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老少狐狸初定計,打上門來成國公

摒退了文傑幾人,張小公爺他們纔開始狼吞虎嚥的吃起東西來。

三兩下的吃的酒足飯飽,泡上了茶這纔開始敘話。

“便趁此時機,將晉陽等諸衛所的兵權盡數收回爲好……”

張小公爺低着頭,輕聲道。

老戴義的筷子聞言不由得停駐了一下,緩緩的擡起頭望着張小公爺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爲陛下所贊‘玉螭虎’,這一層咱家怎麼就沒想到啊!”

邊上的張誠亦是砸吧着嘴,嘿嘿的笑着道:“此着……甚妙!”

這倆都是人精了,張小公爺一說他們瞬間就明白張小公爺的意思是什麼了。

火篩叩關,九邊諸衛所表現的極爲差勁兒。

尤其是寧夏衛,居然還跟火篩勾結在一起了。

這顯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現在好幾個衛所已經被軍部直接接手。

所有的軍卒都在重新整訓,未通過考覈者直接會被剔除出軍伍。

同時還以民籍,並派原本的屯田與他們耕作。

每年只需按照國朝的三十稅一繳納便可,倒是鬆快了不少。

可國防軍的待遇好啊,從前在衛所那得被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欺壓。

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現在不一樣了啊!

現在相當於那是競爭上崗,而且哪怕是列卒也能混到幾鬥米糧。

也因爲這個政策,於是大量原本的隱戶也出來登記了。

畢竟沒有戶籍在這個時代是寸步難行啊,很多時候都是些許行商去跟他們買東西。

全都是把價格壓的極低,甚至可能半數產出只能是換些許鹽巴而已。

哪怕是這樣,他們很多時候也只能是忍了。

他們沒法進城的,地方有時候需要政績他們還得被當作“匪徒”給直接剿滅了。

雖然確實他們有時候,也會兼職匪徒。

現在能有民籍而且不追究他們逃卒的問題,這就讓他們很欣喜了。

還能分配田畝,這就更驚喜了。

當然,他們因爲曾經是逃卒所以回到軍伍的資格就被剝奪了。

甚至子女入庠的資格,也在內閣的堅持下一併剝奪。

可以入社學,但三代內不得考科舉。

晉陽衛當時的表現也極爲不堪,張寅其實就是藉着上次張小公爺的事件才上位的。

因爲上次韃靼叩關時,晉陽衛那拙劣的表現導致晉陽衛指揮使被撤職。

而這次晉陽衛的表現也是一言難盡,藉此機會軍部當然可以撤掉晉陽衛。

當然,指揮使、千戶百戶這些不會被撤職。

比如寧夏衛和另外些許的被國防軍接替的邊關衛所,他們原本的千戶、百戶就被調往京師。

目前帝國皇家軍官學校內就學,如果無法順利畢業的話就只能是被派去擔任閒職。

而且子嗣是無法繼承的,相當於徹底斷了軍伍的路子。

合格的,會被派往粵北、黔州等地填充進當地的國防軍隊伍中打散充任基層校尉。

張小公爺提出的這一條,就是拆了已經被李福達滲透的晉陽衛。

晉陽衛被滲透了多少?!沒有人知道。

要調查清楚,實在是太難了。

不如使此一招,到時候國防軍控制了其軍伍。

將校等又全數被送往京師,而且是在京師外的帝國軍官學院。

有京營、國防軍壓制着,又沒有其他的根基。

李福達就算是滲透了晉陽衛,又能鬧騰起什麼來?!

到時候調查局再逐一篩查,李福達等人那就藏都藏不住了。

“此事倒是不宜太着急,需等合適的時機……”

三人喝着茶,三言兩語便將這件事定了個大概。

除了這文傑之外,李福達能夠在京師活動出一個指揮使的身份那肯定也是有路子的。

至少郭勳就是他暴露出來的一條線,順着這條線可以查到很多。

文傑既然是留在了通州,自然唱唸做打的戲也得做足。

國防軍調集兵馬秘密前往暴露的幾處,也需要時間。

“軍部可以對外說是奔襲演武,以測軍伍戰力如何。”

張小公爺嘿嘿一笑,他想到的是後世的演習。

“這批武舉子們,也都算是勉強可用了。填充入國防軍中,正好做一次奔襲演武!”

老戴義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接口道。

“此提法倒是新鮮,也正好給火篩藉口發作!”

張誠嘿嘿的不住點頭,可不是這個理兒麼!

火篩無緣無故的在歸順之後,又再次發作是何道理?!

但如果帝國搞什麼奔襲演武,讓他感受到了威脅這就不一樣了。

值得大明去奔襲演武的還能有誰啊,說來說去其實不就是韃靼麼?!

這樣被劍指一番,火篩發作便有了緣由。

“順勢也把幾個衛所所在掐住,不管是李福達還是火篩……”

張誠嘿嘿嘿的笑着,聲音有些尖細:“便是他們硬着頭皮做反,也無法靠近京師!”

倆老狐狸、一小狐狸就這麼嘿嘿的笑着,低聲將這事兒給定計了下來。

其後,老戴義匆匆回京協調各部事宜。

張誠坐鎮通州,指揮調查局繼續清掃並讓文傑活動的風聲放出去。

順便還得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白蓮、彌勒的人,還在通州活動。

張小公爺則是沒事兒人一般的,回到了自己的桃林中等待着下一步的訊息。

現在李福達到底對京師滲透的有多深,沒人知道。

無論是老戴義、是張誠,還是小公爺都決定按兵不動。

至少表面上得看起來跟沒事兒人似的,否則以李福達多疑的性格。

一旦發現可能泄露了,絕對會舉家遁走。

到時候想要滿天下的再尋他蹤跡,可就難了。

“癡虎兒啊!你說這眼瞅你也忙的差不多了,咱這學堂的事兒你打算怎麼弄啊?!”

回到了桃林裡,還沒躲兩天成國公就殺奔來了。

進了桃林二話不說,按着張小公爺便急吼吼的道。

“老夫的孫兒眼瞅可就是要出閣讀書的了,其他諸家雖沒言語可都看着你呢!”

張小公爺瞪大了眼睛,這纔想起來!

那會兒潮白河坊市的時候,可是答應了這些勳貴們要建一所學堂的啊!

臥槽!這事兒自己當時搞完了,跑粵北、奔黔州。

回來沒歇會兒又去九邊,結果前後折騰的自己都給忘逑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六百零六章 學館初成需整備,勳貴家子受訓中第十一章 正德欲來鬧校場,錢到花時放恨少第四百九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終考覈魔鬼周,數月苦練爲今朝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四百九十章 帝國爪牙初顯露,關外草原風捲雲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六百九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第六百四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玖)第七百七十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桃花林前拜大父,錢福促狹套螭虎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二百三十九章 勳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第一百九十六章 螭虎展利器,帝臣皆心悸第八百六十二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八百零一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貳)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九邊總制將令下,京師貨殖喜抄家第七百七十九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壹)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十章 京師議紛紛,皇子聞其名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六百四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捌)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捌)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七百六十五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完)三十一章 罷黜爲吏,還是滿門抄斬第五百三十九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六百九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柒)第八百五十二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拾)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六百七十章 佔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將起航第九十五章 夫君歡喜,妾身亦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一百六十章 暫避鋒芒待經筵,錢能野望在夷州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內宦官思漸變,忠武河間王戰車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平黔州,諸家頭人盡入彀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終考覈艱難過,舊衣褪去換新裝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四十七章 桃花塢內,騎射忙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內開壇拓,豪商陳杰談利忙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叄)第二百五十五章 刀下無一是冤魂,皆有其人取死道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東廠錦衣皆須改,諮政元老將出臺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拾)第六百八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貳)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五百四十二章 善尋正理劉希賢,下嘴忒黑李賓之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