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

張小公爺所言的早有準備是真的,在船上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考慮此事了。

大明,或者說在大明之前、大明之後的王朝。

對於自己的規劃基本都是一片空白,這種空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他們的固步自封。

但從後世而來的張小公爺卻很清楚,規劃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需要明確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要做什麼。

中途或許會出現變故,但終極的目標是不會變的。

立下一個目標,繼任者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往哪裡去。

這猶如是海上航行,有指北針、航海圖至少你知道自己要往哪兒走。

倘若是這兩者全都沒有,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很少有人能不崩潰。

唐伯虎匆匆下去,很快的妙安、足利鶴二女便跟着過來了。

“二位師母說必須親手交給恩師,所以……”

唐伯虎有些窘迫,倒是張小公爺笑了笑拍着額頭道:“是爲師考慮不周啊!”

“此事的確是爲師吩咐的,因爲事關重大所以當時不敢有絲毫懈怠。”

安撫了一番後,妙安、足利鶴二女也給唐寅福了一個表示歉意。

唐寅是連道不敢,妙安這纔拿出一個匣子。

和足利鶴一併拿出鑰匙打開,將匣子裡的密卷拿出捧給了小公爺。

而張小公爺則是將這封密卷,恭敬無比的遞交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上。

拿過了這封密卷,弘治皇帝迫不及待的打開來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劉健則是臭不要臉的湊到了邊上,弘治皇帝倒是沒有趕開他。

而是放過去一些,讓他一併來看。

虎頭老太師雖然不知道孫兒要搞甚,但也好奇的湊了上來。

當頭的那一句,便是《禮記·禮運》中張小公爺所吟誦的那一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古之‘大同’謂‘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遍讀史書可知:難矣。”

“然‘大同’之想,竊以爲非不可取……”

“若‘老有所終’,可聚仁孝!‘壯有所用’者,有幾人肯從賊做亂?!”

“幼有所長者多,則長成國之必興。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則民心向國……”

劉健讀得這份密卷,不由得“嘶嘶~”的倒吸涼氣。

老傢伙可是名教理學出身的,這種推崇於“天下大同”的說法極爲符合他的胃口。

且這老劉那不是沒有上過朝堂死讀書的傻狍子,他比誰都知道要做“天下爲公”顯然不可能。

要搞成所謂“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那更加不可能了。

但若是要做到“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倒是可以考慮。

張小公爺最厲害的一點,便是在這裡麪點明瞭這與帝王統治的關係。

聚仁孝、民不亂、心向國,有此三項在手大明豈非江山永固?!

“《管子·匡君小匡》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臣竊以爲此當慎之。”

“柱石四民固則國固,柱石四民強則國強,柱石四民亂則國亡。”

“古今往來,莫過如是焉……”

“我皇明欲國柞綿長,則穩四民當爲先!穩四民,當蓄國力爲上。”

“國力者爲何也?!一曰糧,二曰財,三曰良將精卒,四曰忠臣幹吏……”

看到這裡,弘治皇帝點頭。

但劉健的眉頭卻微微皺起,這豈非是把讀書人放在了後面麼?!

“臣竊以秦西地龍翻身之事爲例,此乃國力之鎮方使得萬民歸心。”

讀得此句後,劉健亦不由得苦笑。

的確,當時若非是有大軍震懾恐怕災民能不能抵京都是個問題。

有糧,百姓們纔不會慌。

有財,才能如潮白河碼頭一般發動賑濟。

良將精兵驅趕盜匪、彈壓亂民,忠臣幹吏統籌賑撫工期。

張小公爺的這封密卷裡,可以說是解答了大多數弘治皇帝的疑惑。

同時更是讓劉健這老傢伙,都有些茅塞頓開之感。

這其實不是說張小公爺自己本身有多厲害,此完全得益於他所學到的知識。

後世的治國之路,是無數的先輩們用血淚淌出來的。

無數的教訓都寫在了書本上,若是沒有看出來什麼那隻能說小公爺太蠢、沒用心讀書。

但凡是用了些許心思的,總是能夠找到點的。

比如“天下大同”此論,它經過了多次的歷史沉澱後有過不同的發展。

清末的屈辱之後,這種思想更是進一步有了劇烈的震動和發展。

一部分如以康南海的《大同書》、章炳麟的《五無論》爲代表的,更傾向於烏托邦似的幻想。

相較起來,洪仁坤所執行的《天朝田畝制度》及孫德明的“天下大同”更加實際些。

正是有這些個前仆後繼的前輩們,不斷的提出自己的設想。

並去實踐自己的設想,張小公爺才能夠結合後世華夏自己的發展總結出經驗來。

沒有這些前輩們的血淚淌出來的道路,張小公爺上哪兒“生而知之”去?!

“此卷……善!大善也!!”

劉健那雙蒼老的眸中,迸發出絲絲的精光。

整個人似乎一瞬間挺拔了起來,卻見他緩步行出徑直走向了張小公爺。

隨後,這位理學大家、內閣閣老做了一個驚人的動作!

他竟然對着玉螭虎後撤一步,撣袍正冠深深的一揖到底!

“晦庵公快快請起!這如何使得!這如何使得!”

張小公爺確實是有些慌了,老頭兒今年都奔七十了。

算下來比自家大父可還大好幾歲呢,這一禮他如何能受得起?!

便見他趕緊上前幾步,便是要伸手去攙扶劉健。

“癡虎兒莫動!這一禮,老夫乃是替我大明、替天下百姓予你的!”

劉健肅然的望着小公爺,生生的把這一禮給行完了。

不得不說,劉晦庵他們這些個理學家雖然古板、固執。

甚至很多時候認死理兒,繞不過彎子、有些偏向於“唯有讀書高”這思想。

但他們終究是心懷天下、心懷百姓的。

至少劉晦庵還沒有爛到跟後來的徐閣老那樣,家中二十餘萬畝良田的地步。

人家致仕後,真真就靠着家裡原本的些許薄田、陛下賞賜的祿米過活。

就操守而言,不知道比他的後輩們強出了多少。

“天下大同!”

便見劉健緩緩起身,那胸前長髯無風自動!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若吾皇陛下以此爲我皇明之命、若此景可見於我大明天下……”

“老夫便是向你叩首又如何!!”

第四百六十九章 桃花林前拜大父,錢福促狹套螭虎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五百八十一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帝國團寵玉螭虎,橫行無忌開無敵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爾等不能死,夷州要人手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六百七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陸)第二百章 無有不流血,謅套哀江南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六十二章 吾欲殺人,心性之變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二十三章 琳琅少年郎,花錢也張狂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風雲麒麟兒,臥槽尼瑪方信之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二百四十四章 攜糧帶御械,車隊往復忙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敗家崽子朱厚照,填空補缺玉螭虎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一百零二章 信至京師帝王怒,國朝震變系一身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六百二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第五百一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五十三章 妙安梨花槍,縣試終開考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八百零三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肆)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賦爲大父,張家立新規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三百九十一章 潑天富貴擺身前,欲取功勳不惜命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紳盡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飽第六百五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捌)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時報造聲勢,敕建顯忠祠第八百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五百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四)第一百章 心有噬人斑斕虎,溪澗垂首嗅薔薇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六百七十章 佔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將起航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一百三十三章 宦海御史劉子仲,面目猙獰始揚刀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二百零二章 國朝動盪風雲起,重臣皆望癡虎兒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返得蘇州城,恍若再隔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傳京師,螭虎終歸來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肆)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上)第八百零八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拾)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上)第三百五十章 約齋避禍養老院,螭虎損招再套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