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

“諸位,誰還來?!”

一衆土官們聽得小公爺的這話,不由得麪皮瞬間漲紅!

輸人不輸陣啊,芩猛這敗的太慘了。

而且還是偷襲之下被人直接按地上摩擦,忒跌份兒了。

卻見這些個土官們不約而同的將眼神瞟向了一個人,這人身着壯家黑藍短打。

雖個子不高卻身材壯碩,皮膚黝黑雙目凌厲如莽林獵豹。

他看起來三十出頭虯髯滿面,整個人坐在椅子上卻不失沉穩。

腰間別的刀亦很特別,小公爺一眼望去便眼神肅然了幾分。

這把刀沒有護手,卻瞧着極爲厚實、寬大。

這是壯家昂拳“紛撒”,不是一般人敢佩戴和使用的。

只要是征戰多年之地,必會誕生各路拳法、刀槍用法。

桂西此地由秦代始便多有徵戰,他們衍生出來的這套拳術便是“昂拳”。

亦被有些壯家人叫做“軍拳”,至於它的起源衆說紛紜。

陳州同得知小公爺要來桂西,自然是給他提前做了功課的。

尤其是這“昂拳”,他曾着重講解。

昂拳,其形制更類似於後世的泰拳。

且他們保留着嚴格的“拜師式”,這與泰拳的“拜師拳舞”極爲相似。

但他們又多了“上馬式”及“打馬式”,這是用在出徵式上的。

在拳術方面多重膝、肘重擊,同時保留頭撞甚至撕咬的攻擊方式。

在兵刃方面,則是可以從狼兵的記載上看到有“刀盾”、“長槍”及“雙刀”。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最爲重點也是最爲神秘的便是“紛撒”。

“紛撒”不僅是一種刀法,同時也是指一種刀。

這種刀便是佩戴在這位壯家土官身上這把,它也被叫做“長老刀”。

能佩戴它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這同時亦是說明此人的“紛撒”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否則是不敢帶着“紛撒”上戰場的,佩戴“紛撒”就意味着你將以“紛撒”對敵。

並且還得作爲先鋒衝在前面,實力得能服衆、得壓得住。

“南丹莫繼恆,請將軍賜教!”

果然,是這矮壯的漢子緩緩的站了起來。

按在刀柄上的手亦收起,對着小公爺便是一個抱拳。

“南丹莫氏?!”

小公爺輕輕的挑起了眉,望向這漢子有些意外。

這漢子似乎更意外,點了點頭恭聲道:“愧對門楣,正是莫氏門內不肖。”

莫氏啊!算下來可是這桂西最大的土官家族呢。

張小公爺望向這莫氏的眼神中,帶着一絲的複雜。

根據根據《宋史》、《明史》結合《慶遠府志》等古籍的記載,莫氏很早就歸順中原王朝了。

初代莫氏土司莫洪燕,宋開寶七年受封。

直至大明洪武初年,曾受元封八仙屯千戶職莫保被罷遷居曾有短停。

但永樂二年陳公宣起兵造反,攻縣治,燒官署,縣宰蘇寬棄城而逃。

其時莫保玄孫莫敬城率土兵部族剿滅陳公宣,後再次被推爲土官。

所以這南丹莫氏的莫繼恆能配上“紛撒”,而且得這些個土官們的“目推”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則其家族聲望擺在那裡,論資歷、論輩份都夠。

其次,他正值壯年又有“紛撒”的本事。

若是連他都敗了,這些個土官們真就再沒有挑戰之心了。

“請。”

小公爺緩緩的站了起來,對着莫繼恆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名可以作假、身份可以冒充,甚至文都可以抄。

然而功夫這種東西,就是實實在在的。

站上了臺你能打就是能打,打不打、打不打得過一目瞭然。

臺上刀出鞘,讓一步非死即殘。

三日月宗近,這柄足利家的名刃被足利鶴小姐姐隆重的遞交到了小公爺的手裡。

緩緩的走出了府衙的大門,後院裡的一塊空地成了臨時的演武場。

土官們摒息凝視,沒有人敢說一句話。

小周管家手按刀柄,邊上的張家老親兵們默默的握住了手上的長弓。

“得對我有些信心吶!”

看到了家人的動作,小公爺微微一笑:“他們不動,你們別動。”

說着,走到了場中對着莫繼恆微微拱手。

“戰場無父子,擂臺無尊卑。”

玉螭虎的臉色漸漸的肅然,對着莫繼恆點了點頭:“手底下見真章罷!”

莫繼恆沒有說話,只是沉默的站到了玉螭虎的對面緩緩的一抱拳。

“咄~!”的一腳,弓馬前踏嘴裡發出“哼~!”的一聲。

在邊上已經躬身隨時準備出刀的妙安小姐姐,那雙漂亮的杏眼微微眯起。

“是好手!”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這一腳塔馬和那出刀擺出來的架勢,那就見功夫了。

相比之下小公爺卻沒有那麼大的動靜,眼見他呼吸平穩單腿緩緩畫出半圈。

隨後身子微微向下壓地前俯,一手扶住了刀鞘下壓。

另一隻手則是虛握刀柄,整個人甚至有些呈現出低矮狀。

那雙丹鳳桃花已然眯起死死的盯着莫繼恆,呼吸開始變得悠長延綿。

莫繼恆身體微微前挪,手上的刀式不變、身形不改。

只是呼吸更加的沉重,雙腿挪動的極爲慎重、緩慢。

那雙豹眼不斷的閃過精光,卻沒有出刀。

玉螭虎絲毫沒有動彈,甚至連目光都沒有閃過過半分。

這邊上的都是各種好手,哪怕是那些土官們也是家學淵源。

所有人都摒息凝視不敢說話,死死的盯着兩人的動作。

如此場面他們可都不曾見過,莫繼恆那手“紛撒”在桂西也是聲名赫赫。

但幾乎沒有人見過他使,有人挑戰過。

前去找他茬兒的人,閉門後再沒能活着出來。

平日裡也不曾聞他在家中練刀,所以到底這莫繼恆的“紛撒”練的如何無人知曉。

他們所不知的是,這“紛撒”之所以叫“長老刀”也是有原因的。

這不僅僅是一套刀法、一把刀,一個身份這麼簡單。

它實際上還有一套祭祀的功用,練這套刀就相當於繼承了一個特殊的位置。

這個位置,叫“道公”。

壯家好巫尚鬼、崇祖敬天,從久遠的年代起幾乎村村寨寨皆有“道公”。

而莫家之所以被驅逐都能夠攏起人手,去平叛、去出兵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們家實際上繼承的還有一個“道公”的身份,這個身份的號召力在一部分村寨是極強的。

關於他們家的這個身份,其他土官們亦知曉。

只是他們不知曉的是,道公這個身份繼承的“紛撒”刀實際上還是一套祭祀禮。

練刀,只挑子時。

位置必須是山巔,紅綢纏頭、焚香撒酒祭拜天地鬼神。

還需祭刀唸咒,纔可起舞“紛撒”。

而“紛撒”本身則是有這一套口耳相傳的口訣,幾乎都是父子傳承外人不得而知。

“呼哧~呼哧~!”

莫繼恆的呼吸越來越沉重了,他的麪皮也在逐漸的漲紅。

手上的刀式雖然依舊不變,身形則是不斷的向着小公爺緩緩的挪去。

然而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了不足一刀,所有人連呼吸都屏住了。

因爲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此一刀不出則如雷隱九天。

一旦出刀,必是石破天驚!

那一刀之下便分勝負,而這一刀……

究竟是誰出?!

“呼~!”很快的,莫繼恆給出了衆人答案。

那道烏色的寒光猛然斬出,一道殘影甚至讓人看不起刀的軌跡。

大部分在場的人只是眼前一花,他們便瞬間在玉螭虎與莫繼恆兩人之間看到了一團炸起的火花。

“當~!”的一聲脆響,莫繼恆臉色慘白定在當場。

他的手在不住的顫抖,整個人絲毫不敢動彈。

因爲他的頸項間一柄長刀如同毒蛇一般,橫在了那裡。

“呼~!”所有人長嘆出一口氣,勝負已分!

儘管這裡大部分人甚至都沒有看清楚,他們兩人是如何交手的。

但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莫繼恆,敗了。

卻見那如同毒蛇芯子一般,寒光閃閃橫在莫繼恆頸項間的長刀被雙眸冷然的玉螭虎緩緩收回。

莫繼恆這才吐出一口氣,用那不住顫抖的手將自己的“紛撒”歸鞘。

“莫某輸了,將軍好身手!”

沒有如同剛纔那二十鋃鐺歲的土官一般的耍賴,莫繼恆很光棍的認輸了。

那些個土官們聞言不由得臉色灰敗,莫繼恆這一敗誰還可堪一戰?!

“不愧是莫家的人,這一手‘紛撒’果然厲害!”

玉螭虎這個時候臉上的肅容才緩緩斂去,換上了一絲的笑意。

“這身手只在桂西呆着,太過可惜了!”

這話別人聽不出韻味來,若是莫繼恆還聽不出來他就可以去死了!

京師來的這位漂亮又厲害的小將軍,分明是要擡舉他啊!

“蠻荒野人不知禮數,還請將軍萬萬恕罪!”

莫繼恆趕緊後退兩步直接一個大禮拜下,腦袋在地上杵的“砰砰”作響。

“但凡將軍差遣,莫繼恆刀山火海亦敢闖一遭!”

在邊上的土官們見這莫繼恆居然慫的那麼快,不由得心裡一陣臥槽尼瑪!

好你個莫繼恆啊,好歹你也是咱們桂西諸土官中的頭面人物啊!

這特麼忒不要碧蓮了罷?!

“將軍還請放心!我江州黃氏世代爲國朝盡忠,必不惜命效死!!”

沒等他們反映過來,江州黃氏的那位跟着馬上就拜下了。

那尼瑪狗臉上盡是諂媚醜不要碧蓮的笑,這直接叫土官們悲憤欲絕!

敲裡嗎!好歹喊上兄弟們一起啊,你們這是吃獨食兒啊!

“將軍!我恩城趙氏可是爲國朝盡忠多年啊!……”

敲裡嗎的恩城趙氏,你們這特麼叫上大家夥兒啊!

“哎~!都是自己人,練練手而已!那位芩猛,放了罷!”

小公爺笑眯眯的擺了擺手:“諸位,也都是我國朝的忠臣吶!”

卻見這些個土官們七嘴八舌、三三兩兩諂媚的湊上來,對着小公爺納頭便拜。

芩猛亦被黑着臉的張家親兵們給放出來了,儘管他們很想砍了這小子。

如此情形下即便是有些個頭人們心有不願,也不敢表現出來。

比如那位芩猛,他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但終究是咬着牙隨這衆多土官們一併拜下,只是眼中的怨毒、陰狠只有當腦袋杵在地上纔可見到。

小公爺哈哈一笑,將刀遞還給了足利小姐姐。

讓這些個土官們趕緊起來,然後着小周管家去安排酒宴今日便與他們吃酒。

然後言說自己方纔動手渾身是汗,回去洗漱一番再與大家見禮。

土官們趕緊躬身請玉螭虎自便,亦說自己要回去洗漱一番再赴宴。

雙方就這麼其樂融融完全看不出來,剛纔還劍拔弩張。

更看不出來這些諂媚的混蛋們,方纔還要跟小公爺過招試手。

笑吟吟的將他們送走,妙安小姐姐和足利鶴送着小公爺回到了房間。

“公子,您這一手可厲害哩!”

妙安興奮的臉色一片潮紅,那簡直比自己出風頭更高興。

只是說着,又扁了扁嘴:“只是婢子方纔發現,那什麼什麼土官好像眼神兒不對。”

“芩猛?!”

小公爺微微一笑,對着正在幫自己褪去衣裳的妙安小姐姐問道。

“婢子可不記得這些蠻人的名字,只是那人的眼神很讓婢子生氣!”

妙安小姐姐可記得那年少土官的眼神,想到那眼神她就想抽刀宰了他!

我妙安可是你能如此看的麼?!

若不是擔心壞了公子的事兒,方纔就斬了你!

“放着他,還有用。”

小公爺笑眯眯的捏了把妙安的俏臉,輕聲道:“放心啦!他敢瞅我妙安姐姐,回頭就收拾他!”

“嗯~!”

妙安亦是開心的點了點頭,邊上的足利鶴則是笑眯眯的沒有點破自己夫君所想。

其實此舉就是看看這桂西,到底有多少人忠於國朝。

這些個土官們都不是自己來的,帶到了這裡的土兵算下來好幾千人。

而小公爺出現時帶着的黔州兵馬並沒有那麼多,他們還得陸陸續續的趕來。

黔州兵又和這些土司們手上的狼兵相去甚遠,恰逢此時滇南大亂。

小公爺很想看看,有沒有其中的野心家想要藉機起兵。

還有那些個衛所,現在各桂西衛所的將校們一部分正在趕來。

他們肯定也知道小公爺是來整頓軍伍的,如何整頓?!

必然是以黔州爲模板,若是如此則他們手上那份可以父子傳承的軍職可就沒了。

所以……折辱了土司、又要整頓軍伍,他們還腚眼兒不乾淨……

會怎麼選呢?!

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三百八十章 帶頭納捐洪舟同,塌如雪崩衆商紳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五百九十五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八)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八百四十七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下)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玖)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伍)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陸)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柒)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六百九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六十四章 斷尾求活,妙安求戰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九十五章 夫君歡喜,妾身亦喜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八百五十二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五百一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八百七十三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第七百九十一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壹)第七百零七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身手之後有身手,較量背後有較量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七百八十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貳)第十八章 鐵桿粉絲在大內,皇帝老兒上門來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專業人士周瑾山,淳淳教誨新手村第五十五章 提前交卷,有賊遠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玖)第六百五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伍)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四十七章 桃花塢內,騎射忙第三百五十七章 熊娃終得試火炮,大馬猴子朱厚照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陸)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貳)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八百五十九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一百九十九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下)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然之策顯神威,上下左右皆心顫第七百六十九章 專業人士周瑾山,淳淳教誨新手村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下)第七百六十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陸)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銳玉田相照應,海商亦非一條心第五百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三百九十三章 士紳豪商害甚大,禍國殃民須剷除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