!”

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這句是出自於《史記·循吏列傳》。

原文爲: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爲魯相。

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這裡是說春秋時魯國的博士公儀休,他做事有原則、奉行法度於是百官不敢幹犯。

而他曾提出:爲官者就要靠君王的俸祿吃飯,不能與民奪其利。

受國君俸祿已是百姓供養,再與百姓奪利豈非斷絕百姓餬口之途麼?!

謝遷這裡說的,是如今弘治皇帝的內庫、戶部銀庫甚至各家勳貴都在從事貨殖。

這看起來似乎是在與百姓爭利,按說應該是會影響到百姓生計的。

爲何如今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絲毫沒有出現問題的跡象?!

“木齋公,魯相所言乃是要結合上下文而見。”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輕聲道:“太史公作《史記·循吏列傳》,魯相記則有‘受魚事’……”

“受魚事”說的是這份記載的後半段,其曰:

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

客曰:“聞君嗜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

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爲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

這裡是說有客人知道魯相愛吃魚,於是送給他一條魚。

他堅決不收,客人就很奇怪說我知道你喜歡吃魚才送的,爲何不要?!

魯相則說,因爲喜歡吃魚所以不能要。

我現在是國相俸祿還能買得起魚、你才送我魚,如果拿了你的魚被免職的話。

那以後我哪裡有錢買魚?!誰又送我魚?!所以不能要啊!

“太史公所載,乃魯相不許奪民之利以足私利。”

張小公爺對着謝遷微微一笑,輕聲道:“然,戶部銀庫可爲私利否?!”

自然不是,戶部的銀庫每一筆進出都必須有帳。

花銷的方向身爲內閣閣老的謝遷,自然是很清楚的。

自從衛所軍卒不堪其用後,國朝都不得不開始爲調兵使銀。

且多次碰上大災,戶部錢糧之前幾乎消耗殆盡。

張小公爺這一番的騷操作下來,戶部的錢糧頓時又豐沛起來了。

大明國庫分銀庫十二,分戶、工、兵三部所掌。

戶部自然是各部錢糧所使,工部主要存的是營造、工造之用度。

兵部主要的便是武庫司,負責的是軍械打造、儲存及研製。

現在存有的便只有戶部的錢糧二庫,工部的庫存基本被掏空了。

兵部原本還以爲會動武庫司,結果軍械營造局根本就看不上武庫司的玩意兒。

人家另起爐竈,打造出來的直接交予軍部。

“陛下內庫看似私利,然內庫所承者乃軍部、軍械營造局全部消耗……”

隨着張小公爺掰開、揉碎了說上一遍,謝遷也開始有了概念。

直白的說,就是這些貨殖佔據大頭的必然是戶部、內庫兩方。

而他們自身不參與經營,所以得讓其他人來負責經營。

這些人可以是內官、可以是勳貴,也可以是京師內的商賈。

但你總不能白使喚人嘛,他們也是“民”。

所以得讓他們也掙着銀子,同時戶部、內庫的盈利實際上抽出來做事的更多。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玉螭虎對着謝遷輕聲道:“木齋公可還記得‘放銀五錢盈虧’事否?!”

這話叫謝遷不由得老臉一紅,這事兒他當然記得了。

那時節小公爺第一次入宮,在御書房內三大學士受命考校於他。

結果這小子出的這道歪題,鬧的謝木齋回去後自己琢磨半天都沒弄懂啥個情況。

“此便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呂氏春秋·盡數》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此條謝遷當然是知道的,當時張小公爺問他們的時候就問過“典出何故”。

若不是此時張小公爺自己說出來,謝遷是打死也想不到竟然典出於此。

“客爲流水、客爲戶樞,不至則上至店家、下之娼戶皆腐而蠹之!”

用着手指點着桌面,小公爺開始解釋。

“此事中,無人盈虧。只是無流水入,則人人做事卻依舊損虧。”

戶部銀庫、陛下內庫,皆如是。

銀錢若只是入內庫、銀庫好不動彈,自然是與國無益。

但若是花出去、花用的當,則是是利國利民之舉。

譬如內庫之銀錢用在軍械營造局,造出車馬百姓得均輸之利。

造車工匠們得銀錢又需穿衣吃飯、日常花用,這錢花出去又散落到百姓手裡。

百姓們繳納稅賦、購營造局所產鐵鑊、農具、車馬……等,又將銀子送還了回來。

隨着銀子的流動,創造出來的則是實實在在的產物。

“玉螭虎且說慢些,老夫有些……”

謝遷這聽的是暈乎乎的,已經是有些懵批了。

張小公爺則是很森氣,狗皇帝尼瑪太小心翼翼了罷?!

小爺給你奉上的《獻給皇帝陛下之計然諫》呢?!老傢伙肯定藏起來了!

要說這古人豪放的時候那豪放的要死,啥技術都敢刊印出來隨便發。

完全就沒有一丁點兒的保密意識,被人拿到只要會漢字完全仿造都沒有問題。

比如《武經總要》,直接火藥的配方就有仨。

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非得要在書裡顯擺一番。

可有時候他們又保守的要命,比如弘治皇帝現在拿着《獻給皇帝陛下之計然諫》。

他都拿到手多久了,然而謝遷他們這票人顯然看都沒看過一眼。

如果單從計然策、貨殖說這兩者而已,謝遷、劉健的理解甚至趕不上唐伯虎他們。

畢竟當時張小公爺制《獻給皇帝陛下之計然諫》時,負責謄抄的可是唐伯虎啊。

且他們還有大量的實際操作經驗,車馬行的生意他們可是親自上陣的。

回頭還要寫心得,如此一番錘鍊下來。

張家的貨殖事宜基本不用小公爺操心,小周管家都不需要太過去管。

幾個弟子閒暇打理一下,那銀子基本就流水一樣嘩嘩的來了。

好容易前後左右的撲騰了一番,還得結合很多史書所言把老謝給唬住。

最終才把暈乎乎的謝遷、劉健倆老傢伙給哄走了,至於他們走的時候還滿腦殼發暈……

這張小公爺就不管了。

“備車!入宮!”

把這倆哄走了,張小公爺咬牙切齒的便要入宮。

狗皇帝這是腦子抽抽了,小爺給你發的那些書不是讓你藏宮裡玩的啊!

你不給各部尚書們看我能理解,可尼瑪閣老都不給……

過分了啊!

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弟子誰管你,嫡傳弟子才肯教第八百六十二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螭虎輕聲敘明策,皇家恩寵不講理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八百三十七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第八百二十六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三百八十二章 粵北士商心皆碎,歃血爲盟驅螭虎第七百六十九章 專業人士周瑾山,淳淳教誨新手村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八十五章 統合雙峰島,足利身在側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五百九十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兒功課需考校,經典亦須經筵辯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紳盡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飽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二百七十章 丹鳳桃花玉螭虎,陰騭滿心達延汗第八百四十九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閣皇帝革弊端,銳意進取不惜財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三百四十九章 頭名畢業受御刀,老臣約齋欲請辭第四十六章 年少揚名,身貴多金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終得展翅方信之,國語注音助識文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六百一十六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之蠹蛀皆擒獲,開荒挖礦送夷州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靜待礁石擡眼望,驚濤拍岸碎波殤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五百四十九章 身手之後有身手,較量背後有較量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三百零六章 綿裡藏針朱佑樘,筋強骨勁朱厚照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二百一十八章 若有不服且來戰,三箭入靶麒麟兒第六百一十四章 兩宮差人輕安撫,科研狂人朱厚照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一百二十九章 胖瘦二怪桃林前,欲剝面皮馬伯穎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趙皆立軍令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臉煞筆馬伯穎,右臉青年劉叔舟第五百二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欺張家癡虎兒,虎頭太師不好惹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欺張家癡虎兒,虎頭太師不好惹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勳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第六百二十一章 瑤女多情繫螭虎,滇南情勢變數多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六百五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陸)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七百七十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五百六十三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下)第八十五章 統合雙峰島,足利身在側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六百四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捌)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士無雙麒麟兒,張家莊內聚勳貴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納投名狀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八百五十九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二百四十五章 煮茶分見輕言嘆,懾服黔州四豪強(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五百零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