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上)

部族的族人被拆散分配,他們這個已經有了預感並不意外。

田畝這個事情三大土司們都老老實實的交出來了,自己還能硬扛是咋地?!

拿脖子抵過去跟那位漂亮的小公爺說,咱脖子很硬您試試?!

這試試,說不準就得現場逝世啊!

但……臥槽尼瑪!某傢俬藏的那些礦山礦井、一些親族兵衛咋一併沒了啊!

再一琢磨那會兒蹲布政使司、戶部身邊的田家人,這些頭人們頓時氣的直哆嗦。

好傢伙!好你個田家啊,這尼瑪就把咱全給賣了個徹底啊!

田家一時間在這黔州舉世皆敵,以至於有苦說不出。

好在這些人可都不敢動他們,畢竟那玉螭虎大爺可就站在田家身後呢。

田家的那位小祖姑姐還在玉螭虎的營地裡,說是跟扶桑的那位公主殿下學禮儀去了。

再往下他們心裡就更加的麻賣批了,因爲土官衛所撤銷了!

寨子裡原本所有的鎧甲、刀劍,都被收走了。

黔州水汽重、日照少,鐵甲根本就很難存放。

即便是布甲也不好收拾,這裡最爲適宜的只有是藤甲。

藤甲,最爲著名的莫過於《三國》中諸葛武侯火燒藤甲兵的那一幕。

而藤甲歷史上也是確實存在的,甚至後世還還原過藤甲。

還原藤甲的地方恰好便是現在的黔州,是布族的寨子進行了一次還原。

當時還有節目組爲此專門做了一期節目,並將藤甲帶至後世的京師軍事博物館。

館內館員、李斌博士還專門用古連弩進行了測試,發現確實無法擊穿。

而後世的藤甲亦是經過改良的,其極大的提高了防火能力解決了原本藤甲面臨的易燃缺點。

黔州雖然藤甲好用卻製作不易,首先工序就是個巨大的問題。

一套藤甲要選藤、砍藤,回來後還得沸水殺青,再進行晾曬讓其復幹。

然後就是桐油的浸泡,浸泡後還得進行陰乾。

這才能用藤去編織藤甲,編織完畢、札緊後還得壓實。

最後還需進行兩次桐油浸泡、陰乾的流程,這才能是一副可用的藤甲。

其實這也是爲什麼《三國》中孟獲的藤甲,會易燃的原因。

而寫《三國演義》的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生人,又曾入張士誠府內爲幕僚。

是以應該是接觸過相關的事宜,知道藤甲的情況。

也是因爲製作困難於是他們除了親衛,囤積的藤甲並不多。

哪怕是三大土司中親衛最多的楊、安二家,也僅僅是囤積了不到萬副藤甲。

當然,現在這些連帶頭人們的藤甲全都歸了小公爺。

再經過石灰水浸泡、桐油浸泡,再刷以黔州畢城所產大漆藤甲易燃缺點頓解。

頭人們都感嘆,這位玉螭虎人家厲害並非是浪得虛名啊!

這纔出去一個多月,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換了人間。

原本扣扣索索意圖私藏下來的親族,幾乎全部被登記了戶籍丁口。

而且還全部打散重新組織起來,分散到各地派了官員管理、給田畝種地。

頭人們是不知道,這一個多月王用敬那是遭了多大的罪啊,這日子過的那簡直了……

權利是拿回來了,而且沒有了土司頭人的肘制王用敬可以隨意發揮。

可尼瑪這黔州缺官員、缺文教、缺社學……幾乎什麼都缺啊!

且還是全大明十三省中,唯一沒有鄉試的行省。

王用敬哪怕是到現在都忙的腳不沾地,這黔州現在能用的人幾乎都被他拎起來用了。

還好各軍屯本身人也不少還基本都能用上,調配一些、按照張小公爺的要求培訓一下。

派下去暫時能夠頂上,但國朝肯定需要將官員派來管理的。

黔州雖然沒有鄉試,但縣、府二試還是有的。

從宋代開始亦考出不少讀書人來,但總體來說和其他區域完全沒法比。

最慘的是現在他們都沒有鄉試,要考鄉試還只能是去滇南考。

但現在可用的人手不多啊,這些本地識字的秀才們當時就被召集到了一起開會。

整個金築城布政使司裡,秀才們互相道禮熙熙攘攘。

王用敬卻沒有太多時間給他們解釋這那,直接分派了每人一個卷宗。

然後讓他們願意的就去接受培訓,回頭就開始到新切割的鄉村裡任職。

這些秀才們拿到卷宗看完就懵逼了,這特麼神馬情況?!

瞧着卷宗裡的意思他們這是要去暫代很多土司、頭人、土官們原本的位置,只是切割的更細。

同時他們還得負責教諭之職務,當然只是暫代。

既然讓他們辦事自然是不可能虧待他們的,月銀一錢、糙米三鬥這就是工資。

還能得一塊兒布政使司頒發的,“黔州布政使司宣諭使”的牌牌。

布政使司每月一次小考他們的功考進度,三月一次大考、一年一總考。

若是評級能達“上上”,那麼就奏請國朝爲他們的科舉加分。

但這些都還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王用敬宣佈如果諸位庠生做的好……

張小公爺說了,會與他一併聯名奏請國朝在黔州開鄉試!

這重磅炸彈就很尼瑪了,一堆的黔州士子們都滿心“且爾娘之”!

提到這鄉試一衆黔州士子們就淚流滿面啊,那尼瑪簡直就特麼不是人能扛的事兒。

黔州這驛站、驛道本來就坑的要死,他們還得準備盤纏、冒着沿途被各種山賊流寇山寨做掉的危險……

一路跑到滇南去考個鄉試!

這幫子士子雖然沒有跟黔州外的士子一般,手無縛雞之力。

可要說他們多能打,那就真不至於了。

這年月哪怕是黔州外的很多區域,出了村寨就相當於踏入吃雞戰場。

你不知道啥時候蹦達出來一逃卒、山民,或者獅子老虎毒蛇……讓你死的不明不白。

更何況這黔州之地,那比黔州外可風險高多了去了。

於是從宋末迄今黔州能考出來的舉人沒幾個,秀才雖然有不少。

王用敬這個時候又說了,這次國朝將玉螭虎張小公爺派來一則爲平米魯之亂。

二則亦是清掃這黔州的牛鬼蛇神,最近這驛站、驛道都要修築起來。

張小公爺分身乏術,也是考慮到讀書子生活不易不當廢棄一身所學於是請本官尋來諸位說項此事。

讓你們去安撫那些原屬於土司、頭人、土官們的領民,就是要調撥人手去剿滅水陸兩匪的。

而且到時這驛站亦對我等讀書人開放,可憑條投宿!

介時黔州水陸兩路皆暢,天下之大諸位又哪裡去不得?!

你們得好好做啊、出功績啊,老夫這才與張小公爺向國朝請奏給咱們黔州開鄉試啊!

這幾項一擺出來,黔州的士子們哪兒還有啥廢話啊!

要面子,布政使司宣諭使的牌牌、布政使親自接見還不夠有面子的?!

要裡子,每月一錢銀子、糙米三鬥這實打實收下的啊!

要前程,到時候這鄉試要是在黔州開設,自己等人不必遠行又能借驛站投宿……

這特麼還說個卵子的說啊,嘩啦啦一大片士子趕緊站起來。

就差給王用敬切手指表忠心了,一個二個麪皮漲紅誓言必然安撫好各領民。

頭人們自是不知道,王用敬這是使了九牛二虎之力、再多用張小公爺仕林中的大名鎮場子。

而且是奔忙的幾乎腳不沾地,一天都不知道有沒有睡到兩個時辰……

這才勉強的趕在土司、土官和頭人們回來之前,安置好了所有的一切。

然後就是剿匪隊伍的組建問題,這方面是由毛銳親自來辦的。

由田家的名單甄選,各家土司、土官和頭人們的部屬裡直接被遴選出來了五萬餘人。

土司們回來一瞅這情況就知道,得~啥也別說趕緊幹活兒罷!

一頓壯行酒下,熟悉這黔州各水陸山寨、知道誰跟米魯勾結的土司、頭人大軍兵分五路直接進剿。

國防軍的部隊這是要來立功的,於是除了全火器營留守之外其餘全部出動平米魯去了。

張小公爺到是不怕米魯知道這裡的動靜,這個時代哪怕九邊出亂子沿途快馬也得七八天京師才能知道。

更何況這黔州的山巒疊嶂、各寨不通,她米魯除非能掐會算不然怎麼可能知道發生了什麼。

“開炮轟了這寨子罷!”

戶必裂有些不耐煩的看着這些個頭人們哇呀呀的喊着衝陣,但他的話剛出口就被身邊的頭人打斷了。

卻見那頭人擺着手道:“別別別……兄弟,某能打下來!那俘虜可都是銀子啊!”

“你這一炮下去得打死不少,打死某可就虧了!死的一個才一斗糧啊!”

戶必裂一頭黑線,這尼瑪全掉錢眼裡去了!

“可……哥們,你的那些人傷亡也不少啊!”

這頭人不在乎的撇嘴道:“回去一人給三分銀子就成了,但抓了人一個能值五斗糙米呢!”

“麼事兒!麼事兒!”

亦是此時,便聽得前方傳來一陣歡呼!

“轟隆~~!”那城寨的大門直接轟然倒塌,嗷嗷鬼叫的土司兵們直接衝入了城寨中……

那幾個頭人見狀趕緊往下跑:“別打死了!死的不值錢!要活口!要活口築路!!”

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武舉解元皆來戰,螭虎獨身擎校場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狗腿之王周瑾山,二愣土鱉快掏錢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八百零一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貳)第六百七十一章 獨木難支將傾廈,盟約守望或能存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六百四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陸)第八百零一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貳)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二百九十四章 營造司內待遇好,糧商聚探路大豪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很森氣,後果很嚴重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武舉解元皆來戰,螭虎獨身擎校場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紳盡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飽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強,本願寺來訪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很森氣,後果很嚴重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一百八十二章 盡數去實習,太子需重寫第三百三十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一百三十二章 癡虎初發威,看我輿論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審挖根皆驚恐,海商豪遮鎮諸官第二百九十六章 路易威登攜言去,荒僻宅院三問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六百二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壹)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舉太祖剝皮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捌)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八百五十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中)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五百五十七章 作孽熊娃遭收拾,堅持築城朱厚照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第五百二十八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八十三章 驚愕不已,火炮之威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六百七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第六百二十一章 百轉千回爲自在,但求俯仰心無悔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帳幕之內三兇現,果敢決斷系火篩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八百五十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中)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閣皇帝革弊端,銳意進取不惜財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三百九十一章 潑天富貴擺身前,欲取功勳不惜命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十:終章)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五百六十二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螭虎輕聲敘明策,皇家恩寵不講理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火朝天心皆定,暗流洶涌怒潮來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返得蘇州城,恍若再隔世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玖)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明珠還京師,火篩提請內閣難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