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

“毛大人,督撫大人果然如傳說中的那般俊俏如璧人一般麼?!”

說話的,乃是一穿着黔東南土族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衫,年紀看起來約十五六上下俏生生的女子。

這女子生的是一張標準的三庭五眼瓜子面兒,白皙細嫩吹彈可破的面兒上生着一雙汪若清波的葡萄眼。

其瞳甚大似墨着明珠,熠熠生輝而清澈如泉。

身上雖是穿着土族樣式的衣裳,卻用着金銀絲錯鑲繡着精緻的國色牡丹。

相較起一般土家簡樸的衣裳,這嬌俏少女身上的衣裳更顯尊榮華貴。

“哈哈哈……田姑娘,我家督撫大人何止生則璧人!尋常人若初見之,無有不自慚形穢者也!”

這話說的,邊上的另外三人不由得詫異且好奇的望來。

毛銳微微一笑,對着這四人輕聲道:“莫要不信,若說唐時李太白公爲謫仙……”

“我家督撫大人,則必屬嫡仙也!!”

這話毛銳說的是無比肯定,口氣中帶着毋庸置疑着實讓這四人嚇了一跳。

李太白公那“謫仙人”的評價,已經是極高的了。

《說文》曰:“謫”,罰也。

《通俗文》載:罰罪者曰謫。

太白公“謫仙人”的意思,就是說他本是仙人只是“謫”落凡間。

然而毛銳的這個“嫡”,卻比“謫”要強出一大截!

嫡,正也!

區別於“庶”,爲正脈。

《列子·力命》曰:齊公族多寵,嫡庶並行。

也就是說,毛銳這話的意思是:太白公只是“謫仙人”,那都被“謫”了。

我家督撫大人那是“嫡仙人”,不是被“謫”了而是如得仙人嫡傳一般的。

“莫要不信,太白公作得詩詞我家督撫大人所作亦是不少。”

見得這四人一臉不信的樣子,毛銳哈哈一笑。

“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便是我家督撫大人十四歲所作,不過去歲而已。”

那俏麗的女子聽得此言居然點了點頭:“小女子身在邊疆,亦是聽過此詞的!卻是豪邁霸氣!”

“還曾以爲乃是堪破世事紅塵煌煌大儒所作,未曾想竟是督撫大人十四歲所作……”

毛銳淡淡一笑,身邊這四人必須以文、以武徹底壓服。

黔東南四大土司,水東宋氏、水西安氏、思州田氏、播州楊氏。

思州田氏雖永樂陛下時因田氏兩家互爭硃砂礦井,以至引發內亂最終遭永樂帝鎮壓斬首。

然而這思州田氏可不簡單,祖上田輝先公乃出自於春秋戰國時齊國王族田氏。

漢初始世代從伍,輝先公則出於長安田氏紫荊堂。

隋文帝時由邳國公蘇僕射舉薦爲黔州刺史,此爲思州田氏之始。

其家隋末至永樂始終掌控于思州,傳承千年不倒。

輝先公更被追爲湘南、黔東南、蜀中……等多地田氏先祖。

即便是永樂帝時遭慘重打擊依舊勢力龐大不容小覷,此次毛銳入黔東南讓田氏族老看到了一絲希望!

於是,這位族中嫡傳血脈最佳的小姑娘田蕾便被派來出來——因爲聽說那位小公爺身邊有好些俏麗女子。

而在邊上沒有吱聲,身着儒袍長髯消瘦看着文士模樣的中年人則是播州楊氏第十九世家主楊愛。

播州楊氏始祖楊端,出於弘農楊氏越公房。

唐僖宗乾符三年車騎將軍楊端率軍經瀘州、合江,沿赤水河而上,徑入播州敗據播州之南詔。

得詔授爲播州侯,命“世襲播地,永鎮邊陲”。

歷唐、五代、宋、元、明五朝,宋景佑初年金刀令公楊業六子延昭長子充廣奉詔持節出桂西。

與播州主楊端之六世裔孫昭見並敘譜論祖,方知同爲“越公房楊氏”始祖楊鈞之後。

因楊昭無子,充廣便將其長子貴遷過繼楊昭爲子。

明初開國文臣之首宋潛溪序《楊氏家傳》稱“自是,守播者皆業之子孫也”。

這播州楊家說起來當年確實很剛來着,一度南宋都要撐不下去他們還拼死在扛。

棧道南口之役阻元軍入蜀,勝。

與孟珙合戰元軍於三峽口,勝。

蜀中陷落,播州四面皆敵其時家主楊邦憲亦未曾降元。

直至至元十二年南宋亡,元世祖遣使持宋恭帝、太后詔,命邦憲內附。

邦憲捧詔三日哭,遂捧表以播州、珍州,南平軍三州之地附元。

在文士身邊的那位則是身材略壯碩相貌粗豪,生着國字臉、鷹目隼視面黑無須男子。

這男子年約四十有餘,竟是穿着一身的皮甲、腰胯一柄彝刀。

聽得毛銳的話臉上露出了些許好奇,又帶着絲絲的不屑。

這位可謂是黔東南四大土司中,真正的本地所出土司——水西安氏當代家主安貴榮。

水西安氏追溯上去,可至三國時。

蜀漢建興三年,諸葛武侯南征。

安氏先祖濟火獻糧道迎師,並佐武侯平西南、擒孟獲。

得表封“羅甸國王“,授予“丹書鐵卷“、令治理慕胯。

後又受蜀後主詔,討平普里叛亂。

時濟火年歲已高,後主賜銀鳩杖以表恩寵。

此爲水西安氏之祖,傳至唐宋時幾乎自成一國稱“羅氏鬼國”。

元代時上表歸順,對外稱“宣撫使、宣慰使”對內實則依舊自成一國。

至元末又隨水東宋氏商議後,一併上表降明獲賜姓“安”。

於是方得“水西安氏”之名。

祖上的奢香夫人那也是位厲害人物,洪武年審時度勢獻糧道支持於穎國公、西平侯征伐滇南。

隨後又“刊山鑿險、開置驛道”、“漢家孔孟文化,能修德潤身……布澤萬民”。

這兩手可牛批了,老朱家本來有所忌憚見她果然誠心規劃還開鑿道路這也就放心了。

隨後安家又給老朱家平了好幾次事兒,也都是出工出力又出錢。

有巡撫奏曰“家自饋餉,口不言功,宜加旌擢”。

於是特賜“黔東南宣慰使安觀正三品服、加授昭勇將軍,子孫享襲”。

這安榮貴是奢香夫人八世孫,自小習武多次隨軍征討可謂自持勇力。

“老宋,你這等文生某家最是瞧不上!”

卻見這安榮貴對着身邊不遠處那一樣是身着儒衫,看起來一臉淡然消瘦長髯的老者哼道。

“我宋家是詩文傳家,與你這莽夫可不同!!”

這乃是水東宋家當代家主宋然,宋家是五代時期遷入黔東南的。

同時他家,也是少數主動支持於大明改土歸流的土司。

“我家督撫大人可不止是做詩而已……”

卻見毛銳淡淡的一笑,揹着手望着船頭前的潮水輕聲道。

“十四歲,我家督撫大人已率親兵剿滅沿海倭寇、更受扶桑國王邀往扶桑平叛!”

“前後不過數月滅其國數十、陣斬十數萬,平其國亂榮歸大明!”

這話說的,那俏麗的少女田蕾聽得毛銳的話不由得捂住了自己的嘴。

一雙清澈動人晶瑩的葡萄眼中,滿是不敢置信。

“我家督撫身邊的‘姬武將’,便是那扶桑諸將家貴女。”

這件事情當時毛銳聽說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後來足利鶴笑着解釋了一番他才明白。

“還有督撫身邊的足利公主殿下,那便是仰慕於督撫從扶桑親隨而來的。”

毛銳的這話一說,那原本黑臉上有些許不屑的安榮貴很快的收起了不屑。

雖然這聽着有些大言,然而能說得出來也畢竟是有些本事在。

“今歲初,我家督撫大人還曾在晉陽與韃靼一戰!”

卻見毛銳望着那安榮貴,微微一笑:“陣斬……三十餘級!”

“嘶~~”這話直接讓幾人不敢接口了,這打的是韃靼啊!

哪怕是他們遠在黔東南,亦是知道這九邊韃靼的厲害的。

藉助於地利他們還能周旋一二,若是在平原上……

他們自問可不一定是人家的對手,然而那位據說年少俊俏文武全才的督撫大人居然能陣斬三十餘級?!

“若非我家督撫大人取此成就,內閣三大學士又怎會贊爲‘天下風雲麒麟兒’?!”

毛銳的聲音,幽幽的傳來:“陛下……又怎會當着滿朝文武當面,爲他取字‘螭虎’……”

“贊爲‘與國同休、拱衛大寶、文武雙全玉螭虎’呢……”

這話說的三大土司、田家的那位小姑娘都沉默了,一時間各人的心思皆不在此。

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陰晴不定。

有人興奮的面兒潮紅,有着心馳神往只盼一見。

毛銳卻沒有再繼續說,而是拿出了一份份《帝國時報》的剪報合集。

然後便是《肥堆敘話集》、《玉螭虎詩集》三本,交予他們每人一份。

欲使這些土司們實在歸心,就得胡蘿蔔和大棒一起拿出來。

欲使他們相信自己能使胡蘿蔔亦用得大棒,那就得先讓他們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人。

順於我大明帝國者,賜予昌。

逆於我大明帝國者,賜予築路、整河、挖礦山……

包你一日三餐、一家十幾口、幾十口整整齊齊!

一家人嘛,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齊齊……

對於張小公爺的這個觀點,毛銳表示非常的認同。

誰若是想不認同,那他不介意帶上兵馬讓他認同一下……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中)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七百五十二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下)第七百零五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無恆產者無恆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奴悍僕真好嘢,城狐社鼠真系勁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六百二十一章 瑤女多情繫螭虎,滇南情勢變數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戰不過,癡虎亦要學真訣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傳京師,螭虎終歸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一百五十章 京師風傳建新報,忠義無雙張癡虎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完)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五百八十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柒)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將請一見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壹)第十二章 癡呆文婦錢好掙,提筆先寫白素貞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第三百六十一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中)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弟子誰管你,嫡傳弟子才肯教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豪門貴戚受管教,皇家子弟也難爲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叄)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粵北繁華震心膽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拾)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中)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四十四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將請一見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七十章 信跡表心,吾往賊處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四百九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五百八十七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十)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陸)第三百一十三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編收冶匠周管家,勇擔其責伏羌伯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置諮政元老院,再釐帝國三司法第七百七十三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上)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願終得償,鉞式重型炮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二百三十一章 助力從來非無故,怨懟亦非無來由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五百八十四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部皆開所屬科,廣納天下讀書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銳玉田相照應,海商亦非一條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六百八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貳)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萬變在戰陣,吉祥擺件小公爺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