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

行軍的路線規劃的極好,不得不說老將就是老將。

毛銳從趕赴至粵北時就開始準備作戰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他自然比誰都清楚。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張小公爺制定的國防軍軍伍配比中,居然還有輜重車馬隊。

在小周管家的協助、帝國皇家均屬司粵北分司的全力配合下,大量的內河船隊被調集起來。

這個時候李東陽馬上發現了帝國皇家均輸總司的另一項好處,就是可以加大、加速運輸。

平日裡不僅可以自行盈利,而且在有需要的時候它還可以投入運兵、運糧、救災……等等事宜中。

在國防軍剿匪期間,繳獲的糧秣就按量被運抵沿途路線各驛站中登記存放。

行船的時候大量的糧秣又被用貨船運載送去,抵達碼頭就重新裝車。

國防軍軍伍的輜重車馬隊甚至到了哨級,每哨都有自己的車馬輜重及伙伕。

分配下去的糧秣、草料,基本足夠他們一旬之用。

行船中的李東陽感慨,粵北士紳商賈們真是好人啊!大大滴好人啊!

這河道整飭的確實不錯,回頭刑期要增加一下!不然他們刑滿了誰來整飭河道?!

再踏上黔州的驛站路途後,李東陽又感慨了。

這黔州要開發啊,這路得修起來啊!

唔……米魯那幫人可不能都打死了,回頭得給伏羌伯他們說一下。

打死了這路特麼誰來修啊?!不能死,那是絕對不能死滴!

要死也得死在築路上,不然豈非白耗國帑麼?!

唔……雖然也都是粵北貨殖總會掏的銀子,可那畢竟都是銀子啊!

出征的師接近五千人,算上張小公爺自己的親衛就超過五千人了。

前有探馬前哨開路,隊伍分段行進一切都井然有序。

在有車馬的情況下隊伍行進的極快,當年的驛道現今可用的區域還是不少。

而且在出兵之前毛銳便請戴義找人查探過了,粵北的商賈們也表示這個道路可用。

只是沒有說能夠達到車馬並行如此寬廣,但行車是沒有問題的。

可畢竟黔州的路況比之粵北和其他區域更悲壯,於是撲騰了一個多月才堪堪抵達。

沿途張小公爺這咬牙切齒的下定決心必須修路,這尼瑪的破交通環境根本發展不起啊!

這已經算是極快的了,需知北宋曾公亮、丁度所著《武經總要前集·卷五·軍行次第》曰:

“凡軍行在道,十里齊整休息,三十里會乾糧,六十里食宿”。

(古法:三十里爲一舍。倍道兼行,一日再舍。今六十里爲食宿,亦量軍士急緩爲節)

但從有灰機、高鐵、汽車+高速時代過來的張小公爺,對此還是很不滿意。

就算達不到後世的程度,好歹這路給他擴開了進出也方便許多啊!

張小公爺沒有進城裡住,而是城外直接開闢了一片營地駐紮下來。

五千人的軍伍本就有工匠隨同,再有宋然提供的匠人三兩下的就把營盤修造起來了。

“見他們做什麼?!看着他們面服心不服?!”

張小公爺對着面前的宋然笑吟吟的道,宋然則是吶吶不言。

四大土司回來後沒少發動下面部族的頭人們準備,但這些頭人們可不是見識過國防軍的他們。

自然是對於這個命令比較抗拒的,在這種情況下陽奉陰違就成爲了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宋然這裡的情況更嚴重,宋家本來就轉型書香世家自然武力值就不如從前了。

“堪輿圖呢?!哪幾家寨子不服於你?!”

張小公爺既然是要扶持聽話的宋家立一個標杆,那麼自然是要給他立一個威的。

宋然亦知道這點,感激的對着張小公爺長揖到底。

隨後讓人拿來堪輿圖,鋪在了桌面上輕聲道。

“乖西司生苗阿賈、阿扎、阿麻……等,有寨六百三十營、丁口兩萬五千餘……”

張小公爺找來毛銳一併看着堪輿圖,隨手點了最近的一個山寨。

“就阿扎這裡吧,六千人的寨子不錯!可以先把這金築城的路給築起來。”

說完,對着毛銳點了點頭:“伏羌伯,此役便交予你罷!”

“還請督撫大人放心,末將定打出國防軍之威震懾些許不臣!!”

金築城內,安榮貴的宅院中無數的部族頭人們吃着酒低頭抱怨着。

安榮貴雖然沒有楊愛這麼有錢,但好歹是累世水西土司家族用度還算是可以的。

“這鳥廝大官兒聽說就是個孩子?!架子還真大,見都不見一面吶!”

一包着頭巾的黑衣頭人,不滿的抱怨道:“勾則大人,何須聽他的?!”

勾則,是君長的意思。

安榮貴的眼神冷冷的掃過這些抱怨的頭人,卻見他們的聲音立馬就小了。

“若還當某是‘勾則’,些許鳥話便莫再提了!”

還有頭人低着腦袋有些不服氣:“勾則怎的如此喪氣,他便是翻江蛟龍可這裡是黔州。”

安榮貴還待再言,便見得家裡老家頭匆匆進來與他耳語了幾句。

皺着眉頭安榮貴放下了酒碗,望着這些個頭人們道:“去開會,記住:都不許張口!”

“勾則大人,是那廝小子要見我等麼?!”

聽得這話,安榮貴不由得笑了:“瞎想罷!是宋家找來的。”

“宋家?!那羣只知道死讀書,靠向……”

“慎言!!”安榮貴話都不給他說完,便瞪着眼珠直接喝斷:“若尋死自去,莫拖累某家!!”

這頭人吃了一喝,低下頭卻不甚服氣的撇了撇嘴。

楊愛那邊亦是,十來位頭人不住的抱怨着張小公爺架子大。

但君長讓他們去,卻是不敢不去的。

磨磨蹭蹭下幾隊人很快的在宋府門前碰面了,田家倒是隻有自己來。

畢竟他們現在都是破落戶了,肯跟着他們的部族也沒幾個。

進得宋家一瞅,頓時楊、安兩家的頭人們就想笑。

宋家這也便是要破落的模樣了,肯聽他們的頭人就那麼小貓兩三隻。

乖西司那些個勢力龐大的生苗,一個都沒有到場。

“督撫大人有令,明日討伐乖西司不法生苗阿扎!命我等前去觀摩,好以後配合平叛!”

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柒)第五百八十四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七)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八)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八百五十八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一百一十章 千代豬丸,加藤之鷹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五百一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莊之內談營造,國朝上下皆豬頭第二百二十章 青龍探爪滅氣焰,欺人太甚張癡虎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完)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三百零五章 京師紛亂初安定,請誅國賊七侍郎第二百五十七章 韃靼即將襲擾來,戴義捨命陪螭虎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八百六十七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九邊烏雲壓城來,家賊難防有熊孩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七百五十二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完)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終考覈艱難過,舊衣褪去換新裝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第七百七十二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下)第八十章 一介賊寇,裝啥狗批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來扛雷,帝國初次執律鞭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八百四十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粵北繁華震心膽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下)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五百九十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九)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五百二十七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上)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九邊消息來,國朝風雲涌第一百六十章 暫避鋒芒待經筵,錢能野望在夷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初對韃靼玉螭虎,陷馬坑陣顯神威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軍開拔津門港,粵北老章忐忑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五百一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京師風傳建新報,忠義無雙張癡虎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六十九章 欲讓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十章 京師議紛紛,皇子聞其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恩師您幫扛一雷,學生三人遭不住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三百零四章 潑天大網撒京師,起手收束朱厚照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一百六十四章 經筵御前再相辯,大內演武陳釣翁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二百五十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衛所營帳聚衆梟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