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

“小兒莫逞口舌之利!你方纔自誇可爲人師……”左邊的那儒生卻是忍不住了,但隨即被張侖打斷。

“爾等自稱名教子弟,豈不聞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張侖一句話,讓那儒生的話直接被堵在了喉嚨裡。

這個時候漸漸的開始有人圍上來了,一個頗爲俊俏的少年郎當街跟幾個儒生爭論。

這自然是會引發旁人的圍觀的。

“我一行不止三人罷?卻不可做你師?!你當自己才學高於夫子麼?!”

這三人頓時冷汗直冒,這句話可是太重了啊!天下儒生皆名教弟子,這帽子扣下來得要人命的。

“口乎小兒,你不知項橐七歲未入學而教夫子,如今尊爲聖公麼?!我今十三如何教不得你們?!”

一番話說的幾人冷汗淋漓,他們是沒想到這騎馬的俊俏少年竟然也是滿腹才學的。

說話間,便把《論語·述而》和《戰國策·秦策五》的典故給說了一番。

這個時候,一衆圍觀的儒生們不僅沒幫忙還高聲起鬨鬧了起來。

文人自古總相輕,看到他們三人被一個黃口小兒戲耍他們自然樂於看戲。

“若說才學自然不及夫子,但小兒自諭可爲人師總需拿出些許才情吧?!”

那三名儒生被問住吶吶無言之時,這客棧裡再次走出來兩人。

相比起三名儒生,這兩人卻是一身豪遮。

卻見他們身着錦緞,頭頂玉冠。昂首而立,身後跟着三五小廝更有優伶靜立身後。

“唐解元、衡父兄……”在場儒生們,竟是不約而同的向那兩人行禮。

那左邊一人見狀趕緊做了一個深深的長揖回禮:“諸兄擡愛了,衡父愧受……”

而右邊那位面胖有須者卻是據傲的緊,只是輕笑拱手便算是給這些儒生回禮了。

張侖見狀,不由得笑了笑。

他一看便知道來人是誰了,弘治年間進京趕考還能被叫“唐解元”的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了。

史說唐伯虎此時狂傲的緊,現在一看還真是這副德行。

何良俊在自己的書裡面說他們:

“至京,六如文譽籍甚,公卿造請者闐咽街巷。徐有戲子數人,隨從六如日馳騁於都市中。”

意思是,他倆在京師裡大白天的帶着戲子打馬而行,經常出入公卿所住的街巷無比囂張。

張侖展顏一笑,卻是讓唐伯虎有些恍惚。這少年,卻是真的俊俏的緊呢!

但接下來張侖的話卻讓唐伯虎一下子覺着,這張臉的主人着實可惡。

“可是被蘇州提學斥了的唐伯虎?!”

唐伯虎臉色發黑,卻不搭話。這事兒算是他的黑歷史了。

弘治十年他參加錄科的時候,和好友張靈宿見天兒的在青樓裡面浪,而且是大浪特浪。

比洪湖水還要浪打浪,總而言之就是浪的飛起。

當時的提學御史方誌方信之因此對他很是厭惡,於是唐寅在錄科的時候直接名落孫山。

如果不是蘇州知府曹鳳愛、名士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沈周、吳寬……等人爲他求情。

老方也給了幾分面子,讓他“補遺”的話他連鄉試的機會都沒有了。還有個屁的解元名頭啊!

“小兒無狀!既是想爲人師,總得拿出些許本事來!否則某卻要到順天府去告你一狀!”

在老唐看來,這俊俏小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真真就是個來找茬兒的。

但他決計不會認爲,自己剛纔對着張侖說一句“小兒”有錯。

也不會覺得,張侖跟孫茂才那三人對陣他跑出來橫架樑子有什麼錯。

這就是讀書人的寬以待己,嚴於律人。雙標玩的不溜,你敢說自己是大明朝的讀書人?!

唐伯虎這個時候尤其張狂,文徽名的父親幫他求了情讓他補遺最後中舉考了解元。

但唐伯虎非但沒有收斂,中舉後依舊放浪形骸。

甚至好友文徽名寫信規勸他,他還要回信叫嚷:我就是這德行,不喜歡別跟我做朋友。

“你與我非親非故,又非我門生。我要向你展示才情作甚?!”

卻見張侖一挑眉,揹着手笑了笑:“江南才子唐解元,很是威風了不得麼?!”

“莫呈口齒利,若有本事便亮上一亮!”

那徐經也是忍不住了,邊上的儒生們更是跟着起鬨叫嚷着讓張侖顯露顯露本事。

“黃口小兒莫不是怕了?!若是怕了便說,尋你家大人來給我磕頭認錯便饒了你這一回……”

那孫茂才此時陰測測的湊了上來,但唐伯虎看着張侖身上衣衫華麗還跟有家僕。

那兩個一直都沒有說話的護院,更是衣着顯貴甚爲膘壯的漢子。能在這京師縱馬,已經說明這孩子不簡單。

於是,唐伯虎道:“若是不濟,便道歉罷了。吾等也非爲難小兒之人,不予你計較。”

圍觀們儒生們頓時鬨笑,畢竟張侖看起來臉嫩卻能有什麼才情去難住唐解元?!

“孫茂才,最好管住你自己的嘴……”周管家本見孫茂才說讓張侖家大人來磕頭,便要發作。

但卻被張侖攔住了,鬧到這個時候他也不耐煩了。

唐伯虎說的還算人話,想到之後這位大才子的遭遇張侖心中一動!

“既是要比,那便比比。”

張侖淡淡的掃了一眼那些起鬨的儒生,在他那雙丹鳳桃花之下這些儒生竟然一下子靜下來了。

“經史子集太龐雜,考起來花費時間。不若我就出一副上聯,你唐解元與他們三人來對。”

卻見他眯起那雙丹鳳桃花,清淡的道:“若是對上了,我給幾位每人磕仨響頭,奉上紋銀五百兩致歉。”

“但,若是對不上……”張侖的嘴角勾起一絲微笑,指着唐伯虎與孫茂才身邊的兩名儒生道。

“你們則奉我爲師,如何?!”

“豎子無禮!!”一衆儒生臉色“刷~”一下就變了,你纔多大啊!

而且這裡最低的也是個秀才,拜你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爲師?!名教子弟的臉面往哪兒放啊!

張侖卻好整以暇,聳了聳肩道:“此事因起,是我說我才學足以爲師你們不信非要我展露一番。”

“而今我劃下道兒來,你們卻推三阻四莫不是不敢接了?!”

說着,張侖笑吟吟的看着唐伯虎和另外兩名孺子:“若是不敢,你們三人道歉即可。”

“那孫茂才五百兩我不收他的,輸了也不要他做徒弟。”

張侖冷哼道:“此等獐頭鼠目之人,從今往後見我避讓就是了。”

他是真看不上這孫茂才,雖然張侖不知道孫茂才對周管家說了什麼。

但就剛纔孫茂才的表現,這貨肯定沒給周管家說什麼好話。

是以,張侖不介意在這兒抽他一耳光。

第一百二十章 行則斬妖除魔韋陀手段,心懷慈和悲憫菩薩心腸第七百零五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無恆產者無恆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之蠹蛀皆擒獲,開荒挖礦送夷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六百零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六)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上)第七百六十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陸)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闈之困終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足準備侯韃靼,京師接報召兵馬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八百五十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中)第二十七章 春闈大案,伯虎受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諫言,騎士心思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捌)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七百六十五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完)第六百二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壹)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八百零三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肆)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士無雙麒麟兒,張家莊內聚勳貴第八百一十四章 錢能一手定夷州,遠洋之上西夷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四百八十六章 九邊亂想初啓始,總制石淙職將停第六百五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叄)第六百八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肆)第八百七十六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完)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四百六十八章 歸至京師二三事,穩妥司機玉螭虎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伍)第五百八十五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八)第五十三章 妙安梨花槍,縣試終開考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拔除奸佞桃花塢,衝擊公主衆惡徒第六十七章 跟我出去罷,你怎能不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下)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奴悍僕真好嘢,城狐社鼠真系勁第六百三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壹)第七百六十五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完)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之蠹蛀皆擒獲,開荒挖礦送夷州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五百三十四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肆)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四百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闈終結束,生死撲面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三百四十九章 頭名畢業受御刀,老臣約齋欲請辭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迴護,爾等誣告須負責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四百一十三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下)第七章 隨手對聯有機鋒,聲名在身悔不得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來扛雷,帝國初次執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