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捌)

“父老們,且請回吧!此番大禮,癡虎兒生受不起!”

行至城門前,張小公爺回身對着那身後黑壓壓的一大片百姓們長揖到底。

又勸了幾回,激動的人羣才漸漸的散去。

反正都到了城門口了,小公爺乾脆安步當車徑直向城內走去。

可憐的龐輝在邊上緊張的渾身冒汗,這特麼小公爺啊!您可悠着點兒。

要您在這兒掉根頭髮,滿朝上下無數人得把小的抽筋剝皮了啊!

可小公爺自己要在大街上步行,他龐輝哪裡敢蹦達去擋道兒啊?!

好在這個時候城門內的王軾等人業已趕來,笑吟吟的在城門口待着小公爺抵達。

不過站在王軾身邊的那位,卻讓小公爺有些驚訝。

那是恭順伯吳鑑,這位可是勳貴中隱藏着的好手啊!

大明一朝歷代帝王都喜用韃靼將領,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大明針對的是入侵的韃靼,然而卻也頗喜歡投誠的韃靼將領。

比如這位恭順伯家就是其中一例,而恭順伯家算起來那也是大明忠烈一門啊!

老祖上吳允誠,韃靼名曰:把都帖木兒。

世居涼州衛,永樂三年率妻兒以及部落五千、馬駝一萬六千匹,受平羌將軍、總兵官宋晟招安歸附。

永樂七年率隊偵騎,遇敵不退反擊之。

擒獲哈剌等二十餘人,晉都督同知。

永樂八年隨永樂帝出征塞外,先敗完者帖木兒汗晉右都督。

再與中官王安追叛逃之涼州都指揮闊脫赤,至把力河時擒獲。

永樂帝大悅!敕封恭順伯、食祿一千二百石,世襲罔替。

而這位吳家老祖的兒子們更是兇猛,《明史·卷四十四》載:

“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爲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

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

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於陣。”

土木堡之變中,這兄弟倆爲保英宗戰死沙場。不可謂不忠烈。

又載:“瑾被執,逃歸,嗣侯。英宗嘗欲使瑾守甘肅,辭曰‘臣,外人,若用臣守邊,恐外裔輕中國。’”

就是說,英宗當年想起用第二代恭順侯吳瑾回甘肅負責防務。

但吳瑾說我畢竟是韃靼人,若是陛下用我守邊疆怕別人輕慢我中國、以爲我大明無人了。

於是“帝善其言,乃止。”

隨後“曹欽反,瑾與從弟琮聞變,椎長安門上告。門閉,欽攻不得入,遂縱火。”

這位恭順侯當年與從弟、廣義伯吳琮發現了曹吉祥要叛亂,於是緊急入宮通知英宗。

更是“將五六騎與欽力戰死。贈涼國公,諡忠壯,予世券。”

所以,這吳家可謂是大明的忠烈世家啊。

這吳鑑則是吳瑾的兒子,之前一直在金陵守備。

估計弘治皇帝調走了同爲韃靼人的毛銳後,覺着這位世代忠良的吳家不能荒廢了。

於是讓他來打理黔州軍務,先把這黔州都市指揮使司給管起來。

“將軍辛苦了!”

先走上來的是王軾,老傢伙現在很開森啊!

本來他是金陵右僉都御史,偏偏小公爺一番鬧這僉督御史不好混了。

老王覺着前途要暗淡了,沒成想居然調來了黔州擔任布政使。

且去信問了京中同窗、同年,皆言此乃國朝改制之重鎮。

若是在這裡做出成績來,那吏部功考後說不得就得回京任職了。

老王這個高興啊,尤其是吏部的功考這馬上要開始了。

“用敬公辛苦!”

花花轎子衆人擡,小公爺自然不會與這老臣拿大。

再說了,歷史上這王軾也是個牛人來着。

若是沒有小公爺的話,這米魯之亂還是他給平定的。

“世兄辛苦!”

與老王見完禮,小公爺接着便先與吳鑑見禮。

當年小公爺路過金陵的時候,恭順伯家裡他也是有去拜訪的。

叫他一聲“世兄”也不是沒有緣由的,當年土木堡吳家兄弟戰死沙場。

張家的那位老祖亦戰死沙場,是吳瑾當時守着屍體不走最後被俘的。

這件事兒老張家一直都記着,所以虎頭老國公讓小公爺在見到恭順伯的時候得持禮。

“哎呀~!不敢當!不敢當~!”

吳鑑倒是有些慌神了,其實說到底他還是有些自卑。

畢竟他們家裡出身可是韃靼,文官很多時候都死盯着他們呢。

於是更多的時候老吳家比較謹小慎微,倒是張家念着兩家的交情經常爲他們說話。

“怎的當不得?!世兄與我家是世交,莫要見外。”

小公爺說着,哈哈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道:“且入城再聊罷!”

王軾聞言點了點頭,這城門口的確不是說話的地方。

一行人很快的進了金築城,轉過了幾道街口邊來到了布政使司衙門。

入內後奉茶、寒暄,摒退了左右王軾纔對着小公爺輕聲道。

“將軍此番前來,不是要整備桂西土司事宜的麼?!”

小公爺笑着點了點頭,望着王軾輕聲道:“確是如此,恐怕用敬公將來還得辛苦些……”

王軾聞言不由得一愣,這……您去整備我辛苦個啥子?!

“國朝對於桂西整備後管束、治理多有疑慮,屆時恐怕用敬公還需在桂西任職啊!”

這尼瑪……老王聽得這話,臉頓時就垮下來了。

他可是天順八年的進士,算下來年紀也不小了啊!

還琢磨能不能儘快入京去,即便是無法入閣也能進諸部任職啊。

唯有進了諸部,將來才能進那元老院不是?!

“用敬公莫急,若是桂西事宜平定將來說不準直入內閣呢……”

小公爺笑眯眯的望着老傢伙,他豈能不知道這老傢伙心裡在想什麼?!

輕聲道:“黔州、桂西,都是國朝改制大事!將來何須憂心大用耶?!”

頓了頓,轉過臉對着吳鑑輕聲道:“世兄此番倒是要辛苦些,或許事情比較麻煩……”

吳鑑本來還以爲沒自己啥事兒了,聽得這話不由得一愣。

擦!我不過是黔州的一個都指揮使,頂多是出兵揍一下滇南便是了。

還有啥麻煩的?!滇南那夥人,跟自己現在手上的精銳完全沒法比啊!

收拾他們,那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兒麼?!

“我亦不瞞世兄,國朝此番圖謀或許更大!世兄要復吳家聲名,卻不可不查吶!”

第六百八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玖)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闈終結束,生死撲面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八百三十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完)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二百四十四章 攜糧帶御械,車隊往復忙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肆)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煮茶分見輕言嘆,懾服黔州四豪強(上)第六百八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玖)第五百八十一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四)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柒)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窮困老佀舞大義,少年癡虎獨不懼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慾來捻虎鬚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三百六十二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然之策顯神威,上下左右皆心顫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諭部長方信之,老懷寬慰李東陽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八十一章 海因裡希倒黴鬼,歐洲土鱉愛唱詩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六百七十章 佔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將起航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大學士吃稀飯,螭虎諫言立新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五百三十九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強,本願寺來訪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槍刺洋馬,戰遍四洋並五洲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黔州土鱉皆服氣,歸來卻覺換人間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門三衛生驚懼,黑潮鐵甲國防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五百七十七章 美人多情最難負,哀怨纏綿總不宜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壹)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滿心賣批王守仁,敲裡嗎德唐伯虎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上)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五百四十七章 恩師您幫扛一雷,學生三人遭不住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三百七十九章 厚禮得見玉螭虎,叩首求活洪舟同第三百二十九章 陛下帝國都重要,一切爲了元老院第六百九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貳)第四百六十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