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

禮部是幹啥吃的?!

他們尼瑪不從子史經集裡面,給老夫把韃靼也是咱炎黃子孫、華夏苗裔的證據挖出來……

那乾脆讓他們全去築路得了,留着浪費國帑。

教諭部現在缺人手啊,但今科取士後再培訓一番以新課材派往此地教授當可矣。

老李甚至惡狠狠的想到:來的,吏部考覈等級上調一級!

不來的,那尼瑪都給老夫回家啃老米飯去!

連特麼進士、舉人的身份,老夫都要給丫扒了。

聖賢書讓你讀了是做啥的?!考科舉爲的是啥?!

給你機會升官發財,可你丫也不能只想撈好處不願幹苦活兒啊!

哪兒有這麼便宜的好事兒?!

既然只打算拿聖賢書做敲門磚,爲的是功名利祿。

那門開了不肯幹活兒的,就老老實實滾蛋回去啃老米飯——國朝養你何用?!

老李心裡惡狠狠的琢磨,且爾娘之!老夫一介閣老都四處奔波,憑啥爾等狗犢子混功名吃利祿不幹事兒?!

因爲張小公爺孜孜不倦的影響,大明從高層開始不知不覺的從務虛走向務實。

最顯著變化的就是弘治皇帝,老傢伙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最開森的事情就是聽內庫報賬。

今兒掙了多少、預計本旬能掙多少、本月能掙多少……

只要聽說內庫的銀子嘩嘩的來,狗皇帝那口水哈喇的就差點兒沒形象的往下掉。

心裡美滋滋的琢磨,怕是永樂先帝也沒朕手上這麼寬裕啊!

“直白點說,韃靼可留……”

張小公爺望着火篩,一字一句的道:“韃靼,亦不可留!”

他的這句話一出口,火篩的眼神才微微的閃動了幾下。

李東陽和老戴義的心頓時提起來了,老李比較慌。

他就是個文臣啊,而且還是個六十多的老傢伙了。

萬一這火篩狂性大發咋辦?!他就算是跑,那特麼也跑不掉啊。

老戴義好歹是擊技太監首領,手上的本事自然是不會缺的。

可畢竟是年紀大了,要跟壯年的火篩拼殺一番也不敢說必勝之。

張小公爺年齡略小,若是收拾一下韃靼精騎甚至一些射鵰手倒是不難。

但要跟火篩這種無數次從戰陣中殺出來的老夜梟比,勝負可就難料了。

韃靼可留,留文字、留族羣。可留其神。

韃靼不可留,不可留部族制、不可留各部頭人甚至汗王。形,則不可留也!

這就是張小公爺要表達的意思,然而這直接擊中的是火篩的命門。

如果火篩接受這條件的話,以後草原上便不會再有韃靼部族。

有的,只是大明帝國韃靼部。

火篩沒有說話,就這麼看着張小公爺。定定的看着他。

那目光如同鷹隼一般,尖銳而鋒利。

玉螭虎沒有迴避他的目光,那雙丹鳳桃花豎起鋒芒畢露。

眼瞳中的點點銳氣澎湃而出,絲毫沒有要退讓的打算。

“此事……”

不知道過了多久,火篩的聲音才幽幽的傳來:“可!”

這一個字說出來,頓時李東陽和老戴義都鬆了口氣。

只要火篩同意此事,那麼一切都好說、一切都好辦。

“但……本汗也有條件!不多,三個!”

火篩這回的目光,轉到了李東陽和老戴義的臉上。

李東陽撣了撣自己的雙袖,對着火篩肅然行禮:“大汗請說!”

看着李東陽如此,火篩的臉色終究是好看了些。

火篩可不是對大明情況一無所知的土鱉,人家那也是研究過大明禮儀的。

對於李東陽這位國朝重臣,能夠撣袖行禮體現對自己的尊重他還是很受用的。

而李東陽這麼做自然也是出於全局的考慮,他不是迂腐的文臣。

相反的他做事極爲靈活,這也是弘治皇帝多次派他出京辦事的原因。

劉健務實,但太過剛毅。

眼裡揉不得沙子,這於國朝是好事。但若是臨處機變,卻很容易釀成大禍。

謝遷亦是文人脾性,尤其那股子天下捨我其誰的性子是深深刻在骨子裡的。

但他才華橫溢,於是這種性子在內閣卻也能容忍。

若是出了京師自行辦事,他這性子說不準談好的都得弄崩了。

也唯有李東陽,是內閣中政務精通又能臨機通變者而已。

“其一、黃金家族的血脈必須存留,本汗已尋得達延汗血脈。此脈不得斷絕!”

李東陽沉吟了會兒,終究是點了點頭:“可!”

“其二、大明當朝太子,必須納一位黃金家族血脈爲妃、爲韃靼部汗王!此當爲永例!”

火篩的這句話一出口,李東陽還沒反應過來張小公爺先滿心臥槽了!

這火篩果然老梟鷹啊!

尼瑪!他怎麼想出來英格蘭那幫鳥人收復威爾士地區的手段的?!

在十四世紀初,英格蘭將威爾士吞併下來成爲一個國家。

然而威爾士的反抗卻從來沒有停止過,爲了讓這種反抗平息當時的愛德華一世做出了決定。

就是會有“一位在威爾士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威爾士語的親王”作爲他們的領袖。

張小公爺是怎麼都沒有想到,火篩這老傢伙居然能夠祭出這一招來!

“可!!”

李東陽兩眼精光四溢,沉聲將此事應了下來。

這老傢伙也是那江湖老夜梟了,怎能看不出火篩此舉的意圖?!

火篩需要一個名頭來讓各部族支持他,而大明需要有一個名頭來統御韃靼。

政治聯姻這是最古老的手段,但卻也是最合適的手段。

李西涯不知道張小公爺卻是知道的,後來的大清要收服韃靼也是採用聯姻的方式。

孝莊文皇后,那位著名的“大玉兒”便是出自於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正兒八經的黃金家族血脈!

大明帝國的太子成爲韃靼人的大汗,又娶黃金家族血脈。

這就從法理上有了繼承人的資格,部族頭人們哪怕再不願意也得認賬。

“第三,也是最後一個條件!”

火篩深深的呼出一口氣,隨後擡起頭望着張小公爺一字一句的道。

“玉螭虎……必須娶我的女兒,而且他們的兒子要繼承我的部族和姓氏!”

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八百五十一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身手之後有身手,較量背後有較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家軍營見許寧,槍炮齊鳴肝膽顫第八百五十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四百九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八百二十六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壹)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八十五章 統合雙峰島,足利身在側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下)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朝風雲涌,魑魅魍魎多第二十五章 御前閣老難題試,天下風雲麒麟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螭虎輕聲敘明策,皇家恩寵不講理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審挖根皆驚恐,海商豪遮鎮諸官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第三百四十五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八百零八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拾)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第六百四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臉煞筆馬伯穎,右臉青年劉叔舟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槍刺洋馬,戰遍四洋並五洲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七百七十二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肆)第八百三十九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下)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來扛雷,帝國初次執律鞭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伍)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五百五十七章 作孽熊娃遭收拾,堅持築城朱厚照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三百二十四章 弘治陰招來扣人,可憐巴巴玉螭虎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五百四十六章 滿心賣批王守仁,敲裡嗎德唐伯虎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五百零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一百八十九章 國子監前看文章,貢生行徑實無狀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而復生至桃林,野史傳聞頓得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桃花塢裡頓徹悟,丹鳳桃花帶機鋒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御前陳請收兵權,金山一座釣諸部第七百七十九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壹)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五百一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八百六十六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