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二)

這話一出口火篩的臉色猛然就變了,兩裡之外!

張小公爺的這話讓火篩不由自主的回頭望向了他的營地,那裡距離車陣……

大約也就是兩裡左右的距離罷?!

“大汗曾經見過某身上的鎧甲麼?!”

“大汗見過我軍伍所用之車陣麼?!”

望着火篩,張小公爺一字一句的道:“大汗,您應該多讀讀漢學。”

“成吉思汗最倚重的‘吾圖撒合裡’,便是一位自小經學漢學之大家也!”

這話說的火篩亦不由得點了點頭,張小公爺說的“吾圖撒合裡”便是成吉思汗座下第一謀士:耶律楚材。

甚至可以說,他是成吉思汗最爲倚重的謀士。沒有之一。

哪怕是到了臨終前,成吉思汗還專門吩咐自己的繼任者必須要倚重於耶律楚材。

可以說,蒙元的泰半江山能夠打下來耶律楚材這位契丹人功不可沒。

“《周易·繫辭下》有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張小公爺望着火篩,輕聲道:“世間萬物、天下之勢,唯不變者曰‘變’而已。”

“成吉思汗的時代曾經順勢而來,亦曾因逆勢而退……”

“而今新勢已來,若是大汗再不思變……”

不思變,則亡!

火篩微微一笑,卻沒有接下張小公爺的話茬兒。

“按照你們大明人的話說,我們韃靼人起於微末。但到了今天,我們依舊是草原的主人!”

望着張小公爺,火篩一字一句的道:“你們或許能夠將我們暫時趕走,但你們佔領不了草原。”

“只要你們佔領不了草原,那麼草原的主人就終究是我們。”

火篩的這話與其說是講給張小公爺聽的,不如說是給自己打氣。

張小公爺並沒有立即回話,而是笑吟吟的望着火篩擺手讓服部姐妹將茶具擺上。

拿出了一個籤貼標註着“晚甘侯”的汝窯小茶罐,用竹勺打出些許茶葉放在了一套茶具裡。

火篩看着這幅茶具,不由得升起了一絲好奇。

“大汗目光如炬,這套茶具是家人尋來的‘柴窯’。”

張小公爺笑了笑,沒有解釋太多僅僅是說了一句“柴窯”。

這在火篩聽來大約只是認爲是比較名貴的茶具,邊上的足利鶴則是隱蔽的翻了個白眼。

自家小夫君這媚眼算是拋給瞎子看了,火篩這等大老粗哪裡懂柴窯的珍貴?!

柴窯,出自於五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的豫南御窯。

柴窯所出之瓷,其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

更有贊“寶瑩射目,光可卻矢。寶瑩則有之,卻矢未必然,蓋難得而重言之也”。

乃當時諸多瓷窯中之上上品,論窯器者必提曰“柴汝官哥定”。

這柴窯,可是排在諸瓷之首冠絕羣瓷的。

世宗柴榮者對此瓷贊曰“雨過天青雲**,這般顏色作將來”,欽定爲御窯。

然而此窯竟隨歷史煙雲散去,殊爲可惜卻也因此彌足珍貴。

宣德年禮部尚書呂克聲公奉旨撰《宣德鼎彝譜》有載:

“……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其柴、汝、官、哥、鈞、定中並選二十九種……”

直白的說,就是這柴窯現在就皇家蒐羅的比較多。

因爲其彌足珍貴,以至於哪怕是柴窯的殘片亦被珍而重之的製成冠飾、絛環、把件……等傳世。

張小公爺的這套柴窯,卻不知道是小周管家從哪兒給挖出來的玩意兒。

這玩意兒即便是當時經常出入皇宮的足利鶴小姐姐,也被嚇的一個哆嗦。

莫說這柴窯於扶桑多珍貴了,即便是在這大明那也是有價無市啊!

小公爺之後的權相嚴嵩父子,據說假借皇帝之名以舉國之力、窮一生之時……

亦不過蒐羅了不足二十件柴窯,張小公爺這手上拿的就是一整套啊。

於是足利鶴小姐姐看着火篩這大老粗,居然傻呵呵的就單手拿着茶盞不由得心尖發顫。

服部小姐姐見狀,低聲對着火篩提醒了一句。

“大汗還請小心些,此‘柴窯’一件約可抵牛三千了!”

服部小姐姐心裡很不舒坦,我家殿下這是一套柴窯呢!若是毀了一件,這套就廢了半數。

莫說三千頭牛,便是三萬頭牛也抵償不得。

就是這句提醒,差點兒讓火篩眼前一黑,腦袋就杵桌子上了!

臥槽!這特麼啥玩意兒,居然就能值三千頭牛?!

張小公爺見狀笑了笑,說家人無狀大汗莫怪!還請品茶。

火篩這趕緊雙手捧着茶盞,生怕不小心跌下來了。

這特麼真賠不起啊,一傢伙就得三千頭牛……

但這茶是真好喝,還未及入口僅僅是沖泡時火篩便嗅得此茶馨香蒸騰。

“此爲‘武夷巖茶’,出自於四曲溪畔。”

卻見張小公爺輕聲道:“前朝大德六年,便被訂爲貢茶而產之。”

選這個茶是有原因的,能夠被前朝定爲貢茶自然是因爲它符合於韃靼的口味。

“我們飲茶,歷史已久。”

望着火篩,張小公爺輕聲道:“據唐代茶仙陸太祝作《茶經》載‘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

“晉之常道將作《華陽國志.巴志》曰‘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

火篩很有耐心,雖然他不知道爲何張小公爺會突然和他說起茶的來歷。

“而草原人開始飲茶,大約是從唐時始之……”

“唐時天寶十五年進士封演撰《封氏聞見記》載‘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亦足怪焉’……”

“宋時陸放翁作《南唐書》言‘契丹雖通商南唐,徒持虛辭,利南方茶葉珠貝而已’……”

張小公爺說着,微微一笑對着火篩舉起了茶杯。

“草原的確不會變,但草原的主人從匈奴回鶻到契丹,再到女直……”

望着火篩,張小公爺臉上的笑容不變但那話語卻如同刀鋒割肉。

“而中原的主人,卻一直在與他們飲茶。”

“或許草原曾經的主人來到了中原,但中原卻一直都是中原人的中原……”

張小公爺望着火篩,輕聲道:“草原的主人,卻不一定一直都是草原的主人。”

第三百九十章 棚內肥龍戶必裂,山魈水鬼拜求活第一百三十章 侍女盡奉上,黃金須百兩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八百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四百四十九章 粵北海潮漸平息,黔州風雲將迭起第七百二十一章 敗家崽子朱厚照,填空補缺玉螭虎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柒)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編收冶匠周管家,勇擔其責伏羌伯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玖)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五百三十一章 千里瓦剌撿便宜,獵手獵物怎相知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一百一十章 千代豬丸,加藤之鷹第四百七十六章 貓鼠遊戲熊孩鬧,走投無路東山公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晉陽豪族多牽涉,螭虎定計除妖賊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內開壇拓,豪商陳杰談利忙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世榮寵英國公,賢才宅中議奸佞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四百四十九章 粵北海潮漸平息,黔州風雲將迭起第五百零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二十章 家中奏對,簡在帝心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六百七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府老親兵,達延汗帳金狼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玖)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悍匪兇徒嘯聚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鱉奸商欲行惡,螭虎教你來做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五十五章 提前交卷,有賊遠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晉陽豪族多牽涉,螭虎定計除妖賊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而復生至桃林,野史傳聞頓得解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陸)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朝風雲涌,魑魅魍魎多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一百五十章 京師風傳建新報,忠義無雙張癡虎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是聰慧陳神義,試驗農莊玉螭虎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陸)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粵北豪紳驚雷震,閃亮登場周瑾山第一百三十章 侍女盡奉上,黃金須百兩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六百七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柒)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將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