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貳)

一番話叫黎仁孝直接啞口無言,黎朝的確是得位不正啊!

雖然說陳朝當年得位也值得權商,可人家好歹是李朝的皇帝李惠宗傳位給女兒惠宗李佛金。

然後陳家陳日煚娶李佛金,這纔有了陳朝的。

安南史的話說起來那真是一筆爛帳,包括吞了陳朝的胡朝。

胡朝的胡季犛當年受陳藝宗信任,曾發誓說“臣不能盡忠戮力輔官家,傳之後裔,天其厭之”。

又說“縱糜身碎骨,未能報答萬一,敢有異圖!”,然後……

這啥話都說的好好的娃,等陳藝宗死後就篡位了。

篡位後還牛批轟轟的前攻大明、後打佔婆,內殺前朝親王臣屬。

總之這是前後左右內外,全都給得罪了。

更伏兵虜走逃亡到大明的陳藝宗之孫陳天平,當時成祖派兵護送他歸國復位。

結果這胡朝的王二話不說,直接伏兵抓回來當衆砍了。

成祖這就受不了了,直接派兵把安南滅了。

那一次領兵的大明諸將中,便有張家的老祖張輔。

黎朝家的黎立當年趁大明虛弱得位,但大明一直都不承認他的。

要求必須是陳朝的子嗣,方可以繼位。

雙方一直膠着了許久,黎立最終通過使臣走通了大明些許文臣的關係。

最終才艱難的取得了王位的承認,但給他的終究只是“指揮使”。

現在的後黎朝黎暉之前一直爭取的,就是大明“王族”的承認。

可惜大明無論如何都不肯鬆口,反正就是不承認黎朝是安南王。

攻伐佔婆也是黎朝的黑歷史,這一項項張小公爺提出來在場的全都啞口無言。

他們能說啥?!張小公爺所言都是事實啊。

“將軍既勝,說甚都是對的!老夫……敗軍之將,夫復何言?!”

黎仁孝的眼神黯淡了下來,他想到了黎朝曾經的輝煌。

那時節他與鄭公路等人打下佔婆、打下滄瀾,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天要亡我大越!老夫……又如何能逆天而行耶?!”

這個時候,姬武將們摘下了頭盔從緩緩撤下的戰車上拿來了桌椅碳爐。

在黎仁孝目瞪口呆中,嘩啦啦三兩下的就在這寨牆上擺開了陣仗。

“且坐罷!”

見張小公爺如此吩咐,黎仁孝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坐了下來。

臨近午時開戰,前後廝殺了好幾個時辰。 wWW• тt kán• C〇

再到如今開始收拾戰場,已然是殘陽西下。

似火殘陽映照着漫天的猩紅,彷彿是因着大地上這無盡的廝殺而生出悲慼。

殘陽映紅之下,俘虜們垂着頭褪去了甲冑亦步亦隨跟着隊伍進城。

各式的兵器丟了一堆,大地上無數的屍首被擡上了板車運走。

烏鴉在天空盤旋,發出“嘎~嘎~”的歡叫。

服部家姐姐輕柔的用蓮底祥雲繞寒歲三友金絲飛鶴鎏金壺,過洗茶。

然後倒入了百面千福水晶琉璃盞內,這才躬身站起來。

“請茶!”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擺手對着黎仁孝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黎仁孝安靜的坐了會兒,還是端起了茶盞。

其實此時他心下感慨的是,這位張小公爺的豪遮……簡直就是無度了!

這尼瑪是戰場啊!

然而看看人家這氣定神閒,擺出來的傢伙什黎仁孝莫說自己沒有。

便是在安南聖宗、現任黎朝王展示寶貝的時候,都不曾見到過。

“我皇明陛下仁慈,不曾想過要屠滅安南。”

張小公爺放下了茶盞,淡淡的道:“然……黎朝鬧的太過分了!”

“侵佔婆、私立佔婆王,妄自稱帝!甚至勾結東籲、滇南諸部欲行不臣……”

“如此種種,分明未將我皇明視爲宗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黎仁孝這回照例亦是無言以對,他本來就不是文臣不擅應對。

加上張小公爺所說的這些,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事實。

在黎朝內,可是自稱“皇帝”的。

連那位“聖宗”的諡號,都是“聖宗淳皇帝”。

從前是黎朝覺着大明沒法跟他們計較,所以才如此肆無忌憚。

但他們從未想過,如果大明要跟他們計較的時候……

“黎老將軍亦算是進過學的,不知可曾聽過唐時‘高句麗’?!”

黎仁孝楞了一下,他不知道爲何這位小公爺突然提起這件事情。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略有耳聞,還請賜教。”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講起了曾經高句麗的故舊。

隋末唐初的高句麗,自持國大欲奪初生大隋疆土丁口。

數次交涉後隋殤帝開啓了對高句麗的征伐,第一次指揮失當、國內亂起不得不退兵。

後來兩次出征,亦都因隋朝烽煙四起而不得不退兵。

於是高句麗就得瑟了,不僅不歸還所掠隋朝之民。

還殺隋朝降卒築了京觀耀武揚威,而這造成的後果就是唐太宗咬牙切齒的必滅高句麗。

此後貞觀十八年出兵,以兩千餘傷亡克高句麗十餘城。

破高句麗主力十五萬大軍,陣斬高句麗四萬餘、傷三萬、俘七萬餘,並馬匹、甲冑兵刃無算。

雖然後因受阻而退兵,實際上高句麗已元氣大傷。

貞觀二十一年再戰高句麗,歷百戰、破十餘城、陣斬高句麗兩萬餘。

至高宗時亦不曾放棄打擊,前後數次又斬數千首級。

最終,在總章元年平陽郡公薛仁貴公徹底屠滅高句麗。

高句麗或許很後悔當年不該如此充大頭,然而事情做下就是做下了。

哪怕是麟德二年高句麗太子福男來唐侍祠,也沒有能改變大唐屠滅高句麗的決心。

這一切當他們擄走了隋朝丁口不還、斬殺戰俘築京觀時,便註定了。

“其時,高句麗精銳二十餘萬、戰馬十萬餘!不知……今日安南可能比否?!”

黎仁孝臉色慘白,嘴脣微微顫抖:“小公爺不是說,上朝無滅我大越之心麼?!”

“滅國不至於了,但‘大越’此稱當廢!”

張小公爺緩緩的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而黎朝……亦當廢!”

“複名則爲安南國罷!尋回陳朝子嗣繼位便是。”

張小公爺的話,讓黎仁孝不由得臉色稍緩。

黎朝是完了,但好歹安南依舊是以國而存之。

“安南今後誰人爲官,我皇明不予干涉。”

張小公爺依舊是那副淡淡的表情,輕聲道:“只是,不得再有軍伍了。”

黎仁孝聽到這裡,疑惑的望着小公爺。

你不管官員任命的話,我暗地裡練兵你如何得知?!

“我皇明會在佔婆、安南駐水師、軍伍,負責兩國之安危。”

這話一出,頓時黎仁孝心頭一顫!

但很快的他也明白,爲何方纔小公爺要提起高句麗了。

國存休兵戈,或者……直接國將不存?!

“螭虎將軍與老夫說這些,又是何意?!”

夕陽緩緩沉了下去,殘陽似血。

如血殘陽映照在這位玉螭虎的漂亮面兒上,那種熒光奕奕幾乎讓人不敢相信他是位將軍。

抑或可以這麼說,這殘陽下的張小公爺看起來如同身披血霞之天將神兵。

總而言之,便是這位小公爺無論如何看都不似這凡俗人物。

“安南不能一家獨大,不能任由幾個人說了算。”

張小公爺緩緩的起身,淡淡的道:“我皇明疆域甚大、百姓衆多,管起來已是極耗心力了。”

“實在沒有太多的餘力,支撐安南日常事務。”

“然,若是放縱安南則難免刀兵再起……”

黎仁孝臉色古怪,看起來這位張小公爺似乎真的不打算插手到安南來。

他要做的只是保證安南不會再成爲大明的威脅,爲此一定要卸除安南的兵戈。

雖然這個要求讓黎仁孝感覺很難接受,不過這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大明不可能再放任安南,包括佔婆擁有自己的軍伍了。

大明要的是邊境的安全、可控,爲此他們可以容忍佔婆的復國、安南的存在。

但不得不說,不以情感論這的確是最好的方式。

黎仁孝也清楚,黎朝聖宗時期看似黎朝看似強盛實則危機四伏。

多次大量的用兵,幾乎耗空了黎朝的國力。

聖宗後期和如今黎暉休養生息,就是爲了養回當年損失的國力。

即便是平日裡養着軍卒,也是一件耗費極大的事情。

要操練、要甲冑、要兵刃……等等,安南實際上聖宗朝之後便在削減兵戈。

原因很簡單:養不起那麼多人啊!

佔婆更不用說了,他們養兵其實就是爲了防備安南。

兵卒基礎他們比安南差多了,若不是大明他們被滅十回了。

“走罷!入城了。”

張小公爺緩緩的走下了寨牆,姬武將們亦都戴好了頭盔圍了上來將他護住。

黎仁孝望着沉下的殘陽,滿腹心事終究化作了一聲長嘆……

“快!登船!!”

戚景通催促着水師下屬的將校們帶着人飛快的登船,包括了水師自己的船、安南水師的船。

那些“商船”被“咔咔咔~”的掀開了板子,一門門猙獰的火炮順着舢板被送上了戰船。

阮維武和幾個被他點名的將校,一併被送上了戰船。

望着那猙獰的火炮,阮維武面若死灰。

現在的他是徹底的死心了,大明水師裝備着這種神器……

哪裡是安南水師能夠抵擋的?!

人家遠遠的直接一頓炮火,就把安南水師全轟海里喂海龍王了罷?!

這尼瑪還打個屁的打!

第五百四十六章 滿心賣批王守仁,敲裡嗎德唐伯虎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八)第三十八章 徐經拜師,碼字換錢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五十一章 京師故事,倒黴錢能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洪家家風堪豪邁,蠅營狗苟士紳商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迴護,爾等誣告須負責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紳豪商真有錢,氣的肝疼童成春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五百五十六章 隨手籌謀風雲起,天下大儒聚京師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九十二章 名嘴佐藤武,陰險張小爺第七百七十八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下)第五百六十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下)第八十四章 雙峰島島主,歐陽戶必裂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六百三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捌)第六百五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捌)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柒)第十一章 正德欲來鬧校場,錢到花時放恨少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紳豪商真有錢,氣的肝疼童成春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三十八章 徐經拜師,碼字換錢第五百五十一章 居庸關前仰天嘯,近鄉情怯叢念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滿朝文武傻眼下,走位轟搔玉螭虎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韃靼即將襲擾來,戴義捨命陪螭虎第四十七章 桃花塢內,騎射忙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戰不過,癡虎亦要學真訣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隨手籌謀風雲起,天下大儒聚京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四百八十九章 黑心包工弘治帝,九邊事宜汝爲將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師豪商全入甕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舉子入京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三百零八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第七百五十五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九)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五百一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七)第四百八十章 雜事交予足利鶴,正事交予太子爺第六百四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六百四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仨)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上)第三百八十章 帶頭納捐洪舟同,塌如雪崩衆商紳第三十八章 徐經拜師,碼字換錢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八百三十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完)第五百二十七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下)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審挖根皆驚恐,海商豪遮鎮諸官第四百七十六章 貓鼠遊戲熊孩鬧,走投無路東山公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廬之內通牒至,道友貧道擇其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中)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六)第六百一十八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胖瘦二怪桃林前,欲剝面皮馬伯穎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六百二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壹)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伍)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三百七十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七百四十四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拾)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宦商賈皆驚懼,粵北闖海盜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