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賞賜給你,就不給錢

唐寅、徐經二人,雖未曾賄賂以獲試題。但赴京趕考不思閉門讀書,反而縱馬街頭頻訪公卿。

此舉有“夤緣求進,行爲不檢”之嫌,罰其此科成績作廢、奪其仕籍轉回原籍復考縣、府、院三試。

奪名、參考權一屆,着原籍提學嚴加管束,督導言行。下一屆方可以恢復參考權利。

張侖這一番話,聽得李東陽等人“嘶嘶~”的抽着涼氣。

在讀書人看來這處罰是絕對夠狠的了,奪仕籍相當於貶斥了。處罰不可謂不嚴厲。

但又不是徹底的一棒打死,先着原籍提學管束督導。下一屆則是給了他們恢復的機會。算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無論他們自己考得上、考不上,這天下士子都無話可說啊。

最後就是言官御史們的處置了,弘治皇帝看着張侖等待他給自己一個章程。

李東陽等人在張侖前面的表現後,也很想知道他對於這些御史言官們會提出怎樣的處置方式。

華昶,言事不察、告之無實。言行實爲不謹,且着有訕諷朝臣,賣直邀名之嫌。

調往南京太僕寺主簿,以觀後效。

林廷玉身爲考官出列舉告,只提疑點全無證據之下卻請奪唐寅、徐經仕籍。

同時還請羈押當朝重臣程敏政,釋無據言事、言行不謹者華昶。

此議竟然有多方科道官、御史附議,其言錶行態不僅有謗毀舉子、陷誣朝臣,更具朋黨之勢。

李東陽幾人聽到這裡,不由得一下子冷汗就下來了。

臥槽尼瑪!沒想到啊,這張家癡虎兒不哼不哈的下手竟然是那麼狠!

《戰國策·趙策二》曰“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

東漢的黨錮之禍、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的元祐黨案……一樁樁、一件件,朋黨一說直擊要害,那是要命的事兒啊!

但看看御座上的弘治皇帝的臉色,李東陽幾人也算是徹底明白了。

這次清流們表現出來的統一性、巨大的影響力,都讓皇帝感覺到了嚴重的威脅!

皇帝之所以不滿意,大概就真的是因爲這些言官御史們不僅鬧的太過分而且這都有締結朋黨的意思了。

今天就敢用疑點去搞朝中重臣,那明天是不是要那疑點去搞一搞內閣六部?!

搞完內閣六部了,是不是連朕這個皇帝你們也得搞上一搞才舒坦顯名?!

在弘治皇帝看來,這股歪風邪氣必須要剎住!必須嚴懲!必須查辦!

這個時候,張侖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方案:林廷玉越衆出言降一級調外任爲海州判官。

其後考評調任,不得再擔任言官、御史責。無上奏內閣、御前權。

附議之衆科道官,盡數下獄一旬後由吏部權定外調邊陲。

其後考評調任,同林廷玉:不得擔任言官、御史責,無上奏內閣、御前權。

李東陽等人呼出一口氣,所有人都算是得到了嚴懲但又給了一線生機。但也算是徹底的打掉了脊樑骨了。

張侖心裡很得意,勞資可是看過《毛選》還考過的啊!“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咱們還是懂滴!

當然,張侖這一得意把自己的後續處置想法一併給說了出來。

這舉子、士子麼,不都是琢磨科舉考官麼!所以啊,要平息他們怨氣就簡單多了。給他們開個恩科啊!

而且得開全面的,不是隻開鄉、會、殿試。

現在是四月,給他們倆月時間準備考縣、府、院三試。距離八月還有四個月,八月再考鄉試。

明年二月再一次春闈,這麼一來天下的讀書人、舉子們哪兒還有心思琢磨這件事啊!

啥事兒比自己準備去考秀才、舉人,甚至進京大考來的重要啊?!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不由得眼前一亮!的確,用開恩科把這些讀書人的心思給拘了。

那他們哪兒還有時間去考慮什麼唐伯虎、春闈案啊,先考慮自己怎麼準備考試吧!

“臣以爲,張侖所提略顯粗糙但其法可用。”李東陽沉吟了一會兒,率先出聲:“只需稍加改動即可。”

劉健也站出來了:“臣附議,此法可爲皆得嚴懲又並非絕其生路。可堪做楷模先例,日後照循。開恩科亦是可行。”

“張侖所提之法雖是新奇,卻又合情理。既懲戒相應人員,又並無過激之舉……”

謝遷這個時候也說話了,而弘治皇帝身邊的蕭敬早已經着人將剛纔張侖所說記錄下來。

現在呈給皇帝來看,張侖倒是覺着有些驚訝。

剛纔他就隨口的侃侃而談,沒有想到竟然有人真的可以把他的話全都記錄下來。

這也讓他對古代的這些內官有些刮目相看,要知道他們現在都是用毛筆啊!

而張侖是知道自己的語速的,用毛筆還要記錄下來他說的話還得工整。

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得足夠好的記憶力還得手夠穩。

必須得一心數用,一邊聽一邊記一邊還得寫。

“陛下,小子的方案可是給您了……”張侖笑嘻嘻的拱手作揖,那意思很簡單:好處呢?!

弘治皇帝聽得張侖的話,不由得笑罵道:“真是掉錢眼裡的小子!”

突然間弘治皇帝看着張侖那張俊俏的臉,心生促狹。這臭小子,整天鑽錢眼裡去不收拾你一下不行了!

“蕭伴伴,着令:英國公張懋孫張侖,御前擬考,才學上佳……”

張侖心裡撇了撇嘴,這古代皇帝就是麻煩。一個賞賜得扯好半天犢子說一堆廢話,最後纔是提到賞賜。

“特賜文房四寶、十三經,御賜飛魚服、御製繡春刀,以資鼓勵!”

說完,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着目瞪口呆的張侖頓時覺得無比痛快!

這臭小子,每次着他入大內辦事。別人都是歡天喜地的,唯獨他就總琢磨怎麼弄點兒好處。

“小子謝陛下厚賜……”張侖一臉鬱悶,這尼瑪的皇帝真小氣!

給一堆沒啥卵用的玩意兒,你還不如給點兒銀子實在啊!

“小小年紀莫學那商賈脾性,你張家也是富貴人家總這麼好財貨傳出去不好。”

李東陽見狀,笑着寬慰張侖。

張侖耷拉着眼皮兒,嘆氣道:“您是有俸祿的,自然是不愁這些銀錢……”

“可小子又不想靠着家裡的錢吃飯,這就得自己想轍掙銀子吃飯了啊!”

說着張侖就點了點自己手上的情況,話本賣出去了前後進賬差不多六七千兩銀子。

算下來這似乎不少了,可架不住張侖自己花錢也是大手大腳的啊!

莊子裡孩子們每日三餐有菜有肉,人吃馬嚼的打底就是百多兩出去了。

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七百六十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陸)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第五百四十三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願終得償,鉞式重型炮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強,本願寺來訪第六百三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伍)第二十三章 琳琅少年郎,花錢也張狂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六百八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陸)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六百九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第七百七十八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八百二十九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壹)第六百一十章 鐵軌雖好修築貴,螭虎思變有新招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美人多情最難負,哀怨纏綿總不宜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十一章 正德欲來鬧校場,錢到花時放恨少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終有別,百鍊放成鋼第七百九十一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壹)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反求諸己第二百九十四章 營造司內待遇好,糧商聚探路大豪第二百六十章 九邊消息來,國朝風雲涌第三百七十七章 洪家家風堪豪邁,蠅營狗苟士紳商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朝風雲涌,魑魅魍魎多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朝風雲涌,魑魅魍魎多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六百九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柒)第八百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三百三十三章 終得展翅方信之,國語注音助識文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上)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四)第六十四章 斷尾求活,妙安求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八百七十四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中)第四百八十章 雜事交予足利鶴,正事交予太子爺第七百二十四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二百四十九章 晉陽豪族多牽涉,螭虎定計除妖賊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八百三十九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上)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四十九章 院中試武,代師授藝第八百五十八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獨木難支將傾廈,盟約守望或能存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六百三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陸)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七百七十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十)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