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

弘治十五年三月丁亥,殿試畢。

欽命謹身殿大學士劉健、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東閣大學士謝遷……等,入院充殿試讀卷官。

次日,金榜出。

一甲賜進士及頭名狀元——唐寅!

無數舉子見此,長嘆不已。

“恩師!!”

那皇榜下之唐寅已是渾身顫抖,望着那皇榜數次方纔轉過身。

竟是整個人推金山、倒玉柱,對着那桃林方向“撲通~!”一聲便是大禮拜下。

頭顱在那石板上磕的“砰砰砰~”作響,他的一起來的江潮、許庭光二人趕緊上前便要將他攙起。

“恩師啊~!恩師再造大恩,弟子粉身碎骨亦難報償!恩師!!”

再擡首時,唐寅已是淚流滿面聲音嗚咽。

那額頭上滿是血跡,身上盡皆塵土。

但卻無人笑話他半句,這些舉子們都清楚唐寅是如何一路走來的。

弘治十二年舞弊案,對於他的名聲和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即便是國朝判定他未曾舞弊,但這名聲掛出去瞭如何能止耶?!

但唐伯虎這次直接連中三元就不一樣了,人家上回能直中解元這次又連中三元。

你說人家作弊?!人家這本事,完全不屑作弊啊!

“恩師再造大恩,李徵伯沒齒難忘!今生若徵伯有負師恩,天厭之!天厭之!!”

邊上的李兆先李徵伯,亦不知道什麼時候大禮對着桃林方向拜倒。

整個人竟是嚎啕大哭,江潮等人趕緊上前去又將他攙起。

知道李兆先情況的便嘆着氣,對着身邊人解釋了一番。

作爲大學士李東陽的兒子,李兆先的壓力不可謂不大啊!

父親是四歲能做徑尺大書法的神童,稍長又拜黎文僖公爲師。

更是三年連過鄉、會、殿三試,二甲第一的庶吉士。

然而李兆先卻屢試不第,舉人都沒考上一個。

若說壓力不大怎麼可能?!

“恩師再造大恩沒齒難忘!衡父若負師恩,天厭之!天厭之!!”

徐經那更是激動的“砰砰砰~”的不住磕頭,腦門上頓時猩紅一片。

天見猶憐,徐家數代人倒在了科舉這條路上。

徐經可謂是家族中如今最有希望,能夠走下去的一人。

弘治十二年的那場科舉舞弊案,幾乎讓徐經從此徹底絕望。

是張小公爺一手將他從深淵中拉了出來,如今得中一甲三名探花郎。

這下,總算是能告慰先祖了。

其餘的舉子們聽得身邊知道情況的,說起這三人的故事頓時不勝唏噓。

若非是玉螭虎這位少年恩師鼎力相助,恐怕這三人還在塵世間掙扎打滾罷!

祝允明等人亦是激動無比,他們雖然未曾高中於一甲之內。

但二甲前三十名,已是足夠讓他們激動的了。

小周管家的馬車早已經在旁等候,將這些個自家少爺的弟子們好生哄上了馬車這才離去。

看着馬車的塵煙,一衆舉子們心生唏噓。

而那些不曾及第的舉子們則是若有所思,似乎……玉螭虎開了一間學館?!

弘治十五年三月庚寅,上御奉天殿欽賜唐寅、李兆先、徐經……等進士及第出身。

並差文武羣臣行慶賀禮。

弘治十五年三月辛卯,欽賜進士恩榮宴於禮部,命太師英國公張懋主宴。

三月癸巳,賜新科狀元唐寅朝服冠帶,賜諸進士寶鈔。

三月甲午,新科狀元唐寅上殿,率諸進士上表謝恩……

弘治十五年壬戌科,終於塵埃落定。

其時,李福達剛剛結束了長達一個月的封閉強訓。

科舉結束,軍事學院亦放假一日讓他們遊覽一番京師。

李福達走出了軍事學院,笑吟吟的與那些同窗告辭言道自己要去訪友。

隨後便脫離了人羣,拐了幾圈確認沒有人跟着。

這才留下了暗記,讓人用車馬來接自己。

中途上再換乘了幾次,最後李福達換上一身綢衫變得大腹便便留着老鼠須。

胖胖臉上的三角眼,讓人絲毫看不出他之前原本的那副相貌。

順着潮白河往大道上走一段兒,便會見着一條老舊的土路。

車子駛過黃沙土路,便會來到一叢樹林邊上。

樹林內有着一座小屋,看起來似乎是獵戶們歇腳的地方。

文傑等幾人,已經在屋子裡恭身等候了。

“情況如何?!”

小木屋裡極爲簡陋,四周圍佈滿着李大禮帶來的漢子。

這些漢子們手上握着鋼刀,警惕的瞧着四周圍。

“‘老頭子’已經確認三月戊戌,將出京往經筵辯場主持開場!”

卻見文傑恭身垂首,沉聲道:“但……護衛人數,未曾打聽到。”

李福達點了點頭,回首望向李大仁。

李大仁見狀趕緊向前幾步,低着頭道:“幾個消息源頭顯示,與文副總使所言一致。”

“只是……護衛方面,亦未曾有消息。”

李福達點了點頭,這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弘治皇帝出行的時辰能打聽出來,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如果連護衛的情況都打聽出來,李福達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陷阱。

“門中其他人情況如何?!還有波動否?!”

李大禮聽得父親問話,趕緊站出來低聲道:“現下好多了!”

“此番雖是工地上發了月銀,但工地上的活兒亦接近收尾……”

李福達呼出一口氣,這種工地本來就是一期做完就結束的。

門中的門徒們雖是收了月銀,卻也知道這只是此一回。

下回還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活兒呢。

闊且,他們本來的身份可全都是白蓮門徒啊!

這件事情如果揭破了,他們誰都不落好。

“飛鴿傳書,讓謝平他們動起來!”

李福達呼出一口氣,沉聲道:“你們加緊打聽,哪怕只是模糊的消息也好!”

“是!”

幾人恭身應是,李福達則是繼續問道:“金陵那邊的貨到了沒有?!”

“到了,但太扎眼全都存在貨棧裡。”

李大仁聽得這話,站出來垂首道:“都檢查過了,沒有任何問題!”

李福達聽得這話,呼出了一口氣。

緩緩的站起身來,開始吩咐一些細節上的事情。

譬如那些刀劍雖然不可以露面,但還得不時去檢查一番不要出現什麼問題。

下面門徒的心思要注意,別讓他們有了二心。

再有就是其他的消息,也不要輕易放過。

尤其是各家勳貴親兵的調動,還有在宮內執勤的侍衛們多加接觸。

如此林林總總的一大堆,聊了近兩個時辰才堪堪散去……

經筵辯場的講學在會試開始後,便沒有再舉行了。

各家都知道,殿試之後陛下將會親自主持這場經筵辯講。

誰能夠決勝而出,誰就能夠代表着今後國朝科舉的主流!

甚至一定程度上,他們將代表着儒家官方承認的學派。

無數人都在翹首以盼,以至於大家對於唐寅他們考得一甲這件事情僅僅是唏噓了一會兒。

然後注意力繼續放在了這次經筵辯講上。

在諸家學派們剛剛抵京的時候,還有各自學派的官員們往來見禮。

而在會試之後,這種往來完全絕跡。

大家都知道,無數雙的眼睛都在盯着這經筵辯講上。

如果這個時候還互相往來,那實在扎眼。

對於雙方來說,這都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瓜田李下,授人於柄啊!

湛甘泉此時已經移居了,如今他住在靠近潮白河的這專門的別院中。

當初大家搬過來,原因很簡單。

這地方的營造是皇家、勳貴及戶部,在朝中的諸家子弟們暗示了一番。

並出錢給他們包了院子,大家一琢磨也就搬過來了。

但真的搬過來後卻發現,這地兒還真是不錯!

側可見潮白河水滔滔,內有活水淺湖錦鯉池塘。

小院零零散散的散落在四周,錯落有致下又別有一番風情。

門前鋪設的是水泥十字路,還有暗渠中潺潺流水而過。

桃樹、柳樹,在這處別院四周隨處可見。

整個別院四周卻是由高牆圍上的,更有軍伍中下來的武侯更夫穿着制服晝夜巡查。

“咕嘟~咕嘟~”湛甘泉在自己的草廬亭子裡煮着茶,他現在就很滿意這裡。

倫文敘沒有再過來,湛甘泉現在是帶着自己的弟子在這別院中居住。

一棟別院入門則有影壁,穿過便見明堂。

左右廂房爲客房,明堂之上有二樓爲主臥、次臥及書房。

明堂後方則是飯廳,拐出便是廚房。

臥房內皆設有浴室,茅房有三處有水可衝去。

不知這茅房是如何設計的,居然沒有溢出臭味兒。

“老師,庠序教諭部已將公函送來了……”

遠遠的,一名弟子緩步上前恭身將一份信函遞上。

“是信之公親自送抵的,言道還有其他公函須送抵便沒來拜訪。”

湛甘泉點了點頭,接過這封信函便擺在了身邊。

“坐,靜氣。飲茶。”

幾個弟子知道他的脾氣,告了一聲罪便恭身坐下了。

“你們可知,爲師這次爲何一定要前來京師參加經筵辯講嗎?!”

幾個學生聽得這話,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

其中一人站起來作揖輕聲道:“老師是爲了弘我名教,傳播學問!”

“此爲其一,但非全部。”

湛甘泉笑眯眯的望着自己的學生們,輕聲道:“經筵辯講固然重要,但……”

“有一人,比經筵辯講更重要!”

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捌)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十章 京師議紛紛,皇子聞其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三百一十五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舉子入京師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掙扎兩敗將,無有傲氣玉螭虎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下)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三百三十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堂波潮起,草原有風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百衲聖袍驚晚宴,榮光滿身玉螭虎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八)第四百七十六章 貓鼠遊戲熊孩鬧,走投無路東山公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十:終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六百五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肆)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舉子入京師五百五十七章 作孽熊娃遭收拾,堅持築城朱厚照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六百九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第六百三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捌)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闈終結束,生死撲面來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七百零二章 幕後黑手玉螭虎,掘人根基汪公公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十八章 鐵桿粉絲在大內,皇帝老兒上門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舉太祖剝皮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善尋正理劉希賢,下嘴忒黑李賓之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之蠹蛀皆擒獲,開荒挖礦送夷州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七百二十章 浩大工程山河鎮,太子兩腳吞金獸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伍)第八十三章 驚愕不已,火炮之威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六百三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捌)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八百五十一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下)第五百二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下)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紳盡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飽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八百零一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貳)第二百六十章 九邊消息來,國朝風雲涌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舉文進士,同往接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