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

“嗡嗡嗡……”弓弦聲轟然炸響,無數的弩箭“嗖嗖嗖……”的飛過這伍長的耳邊。

這伍長嘴裡發出了狼一樣的嚎叫,對面的韃靼騎兵們亦提高了馬速!

“轟隆~!”雙方終於猛然撞在了一起,金鐵交鳴聲中幾個韃靼其實轟然落馬……

而這位伍長竟然不敢置信的看着手裡的戰刀,然後再望着那些韃靼騎兵。

這個時候,身上隱隱的疼痛才傳來。

他們胸前的鎧甲也被斬中了,但鎧甲上的刀痕說明了他們身上鎧甲的堅固。

“撤!馬上撤!!”

伍長很快的回過神來,呼喝着讓整個騎兵伍立即撤離。

同時抽出了馬背上的號角,鼓起最大的力氣“嗚嗚~~”的吹響了起來!

方圓二十餘里內所有聽到了警示號角的騎兵伍,皆愕然。

隨後瘋狂的向着京師打馬撤去,並抽出號角開始“嗚嗚嗚~~”的發出警訊。

“嘟~!嘟~!……”

當號角聲傳到了附近的堡子裡,駐守的國防軍哨長們瘋狂的衝上了堡子的塔樓。

用盡全部力氣,吹響那巨大的號角。

低沉的號角聲轟鳴着向京師傳去,烽火狼煙隨之點燃!

正在集結沉默的京營、國防軍開始着甲進入預設陣地,弘治皇帝的朝會直接中斷。

三大學士首次被允許進入軍部,而軍部內開始全力運作。

無數諜報司、情報局、調查局……等等機構能夠收集到的情報,全部都被彙總而來。

弘治皇帝身着甲冑,手按天子劍長髯無風自動。

虎頭老國公則是在沙盤上,不斷的指揮均是們修正彙總上來的情況。

“現在情況如何?!”

劉健看着是穩健,實際上無比的焦心。

韃靼人殺來京師了,這是之前他們從未想過的。

然而這次卻出現了,英宗朝之後這是韃靼人首次從九邊殺來京師!

“放心,他們攻不破京師!”

虎頭老國公對着劉健點了點頭,李東陽總算是回到了京師。

現在也在內閣裡忙碌,謝遷最近算是放鬆了些許。

李東陽回來之後,很多機要可以交由他來處理了。

“且,以吾之見韃靼此行非是強攻京師……”

謝遷畢竟不熟軍伍,聽的此言不由得開口道:“何以見得?!”

“據報韃靼此行盡爲騎兵,若是攻城無器械完全不可行!”

虎頭老國公緩緩的從沙盤邊上轉過身來,身上的鎧甲葉片嘩啦啦作響。

“且京師有京營、皇家國防軍駐守,欲破之並非易事……”

“韃靼若是無法攻破京師,反而受困於此未必沒有全軍覆沒之憂。”

這話說的三位大學士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啊!

京師哪裡是那麼容易就攻破的?!

而且他們不是從三邊打進來的,是由安化王從寧夏衛引入的。

也就是說國朝在三邊諸鎮中囤積的十數萬大軍猶在,若是返身包圍他們能往哪裡跑?!

“若非是進攻京師,那麼他們欲意爲何?!”

劉健聽得虎頭國公的話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虎頭國公這次倒是沒有說話,是邊上的王越開口了。

“韃靼之意,僅有一着而已:劫掠!”

這話說的劉健等人悚然一驚,心下不由得苦笑。

自己等人倒是以己度人了,他們想的是爭奪天下、造反作亂。

卻沒有想過韃靼人不斷叩關的目的何在,也忽略了現在韃靼人不可能再入住中原這個事實。

更重要的是,之前安化王朱寘鐇與韃靼人勾結給了他們一種錯覺。

那就是韃靼人入關,這是要反攻倒算啊!

經王越這一提醒,他們才醒悟過來:韃靼人叩關的本質,是劫掠啊!

隨後便是苦笑,自己等人太想當然爾了。

韃靼現在說到底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底氣和力量,哪怕是英宗朝他們也只能是退兵而已。

想要反攻倒算,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軍部如何應對此事?!”

李東陽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目光灼灼的對着虎頭老國公問道。

弘治皇帝則是在這個時候開口了。

“軍部總長之前便曾推測韃靼欲往京師,於是多派京師騎營、國防軍精騎四散偵搜……”

“並京師附近各莊、堡盡數派駐軍伍,佈設示警號角狼煙……”

這些軍策弘治皇帝算是爛熟於心,對於這些軍策弘治皇帝極爲上心。

畢竟這關係到了帝國命脈啊,所以每一條他都仔仔細細的研究過。

確認沒有任何問題了,纔將其簽發出去。

李東陽聽的弘治皇帝將軍策娓娓道來,這才常常的舒了口氣。

而弘治皇帝一邊說着,一邊將軍部彙總的卷宗交給三位學士查閱。

李東陽看了一圈後,嘆氣躬身對着虎頭老國公誠懇作揖拜下。

“總長果然老成持重,不愧先帝贊之‘蚤通韜略’矣!”

劉健和謝遷這纔想起來,憲宗當年給這位虎頭老國公的敕封中便有提及“蚤通韜略”一項。

如今看來,誠如先帝所言真是分毫不差啊!

若非是老國公早有預判,這些韃靼恐怕殺至京師纔會被察覺罷!

現在彙總上來的情況寫的明明白白,韃靼人是一人三馬幾乎連夜飛馳而來。

沿途驛站恐多已被害,所以警訊一直未曾傳出。

這次若非是國防軍的騎兵伍見驛站起火,前往查探遭遇了韃靼前哨。

恐怕他們繼續潛行,直至京師都難以察覺。

大軍行進必然是前後左右皆有行哨,這些行哨要做的就是清除掉可能存在的危險。

保證大軍行過之際,不會泄露行蹤。

至少是短時間內不會暴露行蹤,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又低下。

戰馬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他們摧毀了驛站之後其他人想要傳出警訊都十分困難。

“總帥,老臣自請率軍出兵!”

虎頭老國公說完剛纔的話又回頭開始看沙盤,仔細看了一圈沙盤後起身對着弘治皇帝行了一個軍禮。

弘治皇帝聽的這話不由得一愣,不由自主的道:“總長當在京師震懾韃靼……”

“兩位副總長、總軍師都在京師,老臣很放心!”

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願終得償,鉞式重型炮第八百零六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捌)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欺張家癡虎兒,虎頭太師不好惹第一百四十七章 窮困老佀舞大義,少年癡虎獨不懼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六百八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壹)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之蠹蛀皆擒獲,開荒挖礦送夷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六百零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完)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十二章 癡呆文婦錢好掙,提筆先寫白素貞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陸)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六百四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捌)第三百零八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八百六十六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第八十章 一介賊寇,裝啥狗批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六百四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貳)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玖)第三百一十六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上)第三百零三章 你欲平價我來漲,府庫存銀盡耗完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中)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七百五十四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師野豬辦營生,張家螭虎活財神第八百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輕撫風波定,上下無人不懾服第六百四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壹)第八百七十二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莊之內談營造,國朝上下皆豬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玖)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軍開拔津門港,粵北老章忐忑中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四百九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三百零八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下)第五百零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九)三十一章 罷黜爲吏,還是滿門抄斬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六百二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壹)第一百三十四章 肯賣力氣老錢通,發達而來週一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柒)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中)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三百四十五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二百八十六章 螭虎御前獻良策,妙安足利見兩宮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熊娃終得試火炮,大馬猴子朱厚照第七百四十四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拾)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七百二十章 浩大工程山河鎮,太子兩腳吞金獸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兒功課需考校,經典亦須經筵辯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