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趙皆立軍令狀

張小公爺說不管這些事情,他就真的沒有去管了。

他現在正在監督的是鐵礦、煤礦的開掘,這對於整個鑄造分司乃至粵北的發展都是極爲關鍵的。

爲何佛山鐵鍋能夠在當時稱雄於世,甚至遠銷海外?!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勞,就是粵北所產的鐵礦、煤礦。

正德十一年進士張淨峰在粵北爲官時撰《粵北通志初稿》上,有載曰:

“粵北之爲鐵冶,於利固肥,而於害亦烈。凡韶、惠等處,系無主官山,產出鐵礦……”

“先年節被本土無籍流徒,每年於秋收之際,糾集兇徒,百千成羣,越境前來,分佈各處山銅……”

“創察住札,每山起爐,少則五六座,多一二十座,每爐聚二三百人……”

“在山掘礦,煽鐵取利。山主礦主利其租稅;地鬼、總小甲利其常例;土腳小民利其僱募……”

這說明粵北的礦是極其之多的,甚至因爲不讓採礦而多次爆發了民變。

來這裡開礦的可都不是什麼良善人,幾乎都是本地的士紳豪強。

譬如在鄂北麻地坡招工開採鐵礦的汪革,史載他:“邑有酤方在侖步白雲,革訟而擅其利……”

“革在淮仍以武斷稱,如居嚴時出佩刀劍,盛騎從……”

於是“糾合無籍之徒因山作炭,賣炭買鐵,就起個鐵冶,鑄成鐵器出市發賣……”

“所用之人各有職掌、恩威並著、無不欽服,數年間發起個大家事來……”

簡單說就是這些鐵礦、煤礦,已經成爲了這些士紳豪強們中飽私囊的錢袋子。

官方哪怕稍微靠近他們就敢舉旗造反,而且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部是都是有功名的!

這批人在清朝還打算這麼幹,以爲大清還跟大明似的慣着他們這些個有功名的讀書人。

然而大清根本就不跟你玩什麼招撫,直接該砍腦袋砍腦袋、該流徒流徒。

被大清砍掉了一大堆腦袋、流徒了一大堆人後,他們這才明白了一個道理:

原來不是我多厲害,是當年大待我好啊!

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大明已經被他們折騰死了。

張小公爺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答案是:官辦的大規模開採企業。

那些個豪強肯定要死摟錢,而且那些礦工多是“無籍之徒”。

就是說,他們是沒有被登記戶籍的人。

即便是被豪強們打殺了,官府也都不會管。

所以怎麼可能會給他們很多錢?!自然是能摳則摳。

張小公爺開官辦自然是不一樣的,銀子肯定給的足足的。

再有根據古籍及軍械營造局製造的器械協助,開採量、安全係數直接就高出一大截。

開採出來的鐵礦送至鑄造司那邊大批量的冶煉、鍛造,然後再出售。

成本上就直接把這些小礦山給碾壓了,他們根本就競爭不了。

“僱工這邊倒是有些許熟手,就是還需要熟悉章程、工具……”

小周管家小心翼翼地跟在張小公爺身後,數百國防軍精銳就散佈在四周警戒。

還有姬武將、妙安足利鶴,全都身着甲冑警惕的看着四周。

自從前段時間開始招募碼頭工人以來,他們就一直都是如此。

沒轍啊,張小公爺那個戶籍登記實在是殺傷力太大了。 Wшw ●тт κan ●C○

戶部的官員們殺到粵北來做什麼?!那肯定不是來旅遊的啊!

抽調的都是順天府有登記災民、計然之戰中,登記京師百姓戶籍經驗的那一批人。

他們來這裡就是登記戶籍的,彙總之後這粵北羊城留一份、另一份則是送回京師備案。

然而這一手拿出來頓時整個羊城地區的士紳豪商們,就蛋疼了。

而且這特麼不僅是蛋疼,那簡直就是蛋碎啊!

因爲張小公爺有錢了,直接把這月銀開到了包吃住整個工期一兩銀子!

臥槽尼瑪!這可是絕對的高薪啊!

畢竟此時在粵北民匠除了“月糧四鬥”之外,每年主家給下的補貼也才一錢銀子。

這裡可不是京師啊,京師這個價錢估計請不着人了。

可在粵北這裡,這個價錢那可就得是絕對高薪了!

礦山的工價更牛批了,長期的!包吃住一個月一錢銀子,一年下來基本純掙差不多一兩啊!

據說礦山上還得考覈,若是有本事考覈過的最高可以拿到月銀五錢!

這消息傳出去頓時無數“無籍之徒”們眼珠子都紅了,心裡無數的臥槽!

原本還有些猶豫要不要去登記戶籍的流民們知道這工價月銀後,二話不說就開始打聽怎麼登記了。

沒戶籍其實很悽慘啊,最重要的是“黑戶”哪怕死了報官幾乎都是不受理的。

他們也不敢輕易進城,很多時候自己辛苦做出來的物件兒只能是在城外便宜賣了。

可他們也不敢登記戶籍啊,爲啥?!

因爲登記了就得面臨着“徭役”這個很神經病的規定,這真是自帶乾糧白乾活兒的事兒。

長期的話可能還有些米糧,但基本也都是搜刮了好幾層到他們這裡根本就吃不飽。

被徵發一次徭役就意味着家裡失去了一個壯勞力,這哪怕是對小康之家都是致命的打擊。

可這白花花的銀子誰能不愛啊,修造碼頭、開挖礦山那都是吃死力氣的。

大家一琢磨、再一算這筆帳,頓時覺着無比劃算。

布政使章玄應、按察使趙慄夫他們早就摩拳擦掌了,一見這事兒公佈了二話不說便找來各州府開會。

會議上傳達的精神很直接,羊城新碼頭、礦山、水泥廠、鑄造分司……等等事宜!

《帝國時報》特別刊載了此事,其曰:

“章布政使大人特別強調的京師投資目標遠大、內涵豐富,與粵北互利互惠,是粵北發展之百年大計!”

“……必須堅持以布政使司總責、州府抓落實,各縣一起抓,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不得懈怠!”

“會議上章布政使大人、趙按察使不惜立下軍令狀!”

“誰敢耽誤粵北發展一陣子,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就耽誤他一輩子!!”

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伍)第二百四十七章 滿朝文武傻眼下,走位轟搔玉螭虎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迴護,爾等誣告須負責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軍開拔津門港,粵北老章忐忑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御前寫作業,西涯有家憂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五百九十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七百零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終)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張家虎兒要你死,虎頭太師讓你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萬變在戰陣,吉祥擺件小公爺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六百三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玖)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很森氣,後果很嚴重第五百九十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悍匪大盜皆脆皮,灰飛煙滅軍陣前第六百二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貳)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二百七十七章 張家虎兒要你死,虎頭太師讓你亡第六十二章 吾欲殺人,心性之變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五百九十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府老親兵,達延汗帳金狼衛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中)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三百三十三章 終得展翅方信之,國語注音助識文第七百五十九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伍)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槍刺洋馬,戰遍四洋並五洲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八十三章 驚愕不已,火炮之威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伯章黑胖動歪心,洪坤親赴見瑾山第六百二十一章 瑤女多情繫螭虎,滇南情勢變數多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三百四十九章 頭名畢業受御刀,老臣約齋欲請辭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八百二十六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一百三十二章 癡虎初發威,看我輿論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八百四十七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六十一章 王家院子,鮮血鋪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臨行之前平隱憂,粵北商賈掙一籌(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柒)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三百零五章 京師紛亂初安定,請誅國賊七侍郎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府老親兵,達延汗帳金狼衛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柒)第五百五十一章 居庸關前仰天嘯,近鄉情怯叢念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六百二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貳)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